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一青藏高原诞生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
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南亚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从山间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缘聚集,形成大量降水。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内陆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不仅如此,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烟雨江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千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就此成形。
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一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中国的水系也将为之一变。随着海拔的上升,青藏高原大气层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了大量降雪。降雪日积月累,压实形成冰川,厚度可达数百米,犹如绝境长城。其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如一条条巨龙, 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又好像树枝一样延伸,漫流无际。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青藏高原还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如此众多的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水、地表河流,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当水塔的闸门打开时,水流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四周奔流,
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布局由此奠定。在中国西北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向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则汇入塔里木盆地,它们各自滋润出一片绿洲。在中国东部,黄河、长江顺着三级阶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华文明;在中国西南部,澜沧江、怒江、独龙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狮泉河及孔雀河,流出国门,成为亚洲诸多文明的源泉。
最后该轮到生命登场了。可是,像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之地,又将如何对生命产生影响呢?西藏阿里扎达盆地,沟壑纵横,看起来干旱荒芜,了无生机。2010年,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几块化石,它们属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豹类布氏豹。 一些科学家认为,豹亚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它们曾走下高原,进入东亚、南亚,演化出了古中华虎、云豹;后又进入美洲,演化出了美洲豹;还进入非洲,演化出非洲狮、花豹。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原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动物们为适应寒冷的环境,不断演化,譬如长出厚厚的皮毛。距今260 万年前,大冰期降临,原本温暖的北极地区变得寒冷。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动物们早已适应寒冷的环境,包括北极狐、披毛犀在内的动物,顺利从青藏高原扩散到北极,并开辟出了全新的家园。如今,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在众多的垂直山地之间,依然生活着中国40%的维管植物、43%的陆栖脊椎动物,堪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大碰撞碰出了一个“大中国”,并影响到中国的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等诸多方面,且这一影响目前还在继续。
(摘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洪荒之力”在文中是指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后产生的巨大能量。
B.“意外”在文中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形给中国的气候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C.“超级水塔”的“超级”体现在水资源的数量、覆盖面积和海拔方面。
D.“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类似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无一不受到大碰撞的巨大影响。
B.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气候变得适宜,而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其他一些地方,却降雨骤减,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
C.青藏高原冰川有4万多条,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厚度可达数百米,其覆盖面积约4. 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
D.青藏高原的隆升对生物圈的演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物种的起源、全球迁徙创造了条件,奠定了第三极和更广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受到挤压后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
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分别属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这三级阶梯就是根据海拔不同所进行的分类。
C.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但特殊的地形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
D.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
4.东部季风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青藏高原在其气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4 分)
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四小题,16分)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题。
桑木扁挑
殷金来
父亲有三根扃挑,一根桑木的,一根竹子的,一根荔枝木的。竹子和荔枝木的扁挑直直的,无论挑怎样重的东西,都是一副平直的身板。桑木扃挑有些特别,它一副弯曲的样子。挑货物时,弯弓向上,担子放在两头的卡子上,担子过重,扁挑两头就向下垂;担子过轻,两头翘起,也不好挑担。但是父亲喜欢这样一根扁挑。挑在肩上,扁挑会随着人的步子上下跳动,随着压力的大小或高或低地起伏。人跟着扁挑的跳动掌握着节奏,担子和人保持协调了,就会举重若轻,身轻如燕,再重的担子也变得欢快轻盈。
这根扃挑跟着父亲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月了,已经由原来的梨白变成陈白苍朴之色,但是桑树的经脉纹络却更加清晰。随着岁月的增长,它也像父亲一样历练出了风吹雨打的痕迹。这是它的年轮和生命闪烁光芒的时刻,是一根扁挑最精力充沛的时候。父亲说,桑木扁挑日子越老,韧性越好,经受过风霜雪雨的锻打,筋骨弥坚。就是完全变成了一张弓,卸下了担子,也能立马恢复回去。相反,刚做的扁挑还没有韧性,还没能锻炼出一副好筋骨,易脆易裂, 挑担子容易折断。
父亲为了找到一根好扁挑的料,费尽了心机。直到发现这一棵野桑树时,眼前一亮。那根野桑弯曲着,起满大小不一的树疙瘩,但父亲却一眼看出了这是一根做扃挑的好料,立即用镐挖回去,请木匠把它削出来,满意得嘿嘿直笑。自此父亲就把这根扁挑拿在手里,再没丢过。扁挑和父亲形影不离,大小的担子,轻重不同的农活,扁挑都是父亲的肩。父亲把自己和扁挑捆在一起,肩上有扁挑压磨出的痕迹,扁挑上有父亲捏出来的印子。父亲和扁挑十分默契,父亲前倾,扁挑就向后收着。父亲上坡,扃挑就向前拽着。担子重了,扁挑就在父亲肩上垂下来又立即向上举着,给父亲留出缓气轻松的空隙。父亲凭着和扁挑的这种肝胆相照,把日子的春播秋收紧紧地捏在手里,把家挑在了肩上。
农村的扁挑经常互相借来借去,特别是农忙播种季节。那次金树哥请活,来到我家借扁挑。他看来看去,看中了父亲那根经常挑担子的桑木扁挑,立即拿在手里眼馋着说:“二叔, 我拿这根。”父亲犹豫着把桑木扃挑递给他,告诚道:“不习惯挑担子, 最好改用别的扁挑。”金树哥连连答应,心里并不以为然。夜色时分,就听金树哥在我家屋外气愤愤地大声说:“这是根什么扁挑,一担谷刚挑在肩上,就掉在地.上,把家伙什儿摔坏了不说,还耽误了一天活路。”这根看,上去十分听话的扁挑,看样子也是会发脾气的呢!父亲笑眯眯地说:“ 金树,挑担子得顺着它的性儿,和扁挑形成默契,扁挑在肩上才会听话,成为你的好帮手。你刚学挑担子,最好用平直的扁挑,稳当一点。等到肩磨习惯了,能吐气换气了,能轻松地左右换肩了,再用这根扁挑。你现在力道火候都还欠缺,用这根扁挑,就显得力不从心。”
父亲和桑木扁挑心领神会的默契,是日积月累一天天搭在一起磨出来的。
“蚕月条桑,取彼斧斯,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鹏,八月载绩。”柔桑破芽,叶片长到铜钱大小,就到了一年最为繁忙的蚕桑季了。这个时候,父亲就不分昼夜地开始抢时间,挑着担子把肥料送到地里,再腾出时间,把蚕箔、竹筐、蚕架挑到河边清洗消毒。蚕子睡一眠的时候,又挑着担子提前到亲戚家寻找编蚕蔟的稻谷草。到了蚕子四龄,就放下一切农活,白日黑夜,把桑叶用扁挑从地里一挑一挑地挑回来,把蚕沙一挑一挑地运到院坝里储存。这个时候,也正是包谷洋芋争先恐后长个儿的时候,(1) 父亲一天就像一阵溜烟,被庄稼撵着在跑,肩上的担子从没空过。蚕子放大食时,父亲的担子更重了。遇着雨天,连着雨水也一起放在担子里挑回来,扃挑也随时向下低垂佝偻着身子。父亲也有空担的时候,那一年正是蚕子炼叶的时候,一阵倒春寒,地里的桑叶都蔫了。父亲出去一整天,挑着一副空担子回来了。那夜父亲的担子里只有倒春寒的冷雨,担子看上去显得十分焦愁沉重,挑绳在扁挑上拧成一团,湿漉漉的桑木扁挑显得瘦骨伶仃。蚕季忙完后,父亲就可以把这根扁挑搁在地垄之间休息。一边叼着烟斗,一边有滋有味地喝着母亲送来的酽茶,十分惬意地看着抽穗拔节的庄稼。(2)歇下来的桑木局挑,就躺在父亲的身边,吸着地气,像有一条小溪在里面汨汨流动,身子骨涨着精神,更显得光洁白润。
父亲在忙,扁挑跟着在忙。父亲早晨出去挑着希望,傍晚挑回来充实和收获。不但有阳光还有雨水,有充盈还有亏损。但是父亲并不在意,只要这根扁挑没有搁下,担子就不会搁下,就一直能挑着担子迎送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上学后,我很少再注意那根角落里的扁挑。再后来,有几次从单位回家,突然发现那根桑木扁挑不见了。我问两鬓斑白的父亲,父亲说,你二哥拿去给人挑泥块,已经坏了。我的内心突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良久地看着父亲。父亲依然在忙这忙那,扛着年迈的腰身。那根桑木扁挑终因有了一些年代,再无法承受过重的担子。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竹子和荔枝木的扁挑都有一副平直的身板,而桑木扁挑却是一副弯曲的样子。意在表现父亲喜好挑战有难度的事情。
B.桑木扁挑由原来的梨白变成陈白苍朴之色,是因为岁月的增长和风霜雪雨的侵蚀,然而它的筋骨却因此被锻打得坚不可摧。
C.文章引用《诗经》中的“蚕月条桑,取彼斧斯,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鷦,八月载绩”,是为了说明桑木扁挑的来历。
D.桑木扁挑在父亲肩上与他配合默契,但到了金树哥手上就变得似乎有“脾气”了;说明父亲摸透并顺应了桑木扁挑的习性。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一眼看中那棵弯曲着的野桑树,断定它是一根做扁挑的好料,这是源于父亲经年累月挑担子积累下来的直觉和经验。
B.文章运用比喻、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桑树扁挑,写出了桑木扁挑和父亲形影不离、彼此心领神会的协调和默契。
C.在父亲“找好料—削扁挑—不离扁挑—借扁挑—蚕季扁挑忙”等生活场景中,桑木扁挑既是结构线索,也是情感寄托点。
D.文章语言朴实,笔调细腻,情感真挚。通过对父亲劳动生活的回忆和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那根桑木扁挑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8.请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父亲一天就像一阵溜烟,被庄稼撵着在跑,肩上的担子从没空过。(2分)
(2)歇下来的桑木扁挑,就躺在父亲的身边,吸着地气,像有一条小溪在里面汨汨流动,身子骨涨着精神,更显得光洁白润。(2分)
9.文章反复出现的“桑木扁挑”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小题。
材料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
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朦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查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晝疊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节选自徐幹《治学》)
[注]①玄室:暗室。②亶聾(weiwei): 勤勉不倦的样子。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顾所由来A则杳B然C其远D以其难E而懈之F误G且非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跬步,古代“跬”相当于现在的一步,即跨出一脚,“步”相当于现在的两步,即跨出两脚。
B.金石,在古代既指金属和石头,又指用来镌刻文字、颂功记事的钟鼎碑碣等,文中指的是前者。
C.学者,古今异义,在文中是指“求学的人”,和“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学者”意思一样。
D.神明,在文中可以理解为“神的总称”,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神明”并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荀子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寄寓于大量的浅显贴切的比喻,以此来阐述道理,像材料一第一段,使用大量事物设喻,反复强调了“善假于物也”的观点。
B.荀子在材料一第二段中除了设喻,还使用了对比论证,比如“骐骥”“驽马”的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C.徐幹以宝物在暗室让人难以发现来比喻人不学而处于蒙味的状态,以太阳能够照亮暗室让人发现宝物来比喻学习能够消除人的蒙味,把抽象道理形象化。
D.材料二第五段整散结合,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有力地论述了治学要付诸行动的道理,告诉我们,与其内心幻想,不如去学习,去从师。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14. 分析材料二最后一段论述治学的思路。(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阁夜①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②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③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这首诗是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②夷歌: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③卧龙跃马: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代指诸葛亮和公孙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中“岁暮”指冬季,“短景”指冬天日短。一个“催”字形象地说明了夜长昼短,使人感慨光阴荏苒。
B.颔联视听结合写所闻所见,鼓角声表明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表现出夔州一带的现状。
C.颈联刻画了夔州的典型环境, “野哭”富有时代感, “夷歌”具有地方性。
D.尾联写幸而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世事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16.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发出“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慨叹,本诗也有类似的感情,请结合“艰难”二字具体分析本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8分)
(1)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 ,曹操当时是 , 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2)古诗词中的“猿猴”意象并非信手而用,大都寄寓了某种情怀。比如杜甫的《登高》中“
,借猿啼营造悲苦凄清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借猿啼表达凄凉之情: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则描写了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猿啼凄清的环境。
(3) 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_____” 一句以小字称人,表达对英雄的赞佩,有亲切之感。
三.语言文字应用
(1)语言文字应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数字技术发展和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微纪录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字”从
遇见你》都是其中的典型。这些纪录片虽然时长短,但内容丰富多彩、制作精良。
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认为,微纪录片回应着新媒体时代观众对于精简影像的需求。一方面,短小的篇幅适应碎片化传播,也更加贴近快节奏生活之下的受众偏好;另一方面,微纪录片可以在电视、主流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以及社交媒体多个平台上播出,形成四方聚力的互动传播模式,最终达到“ ”的传播效果。
《“字”从遇见你》第一季共25集,每集用5分钟的轻巧体量 一个汉字,再由每5个字组成一个主题,高度浓缩又生动形象的语言,让绵延千年的文字故事更加通俗易懂。《穿越时空的古籍》在每集12分钟里分别讲述了9个小故事,每一集的故事都紧扣“古籍活化”这个话题。
“千年来,‘中国’ 二字从内心的渴求,直到固定的国号,来自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识。在全世界,这种穿越时间的_______,也是个仅有的特例。 ”这是《“字”从遇见你》由“中”而阐发的见解,也同样适用于今日历史文化纪录片对观众的积极影响。中华民族正是在接续不断的文明传承中汲取养分、开枝散叶,历史文化纪录佳片也将成为勾勒文明经纬、延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的优质载体。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时而动蚍蜉撼大树聚集一以贯之
B.应运而生四两拨千斤聚焦一脉相承
C.相时而动四两拨千斤聚集一脉相承
D.应运而生蚍蜉撼大树聚焦一以贯之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千年来,“中国”二字从内心的渴求,直到固定的国号,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识。
B.千年来,从来自内心的渴求,到成为固定的国号,“中国”二字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识。
C.千年来,从内心的渴求,直到固定的国号,“中国”二字来自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识。
D.千年来,“中国”二字从内心的渴求,直到成为固定的国号,都来自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识。.
20.下列选自《红楼梦》的语句,与文中结尾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B.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C.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D.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二)语言文字应用II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_① ,就是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在一月中,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有规律地变化着,月相也在不断变化。
②_, 且不透明,靠反射太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出现不同的月相。如日月黄经差为90°时,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被我们看到,称之为“上弦月”。上弦月和下弦月,蛾眉月和残月(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蛾眉月”称为“残月”), _③_, 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蛾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每29. 53天完成一次从新月到残月的变化周期,也叫一个朔望月周期。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下列对文中“月相变化规律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形成的。
B.唐代诗人白居易《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月”是“蛾眉月”。
C.我们可以利用日月黄经差来判断月相,当黄金差为180°时称为“满月”。
D.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无法看到月球,这时的月相称为“新月”。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明媚的阳光下,秋风拂过,落木萧萧,翩然飘落,人行道上渐渐织起令人心醉的金色地毯。许多道路都进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刻。今年,这幅“落木画卷”将让市民共享。上海市杨浦区绿化市容局宣布,江湾城路即日起暂时调整清扫保洁模式,打造全市首条“落叶不扫”道路,用“无边落木”与“秋槐落蕊”来留住秋日况味。公告一出,赢得环卫工人的一片喝彩之声,市民们也纷纷驻足流连,打卡拍照,并为市政部门的“浪漫情怀”点赞。
针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 B
3. C
4.第一问: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第二问:影响大气循环: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形成大量降水。
[详解]
第一问: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根据原文“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可知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第二间:根据“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 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 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可知青藏高原影响了大气循环: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形成大量降水。
5.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任答3条即满分)
[解析][1] D.“‘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错。原文是“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可见“北极动物”中有一部分起源于青藏高原,“北极动物”范围大,并不是仅仅指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
[2]B.“降雨骤减”错。原文是“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可见造成北纬30°附近亚热带地区受行星风系控制干旱少雨: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但青藏高原并未造成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其他地方“降雨骤减”,因为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干旱少雨的。
[3] A.“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 -定的海拔高度,受到挤压后层堆积厚度进一一步增加” 错。原文是“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 - 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可见应是“进一步抬升”,而非“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
B.“大兴安岭”错。原文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可见应是“大兴安岭以东" ;
D.“平原地区..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错。原文是“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地形不同,因而行星风系的控制会有变化,不能得出“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的结论。
[5题详解]
科普文是指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文章。其要素应该包含科学性、逻
辑性、严谨性和通俗性。
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如本文介绍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中国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这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介绍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时,用到了一个术语——行星风系, “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这些都体现出了文章的科学性。
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文章先介绍青藏高原的成因,“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一-青藏高原诞生了” ,然后依次介绍对地貌的影响,对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地貌影响到了气候,气候又影响到了水系,最后影响到生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严谨。
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如“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中“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使表达严谨:如“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中“囊括”“绝大多数”也体现了表达的严谨性,而诸多数字的罗列则体现出精确性。
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如把青藏高原比喻为一座大型“抽风机”,生动地解释了青藏高原是如何影响到中国北纬°附近地区的气候的,体现了文章的通俗性。
D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意在表现父亲喜好挑战有难度的事情”分析错误,此处作者强调父亲喜爱弯曲的桑木扁挑,意在突出父亲的独特。
B."然而它的筋骨却因此被锻打得坚不可摧"过于绝对。从文章的最后- -段“有几次从单位回家,突然发现那根桑木扁挑不见了。我问两鬓斑白的父亲,父亲说,你二哥拿去给人挑泥块,已经坏了”可知,桑木扁挑最后是坏了,可见其并非坚不可摧。
C.“为了说明桑木扁挑的来历”说法错误,引用诗句意在表现蚕桑季是父亲最忙碌的时节。故选D。
7.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通过对父亲劳动生活的回忆和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那根桑木扁挑的怀念与赞美之情”分析;
错误。应该是通过对桑木扁挑的回忆和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亲在整个蚕桑季,不分昼夜地抢时间劳作的繁忙和辛苦,蕴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2)这句话采用通感、比拟的修辞手法,把歇下来的桑木扁挑当做父亲最亲密的伙伴,写出了它的昂扬乐观,传达出桑木扁挑跟着父亲辛勤劳作后的自豪和骄傲。
9.①桑木扁挑历经锻打,筋骨强韧,承受极限的能力强。懂得进退收缩,始终保持着乐观昂扬的姿态。
②桑木扁挑和父亲形影不离,默契协调,心意相通。父亲前倾,扁挑就向后收着。父亲上坡,扁挑就向前拽着。担子重了,扁挑就在父亲肩上垂下来又立即向上举着,给父亲留出缓气轻松的空隙。父亲忙,扁挑也跟着忙。
③桑木扁挑象征着父亲的形象:勤劳、朴实、坚韧、乐观,寒来暑往,父亲都把家挑在肩上,挑着希望、充实和收获,也挑着艰辛、亏损和沉重。
④桑木扁挑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挑担的人只有经过历练,肩磨习惯了,动作熟练了,力道火候都掌握到位了,才能轻松自如地挑起那把桑木扁挑。
(1)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比喻为"一阵溜烟”,突出了父亲忙碌的状态。
而“被庄稼撵着在跑”则突出了父亲为了在农忙时抢时间的繁忙。“肩上的担子从没空过”则是表现了父亲劳作的辛苦。正是通过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亲在整个蚕桑季的繁忙和辛苦,蕴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2)“歇下来的桑木扁挑,就躺在父亲的身边,吸着地气”“身子骨涨着精神”将桑木扁挑拟
人化,桑木扁挑就如父亲的一位亲密伙伴,在跟着父亲辛勤劳作后充满着自豪。而“像有一
条小溪在里面汨汨流动"”“更显得光洁白润”与“身子骨涨着精神”之间视觉与心里感受的互通,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桑木扁挑的昂扬乐观。整个句子传达出桑木扁挑跟着父亲辛勤劳作后的自豪和骄傲。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物象作用的分析能力。
桑木扁挑无疑是文章中的重要物象。桑木扁挑中蕴含着多重意蕴。
从文中第二段“这根扁挑跟着父亲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月了,已经由原来的梨白变成陈白苍朴之色,但是桑树的经脉纹络却更加清晰。随着岁月的增长,它也像父亲一样历练出 了风吹雨
打的痕迹。这是它的年轮和生命闪烁光芒的时刻,是- - 根扁挑最精力充沛的时候。父亲说,桑木扁挑日子越老,韧性越好,经受过风霜雪雨的锻打,筋骨弥坚。就是完全变成了一张弓,卸下了担子,也能立马恢复回去”可以总结出:桑木扁挑历经锻打,筋骨强韧,承受极限的能力强。懂得进退收缩,始终保持着乐观昂扬的姿态。
从文中第三段“自此父亲就把这根扁挑拿在手里,再没丢过。扁挑和父亲形影不离,大小的
担子,轻重不同的农活,扁挑都是父亲的肩”“父亲和扁挑十分默契,父亲前倾,扁挑就向后
收着。父亲上坡,扁挑就向前拽着。担子重了,扁挑就在父亲肩上垂下来又立即向上举着,
给父亲留出缓气轻松的空隙”“父亲和桑木扁挑心领神会的默契,是日积月累一天天搭在一起
磨出来的”可以看出:桑木扁挑和父亲形影不离,默契协调,心意相通。
从最后一段“父亲在忙,扁挑跟着在忙。父亲早晨出去挑着希望,傍晚挑回来充实和收获。不但有阳光还有雨水,有充盈还有亏损。但是父亲并不在意,只要这根扁挑没有搁下,担子
就不会搁下,就一直能挑着担子迎送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可以总结出:桑木扁挑象征着父亲的形象:勤劳、朴实、坚韧、乐观,寒来暑往,父亲都把家挑在肩上,挑着希望、充实和收获,也挑着艰辛、亏损和沉重。最后,通过第四段中父亲对金树的教导,“挑担子得顺着它的性儿,和扁挑形成默契,扁挑在肩上才会听话,成为你的好帮手。你刚学挑担子,最好用平直的扁挑,稳当-一点。等到肩磨习惯了,能吐气换气了,能轻松地左右换肩了,再用这根扁挑。你现在力道火候都还欠缺,用这根扁挑,就显得力不从心”可知,桑木扁挑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挑担的人只有经过历练,肩磨习惯了,动作熟练了,力道火候都掌握到位了,才能轻松自如地挑起那把柔术扁挑。
10. ADF
11. C
12. D
13. (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2)学习就好比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
14.①作者首先强调治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引出立志的重要性:②再论述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③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
15. D [“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世事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错。“人事”是亲朋的存亡情况,“音书”是消息和书信。该句意思是消息和书信断绝,只好任凭寂寞孤独。]
16.①“艰难苦恨繁霜鬓”兼有对国运和自身命运的慨叹与伤感之情,本诗也有这两种情感。②感叹自身命运,表现在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沦落异乡的凄凉,“催”字使人觉得光阴荏苒、时光催逼,有“天涯沦落”之意。③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关怀,“鼓角”“野哭”写出战事不息、百姓凄惨的现实,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17.答案: (1) 驾一叶之扁舟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 渌水荡漾清猿啼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人道寄奴曾住
18. B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成语)的能力。
应运而生: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相时而动: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语境指
微纪录片在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产生,应选用“应运而生”。四两拨千斤:以小力胜大力之意。蚍蜉撼大树: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语境为褒义,应选用“四两拨千斤”。
聚焦: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聚集:集合:凑在一起。语境指把关注点集中在一个汉字上,应选用“聚焦”。
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
系。一以贯之: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语境指一种思想意识的世
代相承流传,应选用“一脉相承”。故选B。
19. B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 是“中国二...来自的共识”搭配不当,改为"“中国'二字 ... 是...的共识”;
二是“从内心的渴求”成分残缺,改为“从来自内心的渴求”。
只有B项修改正确。
故选B.
20. C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结合“汲取养分、开枝散叶”可知句子把中华民族比喻成了大树。用了比喻的修辞。
A.说花有"魂"是比拟;
B."“红颜”代指年轻女子,是借代:
C.“腮”犹如新荔一样鲜艳润泽,“鼻”犹如鹅脂一样细腻洁白, 是比喻。
D.“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是夸张,极言史家家大业大。
故选C。
21.①所谓的“月相”②月球本身不发光③虽然它们的相貌差不多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下文“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就是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推断①处是提出对“月相”的阐述,可以填入“所谓的"月相”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下文提到的月球“不透明,靠反射太阳光发亮"的特征,推断②处是阐述月球
自身不能发光的特点,可以填入“月球本身不发光”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结合下文“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推断③处和后文构
成转折关系:再结合上文“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出现不同的月相。..上弦月和下弦月,蛾眉月和残月”,推断③处是说“上弦月和下弦月,蛾眉月和残月”的形状差不多。可以填入“虽然它们的相貌差不多”之类的内容。
22. A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A."由于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形成的”错误。结合“月相变化规律图”和“在一月中,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有规律地变化着,月相也在不断变化”可知,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形成的。故选A。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