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五)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一夜东风,连日细雨,不知什么时候风静雨止。晨起看窗外,天地轻(lǒng) 了一层白纱。滴着雨滴的苦楝树,用黝黑的树权在空中作一幅写意水墨画,很江南很文艺,像远离故土的人午夜梦回时的一缕淡淡的惆怅,像红尘里蓬垢了身心的人心底深处的一缕泥香。窗檐下的蛛网(zhù) 蓄了一兜的钻石,每一粒都__________,每一粒都酝酿着一个少女纯真的梦,每一粒都讲述着一个离人凄冷的故事。
鸟声穿过绿色的枝叶,穿过层层薄雾,扑进你的眉尖心上,耳朵被叮咚的泉水濯洗了一般,满世界都澄澈清亮了,你甚至想采杏花似的,拣一篮来,去沿街兜售。“深巷明朝卖杏花”,你卖的是(jiā)_____媚的鸟鸣。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轻(lǒng) (2)(zhù) 蓄 (3)(jiā) 媚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酿(A.liàng B.niàng) (2)澄(A.chéng B.dèng)
3.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琳琅满目B.沁人心脾C.晶莹剔透D.金碧辉煌
4.班级开展“阅读《西游记》,走进古典小说”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的专题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读书笔记,在小组里交流,字数200左右。
专题一:作品的丰富想象力
专题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专题三: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
二、阅读
古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分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阔”字的妙处。
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止有剩骨 ②顾野有麦场
③其一犬坐于前 ④一狼洞其中
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我如浮云 其一犬坐于前B.屠乃奔倚其下 一狼洞其中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温故而知新D.投以骨 静以修身
9.把下面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阅读蒲松龄的《狼》两则故事,完成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涎垂,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刀,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①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②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鄂,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也!
(注释:①蚤:通“早”; ②昧爽:拂晓 ; ③直:通“值”,价值)
11.这两篇短文的作者是蒲松龄。这两篇短文选自他的文言小说集《 》。
1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缀( )行甚远 (2) 屠大窘( )
(3)一狼洞其中 ( ) (4)既走( ),又从之
(5)弛( )担持刀 (6)意暇( )甚
14.翻译下列句子。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15.“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也!”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从甲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冬天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6.第一段开头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8.联系全文说说,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为结尾,有何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捕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9.下面是对“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表示肯定,放在一起使用是矛盾的。
B.因为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印象模糊,只能用“似乎”表示推测,应该删掉“确凿”。
C.百草园留在记忆深处,给自己带来欢乐的情景扎根脑海,因而用“确凿”来加以肯定。
D.作者故意用看似矛盾的词语表达无限留恋的感情,不但不矛盾,反而更准确。
20.请给选文第二段拟一个小标题。
答:
21.文段中写泥墙根一带有趣味的事有哪几件?请概括这些事件。(每件事不超过4个字)
① ;② ;
③ ;④ 。
2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
23.请概括文段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24.请根据下面《西游记》的情节节选及概括,回答问题。
三、作文
25.请以《有一种爱让我陶醉》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 笼 贮 娇 2.(1) B (2) A 3.C
4.示例:专题一:《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各路神佛妖魔尽情地施展各自神通。在小说中,天府、龙宫、仙境,地狱是打通了的,人物可以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玉皇大帝、东海龙王、天兵天将、妖魔鬼怪等可以共同登场;自然界的虎豹熊狮、花鸟虫鱼,甚至骷髅等都可以变成人形兴妖作怪;有法力的人物可以变形、钻心,无所不能,令人叹为观止。
专题二:《西游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主要人物,还是各路神佛等次要角色,都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使人过目不忘。如孙悟空号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也爱憎分明,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途中,一路上出生人死,忠诚不二,制服了无数妖魔鬼怪,为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猪八戒也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有很多缺点,如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等,但猪八戒也不失忠勇和善良,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憨厚淳朴,能知错就改,是一个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专题三:阅读一部书,可以采用精读或跳读的方法。对于重要的内容、自己喜爱的内容应当精读,对于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跳读,跳过不读。《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在书中很有代表性,值得精读。精读时,要做到细读,细思,鉴赏。就是要仔细阅读事件,了解来龙去脉;要摘摩人物心理。性格,写作的手段;要品味语言、手法等。精读和跳读,是为了抓住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精彩片段,忽略无关紧要的内容,提高阅读的效率。
5.“阔”为“宽阔”之意,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动,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7.(1)止:仅,只;
(2)顾:看,视;
(3)犬:像狗似的(像狗一样);
(4)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8.B 9.①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0.示例一:对于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幻想,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示例二: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猾,终归要失败。
11.聊斋志异 12.C 13. 连接,紧跟 处境困难,为难 挖洞,打洞 离开,跑开 解除,卸下 从容、悠闲 14.(1)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2)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15.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贪婪愚蠢。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16.“妙”在小雪可以把小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上、山腰装点得更秀美。 17.(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村庄和雪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的山温暖怡人的特点。(2)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山色的秀丽如画、古朴、雅致,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山色的喜爱、赞美之情。(答出一种即可) 18.点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给人回味的余地。
19.CD 20.(示例)五彩缤纷的“乐园” 21. ①找蜈蚣 ②按斑蝥 ③拔何首乌 ④摘覆盆子 2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叫声的悦耳动听,体现出百草园给儿时的“我”带来无限的乐趣。 23.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热爱自然的儿童形象。
24. 沙僧 菩提祖师 唐僧 女儿国国王
25.范文
有一种爱让我陶醉
即使地球不再转动;即使明日太阳变得黯淡;即使雾霭笼罩双眼;即使远方的地平线已消逝……当心灵真的已疲惫,悄然回首,我还有我的归宿,在那条爱的长河里,我陶醉……陶醉于爱,陶醉于亲情,陶醉于外婆最无私的奉献。
永远忘不了外婆那布满皱纹的双手,那是辛勤劳作的印迹。那是汹涌于心中最令人陶醉的暖流。婴儿时,是这双手轻轻地抱着我,让我看见外面这精彩的世界,让我感知空气中充斥着的浓浓的情意,交织于我的周围,始终难以散去。稚童时,是这双手缓缓地扇着扇子,使我安然入睡,让我享受着这世上最凉爽的风,让我沉浸于这世上最甜蜜的梦乡,久久不愿醒来,只因那份依靠。而如今,那双手所凝聚的爱始终未曾消退,尽管不再是轻轻地抚摸,不再是缓缓地摇扇,却依然能在每一个瞬间使我感动,让我陶醉。
还记得那个令人难熬的夏日,炽热的空气仿佛正在燃烧,顽皮的水汽也不知躲到哪儿去乘凉了。闷热、干燥,令人难以忍耐。而此时父母因为工作需要只留我一人在家,正当我不停地抱怨时,是外婆犹如天使般来到了我身边。每天下午,她都不辞劳苦地赶几公里路到我家,为我洗衣,做饭,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而到了晚上,当我在房间里做作业时,她总是在外头安静地看看电视,而那电视的声音,更别说我,连她自己都不知是否能听清。无论再怎么困倦,无论再怎么劳累,她总是默默地等着我,陪着我,生怕我随时有什么需要似的,一直待到我睡下了,她才去睡。而第二天早上,她又得匆忙地赶回去照顾年幼的表妹。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天天如此。在这个难熬的、近乎窒息的夏日。
前不久,我第一次独自一人出远门,回来时买了一些礼物,其中必定少不了外婆的那份。当外婆拿着那精美的礼盒时,眼睛里泛着无比喜悦的光彩,那双手却一直舍不得放下。还不住地表扬我乖,说我长大了,懂事了……这些情形都是妈妈向我描述的。她说着说着,我的心中不免泛起丝丝涟漪,有一丝的喜悦,有一丝的感动,还有一丝的愧疚。是啊,当外婆无怨无悔地为我付出时,我似乎总是觉得理所应当地接受了,从未多想过些什么,仿佛地球就是绕着我转,花儿就得为我而盛开。可此时,我小小的礼物就能换取外婆极大的快乐。或许,只因为那份深沉的爱,那份令人陶醉的爱。
沐浴在爱的长河里,幸福、温暖、甜蜜……当我勇敢地走向远方,仅留下个淡淡的背影时,我似乎听到了来自心灵的天籁,那是爱的呼唤。外婆的爱,爱到深沉,爱到忘我,爱到沸腾,爱到令我陶醉……
情节节选及概括
问题
他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谨守佛门戒律。
①“他”指的是 。
他教了悟空七十二变,在悟空临走时,对悟空说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
②“他”指的是 。
“……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生子生孙,永传帝业,无不欢悦。
文中“御弟”指的是③ “我”指的是④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六)(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五)(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六),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