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微考点增分专练微考点
统考版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微考点增分专练微考点09等温线判读
展开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微考点增分专练微考点09等温线判读,共5页。
1.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植物景观,图中甲、乙两种植物的界线与下列等温线中最接近的是( )
A.1月平均气温0℃
B.7月平均气温5℃
C.年平均气温10℃
D.年平均气温-10℃
2.A、B处的河流( )
A.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补给为主
B.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有凌汛发生
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
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2023·杭州高级中学高三期末]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3~5题。
3.对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C.海陆D.纬度
4.B地7月气温可能是( )
A.25℃B.27℃
C.29℃D.31℃
5.下列关于A、B、C三地的海拔推断正确的是( )
A.B地比A地高
B.B地比C地高
C.C地比B地高
D.A地比C地高
[2023·四川省绵阳市期初考试]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一月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差异较大,原因是圣地亚哥( )
A.受西风控制B.西风带迎风坡
C.受副高控制D.受暖流影响大
7.图中甲乙两地的温差可能是( )
A.5℃B.12℃
C.15℃D.17℃
8.导致M地附近等温线闭合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D.地形
[2023·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某大陆与相邻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粗线为海陆分界线。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范围中的大面积海洋和表示的月份应是( )
A.太平洋 7月B.北冰洋 1月
C.大西洋 1月D.大西洋 7月
10.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原因是( )
A.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B.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C.受地形的影响
D.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2023·甘肃嘉峪关市二模]读图,判断11~12题。
11.图示时期( )
A.伦敦盛行偏西风
B.上海盛行东南风
C.孟买正值雨季
D.罗马正值干季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区域可能为山地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
D.图示区域可能为暖流
[答题区]
13.[2023·宁夏青铜峡市高三月考]读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分析甲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原因。(4分)
(2)描述图中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6分)
(3)分析乙地湿地的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8分)
微考点09 等温线判读
1~2.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甲为极地苔原带,乙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甲区域位于极地气候区,乙区域位于亚寒带气候区,两种植物的界线大约与年平均气温-10℃接近,D正确,排除A、B、C。故选D。第2题,A接近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处纬度较高,气温低,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积雪融水,D正确,A、B、C错。故选D。
3~5.答案:3.D 4.C 5.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区域1月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纬度不同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等温线走向受纬度因素影响大,因此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纬度因素,D正确。地形影响气温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洋流只影响沿海地区的气温;海陆因素影响气温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图中看不出地形、洋流、海陆因素的影响,A、B、C错误。故选D。第4题,读图可知,A地位于河流分水岭处,海拔较高,图中等值距为2℃,结合7月闭合等温线的数值可以判断,A地7月气温在26℃与28℃之间;B地与A地分别位于28℃等温线两侧,B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故B地7月气温在28℃与30℃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A地比B地海拔高,A错误。C地与B地分别位于28℃等温线两侧,由上题分析可知,B地7月气温在28℃与30℃之间,则C地7月气温在26℃与28℃之间,故C地比B地海拔高,气温低,B错误,C正确。A地与C地海拔高低无法判断,D错误。故选C。
6~8.答案:6.C 7.B 8.D
解析:第6题,1月为南半球夏季,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C正确,A、B错;圣地亚哥受秘鲁寒流的影响,不受暖流影响,D错。故选C。第7题,读图,甲地气温介于25~30℃,乙地气温介于15~20℃,所以两地之间的温差应为5~15℃之间,并且不能取5℃或者15℃,可能是12℃,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8题,南美的西海岸是安第斯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导致M地附近等温线闭合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正确;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都不是导致M地等温线闭合的主导因素,A、B、C错误。故选D。
9~10.答案:9.A 10.D
解析:第9题,根据纬度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增加,可知是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大小在10℃~20℃之间,可知是夏季,粗线为海陆分界线,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起,所以经度为120°W,所以图示海洋是太平洋,陆地为北美洲,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0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北美洲西部太平洋海域,该海域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使得气温较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正确;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夏季,受冷空气影响较小,A错误;该地位于北美洲西岸,太平洋沿岸不会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错误;甲处为海洋,C错误。故选D。
11~12.答案:11.A 12.D
解析:第11题,由图中纬度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偏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冬季,罗马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上海冬季盛行西北风,孟买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为旱季,B、C、D错,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A正确。第12题,南半球越往南气温越低,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C错;等温线向低值凸出,根据凸低为高的原则,该区域中部气温较高,山地海拔高气温低,A错;南半球夏季海洋气温低,说明不可能为海洋,应该是陆地,B错;南半球陆地的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D正确。
13.答案:(1)①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较低,气温较高;②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
(2)①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②单位距离内的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③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
(3)形成原因: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
作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洪抗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本题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了影响气温的因素、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湿地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1)由图所示的等温线数值可知,该地表示的是冬季;由图中甲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可知,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由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由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由于冬季风受大兴安岭的阻挡作用,该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使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2)由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可知,气温由东向西递减,该地由南向北递减;由东侧沿海等温线密集、内陆等温线稀疏可知,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由图中闭合等温线出现的位置可知,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3)由所学知识可知,湿地的形成原因主要从补给量、蒸发、下渗等方面来回答。由图中经纬度可知,乙地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大;由于纬度高,所以气温低,蒸发弱;位于平原地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故地表长期积水,形成湿地。作用: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调节气温和降水,改善局部小气候;可在旱季引水灌溉,雨季蓄水,调节径流;可以净化水中污染物;为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微考点增分专练微考点26瀑布,共6页。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微考点增分专练微考点20洋流,共6页。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微考点增分专练微考点19盐湖,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