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1.大肠杆菌、水稻和金丝猴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A. 系统B. 器官C. 组织D. 细胞
2.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文献法
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牛吃草B. 铁生锈C. 鸡生蛋D. 人长大
4.“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这句农谚描述的影响稻谷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温度B. 水分C. 阳光D. 土壤
5.风滚草又称草原“流浪汉”,在干旱时它会将根系收起来,卷成一团,随风滚动,在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停留,然后生根发芽。这主要体现了( )
A. 生物影响环境B. 环境影响生物C. 生物适应环境D. 生物依赖环境
6.某同学为制作生态瓶准备了玻璃瓶、池塘水、螺蛳、小鱼、河沙,他还必须补充的是( )
A. 金鱼藻B. 自来水C. 河沙D. 锦鲤
7.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气候湿润,水草丰美,是黑颈鹤、斑头雁等多种鸟类的栖息地和越冬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拉鲁湿地内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B. 拉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鸟类属于生产者
C. 拉鲁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 拉鲁湿地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8.显微镜中具有放大功能的结构是( )
A. ②③B. ①④C. ①⑤D. ⑤⑥
9.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下列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 )
A.
B.
C.
D.
10.科学家利用狗的皮肤细胞克隆出小狗,利用皮肤细胞能克隆出生物体,是因为皮肤细胞中含有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
11.如图是菠菜叶肉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细胞结构的唯一区别是有无叶绿体B. ①在细胞最外层,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C. ④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发育和遗传D. ⑤是能量转换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2.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一种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物质,该物质是( )
A. 细胞液B. 脂肪C. 染色体D. 叶绿素
13.中国某研究团队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这是目前全球在体外培养的“最年轻”的人类细胞。如图漫画展示了该研究成果。正常情况下,过程B中不涉及( )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癌变D. 细胞分化
14.泡椒凤爪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鸡爪中含有较多肌腱和韧带,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肌腱和韧带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可见肌腱和韧带属于( )
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内组织D. 神经组织
15.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某生物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该生物属于( )
A. 细菌B. 真菌C. 植物D. 动物
16.草履虫能吞食水中的细菌等微小的生物,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草履虫体内的哪一结构能消化这些被吞食微小的生物( )
A. 口沟B. 食物泡C. 伸缩泡D. 表膜
17.如图表示在同一玻片上相互连通的两滴草履虫培养液,在乙端加入少量食盐,草履虫将( )
A. 不在甲乙间运动B. 从甲向乙运动C. 从乙向甲运动D. 在甲乙间来回运动
18.植物海金沙根茎细而匐,叶为羽状复叶,其成熟的孢子是一味中药,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的功效。由此推测海金沙属于( )
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C. 蕨类植物D. 种子植物
19.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可以收藏各类珍贵的农作物种子150万份,被称为种子的“诺亚方舟”。农作物的花中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
A. 子房B. 胚珠C. 花药D. 柱头
20.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分别用“来时迎客松”和“走时送别柳”来表达中国人民独特的浪漫方式。松是裸子植物,柳是被子植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
A. 有无种子B. 有无输导组织C. 有无果皮D. 有无种皮
21.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后,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长出“月球第一片嫩叶”。在其萌发过程中,不是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
A. 适宜的温度B. 一定的水分C. 充足的空气D. 充足的光照
22.将炒过的大豆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没有晒干B. 种子处于休眠期C. 胚已经失活D. 地里的水分不足
23.如图为豌豆根尖结构的一部分,①所在的区域是( )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24.春天里,百花香。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
A. 花瓣和花柄B. 萼片和花丝C. 雌蕊和雄蕊D. 花托和花柱
25.“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而在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动的。这主要是靠植物的哪项生理活动实现的( )
A. 蒸腾作用B. 吸收作用C. 光合作用D. 呼吸作用
26.玉兰、木棉、紫荆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 )
A. 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B. 树皮光合作用合成再运输到花瓣
C. 花瓣直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 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27.种植大棚蔬菜瓜果是脱贫攻坚产业扶持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增大种植密度B. 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 增加光照时间D. 适当增加大棚内昼夜温差
28.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相关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一瓶中换成煮熟的种子,观察不到火焰熄灭的现象
B. 图二中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C. 图三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不可以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图四叶片a经酒精脱色后碘液染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29.科学家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皿①中气泡内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培养皿②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遮光
C. 通过比较①、②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 通过比较①、③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0.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封山育林以提高森林覆盖率B. 开展广泛持久的义务植树活动
C. 严禁在草场上过度放牧牛羊D. 砍伐森林以扩大楼房修建面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31.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营养价值高,被誉为“黄金食品”。甲图表示玉米种子结构,乙图表示玉米叶芽的结构,丙图表示玉米植株,请据图回答。([]里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甲图玉米种子的结构沿 ______ (填“a”或“b”)剖开进行观察时,在其剖面可以看到[③]的数量是 ______ 片,所以在绿色开花植物中,玉米被称为 ______ 子叶植物。
(2)农业生产上,常选用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②] ______ 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播种前,要先将种子充分浸泡,这说明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 ______ 。萌发时,甲图中[ ______ ]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发育成玉米植株的是甲图种子中的[①] ______ 。
(3)结合乙、丙图分析,玉米的叶片⑩是由乙图中的[⑦] ______ 发育而来的,乙图中的[ ______ ]发育成玉米的茎。
(4)在种植玉米时应该合理灌溉,除此之外,请再说出一种提高玉米产量的方法: ______ 。
32.我国宣布“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增加碳汇。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路径主要有陆地碳汇和海洋碳汇,分别称为“绿碳”和“蓝碳”。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1:“绿碳”是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如扩大森林绿地面积、保有健康的湿地、给高楼和立交桥架的水泥立面种上爬山虎等都是绿碳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2:“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红树林、海藻场、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都承载着“蓝碳”使命。
资料3:某地通过建设海洋牧场,构建“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如图),探索海洋碳汇发展之路。
(1)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种类众多的生物与 ______ 构成的统一整体。森林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储存能量的 ______ ,从而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该过程属于 ______ (填“绿碳”或“蓝碳”)。
(2)海藻场中的海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 ______ 植物;海藻和海草都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 ,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达到减碳的目的。
(3)资料3的“藻-贝”共生养殖生态系统中,影响贝类生存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质因素等被称作 ______ 因素。据图写出包含贝类的最长一条食物链: ______ ;由图可知,贝类利用 ______ 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
(4)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_ 平衡和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碳中和”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人的碳足迹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 ______ 。(写出两条即可)
33.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夏季,公园里的荷花盛开,呈现出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画卷。
(1)莲花品种繁多、颜色各异,使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 ______ 中。莲“出淤泥而不染”经检测发现,淤泥中某有毒物质浓度较高,但莲细胞内却没有发现该有毒物质,控制该有毒物质不能进入莲细胞的结构是 ______ 。
(2)藕是莲的根状茎,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______ ,“藕断丝连”的“丝”属于植物的 ______ 组织。藕内含有的丰富淀粉是荷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后,经叶脉、叶柄中的 ______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而来的。
(3)初夏,荷花竞相开放,娇艳欲滴,且香气四溢,由此推测,莲花的传粉过程可能需要 ______ 作为媒介。莲花雌蕊多,埋藏在有孔洞的花托里,完成受精后花托变成莲蓬,雌蕊中的 ______ 发育成果实(莲子)。
(4)莲“中通外直”,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且彼此贯通,因此通过叶片表皮的 ______ 吸收的氧气可以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用于 ______ 作用,这是莲对 ______ (填“水生”或“陆生”)环境的适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4.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15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青菜幼苗均分为3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和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10天。在第1天和第11天,分别称取植株的重量,计算重量增加的比例,结果如下表。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除该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 ______ 。
(2)每组分别称取 ______ 株植株的重量,再求平均值,是为了 ______ 。
(3)土壤浸出液和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 ______ ,A和B组的青菜长势良好,C组生长最慢,说明 ______ 。B组的青菜又比A组长的好,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4)培养中的青菜重量增加,主要原因是青菜的光合作用强度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积累了有机物。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从结构上看,植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植物个体、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动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动物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除病毒外,其它的微生物的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由细胞组成的。所以大肠杆菌、水稻和金丝猴它们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构成器官,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正确地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A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B不符合题意。
C.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C不符合题意。
D.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全面、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探究等。
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3.【答案】B
【解析】解:A、牛吃草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铁不是生物,故铁生锈不属于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
C、鸡生蛋说明生物能进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人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中的“热”,说明环境中温度较高,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5.【答案】C
【解析】解:风滚草“流浪汉”干旱时它会将根系收起来,能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干旱的环境;连根拔起后,卷成一团,可随风滚动,在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停留,生根发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C。
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理解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某同学准备的材料中玻璃瓶和池塘水属于非生物部分;小鱼、螺狮、小虾和池塘水属于消费者;池塘水中含有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生产者(如金鱼藻)。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的需求,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来源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A正确。
故选:A。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7.【答案】A
【解析】解:A、拉鲁湿地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拉鲁湿地内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A正确。
B、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拉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鸟类属于消费者,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C错误。
D、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D错误。
故选:A。
(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明确与生态系统相关的知识,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镜头和反光镜组成。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①目镜和⑤物镜两者的乘积,因此,显微镜中具有放大功能的结构是①目镜和⑤物镜,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题图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④是反光镜、⑤是物镜、⑥是遮光器。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有气泡产生,影响观察效果。
故选:B。
盖盖玻片的方法:
掌握正确盖盖玻片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狗的皮肤细胞不具有该结构,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其中含有维持生命现象所需要的基本物质,例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因此也是整个细胞运作的主要场所,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场所,在细胞的遗传、代谢、分化等各项生命活动中,起控制作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符合题意。
故选:D。
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内含线粒体等)、细胞核。
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动物细胞没有这些结构,菠菜叶肉细胞中含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A错误。
B、①是细胞壁,在细胞最外层,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B正确。
C、④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能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C正确。
D、⑤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能够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A。
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质、④是细胞核、⑤是线粒体、⑥是叶绿体、⑦是液泡。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故选:C。
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掌握染色体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分析图示:中国某研究团队通过体细胞诱导,即A过程。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干细胞通过B过程形成不同的器官。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正常情况下,此过程不涉及细胞癌变。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
14.【答案】B
【解析】解: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比较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该选项符合题意。
C、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舒张功能。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简称神经元)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的构成。
15.【答案】D
【解析】解: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多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没有系统层次。所以,某生物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该生物属于动物。D正确。
故选:D。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6.【答案】B
【解析】解: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胞肛的小孔排出。
故选:B。
草履虫结构功能如图:
关于单细胞生物,命题一般针对其代表动物草履虫的结构及生理功能,考查方式一般为识图填空题、选择题等类型。
17.【答案】C
【解析】解: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即逃避有害刺激,超向有利刺激;在草履虫培养液乙端加入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故草履虫会逃避,从乙到甲运动。
故选:C。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但也具有应激性,即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特征。
18.【答案】C
【解析】解: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海金沙不属于藻类植物,A不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没有根,起固定作用的是假根,海金沙不属于苔藓植物,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用孢子繁殖,海金沙属于蕨类植物,C符合题意。
D.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海金沙不属于种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2)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了解各类植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B
【解析】解: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花冠、雄蕊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形成果实,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故选:B。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C
【解析】解: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在外面;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因此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裸子植物没有过果皮,被子植物有果皮。
故选:C。
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故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
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21.【答案】D
【解析】解:我们知道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由此可以看出充足的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所以科学家不必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光照,D正确。
故选:D。
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的具有生活力的胚,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记住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中考常考的知识,常和实验结合在一起。
22.【答案】C
【解析】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炒熟的大豆种子胚已经死亡,无法萌发。C正确。
故选:C。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种子萌发的条件。
23.【答案】D
【解析】解:A、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B不符合题意。
C、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C不符合题意。
D、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①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C
【解析】解: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雄蕊的花药里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里含有许多一枚或数枚胚珠。子房受精后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故选:C。
一朵完整花的结构:花药(内有花粉)、花丝、花瓣(组成花冠)、萼片(组成花萼)、柱头、花柱、花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花托,花药、花丝合称雄蕊,柱头、花柱、子房合称雌蕊,如图:
。
花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花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25.【答案】A
【解析】解: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根从土壤在吸收水分,促进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不断散失水分,也促进根不断从土壤在吸收水分,并通过茎中的导管源源不断运输的叶,出现了“水往高处流”的现象。A正确。
故选:A。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根从土壤在吸收水分,促进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26.【答案】D
【解析】解: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A错误。
B.树皮不能合成有机物,B错误。
C.花瓣属于植物体的生殖器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玉兰、木棉、紫荆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D正确。
故选:D。
植物体内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筛管的功能是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场所以及筛管的作用。
27.【答案】A
【解析】解:A.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同一光照强度下,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适当增加大棚内昼夜温差,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产量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存储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
(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28.【答案】C
【解析】解:A.图一的实验是检验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瓶中换成煮熟的种子,因为煮熟的种子已没有生命力,不再进行呼吸作用,瓶内的氧气不会减少,观察不到火焰熄灭的现象,A正确。
B.图二实验是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如图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既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也来自花盆土壤中的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但是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B正确。
C.图三实验是检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错误。
D.图四实验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并产生淀粉。叶片a未遮光部分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后观察,变成蓝色,D正确。
故选:C。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漂洗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关的实验。
29.【答案】A
【解析】解:A.装置①中气泡内的气体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氧气,A错误。
B.装置②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的条件—光,B正确。
C.①、②培养皿对照,变量是光,比较实验现象可知,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正确。
D.①、③培养皿对照,变量是叶绿体,比较实验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正确。
故选:A。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30.【答案】D
【解析】解:ABC、此三项的做法能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恢复生态环境,利于植被和环境的保护。不合题意。
D、砍伐森林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掌握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有利于资源的保护。
31.【答案】a 一 单 胚乳 水 ⑥ 胚 幼叶 ⑧ 合理密植
【解析】解:(1)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根为须根系,花基数多为3数或3的倍数。所以,甲图玉米种子的结构沿a纵向剖开进行观察时,在其剖面可以看到[③]子叶的数量是1片,所以在绿色开花植物中,玉米被称为单子叶植物。
(2)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在胚乳中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主要是淀粉)等。所以,农业生产上,常选用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②]胚乳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播种前,要先将种子充分浸泡,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这说明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玉米种子的[⑥]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玉米花的子房中含有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发育成玉米植株的是甲图种子中的[①]胚。
(3)叶芽的基本结构包括生长点、幼叶、芽轴、芽原基。叶芽的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结合乙、丙图分析,玉米的叶片[⑩]叶是由乙图中的[⑦]幼叶发育而来的,乙图中的[⑧]芽轴发育成玉米的茎。
(4)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同一光照强度下,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若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可采取合理密植等措施。
故答案为:(1)a;一;单
(2)胚乳;水;⑥;胚
(3)幼叶;⑧
(4)合理密植
图中:①胚,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⑦幼叶,⑧芽轴,⑨芽原基,⑩叶,⑪茎,⑫根。
关键知道种子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以及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等基础知识。
32.【答案】环境 有机物 绿碳 藻类 生产者 生态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 碳酸盐 碳—氧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
【解析】解:(1)结合分析可知,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所以,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种类众多的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路径主要有陆地碳汇和海洋碳汇,分别称为“绿碳”和“蓝碳”。所以,森林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从而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该过程属于绿碳。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更无输导组织,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可见,海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海藻和海草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都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所以,资料3的“藻-贝”共生养殖生态系统中,影响贝类生存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质因素等被称作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中,包含贝类的食物链有:浮游植物→贝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最长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由图可知,贝类利用碳酸盐(属于无机物)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所以,结合资料信息可知,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
故答案为:(1)环境;有机物;绿碳;
(2)藻类;生产者;
(3)生态;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碳酸盐;
(4)碳—氧;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写出两条、合理即可)。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联系实际,灵活作答。
33.【答案】液泡 细胞膜 器官 输导 筛管 昆虫 子房 气孔 呼吸 水生
【解析】解:(1)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莲花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出淤泥而不染”经检测发现,淤泥中某有毒物质浓度较高,但莲细胞内却没有发现该有毒物质,控制该有毒物质进入莲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
(2)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藕是莲的根状茎,属于器官。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藕断丝连”的“丝”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藕内含有的丰富淀粉是荷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后,经叶脉、叶柄中的筛管运输而来的。
(3)荷花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虫媒花多具以下特点:①多具特殊气味以吸引昆虫;②多半能产蜜汁;③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颜色等,莲花的传粉过程可能需要昆虫作为媒介。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莲花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4)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莲“中通外直”,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且彼此贯通,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吸收的氧气可以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用于呼吸作用,这是莲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故答案为:
(1)液泡;细胞膜。
(2)器官;输导;筛管。
(3)昆虫;子房。
(4)气孔;呼吸;水生。
(1)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3)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34.【答案】无机盐 相同且适宜 5 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无机盐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活有影响 土壤浸出液中缺乏某种无机盐 大于
【解析】解:(1)本实验的目的是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科学探究实验中,有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除该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
(2)实验对象共15株青菜幼苗,分成3组,因此每组有5株,每组分别称取5株植株的重量,再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可信度。
(3)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A组土壤浸出液和B组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盐,C组不含无机盐,A和B组的青菜长势良好,C组生长最慢,说明无机盐对植物的生活有影响。B组的青菜又比A组长的好,可能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缺乏某种无机盐等。
(4)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机物,因此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积累有机物。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实验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无土栽培技术、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组别
培养液
植物重量/g
增重比例
培养第1天
培养第11天
A
土壤浸出液
26.7
42
57%
B
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
26.3
45
71%
C
蒸馏水
27
37
37%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