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01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02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青年诗人薛刚在《颂炎帝文》中写道“田野茫茫,悉地种谷植蔬;我君烈烈,终止茹血逐荒。”这段诗赋赞颂了炎帝教会人民( )
    A. 制作生产工具B. 制作衣裳
    C. 种植五谷蔬菜D. 创造文字,缫丝纺织
    2.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 黄帝B. 炎帝C. 蚩尤D. 大禹
    3.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下。……周王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
    A. 周天子为酬谢功臣进行分封B. 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
    C. “国人暴动”导致周天子逃亡D. 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
    4.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仅六七万人。战国时期,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人们踊跃参军作战B. 作战方式发生改变C. 战争破坏越来越大D. 统一已成必然趋势
    5.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如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案中间舞动的线条,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它的整体设计理念与下列思想最一致的是( )
    A. 为政以德
    B. 选贤任能
    C. 以法治国
    D. 顺应自然
    6.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用世纪、年代的方式表示公元前221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公元前2世纪二十年代B. 公元前3世纪二十年代
    C. 公元前2世纪三十年代D. 公元前3世纪三十年代
    7.如图是某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表,人口数量从a到b到c的变化,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 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 推崇儒学,人丁兴旺D. 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8.汉顺帝去世后,梁太后临朝。…梁氏一门前后有七人封侯,女子七人被封君,二人为大将军,三人为皇后,六人为贵人;娶公主为妻者三人,文武大臣五十七人。这说明当时()
    A. 梁氏一门人才辈出B. 东汉时期外戚专权C. 东汉时期宦官专权D. 东汉豪强地主横行
    9.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50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干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这说明( )
    A. 大宛、乌孙已全部归顺西汉B. 西域都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 西汉已在西域实行行政管理D. 汉朝印绶颇受西域贵族喜爱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
    A. 统一全国B. 消灭吴国C. 消灭蜀国D. 发展生产
    11.南北朝梁陈时,姑苏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蕊,阡陌如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据此可知当时( )
    A.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B. 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江南
    C.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D. 江南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发展
    12.结合如表(甲骨文字形举例)判断,“从”字采用的造字方法是( )
    A. 象形B. 会意C. 形声D. 假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制度,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2) 材料二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
    材料三: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二是……;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这三个因素促使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摘编自《汉朝历史: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诸侯国问题的?汉武帝采取的这一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仲景(约公元215-219年),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世尊为“医圣”。他医德高尚,自幼笃实好学,10岁便拜师学医,立志以医救民,当时兵祸连年、癌疫肆虐,很多人死于非命,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在数十年救治百姓的实践中写成了《伤寒杂病论》等划时代巨著,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创造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受到历代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高度推崇。
    ——摘编自许敬生《中国历代医药名家文库古代卷》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仲景的历史贡献。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仲景成功的原因。
    15.小红同学在“历史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承担某主题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在回齐国争夺侯位途中相遇。为了帮助公子纠夺取侯位继承权,管仲张弓搭箭射向公子小白,幸好箭头射在公子小白的腰带扣上,没有造成伤害。公子小白继位后,不计前嫌,以管仲为相。后来管仲辅佐公子小白即齐桓公,改革政务,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变法。除了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改革、楚国吴起变法、齐国邹忌改革等变法活动外,赵武灵王还实施“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各国变法不同程度地实现富国强兵,推动了封建化进程。其中以魏国、秦国的改革成效较为显著,其他国家多以失败而告终。
    •《战国策•秦策一》载:“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时各国变法的措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变“任人唯亲”的世卿制为“任人唯贤”的官僚制,以削夺贵族的特权,加强中央集权。魏国的李悝主张剥夺贵族的爵禄,以招纳四方贤才,秦国商鞅主张宗室子弟没有立下军功,就不能继承爵位;韩国的申不害主张根据功劳和才能给予奖赏和授予官职。这些措施遭到贵族的疯狂反抗。在秦国,商鞅被车裂而死。在楚国,楚悼王死后,贵族们发动政变,吴起躲在楚悼王尸体边避难。
    •公元494年,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揭开了汉化改革的序幕。然而他寄予厚望的太子元询却带头反对改革,最终孝文帝忍痛赐死了坚持鲜卑旧俗的亲儿子,改革使北魏走向强大。
    请为小红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选取材料(三例)进行论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据“田野茫茫,悉地种谷植蔬;我君烈烈,终止茹血逐荒。”可知,这段诗赋赞颂了炎帝教会人民种植五谷蔬菜,终止了野蛮生活,选项C符合题意;制作生产工具、制作衣裳和创造文字,缫丝纺织与“悉地种谷植蔬”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炎帝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炎帝的贡献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炎帝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解析】相传远古时期,洪水肆虐,禹带领人们治理洪水,历时十三年,终于消除了水患。大禹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故选:D。
    本题以《史记•夏本纪》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大禹治水的知识。
    本题以《史记•夏本纪》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大禹治水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3.【答案】A
    【解析】材料“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下。……周王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体现的是诸侯国保护周天子,因此被分封为诸侯,说明周天子为酬谢功臣进行分封,A是正确的选项;材料没有强调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不符合题意;“国人暴动”发生在周厉王时期,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西周分封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4.【答案】D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每个分裂时期的后期,割据政权数目减少,或某些力量的衰弱和某些力量的增长,都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方便,故选项D符合题意;
    ​​​​​​​材料无法提现人们踊跃参军作战,排除A;
    都属于冷兵器时代,作战方式并未发生改变,排除B;
    材料并未涉及战争带来的灾难,无法得出战争破坏越来越大,排除C。
    故答案为: D。
    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北京冬奥会会徽的整体设计理念符合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故D项正确;儒家的为政以德、墨家的选贤任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与冬奥会会徽的整体设计理念关联性不大,排除ABC三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道家学派的思想观点,注意题干材料与图示的正确识读。
    本题主要考查了道家学派的思想观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所以公元前221年为公元前3世纪二十年代,故B项正确;公元前2世纪是公元前100-199年,与题干公元前221年不符,排除AC;公元前3世纪三十年代是指公元前230-239年,与公元前221年的年代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公元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公元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继任统治者继续实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徭役,使汉初经济恢复发展,人口逐渐增长,故D项正确;大乱之后不一定是大治,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兴衰纷乱不是循环往复的,这不是必然规律,排除B项;材料无法反映儒学发展,并且推崇儒学与人丁兴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的统治以及休养生息政策等知识,注意图示曲线的正确识读。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作用。
    8.【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题干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故选:B。
    本题考查东汉的兴衰,知道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本题考查东汉的兴衰,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西域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50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干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汉在西域实行行政管理,C项正确;从“大宛以东、乌孙以南”可知,大宛、乌孙当时并未全部归顺西汉,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西域都护对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排除B项;“皆佩汉印绶”是西汉对西域实行行政管理的证明,不是因为汉朝印绶颇受西域贵族喜爱,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域都护的设置以及意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域都护的设置以及意义,注意题干材料的识读。
    10.【答案】A
    【解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变革现实、统一全国的豪情壮志,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曹操的志向。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三国鼎立的有关诗句与知识的理解能力。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薨,阡陌如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D是正确的选项;ABC材料没有体现。
    故选:D。
    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知道东晋南朝时南方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知道东晋南朝时南方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12.【答案】B
    【解析】据题干图表中的“从”字和所学知识可知,会意造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从”字是两个“人”紧跟一起,表示跟从,B项正确;象形是用描摹客观实体的外形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排除A项;形声是由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两部分组合成字的造字法,排除C项;假借是指本无其字,借同音字来代替它的造字法,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中的造字方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中的造字方法的相关史实。
    13.【答案】【小题1】制度:分封制。作用:加强了对地方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或巩固了疆土或统治)。
    【小题2】制度:郡县制。作用: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小题3】措施: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示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以及作用、秦朝的郡县制度以及影响、汉武帝的推恩令以及作用等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周、秦朝和西汉巩固统治的措施。
    14.【答案】【小题1】贡献:救治百姓;撰写医书;确立辨证论治原则(中医临床基本原则);创造大量有效方剂;传承医学成果。
    【小题2】原因:当时兵祸连年、瘟疫肆虐,对医学发展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前代医学成果奠定了基础;其个人医德高尚、关心百姓疾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个人刻苦钻研及坚定执着的努力。(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的历史贡献、张仲景成功的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张仲景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仲景的相关史实。
    15.【答案】分析第一则材料“公子小白继位后,不计前嫌,以管仲为相。后来管仲辅佐公子小白即齐桓公,改革政务,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可知,第一则材料主要讲述了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分析第二则材料“……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可知,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改革,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分析第三则材料“战国时各国变法的措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变‘任人唯亲’的世卿制为‘任人唯贤’的官僚制,以削夺贵族的特权,加强中央集权……这些措施遭到贵族的疯狂反抗。在秦国,商鞅被车裂而死。在楚国,楚悼王死后,贵族们发动政变,吴起躲在楚悼王尸体边避难”可知,材料所述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共同点,即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主张变法者都受到贵族的迫害。分析第四则材料“公元494年,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揭开了汉化改革的序幕……改革使北魏走向强大。”可知,孝文帝力排众议,改革变法使北魏走向强大。由此可见,四则材料均围绕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改革这一主题,故可提炼主题为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或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改革相关,意思相近即可)。论述时可据上述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证,表述时按史实发生的时间顺序,做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如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春秋时期,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时期,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综上所述,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我们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故答案为:
    论题: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论述: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春秋时期,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时期,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综上所述,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我们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意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改革以及启示。造字方法
    象形字
    会意字
    形声字
    假借字
    字例



    正借为征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相关试卷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共2页。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2-2023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2-2023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共2页。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共2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