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二练习8蹭修改+修辞辨析+标点作用+语句补写+流程图(附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92315/0-17028150194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多份(附解析)
- 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二练习6成语填空+蹭修改+句式选用+语句补写+图文效果(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二练习7词语填空+标点符号+修辞辨析+语句补写+下定义(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二练习9成语填空+蹭修改+引用效果+语句补写+语段压缩(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二练习10成语填空+蹭修改+句式选用+语句补写+关键词提取(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三练习11成语填空+长句变短句+修辞手法+蹭修改+语句补写(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二练习8蹭修改+修辞辨析+标点作用+语句补写+流程图(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二练习8蹭修改+修辞辨析+标点作用+语句补写+流程图(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Ⅰ,语言文字运用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独具匠心的冬奥村、叹为观止的场馆、非凡卓越的组织工作……这是中国开启了冰雪运动新时代,也为全球奉上的体育盛宴,向全世界表现一起向未来的鲜明信号。
北京冬奥会,全要素、创新性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从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的形式倒计时,到颁奖花束上的非遗技艺;从把《千里江山图》制作成赛场上的形象景观,到冬奥村里的中医诊疗;从迎客松,到送别柳……冬奥盛会上,中国文化元素大放异彩,“中国式浪漫”浸润人心,一次又一次惊艳世界,也释放着厚重的文化自信。
面对疫情全球蔓延与新型变异毒株不时出现的“双重夹击”,安全、成功举办冬奥会,是难题又是挑战。北京冬奥会,以非常成功的闭环管理,做到约0.01%的阳性率,以实际行动和务实成果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疫情防控能力和治理能力。
1.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D.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引号“中国式浪漫”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B.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
C.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文明”的面具。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俗话说“头孢就酒,一吃就走”,但有些人不当回事,也有些人不知道原因。人喝酒后,大约有10%的酒精能通过呼吸、排尿、排汗等方式以原形排出体外, ① 。酒精进入肝脏后,在肝脏细胞中的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会转化为乙醛,进而被另一种酶——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最终会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体内排出。 ② ,乙醛就会在人体内蓄积,从而造成乙醛中毒。很多头孢类药物都有一个名为“四氮唑”的结构,这一结构会对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如果在这类药物被代谢失效前摄入了大量酒精,就会导致体内蓄积较多的乙醛。 ③ ,会引起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5.下图是酒精进入人体后的代谢过程,请根据上文信息,在图中序号处填出相应的词语。
答:
练习8 病句修改+修辞辨析+标点作用+语句补写+流程图
1.D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双重夹击”赋予了“疫情”和“毒株”人的动作。A项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意思是: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B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乌云比作墨汁,将雨滴比作珍珠。意思是:乌云翻滚,像打翻的墨汁,还未遮住不远处的青山,便大雨倾盆;白亮亮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乱窜入船。C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粉香”代“梅花”。意思是:她(美人)笑捻着梅花回到闺房,又放下帘幕遮护窗纱。D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先偷眼”“合断魂”等词语分别赋予了“霜禽”“粉蝶”人的情态。意思是: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销魂失魄。
2.B 文中加引号的词语“中国式浪漫”,是作者根据特定语境造出词语,所用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B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项两处引号均表示否定或讽刺。D项引号表示引用。
3.答案:这是中国为全球奉上的体育盛宴,也开启了冰雪运动新时代,向全世界传递一起向未来的鲜明信号。
解析:一是“这是中国开启了冰雪运动新时代,也为全球奉上的体育盛宴……”语序不当。冬奥先是一场体育盛宴,开启新时代及传递信号是举办冬奥的意义,故“开启了冰雪运动新时代,向全世界传递一起向未来的鲜明信号”应放在“体育盛宴”之后;二是“表现……信号”搭配不当,应改为“传递……信号”。
4.答案:①剩下约90%进入肝脏 ②但如果乙醛脱氢酶活性受到抑制 ③过多的乙醛蓄积在体内
解析:①处,前句说人喝酒后,大约有10%的酒精能排出体外,此处应说另外约90%的情况,下句有“进入肝脏”之说,据此应填:剩下约90%进入肝脏。②处,下文有“这一结构会对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的提示,根据下句“乙醛就会在人体内蓄积,从而造成乙醛中毒”的表述,是说受到抑制的表现,此处是说这种假设的情况,据此应填:但如果乙醛脱氢酶活性受到抑制。③处,前句是“导致体内蓄积较多的乙醛”,后句“会引起消化……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是说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据此应填出条件:过多的乙醛蓄积在体内。
5.答案:①原形(酒精) ②乙醛 ③乙醛脱氢酶 ④抑制 ⑤乙酸
解析:①处根据“人喝酒后,大约有10%的酒精能通过呼吸、排尿、排汗等方式以原形排出体外”可知,应填“原形(酒精)”;②处根据“在肝脏细胞中的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会转化为乙醛”可知,应填“乙醛”;③⑤处根据“会转化为乙醛,进而被另一种酶——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最终会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体内排出”可知,③处应填“乙醛脱氢酶”,⑤处应填“乙酸”;④处根据“很多头孢类药物都有一个名为‘四氮唑’的结构,这一结构会对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可知,应填“抑制”。注意只能填词语,不能填句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一练习2语句补写+蹭修改+叠词效果+标点作用+词语分析(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Ⅰ,语言文字运用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一练习1成语填空+蹭修改+标点作用+语句补写+修辞辨析(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Ⅰ,语言文字运用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二练习5词语填空+标点作用+蹭修改+语句补写+修辞效果(附解析),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Ⅰ,语言文字运用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