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12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12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专题总览,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目录索引,专项模块素养培优,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思维流程第3题,第4题,劳动力,机械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角度一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2021·浙江6月卷)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B.生产量大幅提升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D.生产量大幅减少2.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 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角度二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2023·浙江1月卷)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据此完成3~4题。3.“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B.劳动力成本上升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D.耕地分布不平衡
4.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角度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5.(2021·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米,风浪较小(图1)。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图2)。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
(1)从图2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
(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地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
1.区域能源问题的分析
2.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1)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提高能源开采率;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安全有序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节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3)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给。
3.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4.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及途径(1)生产环节
(2)流通环节进行粮食跨区调剂,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3)进出口环节加强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4)储备环节建立粮食储备。粮食储备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并且具有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功能。
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6.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面临的严峻形势
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
命题角度1“西伯利亚力量”与能源安全(2023·北京东城二模)能源合作是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2022年12月21日“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正式投入运营,从俄罗斯的科维克金气田和恰扬金气田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据此完成1~2题。1.“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投入运营时( )A.科维克金气田夜晚长白昼短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恰扬金气田正午太阳高度大D.我国迎来小寒节气
2.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①可缓解俄罗斯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利于使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 ③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可拓宽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第1题,12月21日在冬至日附近,此时科维克金气田夜晚长白昼短,A正确;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在1月初,B错误;恰扬金气田正午太阳高度接近一年中最小值,C错误;我国迎来冬至节气,D错误。第2题,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并不能缓解俄罗斯的生态环境问题,①错误;利于使用清洁能源,可调整能源结构,②正确;俄罗斯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不是中国,③错误;可拓宽进口渠道,保障中国能源安全,④正确。故选D。
命题角度2耕地非粮化(2023·山东日照二模)耕地非粮化是将大量耕地转化为非粮食生产的行为,以非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率表示非粮化程度。“山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下图示意重庆市2011年、2020年耕地非粮化程度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重庆市耕地非粮化率高的自然基础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水、热、土组合多样 ③地质灾害频发 ④红壤分布广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不足,不宜种粮B.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C.地形崎岖,不宜机械化生产D.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短缺
5.该市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的合理措施有( )①推进耕地规模经营 ②调控蔬菜、瓜果价格 ③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④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位于亚热带,加之地形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大,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合非粮食作物的生产,所以耕地非粮化率高,①②正确。地质灾害频发以及红壤分布广泛等属于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不利于非粮食作物的生产,③④错误。第4题,与粮食生产相比,单位土地面积上生产蔬菜、瓜果等产生的效益更高,且当地城市市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大,导致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B正确。蔬菜、瓜果的生产对土壤肥力要求也较高,A错误。地形因素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高度非粮化的地区多分布在重庆市经济发达的区域附近,并非劳动力不足,D错误。
第5题,推进耕地规模经营可提高耕作业的规模优势,防止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非粮食作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可减少耕地的无序占用;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可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①③④正确。蔬菜、瓜果价格受市场影响而波动变化,借助政府调控价格以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并不合理,②错误。
命题角度3智慧渔业与海洋空间资源安全(2023·山东烟台高考适应性考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鲜消费大国,2022年海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24千克,并从滩涂池塘养殖发展到深远海养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发展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一号”(下图),船长249.9米,排水量达到13万吨,共有15个养殖舱,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换水,边走边养,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粮仓”。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建设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主要是因为( )A.海产品市场需求大B.深远海养殖政策支持强C.造船业技术水平高D.沿海的滩涂总面积较小7.与传统滩涂池塘养殖相比,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可以( )①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②减少投入的总生产成本③维护我国的国土安全 ④提供接近野生的水产品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6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鲜消费大国,人均海鲜消费量大,海产品市场需求大,近海滩涂池塘养殖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我国要发展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A正确;深远海养殖政策支持强、造船业技术水平高是我国建设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我国沿海的滩涂总面积较大,D错误。第7题,与传统滩涂池塘养殖相比,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较为灵活,可以边走边养,提前预测,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①正确;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投入的总成本更多,②错误;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国土安全无关,③错误;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换水,边走边养,可以提供接近野生的水产品,④正确。综上分析,D正确。
考点二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角度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安全(2021·全国甲卷)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 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下图)。
说明采用放牛方式进行生物防火对拉斯特河谷封育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 牛吃掉易燃的枯草和落叶,有效避免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利于青草萌发和生长;牛粪直接归还自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1.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2.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1)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2)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3)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4)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
已知: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
命题角度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2023·浙江杭州二模)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近年来,因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等原因,西双版纳连续几年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下图示意西双版纳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A.保护落叶阔叶林B.更好地种植橡胶C.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D.保护国家耕地资源2.推测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时间是( )A.12月、1月B.3月、4月C.6月、7月D.9月、10月
解析 第1题,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热带季雨林为主,因此当地设立自然保护区不是为了保护落叶阔叶林,排除A;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因此不是为了更好地种植橡胶,也不是为了保护国家耕地资源,排除B、D;我国西双版纳具有许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设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C符合题意。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邻近的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后期当地烧荒,为雨季耕作积蓄肥料,因此B符合题意。
考点三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角度一污染物跨国转移与国家安全1.(2022·山东日照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
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卓有成效的一条河流。
(1)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原因。(2)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为什么固定是荷兰人?(3)简述促使莱茵河恢复原有自然风貌、重现生机的具体措施。
答案 (1)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线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自净能力差。(2)荷兰地处莱茵河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3)加强全流域各国的合作,制订长期计划,共同治理莱茵河;控制河流污染源,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进河流;疏通河道;加强绿化。
角度二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2023·海南卷)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2~3题。2.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A.欧洲西部B.南太平洋C.南美洲中部D.中亚地区3.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A.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B.加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C.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D.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
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形式
探规律 风、洋流与污染物转移:①风会把大气污染物带到其他地区,污染物扩散的主要方向与风向相反。②洋流会把海洋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海洋污染物的扩散方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2.污染物跨国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1)自然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国转移随空气和水自然流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邻近或不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受害,从而使污染物的污染范围扩大。
(2)人为因素导致的污染物跨国转移
3.跨国污染的应对措施
4.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5.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下图示意某研究得出的我国城际间(500千米以上)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
已知: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
命题角度1垃圾进口与污染物跨境转移(2023·辽宁丹东一模)我国从2017年年底起,禁止进口4类24种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来源的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西方国家面临处理大量国内垃圾的难题,同时正积极地寻找垃圾进口替代国。据此完成1~2题。1.2017年后,废塑料进口量大增的亚洲国家最可能是( )A.日本B.墨西哥C.马来西亚D.哈萨克斯坦
2.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对我国相关工业的影响是( )A.工业原料急剧短缺B.改善我国生态环境C.延缓工业发展进程D.上游产业产出增加
解析 第1题,日本是发达国家,A错误;墨西哥不是亚洲国家,B错误;哈萨克斯坦和马来西亚都满足条件,但是哈萨克斯坦是内陆国家,无法通过海运进口大量废塑料,C正确,D错误。第2题,固体废弃物不是主要工业原料,A错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不是对工业的影响,B错误;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对工业发展进程没有明显作用,反而会使得上游产业产出增加,弥补相关材料缺口,C错误,D正确。
命题角度2服务业碳强度与全球气候变化(2023·山东聊城二模)核密度曲线(KDE)是统计学中一种常用的技术工具,它通常用来表示数据的分布特征,曲线“峰”越高,表示对应数据分布越“密集”;右尾拉长、宽度越大,表示区域数据差异程度增加。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是对中国2005年、2012年、2019年服务业碳强度分析后绘制的核密度曲线图。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在样本期内服务业碳强度( )①整体水平先上升后下降 ②整体水平先下降后上升 ③空间差距逐渐缩小 ④空间差距逐渐扩大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4.影响服务业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人口密度B.技术水平C.区域面积D.产业结构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2005年服务业碳强度集中在0.6左右,2012年服务业碳强度集中在0.9左右,2019年服务业碳强度集中在0.7左右,因此样本期内服务业碳强度整体水平先上升后下降,①正确,②错误;从2005年到2019年曲线右尾宽度越来越大,代表空间差距逐渐扩大,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第4题,人口密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服务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影响。人口密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促使碳排放总量增加,集聚效应则使得人均碳排放量降低。技术水平提升是降低能源损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用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初期,服务业盲目扩张导致碳排放强度较大,而随着发展方式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正向影响减弱,因此A、B、D均是影响服务业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区域面积与服务业碳排放强度无关,C符合题意。
1.概念土地流转即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让一部分农民安心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市郊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2.原因(1)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向本地第二、第三产业或外地转移,农村土地撂荒,危及粮食安全。(2)土地碎片化严重,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农业生产附加值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3)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4)因招商引资、工业园区等非农建设项目用地需要,镇、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租赁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
4.影响(1)避免耕地抛荒,提高耕地利用率。(2)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缓解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机械化水平、商品率、农业生产的价值(种植大户增多)。(3)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4)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023·辽宁葫芦岛一模)在江西安义县,一些地区的中低产农田正在加紧建设中,昔日“小碎田”“斗笠田”正在变成连片的“大田”。经过改造,这里的碎块田已经平整为大片的梯田,当地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据此完成1~2题。1.安义县进行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的成本上升B.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土地流转费用上涨D.土地利用方式改变2.通过“小田”变“大田”的方式有利于( )①土地利用有效化 ②缓解耕地非粮化 ③种植结构复杂化 ④田间管理专业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安义县整治的是中低产农田,由于经济原因,农业廉价劳动力数量下降,用人成本上升,面积小、产量低的土地容易造成成本过高、收益变低的情况,A正确。第2题,将“小田”变成“大田”,方便集中管理,集中管理后的管理方式更加统一、专业;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缓解优质耕地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的情况,有效利用土地;种植结构复杂化不是有利影响,③错误,①②④正确,D正确。
(2023·广东揭阳二模)我国D镇地处两河交汇平原,是当地的“粮囤子”“菜篮子”。但近年来,标准化农田无人耕种或耕作质量不佳等现象突出,粮食产量提不上去、单产收益不高。2022年7月,该镇成立合作社,以L村为试点,实行了托管“一块地”方式,通过“减垄增田”“归并置换”,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由合作社实施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村集体经济双增收。“小田”变“大田”,表面上是简单的重整与合并,实际效果形成“1+1>2”的叠加效应。据此完成3~4题。3.土地“托管”前,该镇粮食产量提不上去的主要原因为( )A.耕地碎片化严重B.农村人口外流C.土壤肥力低下D.气象灾害频发4.L村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在一定程度上( )A.扩大了耕种面积B.杜绝了耕地撂荒C.调整了农业结构D.节约了灌溉水源
解析 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D镇近年来,标准化农田无人耕种或耕作质量不佳等现象突出,从而可以看出土地资源不是限制粮食产量的因素,气象灾害也没有具体说明,而当今农村人口外流是一个普遍现象,致使农村大量耕地资源荒废,无人耕种,故选B。第4题,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可以减少垄沟、生产路、闲置地等无效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耕种面积,故选A。
微专题23 清洁能源开发
2.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及意义(1)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②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③太阳能、风能的开发,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质能的开发,需要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④科学技术水平。
(2)清洁能源开发的意义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福建龙岩三模)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下图)开辟了大规模直接利用海水制氢的全新路径。该技术可将风电以氢能形式加以存储,解决了海上风电不易存储的难题。据此完成1~3题。
1.与近海相比,远海采用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A.建设成本低B.设备腐蚀慢C.储电效率高D.风能总量大
2.与单一的“海上风电”相比,采用该开发方式( )A.耗费淡水多B.投资成本低C.能源供应稳定D.生态风险大3.大力发展“海水制氢”对国家安全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A.提高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B.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紧张状况C.挖掘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潜力D.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解析 第1题,远海离陆地更远,管线长,海水更深,建设成本更高,A错误;远海海水对设备的腐蚀可能更快,B错误;储电效率只与设备和工艺技术相关,与离陆远近无关,C错误;远海面积广阔,风能资源更丰富,风能总量大,D正确。第2题,据图所示,与单一的“海上风电”相比,该开发方式直接利用海水制氢,不耗费淡水,A错误;因工艺技术更加复杂,生产线变长,故投资成本更高,B错误;该技术可将风电以氢能形式加以存储,能源供应稳定,C正确;该开发方式是利用氢能,氢能是清洁能源,故两种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不大,D错误。第3题,海洋风能是海洋能源资源的一种,“海水制氢”是对海洋风电的一种高效存储形式,从而提高了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A正确。
4.(2023·山东临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23年2月,我国首个跨区域核能供暖项目(海阳—乳山)在山东海阳核电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核电供暖是从核电机组抽取已经发过部分电的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用户家中。海阳市是全国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未来,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甚至省会经济圈的济南等城市都有望共享绿色热源(图1)。核能综合利用让山东海阳市在全国新能源发展中脱颖而出。图2示意海阳核能综合利用愿景。
(1)与燃煤供暖相比,分析核能供暖的优势。(2)评价图1所示区域发展跨区域核能供暖的地理条件。(3)简述海阳市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的意义。
答案 (1)取暖成本低;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大气污染;减少碳排放,利于“碳中和”;减少煤炭消耗,降低铁路运输和煤炭储备压力;缓解能源紧张。(2)有利条件:城市较集中,区域协同发展基础好,资金充足,技术先进,政策支持。不利条件:沿途为低山丘陵,起伏较大,管道建设难度大;远距离输热过程中能量损耗大。(3)核能综合利用可增加产出,降低成本;促进新型清洁能源发展(如余热利用、氢能);与海上风电、光伏发电互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水淡化),缓解水资源紧张;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解析 第(1)题,可从取暖成本、大气污染、碳排放、能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评价性问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全面分析。有利条件:根据材料和图可知,图示区域城市分布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较好,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由材料可知,供热是通过市政供热管网输送,可知其有政策的支持。不利条件: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山东半岛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管道建设的难度较大,建设成本较高;由图可知,核电厂距离青岛、济南等部分城市较远,管线长,输热过程中热量损耗较大。第(3)题,海阳市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的意义可以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方面: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核能综合利用有利于增加产出,有效降低能源成本和交通运输成本;新型产业的出现,有利于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12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知识构建,真题研析·规律探寻,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矿产资源,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储能技术,抽水蓄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1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10环境与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专题总览,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目录索引,专项模块素养培优,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思维流程第3题,第4题,养分循环,辨析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