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地理试题(12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地理试题(12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下面图1为两条河流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两条河流多年月平均入海径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湖泊水补给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高山冰川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
2、与叶尼塞河中下游相比,鄂毕河中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
A.降水季节变化小B.气温年较差小
C.沼泽面积大D.植被覆盖率高
能源足迹是将能源消耗折算成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能源足迹产值(VEF)反映单位能源足迹产生的经济效益;能源足迹强度(EFI)反映万元GDP生产需要占用的能源足迹。下图是中国1978~2013年人均GDP、VEF和EFI变化图(ghm2为面积单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EFI的变化趋势反映我国能源( )
A.消耗总量不断减少 B.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进口数量逐年降低
4、VEF和EFI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产业结构升级
②人口数量增多
③人均GDP增长
④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特点是( )
A.由中纬地区向南北两侧递减B.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C.由中纬地区向南北两侧递增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6、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的最主要能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东京(36°N,140°E)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00开幕,2021年8月8日闭幕。由于担心酷暑天气对运动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国际奥组委决定将田径和竞走项目比赛转移至北海道札幌市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7月23日11:00B.7月23日10:00
C.7月24日4:00D.7月24日3:00
8、东京奥运会举办期间( )
A.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B.北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D.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
9、与东京相比,札幌更适宜举办田径和竞走项目比赛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B.环境优美C.场馆多D.气候适宜
下图为“某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剖面图”,①②③为该河流三个地点及其河道横截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右图中的地貌景观,最可能发育在左图中的( )
A.①B.②C.③D.都不可能
11、图示河流①~③三个河段的沉积物,其颗粒大小的变化状况是( )
A.由细到粗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
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下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示意图,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2、随海拔的升高,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 )
A.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B.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推迟
C.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D.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
13、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区的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①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 )
A.夏季风B.年降水量C.纬度因素D.地势起伏
“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自新疆轮台县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很多城市,最终到达上海等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经过很多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基础设施好B.为城市供能C.补充气源D.改善生态环境
15、西气东输源地不利于天然气开采的自然条件是( )
A.风沙较大B.经济落后C.技术落后D.晴天较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坡积裙是披覆在坡麓上的坡面片流地貌,堆积物上部薄,下部厚,纵剖面呈下凹形。坡面片流侵蚀能力和坡长、坡度、坡面径流、植被、土壤、人类活动有关,且坡长、坡度和坡面片流侵蚀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下图是相同大气降水强度和不同坡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1)描述坡积裙,“裙”状地貌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描述,用“”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画出坡积裙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3)据图分析坡面侵蚀强度与坡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松花江流域总径流量408亿立方米,而辽河上游西辽河仅存干涸的故道,下游地区水资源危机严重。伊辽运河是我国东北地区“北水南调”计划的一部分,意在调整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该计划设想从松花江二级支流伊通河引200亿立方米的水。下图为伊辽运河“北水南调”示意图。
(1)分析近年来辽河中下游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有人说伊辽运河工程量较小,施工难度小,试说明其原因。
(3)简述伊辽运河工程可能给三江平原湿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因温度、深度、盐度等原因容易结冰,北部和东部海域每年都有一段不利航行的冰封期。下图是波罗的海及其附近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俄罗斯和欧盟部分国家合作修建的输气管道,每年可为欧洲输送数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材料三:2010年,我国某汽车公司收购了瑞典某著名汽车品牌。2013年该公司在哥德堡成立工程研发中心和造型设计中心。
(1)分析波罗的海甲海域较乙海域易结冰的原因。
(2)从社会经济角度,简述北溪天然气管道工程对俄罗斯的积极影响。
(3)说出该汽车公司在哥德堡成立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的主要出发点。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海坨山是燕山山脉的主峰,海拔2241米,属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顶是开阔平缓的草甸。山区常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城区低13℃,每年10月到次年6月会出现的“海坨戴雪”的景观。
材料二:国家滑雪中心坐落在延庆小海坨山南麓。规划建设7条雪道,全长10千米。其中男子速降赛道长3085米,起点海拔2190米,终点海拔1360米。2022年冬奥会将承担速降、超级大回转等11个项目的比赛。
材料三:高山滑雪比赛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进行。比赛要求起点和终点的垂直高度为800-1000米。其中速降比赛还要求线路长度大于2000米,坡度在5°-35°之间。
材料四:国家滑雪中心位置和规划示意图。
(1)分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选址延庆区小海坨山的自然原因。
(2)简述国家滑雪中心建设及使用对延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列举建设过程中为实现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安徽淮南市已探明煤炭可开采量153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的19%,2013年煤炭年开采量达1亿多吨。煤炭产业产值占全市GDP比重的38.4%。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淮南,是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将淮南的煤转换为电能经皖南、浙北山区,然后到达沪西的重大工程,全长656千米,总投资186亿元。
(1)分析国家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主要原因。
(2)简述“皖电东送”工程对淮南市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
(3)说明“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发展的主要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鄂毕河和叶尼塞河纬度较高,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域内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降雪较多。由于纬度较高,流域气温回升慢,6月份气温较高,有大量积雪融化,河流径流量大,B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叶尼塞河、鄂毕河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但鄂毕河流域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对河流径流量起调节作用,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C项正确;两个流域降水季节变化、气温年较差、植被覆盖率相差不大,A、B、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EFI呈下降趋势,表明万元GDP生产需要占用的能源足迹下降,反映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B正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不可能不断减少,能源进口数量可能增加,A、D错误;图示信息无法反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C错误。
4、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VEF呈上升趋势,表明单位能源足迹产生的经济效益提高,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升级,①正确;EFI呈下降趋势,表明万元GDP生产需要占用的能源足迹下降,一是由于人均GDP增长,二是由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③④正确;人口数量多不利于人均GDP的增长,②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综合全球全年来看,在大气上界,赤道处获得太阳辐射最高,即低纬太阳辐射最多,向高纬大致呈递减趋势,即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这与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密切相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答案:B
解析:太阳源源不断地以太阳辐射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十分巨大,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主要来源,可以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生物提供生存所夺的能源,也是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地球火山爆发是地球内能的释放方式,因此能量来自地球的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7、答案:A
解析: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7月23日19:00,国际标准时间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区时,根据区时计算原则可得国际标准时间=7月23日19:00-8=7月23日11:00,故A正确。
8、答案:B
解析:东京奥运会举办时间为2021年7月23日-8月8日,该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极地区极昼范围缩小,故A错,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故D错,北半球海洋8月份水温最高,因此该时期北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故B正确,该时期,他球在公转轨道上已经过了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故C错。
9、答案:D
解析:东京地处亚热带,8月初气温仍然比较高,而札幌位于北海道,纬度较高,气候较为凉爽,可减轻酷暑天气对运动员身体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故D正确,东京的交通、环境、场馆条件更好,故ABC错。
10、答案:A
解析:右图为瀑布,为河流溯源侵蚀形成,一般出现在河流的上游地区,①对,②③错。故本题选A。
11、答案:B
解析:①-②-③,河流由上游-中游-下游,根据河流沉积规律“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可以看出,①-②-③沉积颗粒越来越小,即由粗变细,B对;A、C、D错。本题选B。
12、答案:A
解析:本题需要根据地理知识作答,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由于热量不足,植物生长期缩短,因此返青期推迟(可以通俗理解为植物过冬后重新发芽生长时期),枯黄期提前,A对,B、C、D错。
13、答案:C
解析:由上题结论可知,热量影响植物的返青期(热量不足返青期延后),②生态地理区纬度比①生态区高,热量相对不足,返青期延后,C选项正确;靑藏高原海拔高,受夏季风影响小,且夏季风主要影响降水,然而降水量对返青期影响小, 因此A、B选项错误;设问提示“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说明两地地形地势差异小,D选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经过很多城市,可以为城市供能,这些城市就是西气东输工程的目标市场,B对。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经过很多城市与城市基础设施好关系不大,A错。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经过的城市一般都不能补充气源,C错。沿线城市使用天然气,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但不是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经过很多城市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B。
15、答案:A
解析:西气东输源地在塔里木盆地,这里气候干旱,风力较大,风沙频繁,从而影响天然气开采作业的环境,A对。经济落后和技术落后不属于自然条件,BC错。晴天较多,是天然气开采的优势条件,不是不利于开采的自然条件,D错。故选:A。
16、答案:
(1)大气降雨或冰雪融化,在坡面上形成片(面)状水流,坡面物质被片流侵蚀、搬运;坡面片流到了山麓地带,由于坡度转缓,片流流速减慢,加上流水挟沙量多,搬运能力降低,产生片状堆积;成片的坡积物围绕坡麓分布,形似衣裙,形成坡积裙地貌。
(2)上部薄,下部厚;呈现下凹形
(3)在降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坡度加大可使坡面径流速度加快,冲刷加强,坡面侵蚀强度增强;坡度加大,坡面单位面积接受的雨量减少,坡面径流量减小,坡面侵蚀强度降低。
解析:
(1)根据材料“坡积裙是披覆在坡凳上的坡面片流地貌,堆积物上部薄,下部厚,纵剖面呈下凹形。“可知,坡积裙是流水在坡凳上形成的流水堆积地貌,其形成过程应与冲积磨(平原)类似。大气降雨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表径流,在坡面上形成片(面)状水流,坡面上的松散物质被片流侵蚀、搬运;坡面片流到了山能地带,由于坡度转缓,片流流速减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加上流水挟沙量多,搬运能力降低,在坡麓产生片状堆积;成片的坡积物围绕坡麓分布,形似衣裙,形成坡积裙地貌。
(2)根据材料“坡积裙是披覆在坡凳上的坡面片流地貌,堆积物上部薄,下部厚,纵剖面呈下凹形,”描述可画出坡积裙的纵向坡面示意图,绘制的时候尤其注意,堆积物的分布:上部薄,下部厚;呈现下凹形。如下图:
(3)坡面径流侵蚀能力并不是随坡长增加而加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降水强度不变得情况下,坡度加大可使坡面径流的流速加快,冲刷能力加强,坡面侵蚀强度增加;但另一个方面,随着坡度的加大,接受降水的面积缩小,导致坡面单位面积接受的雨量减少,坡面径流量会减小,坡面侵蚀强度会降低,如下图:红色实线表示不同坡度接受雨水的面积。
17、答案:
(1)地处北方地区,雨季短,降水量较少;工农业生产规模大,耗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可用水资源量减少。
(2)该运河较短;该运河所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平坦,高差小。
(3)河流输入湿地的水量减少,导致湿地面积萎缩;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湿地水质下降。
解析:
(1)从社会经济看,辽河中下游为我国重要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生活用水量大;随着工业发展,人口增多,生产生活废水排放量增多,水体污染加重,加剧水资源紧张。从自然条件看,地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降水量较少;全球变暖,蒸发变大,加剧旱情;再加上气候异常现象频繁发生,使降水变率增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2)从图可以看出,利用现成伊辽运河及干枯的河道作为调水渠道,需要新开挖渠道长度较短,工程量小;辽河下游为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沉积土层、松花江与辽河分水岭地势不高,容易开挖,技术难度小,施工难度小。
(3)三江平原湿地沼泽面积分布广,从松花江调水,使得进入三江平原的水量减少,湖沼水量减少,面积缩小,温地萎缩;湿地自净能力下降,灌地生态功能退化,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弱,加剧早涝灾害;河流水量减少,水生生物栖息环境改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18、(1)答案:纬度较高,温度较低;海域封闭,受外海影响较小;河流注入(或蒸发较小),海水盐度较低;大陆架地区,水较浅;受大陆影响较大,冬季降温较快。
解析:由图可知,甲海域相对乙海域纬度较高,温度较低,蒸发较小:乙海域更靠近外海,甲海域更加封闭,受外海影响较小:由图可知,甲海域附近有河流注入,起到稀释作用,海水盐度较低:;位于大陆架地区,水较浅,水量较小:海域面积较小,受大陆影响较大,冬季降温较快,气温更低。
(2)答案: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俄罗斯和欧盟部分国家合作修建的输气管道,每年可为欧洲输送数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该工程把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欧洲,可以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化进程等。
(3)答案:获取市场信息,利于产品本土化(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经济效益;利用当地人才;利用当地较好的产业基础或产业协作或产业配套,发挥协同优势。
解析:由材料可知,2010年,我国某汽车公司收购了瑞典某著名汽车品牌。2013年该公司在哥德堡成立工程研发中心和造型设计中心。接近市场布局,可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利于产品本土化,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场;有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人才;当地有利用当地较好的产业基础,进行产业协作或产业配套,发挥协同优势,取得规模效益。
19、(1)答案:海拔高,垂直落差大,雪道长,坡度较大,满足高山滑雪赛道的要求;海拔高,气温低,冬季时间长,积雪存留时间长;山顶为宽阔的平顶,雪道起点设施建设空间大;自然保护区内,环境优美。
解析:海坨山主峰海拔2241米,海拔高,垂直落差大,雪道长,坡度较大,满足高山滑雪赛道的要求;山区常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城区低13℃,每年10月到次年6月会出现“海坨戴雪“景观,气温低,冬季时间长,积雪存留时间长;山顶是一个长的10千米、宽约500米的草的平缓地带,山顶为宽阔的平顶,雪道起点设施建设空间大:海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自然保护区内环境优美。
(2)答案:带动延庆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丰富延庆区旅游资源,带动延庆旅游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带动冰雪产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延庆区经济发展。
解析:国家滑雪中心建设在延庆区可以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丰富延庆区的旅游资源,带动了延庆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滑雪,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国家滑雪中心的建设带动带动冰雪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延庆区的区域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3)答案:工程建设尽量避让珍贵动植物生存空间;采取生态环境相似的近地保护或建立专门基地实施远距离迁地保护;工程建设完成后进行植被恢复;建设垃圾及时清理。
解析: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是典型的北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尽量避让珍贵动植物生存空间;就近移植植物,保证移植植物的存活率;建立动植物迁地保护基地,保证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工程建设完成后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植被的破坏;为保证保护区的优美环境,应及时清理建设垃圾。
20、(1)答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一次能源匮乏,但需求量很大;淮南市能源(煤炭)资源丰富,离长三角地区(上海)较近;我国已经掌握了特高压输电技术,该技术创造的经济价值高,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对(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较小。
解析:读图可知,“皖电东送”工程目的地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煤炭、石油、水能等常规能源匮乏,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很大;“皖电东送”工程西起淮南,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距离较近;材料显示,“皖电东送”是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将淮南的煤转换为电能经皖南、浙北山区,然后到达沪西,特高压输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其特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占用土地少,因此该技术创造的经济价值高,同时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可减轻对输入区的环境污染。
(2)答案:煤炭工业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煤电工业迅速升级换代,煤炭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了煤炭工业产业链;与(采、洗、炼)煤和煤电等相关联的机械行业得到发展。
解析:淮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转化为电能,延长了煤炭生产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利用特高压输电,可促进煤电产业迅速升级,提高煤炭产业的地位。
(3)答案: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
解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输入区的影响,主要有缓解区域能源紧缺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化石能源使用减少,排放的气体污染物减少,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供大量的能源,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上蔡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逆温厚度年内变化最小的是,01▲有相关关系,0, 山西省植被地带性研究结果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