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 试卷(原卷版).docx
    • 练习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 试卷(解析版).docx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01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02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03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01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02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文件包含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选择题专项训练试卷原卷版docx、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选择题专项训练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专练(100题)
    (2023下·云南·高一统考期末)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趋向性。图为“世界人口在不同纬度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纬度范围内,人口分布最集中的是( )
    A.0°~20°NB.20°N~40°NC.0°~20°SD.20°S~40°S
    2.南北纬60°~90°地区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B.地形起伏大C.水资源缺乏D.土壤条件差
    【答案】1.B 2.A
    【解析】1.人口分布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从图中来看,在北纬20°~4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上人口的主要集中分布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动植物数量和种类越少,人类生存需要大量的生产生活物资,这些物资除矿产资源外,绝大部分是各种动植物,气候寒冷、动植物资源少,有效积温不足,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能力有限,故南北纬60°~90°地区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寒冷,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023上·江西南昌·高一校考开学考试)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下图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第七次人口普查自2020年11月1日0时在我国全境开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 )
    A.900多万平方千米B.960多万平方千米
    C.1300多万平方千米D.1700多万平方千米
    4.图中各省区本次普查人口超过1亿的是( )
    A.青、甘B.藏、宁C.京、津D.鲁、粤
    5.据图判断,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西多东少B.山地多平原少C.东多西少D.内陆多沿海少
    6.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第六次普查为13.26%,第七次普查为18.70%。说明( )
    A.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B.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C.我国的人口素质迅速提高D.我国的人口健康状况下降
    7.我国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这将有利于( )
    A.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B.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答案】3.B 4.D 5.C 6.A 7.C
    【解析】3.我国疆域辽阔,陆地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读图可知,广东和山东颜色最深,人口密度最大。从省份来看, 31 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 亿人的两个省份为广东(简称粤)和山东(简称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图中颜色越深代表人口越密集。读图可知,我国人口东多西少,A错误,C正确;平原多山地少,B错误;沿海多内陆少,D错误。故选C。
    6.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第六次普查为13.26%,第七次普查为18.70%,说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升高,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A正确;该数据并不能体现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素质和人口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BCD错误。故选A。
    7.我国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这将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正确;放宽生育限制并不能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也不会促进人口向农村转移,AB错误;放宽生育限制会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D错误。故选C。
    (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规律。下面三幅图示意世界人口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平原、低山丘陵地区人口分布较多
    ②平原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
    ③距海岸200km范围内人口分布较多
    ④距海岸200km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亚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图乙中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其人口分布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经济落后②海洋面积大③自然条件恶劣④多高寒荒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8.B 9.C
    【解析】8.读图甲可知,平原、低山丘陵地区(海拔1000m以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92.1%,人口分布较多,①正确;平原地区(海拔200m以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6.5%,②错误。读图丙可知,距海岸200km范围内人口分布较多,③正确;距海岸200km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大洋洲,④错误。综上可知,B项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9.读图乙可知,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为40°S—90°S,该区域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且大部分处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因此不适宜人居,②③正确;高纬度地区国家分布较少,且影响其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①错误;40°S—90°S高寒荒漠分布少,且高寒荒漠一般分布在高海拔地区,与纬度关系不大,④错误。综上可知,C项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000年,河南省步入老龄化社会。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对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和新机遇。下表为2010年、2020年河南省和全国部分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2010年—2020年,河南省老龄化进程较全国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快、生产力水平B.快、交通方式
    C.慢、环境承载力D.慢、社会保障
    11.河南省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转为发展新机遇,可行的措施有( )
    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③加大政府政策补贴④大力扶持银发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0.A 11.D
    【解析】10.2010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8.9%,河南为8.4%,河南省比全国低0.5%;到2020年这一比重均达到13.5%,河南省与全国老龄化水平基本相当,但老龄化进程快于全国,选项C和D错误。河南省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主要是其生产力水平较落后,导致大量劳动力外流,交通方式对其影响不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故本题选A。
    11.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吸引外出劳动力返乡就业;扶持银发产业,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去服务老年人这一客户群体,选项①④正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及加大政府政策补贴,与“发展新机遇”关系不大,选项②③错误。故本题选D。
    (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卡塔尔,一个位于波斯湾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国家,国土面积仅11521km2,1939年人口约4万。之后在该国发现了储量惊人的油田,采矿、能源工业迅速崛起,并带动了建筑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至2020年,其常住人口数量为288.11万人,老年人口、少年儿童人口占比小。完成下面小题。
    12.2020年,卡塔尔人口密度约为( )
    A.2.5人/km2B.25人/km2C.250人/km2D.2500人/km2
    13.根据材料可推测,卡塔尔2020年( )
    A.青壮年劳动人口占比较高B.男性人口占比小
    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国际迁入人口少
    14.1939年至2020年间,卡塔尔( )
    A.区域资源储量增大B.区域环境质量提高
    C.区域社会发展水平上升D.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答案】12.C 13.A 14.C
    【解析】12.根据卡塔尔的面积及2020年常住人口数据,可计算出其人口密度约为250人/km2。C正确。故选C。
    13.卡塔尔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石油的发现,即石油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青壮年男性外籍劳工,A正确。“至2020年,其常住人口数量为288.11万人,老年人口、少年儿童人口占比小”说明卡塔尔青壮年劳动人口占比较高,但由于经济收入高,多雇佣外国工人;男性人口占比较高;国内人口迁移量小,BCD错误。故选A。
    14.从1939年到2020年,卡塔尔资源被大量开采,储量减少;由于石油工业等的发展,环境质量可能下降;随着产业的发展,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且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上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下·浙江绍兴·高一绍兴市稽山中学校考期中)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③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④严格的户籍管理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16.“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
    A.黑龙江省B.浙江省C.安徽省D.四川省
    17.主要表现为“有户(籍)无人”地区的特点有( )
    ①经济的发展水平低②经济的发展水平高
    ③高新技术工业为主④医疗、教育条件差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5.C 16.B 17.C
    【解析】15.由于广大务工人员的户籍与常住地不一致,造成“人户分离”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务工人员外出务工,而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务工人员难以在务工地入户,造成“人户分离”,②④正确。旧城的危房改造、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人户分离”现象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①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有户(籍)无人“应该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户籍在当地,人不在当地的现象,安徽省、四川省以及黑龙江省等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外出务工人口多。“有户(籍)无人"现象比较普遍,ACD错误;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应是“有人无户(籍)”,B正确。故选B。
    17.根据材料信息,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有户(籍)无人”说明为人口迁出地,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大部分由欠发达地区迁移到较发达地区。人口迁出地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低,①正确,②错误;人口迁出地为欠发达地区,以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③错误;人口迁出地为欠发达地区,医疗、教育条件差,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C。
    (2023上·重庆·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跨城通勤是指就业人口往返于居住城市和工作城市之间的过程,是国外大都市地区的普遍现象,体现了大都市地区内部功能一体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等超大城市周边地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跨城通勤现象,其中苏(苏州)沪(上海)跨城通勤人数有所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实现跨城通勤的前提条件是( )
    A.完善的生活设施B.便利的交通条件
    C.较少的人口数量D.优美的工作环境
    19.工作日期间,每天苏沪跨城通勤的主要群体最可能为( )
    A.高校学生B.蓝领工人C.白领职员D.老年群体
    20.推测近年来苏沪跨城通勤人数减少的原因是( )
    A.通勤成本极高B.产业结构升级C.户籍制度变化D.城市职能增加
    【答案】18.B 19.C 20.B
    【解析】18.跨城通勤是指居住在一个城市,在另一个城市工作的现象,实现跨城通勤的前提条件是便利的交通条件,B正确;完善的生活设施、较少的人口数量、优美的工作环境不是实现跨城通勤的前提条件,ACD错误;故选B。
    19.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苏沪跨城通勤的主要目的是工作,而高校学生、老年群体不是以工作为主要目的,排除A、D;蓝领工人工资水平较低,购买力有限,不可能通勤距离较远,B错误;白领职员工资水平较高,购买力较强,可能通勤距离较远,C正确;故选C
    20.通勤成本不高,A错误;苏沪跨城通勤人数减少的原因是苏州产业结构升级,苏州的就业机会增加,B正确;户籍制度变化、城市职能增加不是跨城通勤人数减少的原因,C、D错误;故选B。
    (2022下·河南驻马店·高一校联考期中)下图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有关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B.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区域环境承载力越小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对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没有影响
    2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按从优到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I→Ⅱ→ⅢB.II→I→ⅢC.Ⅲ→II→ID.I→Ⅲ→Ⅱ
    【答案】21.B 22.A
    【解析】21.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还可能发现新的资源,从而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A选项错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承载更多的人口,区域环境承载力更大,B选项正确。人均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人均消费水平越低,区域环境承载力越大,C选项错误。地区开放程度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也有影响,越开放的地区,区域间的贸易往来越频繁,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从而提高地区环境承载力,D选项错误。故选B。
    22..在三种模式中,I模式最好,因为人口数量一直低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保持在稳定范围内;III模式最差,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导致了生态失调,环境恶化,降低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故选A。
    (2021·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学业考试)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其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方。读“新疆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C.经济水平D.科技水平
    24.可能导致该区域人口容量减小的是( )
    A.改善交通条件,增加对外联系B.改善生产条件,增加就业机会
    C.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消费水平D.加强教育投入,提高科技水平
    【答案】23.B 24.C
    【解析】23.“木桶理论”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结合“木桶理论”可知,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应是新疆最短缺的因素。我国新疆地区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因此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淡水资源,B正确;新疆矿产资源丰富,A错误;新疆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不高,但不是影响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排除CD。故选B。
    24.改善生活条件,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资源增加,导致资源用的速度加快,减小了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C正确;改善交通条件,增加对外的联系,可以增加区域的资源转换,进而增加人口容量,A错误;改善生产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口容量,B错误;加强教育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可以增加人民节约意识,开发的资源种类更多,增加环境人口容量,D错误。故选C。
    (2023·湖南·高一学业考试)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M成为商业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租高,商业活动承租能力强B.位于城市中心,流动人口较多
    C.四通八达,便于客货集散D.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26.该城市拟建设一大型钢铁厂,最佳的区位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25.B 26.D
    【解析】25.M位于市中心,流动人口较多,最靠近市场,B正确;是因适合商业活动推高地租,不是地租高成为商业区,A错误;位于城市中心,交通拥堵,不便于客货集散,C错误;商业对水源的需求不大,D错误。故选B。
    26.甲地、乙地位于城市的河流上游,且处于北风和东风的上风向,建设大型钢铁厂对城市大气、水污染较为严重,AB错误;丙地靠近城市,且位于东风的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C错误;丁地离城市最远,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市大气影响最小,又位于铁路线附近,交通便利,最适合建设大型钢铁厂,D正确。故选D。
    (2023下·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哈尔滨市第四中学校校考期中)下图为“某城市各类用地租金水平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某一土地。OA范围内付租能力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商业B.住宅C.工业D.行政
    28.工业占地面积往往较大,仅考虑土地成本,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 )
    A.OAB.ABC.BCD.OB
    【答案】27.A 28.C
    【解析】27.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读图可知,商业、住宅、行政和工业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OA范围内付租能力最高的是商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8.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把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规划设计为付租能力最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相应功能区,OA段商业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OA 段最可能形成商业区;AB段住宅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AB段最可能形成住宅区;BC段工业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BC段最可能形成工业区,故最可能形成工业区的是BC段,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2023·重庆·高一学业考试)读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①②③处,地租水平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无法比较
    30.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宜布局在图中的( )
    A.①B.②C.③D.均不合适
    31.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促进郊区发展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郊区地租低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29.B 30.C 31.B
    【解析】29.地租水平主要受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读图可知,②处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交通通达度高,是商业区,地租水平最高,B正确,AC错误,故选B。
    30.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布局的主要区位是技术,应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读图可知,③处靠近高校和绿地,从业人口素质高,环境质量好,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正确,AB错误,故选C。
    31.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地租成本、保护环境,市区工厂企业向外搬迁,而不是为了促进郊区发展和拓展城市范围,①②错误,③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错误,故选B。
    (2023上·江苏泰州·高三泰州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而近年来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影响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就业机会B.家庭团聚C.公共服务D.生活成本
    33.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收入返还减少B.农村人口减少C.城镇环境恶化D.房价增长过快
    【答案】32.C 33.B
    【解析】32.由图可知,本地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为求学、陪读、养老等社会服务行业,所以影响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公共服务,C正确。由图可知,当地人口以老人、儿童和其他人群为主,青壮年劳动力迁出较多,说明当地就业机会少,A错误。由图可知,当地家庭分离现象较为严重,B错误。本地生活成本相对于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低,主要是因为当地收入水平较低导致,而收入水平低不利于人口迁入,D错误。故选C。
    33.影响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求学、陪读、养老等社会服务行业,随着农村人口的外迁,农村人口减少,求学、陪读、养老的需求较少,使其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较小,B正确。外出的青壮年在迁入地难以市民化,收入返还不会减少,A错误。城镇环境恶化、房价增长过快是城镇化速度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导致的问题,不是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的阻力,CD错误。故选B。
    (2023·湖北·高一学业考试)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下表为2021年上海市与湖北省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衡量上海与湖北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三大产业结构D.城镇人口比重
    35.导致湖北与上海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增长率B.经济发展水平C.工业发展规模D.城镇人口规模
    【答案】34.D 35.B
    【解析】3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地区间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二三产业比重越大,城市化水平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3上·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城市数量达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尽管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完成下面小题。
    3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 )
    A.发展水平均衡B.城镇化速度快
    C.城镇化水平高D.城镇人口数量少
    37.下列关于城镇化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带动区域经济发展B.推动科技进步
    C.扩大城乡发展差距D.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答案】36.B 37.C
    【解析】36.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城镇化的特点有城镇化速度快,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B正确,AC错误;虽然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巨大,城镇人口数量比发达国家多,D错误。故选B。
    37.城镇化产生的有利影响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ABD不符合题意;扩大城乡发展差距不属于有利影响,C符合题意。故选C。
    (2023下·江苏苏州·高一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图为2000年和2014年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率,完成下面小题。
    38.甲乙两国是( )
    A.巴西、印度B.印度、日本C.美国、巴西D.印度、美国
    39.目前四个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
    A.甲国城市化速度最快B.乙国农村人口比重最高
    C.中国城市化水平高D.英国出现虚假城市化
    【答案】38.A 39.B
    【解析】38.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城市化水平高,乙国城市化水平在35%左右,城市化水平低,美国城市化水平低于英国,高于日本,结合选项可知,甲乙两个分别是巴西、印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9.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城市化水平高,增长幅度比中国低,A错误;乙国城市化水平低,因此农村人口比重高,B正确;英国经济发达,由图可知中国城市化水平比英国和甲国低,C错误;英国工业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化水平高,没有出现虚假城市化,D错误。故选B。
    (2023·江苏·高一学业考试)“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0.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41.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
    C.大风日数多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答案】40.D 41.B
    【解析】40.岭南地区,夏秋雨水多,太阳辐射强,因此建设骑楼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因此D正确。与民族特色、建筑美节省建筑材料无关,因此排除A、B、C,选D。
    41.由上问可知,骑楼主要目的是避雨和遮阳,从侧面反映出岭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B正确;与地表起伏不平无关,A错误;骑楼是近代商住建筑,其建筑没有防风功能与大风日数多的关系不大,C错误;骑楼不能起到防涝的作用,不能反映岭南地区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D错误。故本题选B。
    (2022上·江苏盐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的产物。读福建土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2.客家先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策B.文化差异C.收入差距D.战乱频发
    43.关于福建土楼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选址位于平原地区B.建筑造型利于安全防御
    C.圆形设计利于雨水收集D.墙体较厚利于通风采光
    【答案】42.D 43.B
    【解析】42.福建土楼是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在福建修建的,主要是因为当时战乱频发,为了躲避战争,D正确;国家政策、文化差异和 收入差距不正确,ABC错误,故选D。
    43.由图中建筑成圆形,墙体较厚,窗户小且位置高,有利于观察周围,可知主要是防御功能,B正确;墙体较厚不利于通风采光,D错误;圆形设计主要是起防御作用,福建降水多,不缺水,不是为了雨水收集,C错误;建筑选址主要位于低山丘陵地区,A错误;故选B。
    (2022上·湖北·高二郧阳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是一位设计师为我国四省区设计的艺术字,这些字中蕴含了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4.艺术字甲、丙中蕴含了“倾斜屋顶”的建筑特点,形成这种建筑特点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C.河流D.植被
    45.与乙省相比,丁省( )
    A.经济发达B.人口众多C.降水丰沛D.日照充足
    【答案】44.A 45.D
    【解析】44.根据图中字体形状信息,可以判断出甲是浙江,乙是安徽,丙是贵州,丁是内蒙古。由于倾斜屋顶的设计有利于排水,因此形成这种建筑物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当地降水较为丰富,所以其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A正确。与地形、河流、植被关系较小,BCD错误。故选A。
    45.乙是安徽,丁是内蒙古,安徽经济更发达,A错误。内蒙古人口更少,B错误。安徽降水更充沛,C错误。内蒙古由于降水少,晴天较多,所以日照充足,D正确。故选D。
    (2021·北京·高一统考学业考试)在东北农村一直流传着“一地不种重茬瓜”的说法。近年来,吉林省某地采用微生物菌技术,秋季在日光棚里成功种植出二茬香瓜,并在水果市场热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该地成功种植二茬香瓜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B.土壤肥沃C.劳动力丰富D.科技进步
    47.为提高香瓜品质和市场销量,当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减少年降水量 ②培育优良品种 ③大量施用化肥 ④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46.D 47.C
    【解析】46.结合材料可知,吉林省某地采用微生物菌技术,秋季在日光棚里成功种植出二茬香瓜,所以该地成功种植二茬香瓜的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7.结合材料可知,为提高香瓜品质和市场销量,当地可以培育优良品种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②④正确;年降水量受到气候的影响,人类无法精准干预,①错误;大量施用化肥不利于香瓜品质以及会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③错。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湖北·高一学业考试)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共和国极少能看见绿色蔬菜,而且市场少见的新鲜蔬菜也是由欧洲运往苏丹的,价格昂贵不说,口感也不怎么好。2000年左右,中国菜农Z先生看准商机,在尼罗河畔租地大量种植蔬菜,因此当地蔬菜价格大幅度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8.蔬菜由欧洲运往苏丹的运输方式为( )
    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水路运输
    49.吸引菜农Z先生到苏丹种植蔬菜是因为当地( )
    A.地租低廉B.市场需求C.政策支持D.交通便利
    【答案】48.A 49.B
    【解析】48.根据材料中"新鲜蔬菜由欧洲运往苏丹,价格昂贵”可知,蔬菜运输距离远,容易腐烂变质,需采用运速快,运费高的航空运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9.由材料中“中国菜农Z先生看准商机"可知,吸引Z先生到苏丹种植蔬菜是因为当地市场需求大,B正确;地租低廉、 政策支持、 交通便利是有助于蔬菜种植发展的因素,但不是吸引因素,ACD错误;故选B。
    (2023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一校考期中)随着育种,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但只能一年一熟。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50.纬度较高的三江平原能种植水稻,得益于( )
    A.科技发展B.劳动力丰富C.交通便利D.能源充足
    51.三江平原水稻种植一年一熟是因为( )
    A.人均耕地少B.热量不足C.机械化程度低D.水源不足
    【答案】50.A 51.B
    【解析】50.根据材料“随着育种,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可知纬度较高的三江平原能种植水稻主要是科技发展,使水稻能够克服当地的不利自然条件,A正确;当地地广人稀,劳动力不丰富,B错误;能否种水稻与交通便利和能源充足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51.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水稻种植只能一年一熟,B正确;当地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广,A错误;劳动力短缺,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C错误;季风气候区,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D错误;故选B。
    (2023下·黑龙江牡丹江·高一牡丹江一中校考学业考试)2017年4月,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雄安新区重点营造优美的亲水生态环境,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数字城市和智慧新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根据规划,雄安新区优先发展的产业是( )
    A.人工智能B.钢铁冶炼C.服装制造D.农产品加工
    53.设立雄安新区,能快速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是( )
    A.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B.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C.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D.西部大开发战略
    【答案】52.A 53.C
    【解析】52.由材料可知,雄安新区重点营造优美的亲水生态环境,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数字城市和智慧新城,根据规划,雄安新区优先发展的产业是污染小,效益高的人工智能,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3.由材料可知,雄安新区位于河北,设立雄安新区,能快速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下·四川遂宁·高一射洪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54.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
    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C.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
    55.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交通B.人才C.市场D.资金
    【答案】54.A 55.B
    【解析】54.根据图中图例及跨国公司部门分布可以看出,该跨国公司制造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人口密集的地区,这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国广阔的市场,A正确,分散与集中风险区别大不,制造业与营销网络关系不大,信息无法判断工业的类型,无法确定与原材料的关系,BCD项错误。故选A。
    55.该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与其他地区相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水平高、科技发达、人才密集等方面,而研发中心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作为基础,因此其选址的首要因素是人才和技术,B正确,交通、市场、资金对于研发中心不大,ACD错误,故选B。
    (2023·江苏宿迁·高二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校考学业考试)某品牌咖啡最开始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开设实体店。目前该品牌咖啡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方式,品牌得以迅速崛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出2000多家门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6.咖啡店一般布局在( )
    A.高速公路两侧B.中学附近C.风景旅游区D.写字楼密集区
    57.该品牌咖啡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方式,可以( )
    A.降低房租成本B.提高利润营收C.美化消费环境D.提高咖啡产量
    【答案】56.D 57.B
    【解析】56.咖啡店,符合上班一族、商务人士等群体的消费观,选址于高端写字楼群可以更精准贴近消费者,D正确,高速公路两侧、 中学附近、 风景旅游区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量较少,故排除ABC,故选D。
    57.该品牌咖啡店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可减少服务员等,减少人力成本,扩大消费市场,提高利润营收,但不能提高咖啡产量,B正确,D错误;品牌咖啡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需要有门店,不能降低房租成本,不能美化消费环境,AC错误,故选B。
    (2021下·广东江门·高二统考期末)“共享员工”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借用”或“外派”的方式实现劳动力的流动,从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灵活用工方式,实现人力成本转化为人力资本。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许多行业暂停服务,而外卖等新型行业线上订单呈爆发式增长,人员紧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共享员工这种用工模式的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58.依据材料推断,下列行业中能实行“共享员工”的有( )
    ①餐饮服务业②金融业③家政业④IT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59.“共享员工”的模式可以( )
    A.提高社会的就业率B.减少季节性的失业
    C.大幅增加员工收入D.根本解决用工荒问题
    【答案】58.C 59.B
    【解析】58.结合材料,“共享员工”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借用”或“外派”的方式实现劳动力的流动可知,“共享员工”能够在不同的企业、行业之间流动、利用,说明这些行业对于劳动力的专业素质要求不高,入行门槛低,或者行业之间有共通之处,餐饮服务业和家政业的从业人员符合此特征,故能够实行“员工共享”,①③正确;金融业和IT企业对于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与外行的共通性小,企业之间的员工难以共享,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9.结合材料可知,“共享员工”只是使得劳动力在不同的企业和行业之间流通,故并没有提高社会的就业率,也不会使得员工的收入大幅增加,AC错误;“员工共享”只是暂时的“借用”和“外派”,无法根本性解决用工荒的问题,D错误;但是可以使得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减少劳动力的季节性失业,B正确。故选B。
    (2022下·湖北武汉·高二校联考期中)宁波港和舟山港是浙江省的两大港口(图),原油接卸能力位居全国前两名,2015年宁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新组建的宁波舟山港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存储中转基地,承担了长江沿线石化产业密集带90%以上的油品中转量,2019年起舟山新建的国家级石化基地先后投产。据此完成问题。
    60.宁波港和舟山港合并有利于( )
    ①加强省际协作②减少同质竞争③提高竞争优势④扩大服务范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1.宁波舟山港发展石油存储中转业务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B.市场C.技术D.劳动力
    6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石油消费疲软,对舟山新投产石化基地的影响是( )
    A.扩大消费市场B.提高接卸能力C.降低原料成本D.降低仓储成本
    【答案】60.D 61.B 62.C
    【解析】60.由材料可知,宁波港、舟山港同属于浙江省,因此两港合并并不是省际协作,①错误;两港作为重要港口,其港口定位、服务对象、服务范围相似,且两港距离较近,存在同类型竞争,因此合并后可以减少同质竞争、提高整体竞争优势、扩大服务范围,故②③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综上,本题选D。
    61.结合所学知识,宁波的石油资源缺乏,故宁波舟山港能够发展石油存储中转业务,并不是当地盛产石油、劳动力丰富,技术也不是主导因素,主要是由于宁波舟山港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故B正确,ACD错误。本题选B。
    62.由题干可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世界石油消费疲软,说明消费市场缩小,会使石油价格降低,这有利于舟山石化基地降低原料成本,C对A错;仓储成本与仓储位置和面积有关,D错;接卸能力与基地的规模有关,B错误。综上,本题选C。
    (2023·重庆·高一学业考试)印度尼西亚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2日,雅(加达)万(隆)高铁首批箱梁在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四号制梁场成功完成浇筑。下图是雅万高铁沿线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3.影响雅万高铁线路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落差B.社会需求C.河流流向
    64.高铁建成前,雅加达和万隆之间原有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内河运输B.海洋运输C.公路运输
    【答案】63.B 64.C
    【解析】63.读图可知,图中雅万高铁线路走向沿着城市布局,方便人们出行。故影响雅万高铁线路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需求。B正确,AC错误。故选B。
    64.雅加达和万隆之间多山地地形,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故高铁建成前原有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C正确、AB错误。故选C。
    (2023·重庆·高一学业考试)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5.春运期间人口流动量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传统文化B.政治政策C.生态环境D.经济状况
    66.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减少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出游
    【答案】65.A 66.B
    【解析】65.结合所学知识,春运期间,受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影响,人口流动量大,A正确;排除BCD。故选A。
    66.结合材料信息,春运期间,民工从城市返回农村,交通出行方式由摩托车改为私家车,且数量大幅增加,使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增大,B正确;交通方式变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空城化影响较小,排除A;交通出行方式变化对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影响较小,排除CD。故选B。
    (2021·山东·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避险车道(下图)是为了使速度失控的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在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专用车道。京昆高速雅安—西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段,地理环境复杂,被称作“天梯高速”。2020年4月20日,雅安一西昌段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在西昌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7.京昆高速雅安—西昌段沿途设有多个避险车道,主是因为该路段( )
    A.大雾天气多B.地势起伏大C.地质灾害多D.桥梁隧道多
    68.影响雅安—西昌段扩容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气候B.科学技术C.地形D.社会经济
    69.雅安—西昌段扩容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 )
    ①保护当地环境②加强民族团结③促进经济发展④完善交通网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67.B 68.D 69.D
    【解析】67.根据材料,避险车道是为了使速度失控的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地形起伏大,特别是下陡坡时,会使车辆速度失控,需要设置避险车道,B正确;大雾天气能见度不高,不会车辆提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多,会破坏道路,无法通行,都不会使车辆速度失控,不是设置沿途设置多个避险车道的原因,AC错误;桥梁隧道多是因为经过河流、山地多,为减少河水猛涨破坏道路和缩短距离等目的而建设的,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
    68.扩容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这一段车流量增大,为避免车辆速度失控造成追尾、减少安全事故而设置多个避险车道,D正确。气候条件、地形、科学技术等不是此次扩容的决定性因素,排除ABC。故选D。
    69.扩容工程可能破坏植被、占用土地,不利于保护当地环境,①错误;扩容工程实施后会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减少交通事故,完善交通网络,利于当地人们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因此②③④正确,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3·江苏·校联考模拟预测)我国某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下图为“该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0.规划中甲组团的主要功能是( )
    A.文化教育B.旅游度假C.高端居住D.新兴工业
    71.该城镇规划成多个功能组团的意义主要是( )
    A.集约利用土地B.共用基础设施C.降低市政投资D.减轻环境压力
    72.该城镇规划中无高速铁路,制约其修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B.河网密布C.交通流量小D.资金不足
    【答案】70.D 71.D 72.C
    【解析】70.结合图示信息,甲组团位于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环境质量差,地价较低,应布局工业区,D正确。文化教育、旅游度假、高端居住对环境质量要求高,与甲组团信息不符,ABC错误。故选D。
    71.结合所学知识,与集中式相比,组团式布局可以使功能区布局相对分散,降低集中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减轻环境压力,D正确。土地利用分散,A错误;各组团基础设施不共用,市政投资多,BC错误。故选D。
    72.结合所学知识,制约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客流量小是规划中无高铁的主要原因,C正确;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知,当地地形平坦,A错误;有河流,但可以建设桥梁,B错误;该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规模较大,资金不一定不足,D错误。故选C。
    (2023下·福建厦门·高二厦门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连接哥本哈根和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该工程采用铁路与公路合用的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3.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而非跨海大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B.利于海空交通C.避免破坏景观D.保护海洋生物
    74.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
    A.提高通行速度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答案】73.B 74.D
    【解析】73.厄勒海峡是当地主要的海运通道,临近哥本哈根机场,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利于飞机飞行和海洋轮船航行,B正确。与跨海大桥相比,修建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A错误。修建海底隧道,成本高,不会仅仅为了避免破坏景观,该说法欠妥,C错误,修建海底隧道对保护海洋生物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74.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D正确;新建人工岛对提高通行速度作用不大,A错误;新建人工岛施工难度更大,B错误;新建人工岛与保持水流畅通无关,C错误;故选D
    (2023上·贵州毕节·高二统考期末)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而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5.过去山区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是为了( )
    A.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B.通过更多的居民点
    C.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D.减小线路的坡度
    76.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主要目的是( )
    ①缩短里程②少占土地③保护生态环境④节省投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75.D 76.A
    【解析】75.修建多条交通线才能增加线路密度,而只修建一条呈“之”字形的公路对于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起到的作用不大,A错误;通过更多的居民点不一定要将公路修建成“之”字形, B错误;山区公路呈“之”字形主要是受坡度较陡的地形限制,这种地形条件不适合发展旅游业,C错误;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迂回前进,可以减小线路的坡度,提高行车安全,D正确。故选D。
    76.由材料知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在缩短里程的同时还能少占耕地,所以不再呈“之”字形,①②正确。但“少走弯路”就要多挖隧道,多建桥梁,工程量大,投资多,也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③④不符合题意。A正确。故选A。
    (2023·陕西渭南·高二校考学业考试)浮桥可用船或者浮箱代替桥墩,可多次折解和安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7.相比水运,公路桥梁运输的优点有( )
    A.运输速度快,安全性高B.单位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
    C.能源消耗大,灵活性强D.线路建设投资小,运输量大
    78.相比建造大桥,架设浮桥的优势有( )
    A.架设周期长B.科技含量高C.运营时间长D.施工成本低
    【答案】77.A 78.D
    【解析】77.相比水运,公路桥梁运输具有灵活、方便、及时、快速响应等特点,尤其是能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运输速度快,安全性也高,A正确;相比水运,公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高,B错误;相比水运,公路运输的能源消耗大是缺点不是优点,C错误;相比水运,公路运输线路建设投资大,而运输量小, D 错误。故选 A 。
    78.相比建造大桥,架设浮桥的优势是架设周期短、施工成本低,在一年中可进行多次拆解和安装,A错误,D正确;与建造大桥相比,浮桥工程简易,科技含量低,一年中进行多次拆解和安装,运营时间短,BC错误;故选D。
    (2021下·甘肃兰州·高一统考期末)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9.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 )
    A.滑坡、泥石流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80.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a、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答案】79.D 80.C
    【解析】79.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对应的应是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0.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向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速度超过环境所能供给的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才有可能产生环境问题,A错误,C正确;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B错误;人类保护环境,对资源合理利用是可以实现人地协调的,D错误。选C。
    (2021上·黑龙江牡丹江·高二校考学业考试)"守护生命的臭氧"为2020年世界臭氧日的主题,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A.降低大气温度B.吸收太阳红外线辐射
    C.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82.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81.C 82.B
    【解析】81.臭氧层的臭氧含量虽然极其微少,却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吸收太阳光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UV-B),从而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C符合题意;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能量,从而使平流层大气增温,排除A;臭氧对太阳线外线辐射吸收能力弱,且吸收太阳红处线辐散并不能起到保护生命的作用,排除B;臭氧不具有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的功能,排除D。故选C。
    82.臭氧总量的减少,对土壤酸性没有明显影响,使得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腐蚀的是酸雨,①不符合题意;臭氧总量的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多,但这些紫外线并不能被林木所利用,甚至对林木造成直接伤害,②不符合题意;由于臭氧层有效地挡住了来自太阳紫外线的侵袭,才使得人类和地球上各种生命能够存在、繁衍和发展,臭氧总量的减少,危害人类健康,使得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③符合题意;臭氧总量的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直接伤害地面植被和农作物,同时通过影响平流层温度,最终导致气候异常,从而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农业生产,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020上·浙江·高三统考学业考试)2019年5月,福建宁德、福州和平潭等地海域发生赤潮,水体呈褐色,条块状分布,面积约25平方公里。赤潮是海水中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的富营养化现象。
    完成问题。
    83.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赤潮属于( )
    A.环境污染问题B.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C.生态破坏问题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84.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将( )
    ①使影响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赤潮危害
    ③使影响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赤潮危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83.A 84.D
    【解析】83.材料信息表明,赤潮是海水中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的富营养化现象。富营养化现象是人们排放的废水导致,因此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赤潮属于环境污染问题,A符合题意。自然资源衰竭问题主要是指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排除B。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指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排除C。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主要是指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排除D。故选A。
    84.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洋流会把赤潮从当地带至其它地区,这样会使影响区域更分散,而不是更集中,①错误、③正确。洋流因把富营养化的海水带走部分,使得富营养化海水中污染深度减轻,同时会降低海水温度,从而减轻赤潮危害,而不是加剧赤潮危害,②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021上·江苏盐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响人类生存。盐城市政府把“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做好“碳中和”工作,建设美丽盐城。随着对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减排降碳成效显著。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5.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盐城市大力发展( )
    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
    86.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助力盐城实现“碳中和”( )
    ①增加绿地建设②垃圾分类处理
    ③关停有大气污染的工厂④减少使用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答案】85.B 86.C
    【解析】85.由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是以“人”为主体视域,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属于共同性原则,B正确。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涉及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中的“度”或“承载力”的关系;涉及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目标或责任的差别,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86.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增加绿地建设可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有鉴于实现“碳中和”,①正确;减少使用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有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④正确,C正确。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节约能源,对实现“碳中和”影响不大,②错误,AD错误。关停有大气污染的工厂不符合现实,③错误,B错误。故选C。
    (2021下·福建·高一统考学业考试)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已在我国广泛践行。据此完成问题。
    87.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 )
    A.提高煤炭消费比重B.变废为宝,倡导循环经济
    C.促进资源高消耗D.提高石油消费比重
    88.下列符合可持续消费的是( )
    A.经常干洗衣物B.多吃反季节蔬菜C.使用节能灯D.经常开车出行
    【答案】87.B 88.C
    【解析】87.提高煤炭的消费比重会带来大气污染,不符合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A错误;变废为宝,倡导循环经济可以实现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利用,符合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B正确;发展经济应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是资源高消耗,C错误;发展绿色经济要提高新能源如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石油属于化石能源,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
    88.经常干洗衣物,耗能更大,A错误;反季节蔬菜大多都是温室生产,也属于高耗能产业,B错误;使用节能灯可节约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正确;经常开车耗能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
    (2021上·湖南·高二校联考期中)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一些行动,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9.碳中和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
    90.下列方式能够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B.大力倡导植树造林
    C.提倡绿色的出行方式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答案】89.C 90.B
    【解析】89.由材料信息可知,实现碳中和是为了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形成碳中和的过程,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现的是持续性原则,C正确。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共同性原则是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阶段性原则涉及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目标或责任的差别;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90.由所学知识可知,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能够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B正确。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绿色出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都是减少排放,而不是实现抵消,ACD错误。故选B。
    (2021下·河北保定·高一河北易县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沧州、衡水、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11个地级市和定州、辛集2个省直管市以及河南省的安阳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2018年11月18日)》中明确要求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1.阻碍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的根源在于( )
    A.经济发展缓慢B.交通建设滞后C.产业结构单一D.行政区划阻隔
    92.京津冀城市群要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强化内部竞争B.加强交通联系C.提高消费水平D.统一产业结构
    【答案】91.D 92.B
    【解析】91.京津冀三地同根同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文化血脉,但是内部一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北京、天津经济发达,河北相对落后,其根源在于三地分属不同的省区市,所以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协同发展是一体化的首要任务。答案选D。而选项A、B、C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92.京津冀城市群分属于三个不同省区市,内部差异巨大,要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当加强交通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分工协作,找准备自定位。不能统一产业结构,强化内部竞争。而提高消费水平对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没有影响。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020上·河南·高三统考学业考试)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市将构建分类运输、分类中转至末端处置的全程信息化监管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3.该条例实施前,上海市分类垃圾箱使用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有( )
    ①人们垃圾分类意识差②生活垃圾数量太少
    ③垃圾分类标准模糊④生活垃圾种类单一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主要有( )
    ①抑制臭氧层破坏②减少环境污染③废弃物再生资源化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5.优化垃圾回收站点空间布局,依靠的关键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答案】93.A 94.D 95.C
    【解析】93.生活垃圾数量太多且生活垃圾种类复杂,在该条例实施前,垃圾分类标准模糊且人们垃圾分类意识差,故分类垃圾箱使用效果不佳。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排除BCD,选A。
    9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使部分可回收垃圾再利用,做到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并减少堆放和焚烧对环境的污染,②③正确;但不会增加耕地面积和抑制臭氧层破坏,①④错误。故排除ABC,选D。
    95.全球定位系统是对一个点的三维定位,遥感技术是对一个面的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是可以做数据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的,数字地球是用数字的手段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电脑中,实现网上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优化垃圾回收站点空间布局需要分析各地区的小区分布,住户数量等数据,预测垃圾产生量。因此,优化垃圾回收站点空间布局,依靠的关键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C正确,ABD错。故选C。
    (2021·高一单元测试)《江西省主体功能区(2010~2020年)》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6.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
    ①自然条件的可开发性②土地利用现状③经济发展的差异④行政区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7.图中代表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B.Ⅱ、Ⅲ、ⅠC.Ⅲ、Ⅱ、ⅠD.Ⅰ、Ⅲ、Ⅱ
    98.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主要是( )
    A.Ⅰ、ⅡB.Ⅱ、ⅢC.Ⅰ、ⅢD.Ⅰ、Ⅱ、Ⅲ
    【答案】96.A 97.C 98.A
    【解析】96.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有自然条件、土地利用和经济差异,故①②③正确,而行政区划不属于主题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故④错,本题选A。
    97.对比左右两图可知,Ⅰ主要分布在山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Ⅱ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呈片状特征,为农产品主产区;Ⅲ主要分布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呈斑块状分布,为城镇化地区。C正确。故选C。
    98.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农产品主产区Ⅱ和重点生态功能区Ⅰ,二者过度开发容易导致生态破坏,A正确。故选A。
    (2023下·宁夏吴忠·高一吴忠中学校考学业考试)2020年4月18日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西沙区人民政府驻永兴岛。南沙区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沙区人民政府驻永署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9.下列关于南海诸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200多年历史;
    ②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③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④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0.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的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
    A.改善南海诸岛居民生活条件B.加快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D.开发南海资源
    【答案】99.B 100.C
    【解析】99.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①错误,③正确;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②正确。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0.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服务中心、管理中心,通过设立西沙区、南沙区,运用行政力量加强对附近岛屿和海域的管理,C正确。改善南海诸岛居民生活条件、开发南海资源要通过经济活动来实现,不是设置区划的主要意义和职能,AD错误。岛上人口少,与加快海南省城市化进程的关系较小,B错误。故选C。
    地区
    指标
    2010年
    2020年
    河南省
    常住人口(万人)
    9402
    9937
    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万人)
    786
    1340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8.4
    13.5
    全国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8.9
    13.5
    行政区
    上海
    湖北
    人口自然增长率/%
    -0.92
    -0.88
    城镇人口比重/%
    89.3
    64.1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17.3
    8.7
    三大产业结构/%
    0.2;26.5;73.3
    8.3;41.7;50.0
    相关试卷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一册学考检测非选择题 专项训练 -测试卷: 这是一份【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一册学考检测非选择题 专项训练 -测试卷,文件包含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第一册学考检测非选择题专项训练试卷原卷版docx、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第一册学考检测非选择题专项训练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一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 这是一份【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一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文件包含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第一册学考检测选择题专项训练试卷原卷版docx、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第一册学考检测选择题专项训练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非选择题 专项训练 -测试卷: 这是一份【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非选择题 专项训练 -测试卷,文件包含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第二册非选择题专项训练试卷原卷版docx、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第二册非选择题专项训练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第二册学考检测 选择题 专项训练-测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