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1.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
A.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B.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 “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
2.目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每项科学决策都基于真实的数据,比如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的新增患者数量、累计患者数量、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采集这些数据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抽样法B. 调查法C. 比较法D. 作出假设
3.暑假的时候,小明跟同学来到一块田野去调查、记录这里的动物,他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看到一只蚂蚁也及时记录下来
B. 除了观察蝴蝶的形态特征,还观察它的生活环境
C. 发现一只青蛙想把它带回家煮食
D. 观察时尽量不伤害小动物
4.人类很早就有探索宇宙、邀游太空的梦想。自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后,又开启了登陆其它行星的计划。科学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结合如表分析,人类接下来可能考虑登陆的行星是( )
A. 水星B. 金星C. 火星D. 木星
5.下列叙述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枯叶蝶的体色和周围落叶的颜色一致B.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
C. 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D.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6.小明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生态瓶,里面除了水以外还生活着金鱼藻、金鱼和小虾,箱底铺有河泥。关于该生态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整个生态瓶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 金鱼藻属于生产者,金鱼和小虾属于消费者
C. 河泥属于分解者,水属于非生物的物质
D. 该生态瓶需要放在光下,才能保持长期的稳定
7.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部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段,湿地内物种繁多,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是我国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等方面有特别功能B. 向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肉类等
C. 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D.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肺”
8.某地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的害虫大量繁殖,使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 )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食物链
9.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10.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正确的是( )
A. 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B. 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 调节准焦螺旋可使视野变亮D. 用凹面镜对光可使视野变暗
11.小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有污点,他转动了目镜,污点没动,再移动玻片,污点动了,据此可判断出污点在( )
A. 反光镜上B. 目镜上C. 玻片标本上D. 物镜上
12.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①中滴的液体是清水
B. 步骤②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撕取一片薄膜
C. 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D. 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1所示,可能是步骤④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13.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B. ③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C. ⑥是细胞质,它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D. ④是细胞核,能传递遗传信息
14.凤仙花又叫指甲花,可染指甲和头发,结合如图的植物细胞模式图,这种能染指甲的色素最可能存在于细胞的( )
A. ①
B. ④
C. ⑥
D. ⑦
15.医院里的危重病人往往被医生安排吸氧和打葡萄糖点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打点滴的目的是使病人的体细胞能够及时获得能量
B. 葡萄糖属于有机物,葡萄糖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
C. 线粒体能将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能
D. 吸氧的意义是葡萄糖等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才能释放其中能量
16.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从甲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移入乙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培养成早期胚胎,再移入丙羊的子宫内,由丙羊孕育并生下了“多莉”.多莉的相貌与哪只羊相似?( )
A. 甲B. 乙C. 丙D. 都相似
17.构成植物体的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在人体中具有类似功能的组织是( )
A. 上皮组织B. 肌肉组织C. 神经组织D. 结缔组织
18.满城尽带黄金甲,片片银杏皆成景。我区路边常见银杏树,银杏出现的年代久远,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和“植物界的熊猫”。下列关于银杏树以及几种常见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图中果实俗称“白果”,可入药
B. 葫芦藓,因其叶大都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易侵入,所以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满江红,属藻类植物,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D. 海带,靠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19.你见过如图的植物吗?它不仅漂亮,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聚宝盆”。它是一种用来观赏的蕨类植物,其适宜的栽培条件是( )
A. 朝阳,多浇水
B. 朝阳,少浇水
C. 背阴,多浇水
D. 背阴,少浇水
20.劳动实践课加深了对桃子发育过程的认识,桃完成传粉、受精后,历经细胞不断地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学习小组通过观察绘制了如图所示桃子的发育过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子房、受精卵、果皮、胚B. 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C. 子房、胚乳、种皮、种子D. 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21.嗜热四膜虫与草履虫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是单细胞生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嗜热四膜虫没有细胞核,仍能正常生活
B. 嗜热四膜虫通过伸缩泡进行呼吸
C. 嗜热四膜虫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D. 嗜热四膜虫通过胞肛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22.如图是大豆种子和玉米籽粒的基本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豆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玉米籽粒具有一片子叶
B. 把碘液滴在玉米籽粒纵切面上,切面部分e变蓝
C. 种子的胚包括a胚根,b胚轴、c胚芽和d子叶
D. 人类食用的豆油和玉米面都来自种子的胚乳
23.如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不处于休眠期
B. 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
C. 乙和丁形成的一组探究实验其变量是水
D. 若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使种子处于同乙组一样的环境中
24.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数据如表:
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是( )
A. 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B. 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反比例关系
C. 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D. 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25.以下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减少噪音
B. 绿色植物能引起温室效应
C. 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
D.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碳一氧平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26.2022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习近平指出,古往今来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如图是某湿地公园部分生物形成的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 ______ 实现的。
(2)若图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 。图中所示食物网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
(3)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______ (填“较强”或“较弱”)。
(4)请你为保护该生态系统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 。
27.如图甲表示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其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不同的结构层次;图乙表示动物体、植物体不同部位的组织或器官,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1]的生理过程称为 ______ ;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 ______ 数目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染色体数目 ______ 。
(2)图甲中的[2]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经此过程形成的结构层次C;图乙中的 ______ (填图中字母可填多个)都属于这个结构层次。
(3)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E] ______ 。
28.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如图所示四幅图依次为小麦的种子结构、根尖、三项生理活动、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与消耗的关系。请综合分析作答:
(1)如图一,小麦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小麦就是一个 ______ 。
(2)在我省,小麦一般在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选种时应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是因为这样的种子 ______ 内贮存着大量营养物质,能够为小麦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在播种前,农民伯伯都会将土地进行翻耕,这样做有利于种子萌发,原因是 ______ 。
(3)种子萌发后,小麦地上部分茎向上长,地下部分根向土地深处长。小麦根能不断向地下伸长生长的原因与图二中根尖的 ______ (用字母表示可填多个)有关。
(4)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普通小麦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四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 ______ 时,有机物积累的最多,原因是播种密度影响到图三中 ______ (可填多个字母)生理活动的效率。
(5)为了探究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了一株长势良好小麦的一个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置于光照下5小时后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然后用碘液检验。实验中,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起 ______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整个叶片都变蓝,你推测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9.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路上却看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是否有影响。请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1)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十只鼠妇,干土,湿土,铁盒,纸板。
实验设计:以横轴中线为界,在铁盘内一侧放上一层湿土,另一侧放上一层干土。这样在铁盒里就形成了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在铁盒两侧的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一段时间。统计潮湿和干燥处鼠妇的数量,并记录。
(2)实施计划:请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择出合适的装置 ______ 。
(3)分析数据:小明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 。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4)得出结论:土壤的潮湿程度影响鼠妇的生活。
每次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蝴蝶在花丛中觅食,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A错误。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B正确。
C.“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光对生物的影响,也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正确。
D.“螳螂扑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正确。
故选:A。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B
【解析】解: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一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的新增患者数量、累计患者数量、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故选:B。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关键是熟练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以及特点。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调查的基本要求,解答此题要掌握调查的基本要求。
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解答】
A.调查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一边认真观察,一边如实记录,防止遗忘,看到一只蚂蚁也及时记录下来,符合调查的要求,A正确;
B.调查时要全面,除了观察蝴蝶的形态特征,还观察它的生活环境,B正确;
CD.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所以观察时尽量不伤害小动物,发现一只青蛙想把它带回家煮食是不对的,C错误,D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解析】解:科学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结合如表分析,人类接下来可能考虑登陆的行星是火星
故选:C。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这题就是直接考查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课本上的原话,只要基础掌握好了一般不会出错。
5.【答案】B
【解析】解:A、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B符合题意;
C、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C不符合题意;
D、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6.【答案】C
【解析】解:AB、生态瓶中含有河水、河泥、金鱼藻、金鱼,虾,其中河水、河泥为非生物部分,金鱼藻为生产者,金鱼和虾为消费者,河水、池泥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AB正确。
C、河泥中的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分解者,河泥、水属于非生物的物质,C错误。
D、生态系统需要非生物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瓶必须放在光处,才能保持长期的稳定,D正确。
故选:C。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向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肉类等。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故D错误。
故选:D。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解答即可。
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
故选:D。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食物链,据此答题。
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和食物链是中考的热点,应注意掌握。
9.【答案】D
【解析】解:在食物链“植物→兔→狼”中,若是把兔的天敌狼杀绝,兔先增多,植物(兔的食物)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以兔为食的动物也会随着兔的增多而增多,后来兔的数量随着植物(兔的食物)的减少或以兔为食动物的增多而减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兔子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升到某处然后急剧下降,比如说兔子数量过多,导致草快要吃光了,数量就会有所下降,而这时候可能还会有其它吃草者慢慢也减少,兔子数量便又上升一些,如此类推,兔子的数量图象应该为图4.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故选:D。
此题考查动物在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和识图作答的能力。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10.【答案】A
【解析】解:A、显微镜是借助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观察物体的,所以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样光线可到达眼睛以便观察,A正确;
B、对光时应先将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不正确;
C、要使视野变亮,应选用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C不正确;
D、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应该使视野变亮,故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D不正确。
故选:A。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
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考查学生使用显微镜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转动了目镜,污点没动,再移动玻片,污点动了,说明污点在玻片上。
故选:C。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掌握判断显微镜上污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步骤①中滴的液体是清水,维持细胞正常形态,A正确。
B、步骤②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片薄膜,B错误。
C、细胞核内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所以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C正确。
D、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1所示,出现气泡,可能是步骤④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引起的,D正确。
故选:B。
在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可以简化成关键字来记忆:擦、滴、撕、展、盖、染、吸。
图中①滴、②撕、③展、④盖。
熟练掌握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及显微镜的使用。
13.【答案】B
【解析】解:A、①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A正确。
B、⑦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B错误。
C、⑥是细胞质,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正确。
D、④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B。
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①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最外层,细胞壁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④近似球形,是细胞核。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不符合题意。
C、⑥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叶绿素呈绿色,所以植物的叶片呈现绿色,C不符合题意。
D、⑦是中央大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这种能染指甲的色素最可能存在于细胞的⑦液泡,D符合题意。
故选:D。
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⑥叶绿体,⑦液泡。
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A、病人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糖类时,需要点滴葡萄糖,这是因为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A正确。
B、葡萄糖属于有机物,葡萄糖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B正确。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呼吸作用可以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体细胞能利用的能量释放出来,C错误。
D、为病人输入葡萄糖的同时,一般还要让病人吸氧,因为有机物与氧气结合,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能利用的能量释放出来,D正确。
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及呼吸作用的意义。
16.【答案】A
【解析】解:克隆羊“多利”的细胞核来自于“甲羊的乳腺细胞”,具有“甲羊”的全部遗传信息。提供去核卵细胞的乙羊只提供了卵细胞的营养物质,代孕的丙母羊丙只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和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
故选:A
(1)“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2)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
17.【答案】A
【解析】解:植物的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输导组织有输送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动物的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由上可知,植物体中的保护组织与动物体的上皮组织在功能上是相似的,都具有保护作用。
故选:A。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二者的主要组织不能混淆,动植物的组织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据此答题。
动植物各具有不同的组织,做题时要注意分清,不要混淆,尤其是都具有保护作用的植物的保护组织和动物的上皮组织最容易出现错误。此点要多加注意。
18.【答案】B
【解析】解: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银杏的“白果”不是果实,而是银杏的种子,A错误。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故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正确。
C、满江红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因此属于蕨类植物,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C错误。
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D错误。
故选:B。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植物的特征。
19.【答案】C
【解析】解: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里面有孢子,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由上可知,蕨类植物适宜的栽培条件是背阴,多浇水。
故选:C。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关键点: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20.【答案】D
【解析】解: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各部分发育情况,如图所示:
所以,①是子房、②是胚珠、③是果皮、④是种子。
故选:D。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理解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C
【解析】解:A.嗜热四膜虫属于单细胞生物,有细胞核,能正常生活,A错误。
B.嗜热四膜虫通过收集管、伸缩泡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不是进行呼吸,B错误。
C.嗜热四膜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这是它的生殖方式,C正确。
D.嗜热四膜虫通过胞肛排出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不是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D错误。
故选:C。
四膜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各部分结构都有自己的功能,但又相互协作,使整个细胞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解答此题要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22.【答案】D
【解析】解:A、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籽粒具有一片子叶。A正确。
B、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储存在胚乳内。把碘液滴在玉米籽粒纵切面上,切面部分e胚乳变蓝。B正确。
C、种子的胚包括a胚根,b胚轴、c胚芽和d子叶。C正确。
D、人类食用的豆油和玉米面分别来自种子的子叶和胚乳。D错误。
故选:D。
图中的a胚根、b胚轴、c胚芽、d子叶、e胚乳。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
23.【答案】C
【解析】解:A.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不处于休眠期,正确;
B.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系,变量是光,该实验没有体现,所以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正确;
C.对照实验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乙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丁种子浸没在水里没有空气,乙和丁形成的一组探究实验其变量是空气,错误;
D.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使种子处于同乙组一样的环境中,正确。
故选:C。
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题主要掌握对照实验原则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24.【答案】D
【解析】解:A、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正确;
B、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试管与灯的距离越来越大,光照强度越来越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越少,说明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反比例关系,正确;
C、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因此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正确;
D、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而不是光照时间,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的结论,错误。
故选:D。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本实验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
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分析、解决这种题目。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拓展
25.【答案】B
【解析】解:A.绿色植物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噪音,A正确。
BD.绿色植物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减缓温室效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错误,D正确。
C.有些植物能够阻挡灰尘、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净化空气,C正确。
故选:B。
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掌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是解题关键。
26.【答案】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解者 7 较弱 不破坏植被、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等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不同的特征,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量多少取决于生产者;而物质流动的特点是周而复始、全球性的。但它们都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而实现的,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的生物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草鱼→黑鱼,绿色植物→草鱼→水鸟,绿色植物→虾→黑鱼,绿色植物→虾→水鸟,绿色植物→鼠→蛇,绿色植物→蝗虫→水鸟,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较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较弱。
(4)保护该生态系统,我们应该做到:不破坏植被、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解者;7。
(3)较弱。
(4)不破坏植被、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等。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书写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细胞分裂 染色体 相同 细胞分化 a、b 系统
【解析】解:(1)1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图甲中的2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图乙中的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都属于这个结构层次。
(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和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E系统。
故答案为:
(1)细胞分裂;染色体;相同。
(2)细胞分化;a、b。
(3)系统。
(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和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2)分析图甲中C和B都是组织、D和F都是器官、E是系统。图乙a是保护组织、b是营养组织、c是脑、d是花。
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果实 胚乳 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b、c m2 A、B 对照 没有暗处理,叶片内原来有淀粉
【解析】解:(1)果实是由显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来的,主要的功能为保护种子及协助种子的传播。一般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故小麦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小麦就是一个果实。
(2)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播种,是因为其胚乳内贮存着丰富营养物质,能够为小麦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在播种前,农民伯伯都会将土地进行翻耕,这样做有利于种子萌发,原因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3)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故小麦根能不断向地下伸长生长的原因与图二中根尖的b、c有关。
(4)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故分析图四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m2时,有机物积累的最多,原因是播种密度影响到图三中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生理活动的效率。
(5)实验中,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起对照作用,变量是光,实验结果显示整个叶片都变蓝,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实验前没有暗处理,叶片内原来有淀粉。
故答案为:
(1)果实
(2)胚乳;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3)b、c
(4)m2;A、B
(5)对照;没有暗处理,叶片内原来有淀粉
(1)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根为须根系;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多为网状脉,根多为主根系。
(2)图二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图三中:A过程表现为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代表呼吸作用;B过程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代表光合作用;C过程释放水蒸气,代表蒸腾作用。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9.【答案】水分(或土壤的潮湿度) B 求取平均值 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不行 误差较大,结果具有偶然性
【解析】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土壤的潮湿程度,给鼠妇提供了干土和湿土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就是形成以水分(或土壤的潮湿程度)为单一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
(2)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探究光影响鼠妇的生活,A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唯一变量是水分,说明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B符合题意。
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不符合题意。
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变量也是两个,由选项C可知,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应该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在干土和湿土环境中的数量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探究实验所用的生物实验材料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不行,因为其结果带有偶然性,得出的结论就带有偶然性误差。
故答案为:
(1)水分(或土壤的潮湿度)。
(2)B。
(3)求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不行;误差较大,结果具有偶然性。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通过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表面温度
大气
行星状况
离地球距离
水星
-173℃~427℃
无
固态、无水
91.6万公里
金星
420℃~485℃
有
固态、无水
41.6万公里
火星
-87℃~~-5℃
有
固态、有水
78.4万公里
木星
-148℃
有
气态
628万公里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干土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湿土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万公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