![寒假作业(五)(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99052/0-17029822952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寒假作业(五)(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99052/0-17029822953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寒假作业(五)(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99052/0-17029822953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小学数学寒假专题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
- 寒假作业(十)(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试卷 0 次下载
- 寒假作业(十二)(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试卷 0 次下载
- 寒假作业(十一)(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试卷 0 次下载
- 寒假作业(四)(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试卷 0 次下载
- 寒假作业(一)(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试卷 1 次下载
寒假作业(五)(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展开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五)(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算式,得数正确的是,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算式,得数正确的是( )
A.8×6+6=96B.(7+2)×5=45
C.36﹣12÷4=6
2.花店进95朵花,每6朵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成( )束。
A.15B.16C.17
3.小王从头开始读一本4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123页,第二天读了108页,第三天应从第( )页读起。
A.109B.231C.232D.124
4.2023年土耳其发生地震后,蓝天救援队编号从289到435的队员参加了救援,这批队员共有( )人。
A.145B.146C.147
5.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宸宸向你跑来,你看到它跑向你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6.在如图的加法竖式中,“7”和“7”相加得( )
A.14个一B.4个十分之一
C.14个十分之一D.14个百分之一
7.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18的3倍是 ,36是9的 倍。
9.要使□5×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
10.小丽读一本故事大王,每天读38页,她第4天应从第 页开始读。
11.一个数比60的5倍多一些;比60的6倍少一些,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
12.□03﹣313<400,□里最大填 ;800<257+□43,□里最小填 。
13.光明小学今天新招学生292人,育才小学新招学生379人,那么光明小学比育才小学少招 名学生。
14.用0,2,4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5.0.4和0.7之间有2个小数。
16.86>____×21,横线上最大填4。
17.一个数是150,是另一个数的3倍,则另一个数是450。
18.从左面观察,得到的图形是。
19.每袋苹果38元,张叔叔带着200元,买5袋苹果够了。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21.列竖式计算,带★号并验算。
278+326=
★800﹣326=
702﹣345=
★384+498=
五.应用题(共4小题)
22.学校新购进315张桌子,由3个工人搬运,平均每人要搬运多少张?
23.中秋节的时候,幼儿园给表现好的28名小朋友发月饼,每人3块,一共发了多少块月饼?
24.将一张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如图),沿折痕依次剪开,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5.轻轨列车共有5节车厢,前两节车厢共载客205人,第三节车厢载客78人,最后两节车厢共载客222人。这列车共载乘客多少人?
2023-2024学年北师大新版三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算式,得数正确的是( )
A.8×6+6=96B.(7+2)×5=45
C.36﹣12÷4=6
【考点】表内乘加、乘减;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8×6+6
=48+6
=54
(7+2)×5
=9×5
=45
36﹣12÷4
=36﹣3
=3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2.花店进95朵花,每6朵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成( )束。
A.15B.16C.17
【考点】一位数除两位数;有余数除法(除数为一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A
【分析】要求最多可以扎成几束,根据题意,也就是求95朵里面有几个6朵,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95÷6=15(束)……5(朵)
答:最多可以扎15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这里要根据实际情况,无论余数是多少,只要不够再扎一束,就直接舍去,也就是用“去尾法”取整。
3.小王从头开始读一本4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123页,第二天读了108页,第三天应从第( )页读起。
A.109B.231C.232D.124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用第一天看的页数加上第二天看的页数,求出前两天看多少页,再加上1即可求出第三天开始读的页数。
【解答】解:123+108+1
=231+1
=232(页)
答:第三天应从第232页读起。
故选:C。
【点评】本题蛀牙考查了千以内连加的实际应用,先求出前两天看多少页是关键。
4.2023年土耳其发生地震后,蓝天救援队编号从289到435的队员参加了救援,这批队员共有( )人。
A.145B.146C.147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文字题;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435减去289,再加上1,可求这批队员的总人数。
【解答】解:435﹣289+1=147(人)
答:这批队员共有147人。
故选:C。
【点评】本题用最后的编号减去开始的编号,再加1是解题的关键。
5.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宸宸向你跑来,你看到它跑向你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专题】空间观念.
【答案】B
【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在观察物体时,观察点距离被观察物体越近,观察到的物体越大,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小,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在观察物体时,观察点距离被观察物体越近,观察到的物体越大,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小,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③①④。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要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6.在如图的加法竖式中,“7”和“7”相加得( )
A.14个一B.4个十分之一
C.14个十分之一D.14个百分之一
【考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专题】综合判断题.
【答案】C
【分析】“7”和“7”都在十分位上,7+7=14,是14个十分之一。
【解答】解:“7”和“7”相加得14个十分之一。
答:“7”和“7”相加得14个十分之一。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加法计算问题。
7.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考点】长度的测量方法.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B
【分析】测量长度的方法:(1)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3)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4)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解答】解:测量方法不正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方法。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18的3倍是 54 ,36是9的 4 倍。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54;4。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一个数数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18×3=54
36÷9=4
答:18的3倍是54,36是9的4倍。
故答案为:54;4。
【点评】本题考查一位数乘两位数、表内除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9.要使□5×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3 。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3。
【分析】在方框里依次填入1、2、3……直到找出使□5×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填的数字。
【解答】解:15×3=45
25×3=75
35×3=105
所以要使□5×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填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0.小丽读一本故事大王,每天读38页,她第4天应从第 115 页开始读。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综合填空题.
【答案】115。
【分析】小丽每天读的页数乘读的天数,可以算出小丽前3天读了多少页,小丽前3天读的页数加1就是她第4天开始读的页数。
【解答】解:每天读38页;
三天共读38×3=114(页)
114页第三天已经读完;
114+1=115(页)
答:她第4天应从第115页开始读。
故答案为:115。
【点评】本题考查对问题的分析及简单计算。
11.一个数比60的5倍多一些;比60的6倍少一些,这个数最小是 301 ,最大是 359 。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301,359。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60的5倍是60×5=300,60的6倍是60×6=360,因为这个数比60的5倍多一些,比60的6倍少一些,所以这个数的范围是在大于300且小于360之间,所以这个数最小比300多1即:300+1=301,最大的是比360少1即:360﹣1=359;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60×5+1
=300+1
=301
60×6﹣1
=360﹣1
=359
答:这个数最小是301,最大是359。
故答案为:301,35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关键是弄清数量关系。
12.□03﹣313<400,□里最大填 7 ;800<257+□43,□里最小填 6 。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7,6。
【分析】求出400与313的和不大于□03即可;800﹣257的差小于□43即可。
【解答】解:400+313=713
□03<713
所以□03﹣313<400,□里最大填7;
800﹣257=543
□43>543
800<257+□43,□里最小填6。
故答案为:7,6。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的大小比较及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的应用。
13.光明小学今天新招学生292人,育才小学新招学生379人,那么光明小学比育才小学少招 87 名学生。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87。
【分析】光明小学今天新招学生292人,育才小学新招学生379人,根据减法的意义,用育才小学招生人数减去光明小学招生人数,即得光明小学比育才小学少招多少名学生。
【解答】解:379﹣292=87(人)
答:光明小学比育才小学少招87名学生。
故答案为:87。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整数减法应用题的能力。
14.用0,2,4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 420 ,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是 204 ,它们的和是 624 ,差是 216 。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420,204,624,216。
【分析】用0,2,4组成的最大三位数是420,最小的三位数是204,然后求这两个数的和与差即可。
【解答】解:用0,2,4组成的最大三位数是420,最小的三位数是204
420+204=624
420﹣204=216
答:0,2,4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420,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是204,它们的和是624,差是216。
故答案为:420,204,624,216。
【点评】写三位数要注意:0不能放在最高位百位上,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5.0.4和0.7之间有2个小数。 ×
【考点】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专题】数感.
【答案】×
【分析】一位小数和小数是有区别的,0.4和0.7之间的小数有无数个,一位小数有0.5和0.6,据此判断。
【解答】解:0.4和0.7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一位小数和小数是有区别的,要熟练掌握。
16.86>____×21,横线上最大填4。 √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21×4=84<86
21×5=105>86
则86>4×21
横线上最大填4,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运算。
17.一个数是150,是另一个数的3倍,则另一个数是450。 ×
【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一个数是150,是另一个数的3倍,根据除法的意义,用150除以3即可求出另一个数,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150÷3=50
所以一个数是150,是另一个数的3倍,则另一个数是15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18.从左面观察,得到的图形是。 √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专题】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答案】√
【分析】根据观察,可知的左面图形为。
【解答】解:从左面观察,得到的图形是。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9.每袋苹果38元,张叔叔带着200元,买5袋苹果够了。 √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答案】√
【分析】每袋苹果38元,按每袋苹40元估算,5袋苹果正好是200元。所以每袋38元时,200元肯定够买5袋的。
【解答】解:把38元换成40元估算得:40×5=200(元),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数的估算,比较大小。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000;2500;70;120;21;200;8;62。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解: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1.列竖式计算,带★号并验算。
278+326=
★800﹣326=
702﹣345=
★384+498=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604,474,357,882。
【分析】根据千以内加法、减法的笔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减法用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加法用交换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解答】解:278+326=604
800﹣326=474
702﹣345=357
384+498=88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减法的笔算,注意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两数相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两数相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
五.应用题(共4小题)
22.学校新购进315张桌子,由3个工人搬运,平均每人要搬运多少张?
【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05张。
【分析】用购进的桌子总张数除以搬运工人的人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人要搬运多少张。据此解答。
【解答】解:315÷3=105(张)
答:平均每人要搬运105张。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一位数除三位数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
23.中秋节的时候,幼儿园给表现好的28名小朋友发月饼,每人3块,一共发了多少块月饼?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84块。
【分析】用每人发的块数乘小朋友的人数,即可计算出一共发了多少块月饼。
【解答】解:28×3=84(块)
答:一共发了84块月饼。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4.将一张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如图),沿折痕依次剪开,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30厘米。
【分析】剪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每个长方形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的一半,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2÷2÷2
=6÷2
=3(厘米)
(12+3)×2
=15×2
=30(厘米)
答: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重点是先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宽。
25.轻轨列车共有5节车厢,前两节车厢共载客205人,第三节车厢载客78人,最后两节车厢共载客222人。这列车共载乘客多少人?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505人。
【分析】用加法列式计算这列车共载乘客多少人。
【解答】解:205+78+222
=283+222
=505(人)
答:这列车共载乘客505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千以内加法的应用。
考点卡片
1.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知识点解释】
1.小数的意义: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除无限不循环小数外都可以表示成分数.无理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十进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它是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号,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0.3是纯小数,3.1是带小数.
2.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3.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然后,顺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分类:
①按照整数部分的情况分类,可得“纯小数”和“带小数”两种小数.
②按照小数部分的情况分类,可得“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种,在无限小数中,又有“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2.0的计数单位是 0.1 ,它含有 20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分析:(1)首先要搞清小数的位数,有一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1;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01,…,以此类推;
(2)这个小数的最后一位数是0,整数部分是2,表示2个一,一个一是10个0.1,2个一就表示20个0.1,据此解答.
解:2.0的计数单位是 0.1,它含有 20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故答案为:0.1,20.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解答时一定要看清小数的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例2: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50.1 .
分析:5个十即50,10个百分之一即10×0.01=0.1,这个数是50+0.1,据此解答.
解:10×0.01=0.1,
50+0.1=50.1;
故答案为:5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
例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 .
分析:根据无限小数的意义,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且循环小数的位数也是无限的,所以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解:因为循环小数的位数无限的,符合无限小数的意义,所以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2.千以内加减法
【知识点归纳】
1、(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
2、千以内减法笔算方法:
(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
【方法总结】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遇到能简便计算的,可以简便计算。
【常考题型】
口算题。
答案:437;202;650
2、书城进货了928本图书,第一周卖出去了123本,第二周进货了181本,现在书城有多少本图书?
答案:928﹣123+181=986(本)
3.一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归纳】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3、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③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方法总结】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常考题型】
计算38×4时,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乘第二个因数4,得( )。
答案:120
口算题。
26×6=19×7=53×2=
答案:156;133;106
4.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知识点归纳】
1、用乘法口诀求商,在想口诀的时候,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被除数是口诀的得数。比如:45÷9,除数是9,就想9的口诀,被除数是45,说明口诀中的得数是45。45÷9,想( )九四十五。
2、一般一个乘法口诀,可以解决两个相关联的表内除法算式。
【方法总结】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求商方法:
(1)想“除数×( )=被除数”;
(2)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常考题型】
1.从72里面连续减9,减( )次结果是0。
A.64
B.9
C.8
答案:C
2.从27里面连续减去9,( )次减完。
A.3
B.7
C.9
答案:A
3.45里面有几个9?列式正确的是( )。
A.45÷5=9
B.45÷9=5
C.45+5=45
答案:B
5.一位数除两位数
【知识点归纳】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商的数都能被整除)的笔算方法: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
【方法总结】
笔算除法时,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常考题型】
1、聪聪今年5岁,爷爷今年60岁,爷爷的年龄是聪聪的几倍?
答案:60÷5=12
2、一根电线长81米,每3米剪一段,能剪成多少段?
答案:81÷3=27(段)
3、饮料4元一瓶,妈妈有48元,可以买多少瓶饮料?
答案:48÷4=12(瓶)
6.一位数除多位数
【知识点归纳】
一位数除多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
(3)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4)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方法总结】
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常考题型】
1、用竖式计算。
答案:284;94;37;87……1
2、要使□36÷5的商是三位数,□内可以填的数是( );要使□36÷5的商是两位数,□内可以填的数是( )。
答案:5、6、7、8、9;1、2、3、4。
7.有余数除法(除数为一位数)
【知识点归纳】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方法总结】
1、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常考题型】
1、( )里最大能填几?
( )×7<36 8×( )<75 42>( )×6
答案:5;9;6
2、18朵花平均放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放( )朵,还剩( )朵。
答案:4;2
3、37里面最多有( )个7,40里面最多有( )个6。
答案:5;6
4、在算式☆÷7=8……△中,△最大是( ),△最小是( )。
答案:6;1
8.表内乘加、乘减
【知识点归纳】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方法总结】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先看成几个几。如:5+5+5+5 看成4个5,可以表示:5×4或 4×5。
3、加法改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快速算乘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关键。
5、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6、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常考题型】
1、列式计算。
(1)4个6连加的和是多少?
(2)4乘5的积再加上13得多少?
答案:(1)4×6=24;
(2)4×5+13=33
2、我会口算:
答案:40;28;40
9.表内除加、除减
【知识点归纳】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方法总结】
1、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常考题型】
口算题。
答案:2;13;14
填一填。
21÷7+3,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结果是( )。
答案:除;加;6
10.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点归纳】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常考题型】
1、解决问题。
(1)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多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比女生的3倍少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1)37×3+5+37=153(人)
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153人。
(2)37+5=42(人)
42÷3=14(人)
14+37=51(人)
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51人。
1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点归纳】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一样,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加法的法则:小数加法的法则与整数加法的法则一样,也是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小数中有小数点,因此,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的位数就必然对齐了.
步骤:①把各个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加起,满十进一;③和(计算结果)的小数点要与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小数减法的法则:小数点对齐,相同位数对齐.
步骤:①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减起,不够减时,借一当十;③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计算小数加减时,要( )对齐.
A、首位 B、末尾 C、小数点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据此直接选择.
解: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可知:
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和应用.
例2:小丽在计算3.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5,正确的得数应是 9.38 .
分析:根据题意,用4.25减3.68得出的数,化成一位小数,再按照小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
解:根据题意可得:
4.25﹣3.68=0.57,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就是:0.57×10=5.7;
正确的结果是:3.68+5.7=9.38.
故答案为:9.38.
点评:根据题意,先求出错误的另一个加数,化成一位小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2.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知识点归纳】
视图定义:
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实物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有时也叫做侧视图.
人在观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射线叫做视线,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线所称的角叫做视角.
我们把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个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则此物体从左面看是( )
分析:这个几何体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正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下行二个,上行一个位于右面;从上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上行二个,下行一个位于右面;从左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下行二个,上行一个位于左面.由此判断.
解:从左面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左边一列二个正方形,右边一个正方形与左边一列下边的一个成一行;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3.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点归纳】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要注意:
(1)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3)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4)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
解:测量数据如下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
14.长方形的周长
【知识点归】
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
计算方法:
①周长=长+宽+长+宽
②周长=长×2+宽×2
③周长=(长+宽)×2.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用一根长38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使它们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可以有( )种围法.
A、7 B、8 C、9 D、10
分析:要求有几种围法,应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长和宽的和,再据条件“长和宽都是整数”进行推算即可.
解: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所以长与宽之和是:38÷2=19(厘米)
由此可知:1+18=19、2+17=19、3+16=19、4+15=19、5+14=19
6+13=19、7+12=19、8+11=19、9+10=19.
一共有9种方法.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及整数的加减问题,依据题目条件,可以推算出结果.
例2:一个周长为20米的长方形,如果把它的长和宽都增加5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 )
A、10米 B、20米 C、30米 D、40米
分析:抓住“长和宽都增加5米”,那么周长就增加了2个(5+5)的长度.由此计算得出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5+5)×2
=10×2
=20(米);
答:那么它的周长增加20米.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
【解题思路点拨】
(1)常规题求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找出长和宽,代入公式即可求得.
(2)周长概念和公式要理解牢记.
190+810=
500×5=
350÷5=
310﹣190=
84÷4=
1200÷6=
4×7﹣20=
54+36﹣28=
190+810=
500×5=
350÷5=
310﹣190=
84÷4=
1200÷6=
4×7﹣20=
54+36﹣28=
190+810=1000
500×5=2500
350÷5=70
310﹣190=120
84÷4=21
1200÷6=200
4×7﹣20=8
54+36﹣28=62
192+245=
321﹣119=
294+356=
568÷2=
376÷4=
185÷5=
697÷8=
5×9﹣5=
6×4+4=
7×5+5=
32÷8﹣2=
27÷3+4=
72÷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一)(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要使●是〇的3倍,再画个●,如图中纸条的长度是厘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十一)(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23页。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十)(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三幅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