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展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023.12
考生注意:
1.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2.试卷中未提示多选的试题均为单选题,作图用2B铅笔或黑色字迹水笔作答。
(一)阅读鄱阳湖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岸边湖陆风显著。近年来,鄱阳湖汛期“高水是湖,洪水一片”,枯水期“低水似河,枯水一线”成为常态,湖泊面积大小变化大。
图1 鄱阳湖周边区域沙山分布
图2 柘矶沙山形成过程
材料二:鄱阳湖周边区域有众多沙山分布(图1),对其中的柘矶沙山剖面进行研究发现,其基底为沼泽层,形成于末次冰期间冰期;进入末次冰期盛冰期,沙山逐渐发育。图2示意柘矶沙山形成过程。
1.湖陆风是沿湖地区由陆、湖热力性质差异引起,风向出现昼夜变化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观测湖陆风最可能用到的两种仪器是: 、 。(2分)
A.手持定位仪B.湿度计 C.日照计 D.温度计
E.风向风速测量仪 F.太阳辐射测量 G.雨量器
2.(1)鄱阳湖形成“湖风”的时段为 (A.白天 B.夜晚)。(2分)
(2)在下图中用箭头标注出此时的大气流动方向,并在方框内填入“高压”或“低压”来表示鄱阳湖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状况。(3分)
图3 “湖风”示意图
3.为探究鄱阳湖面积变化原因,地理研学小组设计了实地水位水量监测的实践活动方案。如下图所示,为监测鄱阳湖对长江干流的调蓄作用,设置了大通、湖口的监测点。
请用图例中的相应符号,在下图中标绘“鄱阳湖水位监测点(A)”和“未受鄱阳湖影响的长江干流水量监测点(B)”的具体位置,并标注上监测点对应的字母代号。(4分)
图4 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流域示意图
4.为及时获取鄱阳湖湖区面积的大小,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2分)
A.RSB.GIS C.GNSSD.BDS
5.研究者根据沙山堆积的下覆地层年代和软体动物化石初步判定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该地质年代属于 (1) (A.相对地质年代 B.绝对地质年代)。读图推断,末次冰期间冰期,气候 (2)
(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鄱阳湖周边洼地以沼泽湿地为主,土壤发育,形成质地致密、厚重的 (3) (A.砂土 B.黏土);进入末次冰期盛冰期,长江和鄱阳湖水位 (4) (A.上升 B.下降),河床裸露提供了沙源,沙粒在 (5) (A.风力堆积 B.流水堆积)作用下,在近岸地带形成沙山。(5分)
(二)长白山分布着大面积的浮石,保存着原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东北虎豹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30分)
材料一: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曾在公元946年喷发,火山喷发引起的冷却效应称为“火山冬天”。长白山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使山上大量的原始植被被烧毁,导致植被重新演替。北坡植被演替开始时间早,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
材料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南部区域(图2)野猪种群数量约为3436~3518只,喜欢拱地觅食,适宜栖息地受地形、植被、水源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
图3 长白山火山灰分布
图2 东北虎活动点及野猪栖息地分布
图4 长白山北坡、东坡植被带分布
图1 长白山地理位置
6.浮石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一种岩石,该岩石的特征是( )。(2分)
A.多气孔 B.片理构造 C.矿物颗粒较粗 D.含有动植物化石
图5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虚线表示外力作用)
7.右图中甲~戊代表岩浆、沉积物和三大类岩石,
浮石形成于( )。(2分)
A.乙→丁 B.丙→乙
C.甲→戊 D.戊→丙
8.根据长白山火山灰分布图,判断天池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时,该地的主导风向是 风。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火山冬天”的形成原因。(6分)
9.据图描述长白山东坡和北坡植被带的差异。(4分)
10.长白山北坡和东坡的植被景观不同,东坡植被演替较北坡慢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流水侵蚀造成地表土壤贫瘠 B.水热充足造成植被类型较少
C.降水较多造成雪线高度较低 D.火山灰层造成土壤地基不稳
11.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具有林木稀疏、树干弯曲、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的特征,是因为该地区( )。(2分)
A.岩体松散,土层厚 B.位于阴坡,光照少
C.气候寒冷,多大风 D.地势陡峭,多落石
12.关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各功能区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实验区可进行教学参观 B.缓冲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C.核心区基础设施最完善 D.各功能区执行相同的生态保护标准
13.为了保护东北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分)
①与俄罗斯开展国际合作,恢复自然生态林 ②设置铁丝网,避免老虎伤人事件发生
③进行全天候监测,了解东北虎的活动动态 ④建设生态走廊,促进东北虎向西北部扩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描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南部区域东北虎活动点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15.有人认为应加强对该地区野猪种群的保护,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三、棕榈油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28分)
材料一: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其棕榈果肉可榨棕榈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主产区在苏门答腊岛;棕榈油出口以原油为主,棕榈油精炼及成品加工产业还比较薄弱。自2020年起印度尼西亚只允许30%的棕榈原油出口。
图1 东南亚局部简图
材料二:苏门答腊岛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苏门答腊岛岛上居民抽干泥炭沼泽森林的水分,焚烧原始林地,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
16.根据材料,说明印度尼西亚种植油棕榈树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17.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对苏门答腊岛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4分)
18.将原有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会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关于其成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2分)
A.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减慢 B.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C.湿地森林面积减少,固碳作用减弱 D.原始林地焚烧,碳排放量增加
19.影响棕榈油加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根据材料,推测印度尼西亚限制棕榈原油出口的原因。(6分)
20.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2023年下半年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并将持续到春季。据图2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导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 (增多/减少),并运用海—气相互作用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
图2 厄尔尼诺与棕榈果单产关系
21.卡里马塔海峡洋流受风向影响,流向季节变化明显。7月,一批棕榈油通过货轮从雅加达出发,经过卡里马塔海峡,途径南海出口到中国。该轮船航行方向与海水运动的关系为 (1)
(A.顺水 B.逆水)。此时,爪哇海海水水温偏高,海水盐度偏 (2) (A.低 B.高)。(2分)
22.中国是全球棕榈油第二大进口国,进口量已占中国植物油消费比重的1/5以上,且高度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阐述中国保障植物油供给安全可采取的合理措施。(4分)
四、《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将国土空间分为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24分)
材料一: 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和河源市龙川县在龙川辖区内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飞地经济”。2023年,龙川县在宝安辖区内揭牌成立“飞地园区”,着力建设专业孵化器和研发中心,引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端新材料等高端项目,开辟“孵化在深圳、转化在龙川”的产业招商和产业培育新路径。两地由此实现了从“单向飞地”向“双向飞地”的转变,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材料二:2021年6月1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探索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2 深圳产业结构变化
图1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及人口布局
图3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模式
23.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的划分主要考虑( )。(2分)
A.区域面积大小 B.人口分布状况 C.地域文化差异 D.经济发展差异
24.(1)2018年~2035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 )。(2分)
A.珠三角地区 B.沿海经济带西翼 C.沿海经济带东翼 D.北部生态发展区
(2)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25.概括深圳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4分)
26.分析深圳和河源设立“双向飞地”的合理性。(6分)
27.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模式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一)阅读鄱阳湖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D、E(1分1空,共2分)
2.(1)A(2分) (2)逆时针箭头(1分)上方低压,下方高压(2分)(共5分)
3.图例和监测点位置正确2分,两个监测点4分(4分)
4.A(2分)
5.(1)A (2)A (3)B (4)B (5)A(1分1空,共5分)
(二)长白山分布着大面积的浮石,保存着原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东北虎豹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6.A (2分)
7.B (2分)
8.西北/西风(2分)。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导致达到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2分);地面辐射减弱,致使近地面大气温度明显地降低(2分)。(共6分)
9.植被带数量:北坡分布复杂,从下到上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岳桦林和苔原,数量较多;东坡植被带单一,从下到上为针叶林、苔原,数量较少。
植被带基带:北坡为阔叶林带;东坡为针叶林带。
(从植被带的数量、分布规律和基带三个角度回答,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10.D (2分)11.C (2分)
12.A (2分)13.D (2分)
14.东北虎活动点数量稀少;空间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大多数东北虎活动点出现在野猪的适宜栖息地及附近。(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15.赞同。理由:野猪种群增加可以为东北虎提供充足猎物资源,减少其他食草动物的压力,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野猪拱地觅食的生活习性可以疏松土壤,破坏森林,促进森林系统的循环更新。
不赞同。理由:野猪种群增加必然导致其食物匮乏,野猪活动范围扩大,破坏农田作物,甚至危害群众的人身安全;野猪觅食会造成植被破坏、土壤疏松,诱发水土流失。
(任答一个观点并说明理由,理由写2点,得4分。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得分)
三、棕榈油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28分)
16.(1)热带雨林 (2)水热 (3)排水 (4)有机质(每个空格1分,共4分)
17.植被覆盖率和水域面积减少,植物蒸腾和蒸发作用减弱,导致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下渗减弱,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容易引发洪涝灾害等。
(每点2分,共4分)
18.C、D(2个选项都选对,得2分;选对其中1个得1分,;选错不得分)
19.原料(2分) 减缓油棕种植面积的无序扩张,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对棕榈油的深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任答2点,4分)
20.减少(2分)
原因:此时,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2分)导致位于大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的水温相对下降,下沉气候活跃,降水减少,影响棕榈生长,棕榈果单产偏低,棕榈油产量降低。(2分)
21.A、B(每个空格1分,共2分)
22.建立棕榈油的战略储备;积极开拓棕榈油进口渠道,保障安全;扩大国内替代品油料作物种植;扩大我国油棕榈树的种植面积。(任答2分,共4分)
四、《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将国土空间分为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24分)
23.D(2分)
24.A(2分);
珠三角地区科学技术水平高,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提高了资源和互补性和生产力。(任答1点得2分,共4分。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政策的支持等也可酌情给1分)(4分)
25.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然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波动上升(2分);
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吸引人口来此就业,促进本地区城市化的发展(2分)。
26.深圳:深圳的技术水平较高,人才众多,设计研发中心借助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2分)龙川: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与深圳距离较近,有利于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任答1点2分)
发展“双向飞地”模式有利于对两地经济协同发展,如改善龙川环境质量、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龙川和深圳的交流与联系等(任答1点2分)
27.能源安全:海上风电和海水制氢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环境安全:风电和氢能是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
海洋空间安全: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生态安全:风机基础的淹没部分可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可为生物增殖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资源量和多样性;
农产品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任答3个角度,每点2分,共6分)
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江苏省徐州市地处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上海市青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上海市青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