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烟台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烟台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烟台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烟台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首次成功降落火星。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密度相当于地球的百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遍布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的陨石撞击坑,较大的陨石撞击坑是大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后撞击而成的环形凹坑。截至目前,探测器在火星上暂未发现有生命存在。完成目前火星上暂未发现有生命存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火星( )
    A.大气稀薄,水汽少B.无法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
    C.附近天体运行杂乱,碰撞剧烈D.自转、公转周期长,温度变化大
    2、读图(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完成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整体呈现“北丰南贫”的原因是,与南部相比,北部( )
    A.海拔更高B.距离海洋更近
    C.日照时数更长D.太阳高度角更大
    3、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题。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2022年中国大陆科研人员在辽西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生存于早白垩纪渤海舞龙化石。该恐龙是肉食性恐龙,体长约0.5米,其四肢均保存有羽毛痕迹,尾部末端长有两条长尾羽。下图是渤海舞—龙化石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渤海舞龙生活的( )
    A.海生藻类繁B.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C.形成现代地貌格局D.重要的煤炭成矿期
    5、中生代(距今2.52亿年到6600万年)演变历程正确的是( )
    a.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形成
    b.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爬行动物的时代
    c.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演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繁盛
    d.中生代末期发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恐龙
    A.a、b、cB.b、c、dC.a、c、dD.a、b、d
    6、某大学城规划方方正正。某日,小明同学走在聚贤街上,先后在便道上看到两块指示牌(如图甲、乙所示)。梁王路的大致走向是( )
    A.东西向B.南北向C.东北—西南向D.西北—东南向
    7、下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根据地壳厚度判断,M、N两地对应的地形可能是( )
    A.盆地、山地B.山地、盆地C.盆地、盆地D.山地、平原
    读“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大气的垂直运动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D.地面冷热不均
    9、ABCD对应的气压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B.A>B>D>CC.B>A>C>DD.B>A>D>C
    图甲、图乙示意某地理兴趣小组收集绘制的南京和北京风频,其中虚线,实线表示1月份或7月份,但因图例缺失,城市和月份均没有标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可知( )
    A.甲为北京,实线表示1月份B.甲为南京,实线表示1月份
    C.乙为北京,虚线表示7月份D.乙为南京,实线表示7月份
    11、虚线所示月份南京和北京风频差异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
    ①地转偏向力
    ②纬度位置
    ③植被覆盖率
    ④海陆位置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由于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地球在“三步走”的流浪过程中,其“身份”经历的转变依次是( )
    A.行星—行星—行星B.行星—卫星—行星
    C.行星—卫星—卫星D.行星—卫星—恒星
    13、比邻星能为地球提供“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使地球( )
    A.产生适宜的大气B.拥有充足的水
    C.拥有稳定的光照D.产生恒定的质量
    经过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总辐射量。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太阳总辐射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9月份太阳总辐射量出现小峰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天气变化C.昼长时间D.海拔高程
    15、该地利用太阳辐射能,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
    A.人口密度B.土地总面积C.发电稳定性D.输电设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了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日冕层上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专家表示CME抛射的带电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期,则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期约为( )
    A.2025—2026年B.2026—2027年
    C.2027—2028年D.2028—2029年
    1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闪焰”发生于光球B.“CME发生于色球
    C.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D.CME发生地温度低于“闪焰”发生地
    18、“闪焰”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
    A.我国华北地区极光绚烂B.国内有线电话通话中断
    C.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D.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2021年10月20~21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延安市发现了8处重要的恐龙足迹化石。图为“陕西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层是( )
    A.①B.②C.③D.④
    20、恐龙足迹证明陕北成陆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太古代B.元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晚期.
    21、陕北煤炭资源丰富,这可推断其成陆后的古地理环境曾是( )
    A.冷湿的湿地B.暖干的草原C.湿热的森林D.干热的森林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重庆秀山距今约4.4亿年的古生代地层中,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保存完整的盔甲鱼类化石一灵动土家鱼化石,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提供了非常关键的化石证据。下图为“灵动土家鱼化石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灵动土家鱼化石所在的地层( )
    A.岩石属于玄武岩B.不具有层理结构
    C.可能形成于高山环境D.向上含有更高级的生物化石
    23、该灵动土家鱼生存的地质年代( )
    A.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初现B.是最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C.蕨类繁荣,裸子植物出现D.鸟类出现,爬行动物繁荣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距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达1.5万亿千瓦,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25、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 )
    A.大气辐射B.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D.地球内部
    26、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 )
    A.大气圈B.生物圈C.岩石圈D.水圈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时习惯用手机指南针(模仿罗盘制作而成),判断方向。下图为韩梅梅来泰安途中手机指南针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晴朗的晚上在野外迷路,可以帮助判断方向的是( )
    A.根据楼房朝向B.任何地点都可用手机指南针
    C.根据地物影子D.在北半球可借助北极星
    28、有关手机里指南针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将手机水平放置B.刻度0°始终指示南方
    C.白线对准待测方向D.此图中方位角为182°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
    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
    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
    3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B.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31、下图为在我国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气温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气温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市区近地面气温高B.市区近地面气压高
    C.市区垂直气流下沉D.近地面风吹向郊区
    33、图中绿化带,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增温和增湿B.净化和增温C.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降温
    下图示意我国某市7月2日7月6日不同类型住宅区逐日气温日较差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观测期间,云量较多的最可能是( )
    A.7月3日B.7月4日C.7月5日D.7月6日
    35、造成低密度住宅和高密度住宅气温日较差差异的原因是随着建筑密度增加( )
    ①散热能力减
    ②下垫面比热容增大
    ③夜晚人为热排放增加
    ④白天太阳辐射增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综合读图题
    36、结合所学知识,读“太阳系简图”和“太阳大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行星: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字母代表的太阳外部大气层圈层名称:M_________,N_________,P_________。
    (3)太阳活动能量高度集中释放的形式是_________(太阳活动类型),位于右图的________层(填字母),当它激烈发生时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两极地区也可能产生_______现象,并对气候、天气产生一定影响。此现象在2014年剧烈发生了1次,估计未来最近的1次将发生在约_____年。
    (4)依据图示信息,行星A与地球相比,不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最主要条件是_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18日,烟台市气象局发布未来5天的天气情况(表),并预报19日凌展局部地区将会有轻霜冻出现,提醒市民早晚外出要注意保暖。
    (1)分析19日凌晨烟台局部地区出现轻霜冻的原因。
    (2)与10月19日相比,分析10月21日烟台地区昼夜温差小的原因。
    38、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海洋与陆地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其中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从而产生了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冷热差异。图a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变化状况,图b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上空气流变化特征。
    (1)图a中①②表示海洋或陆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其中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当图a时间为16:00—次日8:00时,在图b中画出热力环流。
    (3)当图a中时间为16:00—次日8:00时,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_;此时甲乙两地(北半球)之间海陆风的实际风向可能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火星的体积和质量小,形成的大气层厚度较小,大气稀薄,且火星环境干燥,水汽少,不适宜生命生存,A项正确;火星位于大太阳系,且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可以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B项错误;火星位于太阳系,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百不干扰,运行环境较为安全,C项错误;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D项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江苏的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而且多在200~500m,海拔相差不大,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大,A错误;江苏北部和南部都在沿海地带,B错误;江苏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江苏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日照时间短,C正确;江苏南部纬度更低,太阳高度角更大,D错误。故选C。
    3、答案:A
    解析:数目的年轮的宽度与温度和降水有关,黑子主要影响地球上的降水,降水的多少影响树木的年轮。这说明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所以选A。
    4、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国大陆科研人员在辽西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生存于早白垩纪渤海舞龙化石。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海生藻类繁殖属于古生代,A错误;裸子植物开始出现于古生代,B错误;形成现代地貌格局是新生代,C错误;中生代是重要的煤炭成矿期,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古生代后期联合古陆形成,三叠纪属于中生代,a错误;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繁盛的时期是侏罗纪和白垩纪,b正确;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演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c正确;中生代末期出现物种大灭绝事件,包括恐龙等绝大多数生物灭绝,d正确;故选B。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该大学城规划方方正正。根据图示指向标,聚贤街为东西走向,梁王路的大致走向是南北向。故选B。
    7、答案:A
    解析: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应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进行。M处外围等值线为42千米,该等值线外围数值大于42千米,则M处的数值低于42千米,形成一个低值区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拔越低,地壳厚度越薄,由此判断M为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的盆地,排除B、D;N处外围等值线为38千米,该等值线外围数值小于38千米,则处的数值高于38千米,形成一个高值区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厚,出此判断N为中间海拔高,四周海拔低的山地,排除C,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8、答案:C
    解析:风指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由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形成风。故选C。
    9、答案:B
    解析:ABCD受地面冷热不均的影响形成了热力环流,AB位于近地面,气压高压高空的CD。A处气流下沉,近地面为高压,B处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压,A>B;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所以高空D>C,所以A>B>D>C。故选B。
    10、答案:D
    解析:读玫瑰风频图分析,折线上不同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最远的风向,为当地的最大风频。甲图虚线盛行西北风,实线盛行偏南风,乙图虚线盛行东北风,实线盛行东南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京和北京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北京纬度比南京高,其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的次数较南京多,而南京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北京明显,故甲为北京,乙为南京,虚线表示1月份,实线表示7月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北京纬度比南京高,其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的次数较南京多,而南京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北京明显,故甲为北京,乙为南京,虚线表示1月份风频。1月份我国受亚洲高压影响,主要盛行偏北风,由于地转偏向力及纬度位置的影响,位于北方地区的北京盛行西北风,位于南方地区的南京盛行东北风,导致1月份南京和北京风频差异明显,所以①②正确。植被覆盖率、海陆位置不是南京和北京冬季风频差异明显的因素,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B
    解析: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此时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成为木星的卫星;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恒星比邻星,成为比邻星的一颗行星。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比邻星为恒星,能自行发光发热,因此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C正确;适宜的大气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有关,与比邻星关系不大,A错误;充足的(液态)水与水的形成和常温状态下以液态形式存在有关,而常温状态(即适宜的温度)既与距离恒星的距离有关,也与自转公转周期、拥有大气层有关,B错误;行星恒定的质量与恒星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月太阳高度比8月小,昼长比8月短,太阳辐射应该少,AC错误;9月份晴天多,太阳辐射强,B正确;海拔与月份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
    15、答案:C
    解析:西北能源需求量小,但其消费市场一般在东部,当地人口密度影响不大,A错误;西北土地总面积大,不是限制性因素,B错误;该地太阳辐射年内变化较大,发电不稳定,C正确;输电设备限制较小,D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解析: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即两个太阳活动高峰年之间间隔约为11年,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下一个活动高峰年段一般是2028—2029年,D正确。故选D。
    17、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闪焰”是指太阳耀斑大爆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耀斑发生色球层,A错。CME是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发生于日冕层,B错。由材料“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可知,“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C正确。CME发生地在日冕层,该层温度最高可达200万度,而“闪焰”发生地在色球层,该层温度最高可达几万度,CME发生地温度高于“闪焰”发生地,D错。故选C。
    18、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闪焰”为耀斑大爆炸,会发射出强烈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它们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得电离层不能正常反射短波通信信号,导致许多地区短波通信中断,C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产生极光现象,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低,不会出现极光,A错。对有线电话通话没有影响,B错。太阳活动对地球上降水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地区可能降水增多,也有些地区降水减少,D错。故选C。
    19、答案:B
    解析: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的动物,根据图例,中生代的地层为②,B正确;①地层为新生代,A错误;③地层为古生代晚期地层,C错误;④地层为元古代地层,D错误,故选B。
    2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陕北有恐龙足迹,说明在中生代之前就已经形成陆地,最有可能是古生代,古生代形成陆地后,动物逐渐进化到中生代出现恐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答案:C
    解析:煤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是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和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煤是亿万年前大量植物埋在地下慢慢形成的。所以陕北成陆后的古地理环境曾是湿热的森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答案:D
    解析:化石都存在于沉积岩中,玄武岩为岩浆岩,A错;沉积典型特征之一是有层理结构,B错;鱼类生活在水中,该地层中含有鱼类化石,故其形成时期应在水域,C错;一般来说,越向下的地层年龄越老,距今时间越短,生物相对高级,故地层向上的较新地层中可能含有更高级的生物化石,D对。故选D。
    23、答案:C
    解析:又累出现于古生代奥陶纪。现代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初现,是由于新生代造山运动形成,A错;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B错;古生代时期,陆地出现大量植被,尤其是蕨类植被繁生,裸子植物开始出现。C对;鸟类出现于中生代,爬行动物繁荣时期为中生代,D错。故选C。
    24、答案:A
    解析: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较薄的大洋底部最薄的地壳也有几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浅层地能主要集中在地壳部分,故答案选A,BCD错。
    25、答案:C
    解析:浅层地能主要储存于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其能量不可能来自地球内部,而地球表面的能量主要是地表吸收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能,所以能量来源最可能是太阳辐射,故答案选C,D错,大气辐射少部分射向天空,绝大部分射向地面,地面辐射射向大气,都不可能是浅层地能,故AB错。
    26、答案:B
    解析:结合学过的知识可知,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生物圈,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存在各种生命活动,各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故B正确,ACD错。
    27、答案:D
    解析:晴朗的晚上在野外迷路,根据楼房朝向较难判断方向,A错误;遇到强烈的磁场紊乱的现象,指南针将会失效,并不是任何地点都可用手机指南针,B错误;晚上自然光线较弱,人为光线干扰,无法根据地物的影子判断方向,C错误;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北极星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依靠它来辨别方向,D正确。故选D。
    28、答案:B
    解析:手机罗盘里0°指示的是北方,B错误符合题意;手机必须水平摆放,A正确不合题意;转动手机时,白线对准待测方向,盘面的数据随时转动,以保证0°能自动指向北方,使用时间不分昼夜,C正确不合题意;读图可知,此图中方位角为182°,D正确不合题意。根据题意,本题选B。
    29、答案:D
    解析:受重力作用,水汽、杂质等成云致雨的物质主要集中分布在对流层,加上对流层“上冷下热”的温度结构,使得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中的水汽容易上升冷却而凝结形成云雨现象,因此ABC不符合题意;对流层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且二氧化碳与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故选D。
    30、答案:C
    解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明对流层气温向上递减,这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地面辐射的吸收,海拔越高,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C符合题意,排除D;对流层空气的温度结构是“上冷下热”,不是上热下冷,排除A;对流层气温不具有随风向越来越低的特征,且不是题中诗句说明的现象,排除B。故选C。
    31、答案:C
    解析:黑色尼龙网不同于透明的塑料薄膜,尼龙网是透气的,不是全封闭的,且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时间是夏季,夏季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较强,气温相对较高,所以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应当是削弱太阳辐射,降低棚内的温度,减少农作物的水分蒸腾。增加大气逆辐射是会增加棚内气温的,A错误。尼龙网是透气的,阻止地面辐射的作用较小,且东北地区夏季夜间气温不低,B错误。无法增强地面辐射,D错误。故选C。
    32、答案:A
    解析: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加上城市各项活动排放大量“废热”,使得同一时间市区近地面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故A正确;市区气温高,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气压较低,BC错误;郊区气温相对较低,气流以下沉为主,近地面气压较高,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D错误。故选A。
    33、答案:C
    解析: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根据上题分析,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图中的绿化带,位于热岛环流圈之内,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净化和增湿。故选C。
    34、答案:A
    解析:云量较多,白天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近地面气温较低,夜晚云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昼夜温差小。因此图中低密度住宅和高密度住宅气温日较差均小的日期是7月3日,因此云量较多的最可能是7月3日,A正确。其余日期气温日较差均较大,B、C、D错误。故选A。
    35、答案:B
    解析:建筑密度越大,人口越多,夜晚人为热排放越多,夜晚人为热排放增加;建筑密度越大通风散热效果越差;下垫面比热容变小;建筑物遮挡导致白天太阳辐射减弱。建筑密度越小,通风散热效果越好;下垫面比热容变大;夜晚人为热排放少;白天;建筑物遮挡少,太阳辐射增强。①③正确,②④错误。B正确。故选B。
    36、答案:(1)火星 土星
    (2)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3)耀斑 N 极光 2025
    (4)距日太近,白天温度太高
    解析:(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D为火星、F为土星。
    (2)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耀斑是太阳活动能量高度集中释放的形式。右图中N为色球层。耀斑爆发时,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两极地区也可能产生极光现象。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所以,2014年发生后,下一次发生的时间应为2025年。
    (4)结合所学可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为: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以及液态水。从图中可以看出A行星与地球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日地距离,故其不存在生命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距日太近,白天温度太高。
    37、答案:(1)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易出现霜冻。
    (2)10月19日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与之相比,10月21日多云间阴,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所以昼夜温差小。
    解析:(1)读表可知,19日天气晴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晴朗的夜晚水汽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地面温度低,所以晴朗的夜晚气温低,易出现霜冻。
    (2)10月19日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形成的地面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地面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与之相比,10月21日多云间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形成的地面辐射弱,气温不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地面损失的热量少,地面辐射强、气温不低,所以昼夜温差小。
    38、答案:(1)① 海洋昼夜温差小(气温高低或最低温最高温出现时间早晚均可)
    (2)。
    (3)甲乙丙丁 西北风
    解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洋与陆地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其中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昼夜温差小,陆地升温降温较快,昼夜温差大,因此,①表示海洋,②表示陆地。
    (2)当图a时间为16:00--次日8:00时,②陆地气温低于①海洋,陆地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海洋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图b中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形成如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3)由上题分析,当图a中时间为16:00—次日8:00时,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洋盛行上升气流,陆地盛行下沉气流,故甲地位于陆地,气温比乙地海洋低,甲地盛行下沉气流,气压高,乙地盛行上升气流,气压低,丙地空气密度增大,丁地密度减小,气压丙地大于丁地,而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因此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丁;近地面风向由甲吹向乙,初始为西风,北半球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北风。
    日期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多云间阴
    晴间多云
    多云转晴
    3℃~18℃
    8℃~20℃
    13℃~19℃
    10℃~22℃
    7℃~19℃
    南风3~4级
    南风3~4级
    南风3~4级
    南转北风3~4级
    北风3~4级

    相关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地理综合演练(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长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地理综合演练(一),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推测宝鸡中华鳖主要生活在, 宝鸡中华鳖化石所在地层属于, 此次地震发生在, 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阳市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阳市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