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铁岭某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085375/0-17026117009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铁岭某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085375/0-17026117010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铁岭某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085375/0-17026117010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铁岭某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含解析
展开本试卷分三道大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1-7题单选每小题4分,8-10题多选每小题6分,共46分)
1. 如图所示,开始时矩形线框与磁场垂直,且一半在匀强磁场中,另一半在匀强磁场外。若要使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将线框向左拉出磁场
B. 以ab边为轴转动
C. 以ad边为轴转动(小于60°)
D. 以bc边为轴转动(小于60°)
2. 关于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和X射线都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
B. 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的皮肤健康
C. 电磁波谱中频率最小的为γ射线
D. 无线电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
3. 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 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 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 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4. 如图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悬挂A、B、C三个单摆,摆长分别为L1、L2、L3,且L1<L2<L3,现将A拉起一较小角度后释放,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对释放A之后较短时间内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的振幅比B的大B. B和C的振幅相等
C. B的周期为2πD. C的周期为2π
5. 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由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L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质点N该时刻向y轴负方向运动
C. 质点L经半个周期将沿x轴正方向移动到N点
D. 该时刻质点K与M的速度、加速度都相同
6. 如图,AOB是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的横截面图,其顶角θ=83°,今有一束单色光线在横截面内从OA的中点E沿垂直OA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一部分光线经AB面反射后恰好未从OB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作用,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7.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双缝干涉的示意图,和为挡板上的两条狭缝,O为、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当频率为Hz的单色光垂直射向挡板时,光屏上P处是O上方的第2条暗条纹的中心。已知真空中光速,则、到P点的距离之差为( )
A. B.
C. D.
8. 如图所示,甲、乙两木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甲木块与乙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乙木块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甲木块和乙木块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
A. 它们振幅不能大于A=
B. 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A=
C. 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
D. 它们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
9. 如图所示,利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标准板来检查平面N的上表面的平滑情况,观察到现象如图乙所示的条纹中的A和B的情况,这说明( )
A. 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B. 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
C. N的上表面A处向下凹陷D. N的上表面B处向下凹陷
10. 如图所示,一列振幅为10cm的简谐横波,其传播方向上有两个质点P和Q,两者的平衡位置相距3m。某时刻两质点均在平衡位置且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波谷,再经过0.3s,Q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长可能为2 mB. 周期可能为0.24 s
C. 波速可能为15 m/sD. 0.3 s内质点P的位移大小为10 cm
二、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
11.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则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_;
(3)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 m,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 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2. 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
(1)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 mm。
(2)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100 Ω,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器材代号______。
电源E(电动势10 V,内阻约为10 Ω)
电流表A1(量程0~250 mA,内阻R1=5 Ω)
电流表A2(量程0~300 mA,内阻约为5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
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某同学设计方案正确,测量得到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x=__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三、计算题:(共40分,要求规范答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重要的解题步骤,只写结果不给分。)
13. 图甲是一个单摆振动的情形,O是它的平衡位置,B、C是摆球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设摆球向右运动为正方向,图乙是这个单摆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单摆振动的频率是多大?
(2)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试求这个摆的摆长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 如图,一长方体透明玻璃砖在底部挖去半径为R的半圆柱,玻璃砖长为L。一束单色光垂直于玻璃砖上表面射入玻璃砖,且覆盖玻璃砖整个上表面,已知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为n=,真空的光速c=3.0108m/s,求:
(1)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
(2)半圆柱面上有光线射出的表面积。
15. 一列简谐横波t1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2-t1=0.5 s。问: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若波向左传播,且3T<Δt<4T,波速是多大?
(3)若波速等于68 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清河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三道大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1-7题单选每小题4分,8-10题多选每小题6分,共46分)
1. 如图所示,开始时矩形线框与磁场垂直,且一半在匀强磁场中,另一半在匀强磁场外。若要使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将线框向左拉出磁场
B. 以ab边为轴转动
C. 以ad边为轴转动(小于60°)
D. 以bc边为轴转动(小于60°)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线框向左拉出磁场的过程中,线框的bc部分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或者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少,所以线框中将产生感应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当线框以ab边为轴转动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少,所以线框中将产生感应电流,故B不符合题意;
C.当线框以ad边为轴转动(小于60°)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线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D.当线框以bc边为轴转动时,如果转动角度小于60°,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始终保持不变,线框中不产生感应电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关于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和X射线都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
B. 过强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的皮肤健康
C. 电磁波谱中频率最小的为γ射线
D. 无线电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A.X射线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透视人体,红外线没有,A错误;
B.过强的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皮肤有害,B错误;
C.电磁波中频率最大的是γ射线,C错误;
D.无线电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故D正确。
故选D。
3. 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 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 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 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AC.由题图可知,t=1s和t=3s时振子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分别为负向最大值、正向最大值,故A正确,B错误;
BD.由题图可知,t=2s和t=4s时振子在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而速度分别为负向最大值和正向最大值,故BD错误。
故选A。
4. 如图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悬挂A、B、C三个单摆,摆长分别为L1、L2、L3,且L1<L2<L3,现将A拉起一较小角度后释放,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对释放A之后较短时间内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的振幅比B的大B. B和C的振幅相等
C. B的周期为2πD. C的周期为2π
【答案】D
【解析】
【详解】CD.将A拉起一较小角度后释放,则B、C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率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故B、C单摆的周期均为T=2π,C错误,D正确。
AB.当受迫振动中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时,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最大,固有频率越接近驱动力的频率,振幅越大,故B比C的振幅大,AB错误。
故选D。
5. 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由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L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质点N该时刻向y轴负方向运动
C. 质点L经半个周期将沿x轴正方向移动到N点
D. 该时刻质点K与M的速度、加速度都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结合波形图和质点L的振动图像可知,该时刻质点L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可知该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选项A错误;
B.由于该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可知质点N该时刻向y轴负方向运动,选项B正确;
C.质点只能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随波迁移,选项C错误;
D.该时刻质点K与M的速度均为零、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故选B。
6. 如图,AOB是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的横截面图,其顶角θ=83°,今有一束单色光线在横截面内从OA的中点E沿垂直OA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一部分光线经AB面反射后恰好未从OB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作用,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
因E点为OA的中点,所以入射角
α=30°
β=θ=83°
临界角
C=180°-2α-β=37°
OB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则
解得
故BCD错误。
故选A。
7.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和为挡板上的两条狭缝,O为、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当频率为Hz的单色光垂直射向挡板时,光屏上P处是O上方的第2条暗条纹的中心。已知真空中光速,则、到P点的距离之差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
解得光波长
当光程差是半波长的3倍时,出现第二条暗纹,则、到P点的距离之差为
故选C。
8. 如图所示,甲、乙两木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甲木块与乙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乙木块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甲木块和乙木块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
A. 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A=
B. 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A=
C. 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
D. 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CD.当甲木块和乙木块在振动过程中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甲、乙两木块间静摩擦力在最大位移处达到最大。以甲木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最大加速度
故C错误,D正确;
AB.以甲、乙两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
得
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D。
9. 如图所示,利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标准板来检查平面N的上表面的平滑情况,观察到现象如图乙所示的条纹中的A和B的情况,这说明( )
A. 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B. 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
C. N的上表面A处向下凹陷D. N的上表面B处向下凹陷
【答案】BC
【解析】
【详解】AC.A处所在的条纹是同一条纹,若为直线,则说明该处同一水平线,线上各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都相同,但实际上A处条纹向左弯曲,意味着后一级条纹图中白色条纹提前出现,可见平面的上表面的A处所对应的空气层厚度与后一级条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相同,而后一级条纹本来对应的空气层厚度比前一级大,可见A处向下凹陷,才能实现该处空气层厚度与下一级条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一样,故A错误,C正确;
BD.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即同一条明纹处空气膜厚度相同;从弯曲的条纹可知,B处应该在同一条纹上,厚度相同,但现在推迟出现条纹,说明平面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C。
10. 如图所示,一列振幅为10cm的简谐横波,其传播方向上有两个质点P和Q,两者的平衡位置相距3m。某时刻两质点均在平衡位置且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波谷,再经过0.3s,Q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长可能为2 mB. 周期可能为0.24 s
C. 波速可能为15 m/sD. 0.3 s内质点P的位移大小为10 cm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某时刻P、Q两质点均平衡位置且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波谷,故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A.当P、Q之间的波的形式如图c所示时,则有
则有
λ=2m
A正确;
B.由图可知,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经历的时间可能为
或
解得周期可能为1.2s或0.4s,B错误;
C.图a、b、c、d的波长分别为
λa=λb=3m
λc=2m
λd=6m
当周期为1.2s时,波速为
va=vb=2.5m/s
vc=m/s
vd=5m/s
当周期为0.4s时,波速为
va′=vb′=7.5m/s
vc′=5m/s
vd′=15m/s
C正确;
D.经过0.3s,当质点Q到达波峰时,图a、b中质点P到达波峰,图c质点P到达波谷,图d质点P到达波谷,故0.3s内质点P的位移大小为10cm,D正确。
故选ACD。
二、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
11.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则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_;
(3)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 m,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 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B ②. ③. 630
【解析】
【详解】(1)[1]相邻两亮(暗)干涉条纹的Δx=,要增加观察到的条纹数,即Δx越小,需增大d或减小l,因此应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或使用间距更大的双缝,故A、C、D错误,B正确;
(2)[2]由
得
(3)[3]所测单色光的波长
12. 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
(1)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 mm。
(2)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100 Ω,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器材代号______。
电源E(电动势10 V,内阻约为10 Ω)
电流表A1(量程0~250 mA,内阻R1=5 Ω)
电流表A2(量程0~300 mA,内阻约为5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
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某同学设计方案正确,测量得到电流表A1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x=__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 ①. 0.200(0.198~0.202均可) ②. ③. ④. 相等
【解析】
【分析】
【详解】(1)[1]金属丝直径
d=20.0×0.01 mm=0.200 mm
(2)[2]本题要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无电压表,故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A1充当电压表,由于电流表A1的满偏电压
UA1=ImR1=1.25 V
比电源电动势小得多,故电路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3]当电流表A1、A2读数分别为I1、I2时,通过Rx的电流为
I=I2-I1
Rx两端电压
U=I1·R1
故
不考虑读数误差,从设计原理看,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三、计算题:(共40分,要求规范答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重要的解题步骤,只写结果不给分。)
13. 图甲是一个单摆振动的情形,O是它的平衡位置,B、C是摆球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设摆球向右运动为正方向,图乙是这个单摆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单摆振动的频率是多大?
(2)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试求这个摆的摆长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
【解析】
【详解】(1)由图乙可知单摆的周期
单摆振动的频率
(2)单摆周期公式
整理得
带入数据得
14. 如图,一长方体透明玻璃砖在底部挖去半径为R的半圆柱,玻璃砖长为L。一束单色光垂直于玻璃砖上表面射入玻璃砖,且覆盖玻璃砖整个上表面,已知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为n=,真空的光速c=3.0108m/s,求:
(1)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
(2)半圆柱面上有光线射出的表面积。
【答案】(1);(2)。
【解析】
【详解】(1)由得
(结果中保留根号也给分);
(2)光线经过玻璃砖上表面到达下方的半圆柱面出射时可能发生全反射,如图,
设恰好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为C,由折射定律
得
则有光线射出的部分圆柱面的面积为
得
。
15. 一列简谐横波t1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2-t1=0.5 s。问: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若波向左传播,且3T<Δt<4T,波速是多大?
(3)若波速等于68 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答案】(1)若波向右传播,=(16n+4) m/s(n=0,1,2,…);若波向左传播,=(16n+12) m/s(n=0,1,2,…);(2)60 m/s;(3)向右
【解析】
【详解】(1)由图知波长为8 m,若波向右传播,传播距离为
又有
若波向左传播,传播距离为
又有
。
(2)因波向左传播,且3T<Δt<4T,则必有 ,故n=3,
因波速v=68 m/s,所以,故波向右传播。
2024锦州某校高三下学期2月摸底考试物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锦州某校高三下学期2月摸底考试物理含解析,共24页。
2024成都成华区某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物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成都成华区某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物理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江阴某校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试题物理(必修)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江阴某校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试题物理(必修)含解析,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