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3桥同步练习(部分有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080396/0-17025132835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3桥同步练习(部分有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080396/0-17025132835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3桥同步练习(部分有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080396/0-17025132835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7题)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咆哮
A.jiàB.xià
看拼音选择正确的词语。
pá xià
A.狍哮B.咆哮
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嗓子
A.sàngB.sǎng
选择恰当的字。
流___
A.趟B.淌
单选
下列加点字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篇(piān)B.流淌(táng)C.鳄鱼(è)D.陈醋(cù)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鹐架(qiān) 绊子(biàn)B.蘸浆(zhān) 揪住(jiū)
C.颧骨(huán) 腼腆(diǎn)D.揩泪(kāi) 穿梭(suō)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题)
看拼音,写词语。
sǎng zi
看拼音,补充句子。
屋yán 下的小麻雀dūn 在窝边,一边伸直bó 子chě 着sǎng 子唱歌,一边shǒu wǔ zú dǎ ,一不留神,shuāi 了下来。
三、阅读理解题(共2题)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歪儿
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i 佼佼者:
ii 跌跌撞撞:
(2) 对第③自然段“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歪儿身子歪,一跑就打斜。B.歪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C.歪儿玩踢罐电报十分吃亏。D.歪儿刻苦学习踢罐技巧。
(3) 第④自然段开头重点写“我”的迅猛威风,与 形成对比。
(4) 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外貌描写
(5)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歪儿坐庄—— ——扔下铁罐——
(6) 第⑤自然段中“我的心第一次被深深地刺痛了”此时的“我”会想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写一写。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雕像(课外阅读)
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您听听这个故事——
20 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湿透,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儿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见了。少年急了,跟着洪水往下游跑。
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
娘!娘——少年哭喊道。
母亲被浪头掀起的片刻,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灶膛里……热着——有 20 块钱在床上的棉絮里……母亲话音未落就被洪水卷走了。
后来少年辍(chuò zhuì) 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意,一直到今天。
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yān yè) 了,他说:“您知道,那少年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那一夜雕塑家失眠了,那场景总缠绕在脑子里。雕塑家开始了自己雕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的创作与雕刻。
雕像揭幕(mù mò) 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儿雨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着……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
企业家紧紧抓起雕塑家的手:“谢谢您!谢谢您!”企业家的声带颤(chàn zhàn) 动着,眼睛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您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i 咆哮:
ii 颇有名气:
(3) 读文中画“ ”的句子,想想这尊雕像表现出了怎样的深刻意义。
(4) 读文中画“ ”的句子,说说雕塑家想表达什么意思。
(5) 请你简要评价文中的三个角色。
企业家:
雕塑家:
母亲:
答案
一、选择题(共7题)
1. 【答案】B
2. 【答案】B
3. 【答案】B
4. 【答案】B
5.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字音的考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读准字音。B 项中的“淌”读“tǎng”,A、C、D 三项的读音均正确,本题选 B。
6.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A 项中,“绊”应读bàn;B 项中,“蘸”应读zhàn;C 项中,“颧”应读quán,“腆”应读tiǎn。D 项全部正确。
7. 【答案】C
【解析】A选项,干燥。B选项,手榴弹。D选项,威风凛凛。
二、填空题(共2题)
8. 【答案】嗓子
9. 【答案】檐;蹲;脖;扯;嗓;手舞足蹈;摔
三、阅读理解题(共2题)
10. 【答案】
(1) i 美好、突出的人物。
ii 形容走路摇晃不稳,像要跌倒的样子。
(2) D
(3) 歪儿的疲于奔命
(4) A
(5) 欺负歪儿;一起玩耍
(6) 我们这么对歪儿,可是歪儿却不记恨我们,还把他的罐扔给我们玩。我们一定要善待歪儿。
【解析】
(1) i 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佼佼者:美好、突出的人物。
ii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摇晃不稳,像要跌倒的样子。
(2)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阅读句子“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可知,这句话有三重含义,分别是:歪儿身子歪,一跑就打斜;歪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歪儿玩踢罐电报十分吃亏。故 D 选项表述错误。
(3) 考查从文段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阅读句子“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可知,第④自然段开头重点写“我”的迅猛威风,是为了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鲜明对比。
(4) 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熟练程度。阅读句子“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可知,这句中的“蜷缩、挤、屏住、起伏”都是动词,所以是动作描写。故选 A。
(5) 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梳理。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从相关情节描写中找到有关“我”情感的词语作答。即为:欺负歪儿、一起玩耍。
(6) 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表达能力。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即:此时的“我”心里会想:我们这么对歪儿,可是歪儿却不记恨我们,还把他的罐扔给我们玩。
11. 【答案】
(1) chù;yè;mù;chàn。
(2) i 大声地叫。文中指水奔腾轰鸣。
ii 名气很大。文中指雕塑家名气很大。
(3) 这尊雕像把一位不顾自己安危,一心只想着儿子的母亲的高大形象刻画出来,表现了一位平凡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
(4) 雕塑家想表达对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最深的敬意和感动。
(5) 致富不忘家乡,永远爱戴母亲的人。
感情真挚,技艺精湛的人。
无私、伟大,为了儿子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解析】
(1) 本题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辍”读chù,意思是停止、终止。如:辍学;“咽”有三个读音,读“yān“时,意思是咽喉;读“yàn”时作动词,下咽;读“yè”时,意思是阻塞,声音因阻塞而低沉:哽咽。故选“yè”。“揭幕”的“幕”读“mù”。颤:chàn颤动;发抖:~抖。声音发~.两腿直~.zhàn发抖。故选“chàn”。
(2) i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可知,①咆哮:大声地叫。文中指水奔腾轰鸣。
ii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可知,②颇有名气:名气很大。文中指雕塑家名气很大。
(3) 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句中划线的部分着重是对雕像的描写,雕像塑造的是一位头发凌乱、头上顶着一块雨布,佝偻这身子冒雨呼唤儿子的母亲形象,这尊雕像把一位不顾自己安危,一心只想着儿子的母亲的高大形象刻画出来,表现了一位平凡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
(4) 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划线部分着重是对雕像的描写。雕塑家听了企业家讲述的故事,深受感动,于是通过雕塑刻画出了一位不顾自己安危,一心只想着儿子的母亲的高大形象。从中可以看出雕塑家想表达对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最深的敬意和感动。
(5) 考查了对文中人物的评价。短文中有三位人物形象:一是企业家。在致富以后,还能回到家乡,为家乡人民修桥,且在桥边建一座母亲的雕像,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家是一位致富不忘家乡,永远爱戴母亲的人;二是雕塑家。在听了企业家关于母亲的故事后,他深受感动,通过精心的构思,把企业家口中描述的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画了出来。由此可以看出,雕塑家是一位感情真挚,技艺精湛的人;三是母亲。通过企业家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在危难之际,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告诉儿子,家里有热热的饭菜,棉被里有二十元钱。虽然一顿热饭和二十元钱微不足道。但是在母亲眼中,为了儿子能更好的生活,它们却是无比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无私、伟大,为了儿子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桥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桥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查字典, 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判断正误, 课内阅读,阅读小说,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桥精练: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桥精练,共3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