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展开“雄鸡一唱天下白”,我国的版图形状像一只骄傲的雄鸡,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以西,海陆位置优越。但我国的海洋权益一直受到周边国家的挑衅,侵害了我国领土的主权。结合图1,完成1-2小题。
图1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疆界线漫长,邻国众多,利于对外交流
B.面临大洋,背靠大陆,利于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C.东临太平洋,西南临印度洋,利于发展海洋经济
D.与我国既接壤又隔海相望的国家中有越南、韩国
2.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雄鸡的头顶”位于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B.B岛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地处我国最南端
C.我国东西跨经度50多度,东西出现时间差异
D.钓鱼岛属于台湾省,日本就该岛多次挑起争端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图为依据2022年统计公报中的人口数据绘制的全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死亡率(2013-2022年)统计图。据图2,完成3-5小题。
图2
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3.2013-2022年,我国人口( )
A.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人口总数保持不变
C.出生率快速上升D.死亡率快速上升
4.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将会逐渐带来的影响是( )
①青壮年劳动力不足②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④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实施的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 )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B.缓解就业压力C.降低人口出生率D.提高人口出生率
读“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3”,据此完成6-8小题。
图3
6.该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7.图中①处的地形区是( )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
8.下列关于图中地势特点及其影响分析错误的是( )
A.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第一阶梯地势低平,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C.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D.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读“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降水资料图4”,完成9-11小题。
图4
9.图中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0.下列关于图中①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冷夏热,降水分旱雨两季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1.图中③城市可能是( )
A.哈尔滨B.北京C.拉萨D.乌鲁木齐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波涛汹涌激荡民族之音、勇往直前,彰显中华气节,光辉夺目、熠熠生辉,被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读“黄河流域示意图5”,完成12-14小题。
图5
12.黄河注入的海洋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13.壶口瀑布每年的4~10月迎来旅游旺季,其自然原因是( )
A.期间节假日多,旅游时间较为充足B.气温相对较高,适合长时间外出旅游
C.景区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极为畅通D.融水降水多,黄河水量大,瀑布气势磅礴
14.与中游地区相比,黄河下游( )
A.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大B.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快
C.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D.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我国算力资源布局与发展不平衡,数据、算力聚集于经济发达地区,但这些地区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发展数据中心的难度和局限性大,而部分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但数据中心利用率低。读“东数西算”布局图6,完成15-17小题。
图6
15.“东数西算”布局的原则是( )
A.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B.分布在省会城市
C.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东西互补D.分布在人才资源密集地区
16.将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原因有( )
①数据中心耗能大②西部资源充裕,承接潜力大
③东部能源和土地紧张④西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破坏西部地区生态环境B.加剧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
C.降低东部地区能耗与电力成本D.增加大数据中心运营成本
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示意2011—2017年我国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图及耕地利用漫画图7。完成18-19小题。
图7
18.全国土地日的主题“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基于我国( )
A.人口迅速增长的国情B.人均耕地递减的国情
C.平原面积广阔的国情D.经济迅速发展的国情
19.漫画反映出( )
A.土地肥力下降B.土壤污染严重C.农民撂荒增多D.建设用地挤占耕地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如下图所示。图中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历史上,大运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以“漕运”著名。目前,山东济宁以南的河段可以季节性通航或全年通航。据图8,完,20-21小题。
图8
20.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 )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21.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
A.生态环境优越,水质好B.可自流北上,不需要人工抽水
C.人口稀疏,对沿线居民影响小D.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输水,工程量小
读长江与淮河径流量示意图9,完成22-23小题。
图9
22.上图反映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
A.季节分配均匀B.春季多,秋季少C.夏秋多,冬春少D.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23.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南高北低B.人口东多西少C.经济发展差异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福厦高铁,将是全国首条跨海高铁,是福建省第一条时速350千米的高铁,2023年9月18日正式通车。读“福州至厦门客运专线”新建铁路平面示意图10。完成24-25小题。
图10
24.泉港站至泉州南站的部分路段建设跨海高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地质稳定B.缩短路程,保障运行速度
C.跨海路段建设成本低D.海上建设难度小
25.福厦高铁的修建有利于( )
A.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B.提高集装箱物流效率
C.高铁取代其它运输方式D.加快沿线矿产开发
家住沈阳的小明一家三口准备去北京游玩,查询到如下信息,据此完成26-27小题。
26.从快捷准时、价格适中的角度考虑,应选择( )
A.高铁二等座B.普铁硬卧C.开私家车D.折扣机票
27.如果选择乘坐火车去往北京,沿途经过的主要铁路线是( )
A.京九线B.京沪线C.京哈线D.京广线
一幅“中国吃货地图”从饮食文化角度反映出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和农业分布的特点。读图11,完成28-31小题。
图11
28.下列省份中,以拉面为特色饮食的是( )
A.晋B.吉C.鄂D.陇
29.图中美食特色与我国农业分布或自然环境契合的是( )
A.米线、刀削面——南稻北麦B.牛羊肉——内蒙古牧区独有
C.火锅——四川盆地气候寒冷D.小鸡炖蘑菇——东北平原广阔
30.我国饮食文化多样,主要是因为我国( )
A.雨热同期B.夏季普遍高温C.气候复杂多样D.季风气候显着
3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列“进淄赶烤”车辆所属省份距离山东省最远的是( )
A.B.C.D.
我国正成为人工智能世界工厂,在国务院公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到2030年成为该领域世界领先者的任务。生产部门随处可见的机器人以及机器教学,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全球创造的价值链中的地位。下图为中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读图12,完成32-34小题。
图12
32.人工智能技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种,该产业的分布特点是( )
A.多依附于大中城市B.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在东部地区发展慢D.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快
33.人工智能产业在建立基地、选择厂址时应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
①靠近市场②科技人才聚集地③交通便利④临近原料产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4.相比传统工业的优势,不属于人工智能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对资源的依赖性小B.产品产值高C.环境污染少D.技术难度低
二、综合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35.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水是生命之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具有______的特点,针对此状况可采用______(措施)来调丰补缺,缓解缺水地区用水不足问题。(2分)
(2)张家界位于多水带,为什么张家界市民仍需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呢,请说明理由:______。(1分)
(3)土地资源是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我国少水带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为主,适宜发展______(产业)。(3分)
(4)漫画“小草的哀求”反映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针对此现象请说出你所知道的整改措施:______(至少一点)。(2分)
36.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A~N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北京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在此交汇的铁路线主要有:A______线和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等。(1分)
(2)字母O代表的是______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1分)
(3)小明和爸爸秋季要从昆明坐火车去北京看香山红叶,选择了一条经过成都、宝鸡、郑州的近便路线,选出他依次经过的主要铁路线是( )(2分)
A.宝成线、成昆线、陇海线、京广线
B.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京广线
C.沪昆线、湘黔线、陇海线、京包线
D.成昆线、宝成线、兰新线、京广线
(4)我国建设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桥梁的方式,得益于( )(2分)
A.人口数量的增加B.科学技术的发展
C.城市面积的扩大D.环境质量的改善
(5)G线与C线和A线的交通枢纽分别是______。(1分)
(6)天津有一批海鲜要运往北京,最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1分)
37.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左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右图示意2020年中国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
(1)读图可知,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部是中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同时也是中国人口______区(密集/稀疏),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2分)
(2)东部的耕地以秦岭——淮河为分界,以北的A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该地区熟制是______。(2分)
(3)C地位于______(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为主。(2分)
(4)A地区中的河南省,由“缺粮大省”转为“中原粮仓”,成为“国人厨房”,带动百余万人脱贫致富。请从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相关内容的序号填入思维导图甲、乙和丙。
备选答案:①科技兴农②人口增加③深度加工
甲______乙______(填序号)(2分)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指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该区域人口、城市密集,铁矿、煤炭等资源丰富。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新建了多条高速铁路,经过区域以沿海平原为主,人多地少,全线规划以桥代路为主。
材料二:环渤海高铁计划于2022年通车,该铁路建成将有利于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制约,进一步促进地区整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经济共享。
材料三:下图示意环渤海经济圈(左图)和环渤海高铁线路(右图)。
(1)左图中省份A是______;虚线区域内B附近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名称是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______工业基地。(3分)
(2)分析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2分)
(3)分析环渤海高铁全线以桥代路为主的原因。(1分)
(4)海域C是______;简述环渤海高铁建设的重要意义______。(2沈阳—北京
高铁
普铁
私家车
飞机
用时
约3.5小时
约7小时
约8小时
约2.5小时
价格
一等座559元/人
二等座350元/人
硬座98元/人
硬卧171元/人
软卧263元/人
约900元/次
全价约1290元/人
折扣价400~700元/人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1平方千米,4级地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师附中、玉埕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师附中、玉埕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