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扬州邗江区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含解析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
留尼汪岛位于印度洋西部,除沿岸有狭窄平原外,均属山地和高原,每年的5~11月为其旅游旺季。下图示意留尼汪岛部分地理要素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圣但丁相比,圣约瑟夫( )
A. 自转线速度大,角速度相同B. 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大
C. 自转线速度小,角速度相同D. 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小
2. 留尼汪岛旅游旺季期间(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 岛上昼长夜短
C. 岛上滑坡、泥石流多发D. 岛上盛行西南风
3. 留尼汪岛水系形态是( )
A. 向心状B. 放射状C. 网状D. 梳状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北京时间7月20日21时40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4. 从火箭点火发射到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期间,北京( )
A. 昼渐长,夜渐短B. 昼渐短,夜渐长
C. 昼先渐长后渐短D. 夜先渐长后渐短
5. 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时,纽约(40°43'N,74°W)的区时是( )
A. 4:31B. 8:40C. 14:31D. 16:40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人口超过1000万,市区仅有一条地铁,公交线路有限。北部沿海地区在过去10年下沉了2.5米,目前约40%已处于海平面以下。2022年,该国正式通过法案,批准将首都从雅加达迁至东加里曼丹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促使印度尼西亚迁都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病严重 ②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多发 ③台风多发 ④地面沉降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7. 印度尼西亚火山频发,被称为“火山之国”,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燥,森林大火频发B. 板块生长,地壳运动剧烈
C 地壳分离,岩浆不断涌出D. 板块挤压,岩浆活动剧烈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 )
A. 甲处岩层多气孔构造B. 图示区域发生了三次褶皱
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 丙处景观由内力作用造成
9. 下列地质作用由早到晚依次发生的是( )
A. 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侵蚀B. 断层、褶皱、侵蚀、沉积、岩浆侵入
C. 褶皱、断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D. 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侵蚀
终碛是冰川暂时稳定时期位于冰川末端的冰川堆积物。堆积作用在冰川末端的一定位置连续进行,终碛逐渐加厚增高,常形成弧状冰碛堤,称为终碛堤。冰川融水在终碛堤外形成的扇形堆积物,称为冰水扇。读冰川末端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终碛堤堆积物的特点是( )
A. 大小均一B. 排列有序C. 相对圆滑D. 棱角分明
11. 自冰川末端至冰水扇,各部分形成的外力作用依次是( )
A. 冰川搬运-冰川堆积-冰水搬运-冰水堆积
B. 冰川侵蚀-冰川搬运-冰水侵蚀-冰水堆积
C. 冰川堆积-冰川搬运-冰水侵蚀-冰水堆积
D. 冰川堆积-冰川搬运-冰水搬运-冰水堆积
某年11月16日,我国某天气网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提道:“16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即将到来,它的移速快、降温猛、影响范围广,江湖人称‘速冻小能手’,受它影响,17日至19日,从西北、华北到江淮、江南一带,秋裤封印即将大面积解除!”下图为该年全国秋裤预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导致此次秋裤预警的“速冻小能手”源自( )
A. 西伯利亚高压B. 阿留申低压
C.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D. 夏威夷高压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股强冷空气移动路径,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B. “秋裤分割线”在M处弯曲,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
C. 上海气温较高,秋裤预警程度远低于成都
D. 受此股强冷空气影响,北京周边地区茶叶冻害严重
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15. 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A.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30°的大陆东岸地区
B.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
C.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地区
D.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关于A、B两地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B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影响
B. A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大陆气团控制
C. 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临海,海洋影响显著
D. B地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17. 导致A、B两地降水差异的因素是( )
①大气环流②海陆位置③纬度位置④人类活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额尔齐斯河位于我国新疆北部,河流北侧是阿尔泰山。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额尔齐斯河北侧支流众多,南侧支流很少,其主要原因( )
A. 北侧纬度高,有结冰期B. 北侧是阿尔泰山,植被丰富
C. 北侧为山脉阳坡,温度高D. 北侧是西风迎风坡,降水多
19. 有关额尔齐斯河流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日变化大B. 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稳定
C. 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均大D.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2013年8月,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试水北极东北航道,这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此次试航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的第一步,为未来中国商船大规模通行北极奠定了基础。图为“永盛”号货轮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此次航行过程中( )
A. 甲—乙段布满浮冰B. 乙—丙段偶遇企鹅
C 丙—丁段天气炎热D. 丁—戊段常遇大雾
21. 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对下列海上要道的航运影响最大的是( )
A. 土耳其海峡B. 巴拿马运河C. 苏伊士运河D. 霍尔木兹海峡
科学界一般利用太平洋塔希提岛与澳大利亚达尔文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Pa塔-Pa达)来表征全球气候的变化,称为南方涛动(SOI)。当SOI为负值,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SOI为正值,对应拉尼娜现象。左图为塔希提岛和达尔文位置示意图,右图为2015-2020年期间南方涛动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 当SOI为负值时( )
A. 信风势力增强,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B. 信风势力增强,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
C. 信风势力减弱,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D. 信风势力减弱,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
23. 2020年的7-11月可能出现的是( )
A. 智利沿海降水量增加
B. 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加
C. 秘鲁渔场鱼获量减少
D. 印尼东部干旱灾害重
二、综合题(3小题,共54分)
24. 我国某城市(36°34′N)的一个集中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图1为该小区分布平面图,图2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日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tan 30°≈0.57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2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_,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_______。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黄河流域局部图及甲、乙、丙、丁四地的景观图。
材料二:2022年1月,汤加(175°12'W,21°07'S)火山爆发。图2是汤加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
(1)形成图甲地景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写出该景观的形成原因______。
(2)图乙地是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新月形沙丘。比较沙丘迎风坡、背风坡地质作用及坡度的差异。
(3)图丙位于______地形区,形成该地形区的地质作用是______。分析该地形区的地貌特征______,并从气候、土壤、人类活动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4)图丁处地貌名称为______,从泥沙来源、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5)图2,汤加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写出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发生火山喷发的地质作用、附近岩石年龄大小。
26. 图1是“某时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______号位置(填数字)。
(2)图3四种天气系统中,符合图1甲地天气系统的是______,写出甲地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______及此时被甲地天气系统切断的气压带名称______。
(3)就气流状况看,乙地天气系统的名称为______。
(4)图1所示时刻,上海市的风向为______风。自行设计图例,在图1中画出上海市此时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及风向______。
(5)图4是图1所示季节,东亚季风环流垂直剖面图。在图4中的直线上补画箭头,以正确表示此季节的东亚季风环流。
(6)图1所示季节,孟买的盛行风向是______,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邗江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
留尼汪岛位于印度洋西部,除沿岸有狭窄平原外,均属山地和高原,每年的5~11月为其旅游旺季。下图示意留尼汪岛部分地理要素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圣但丁相比,圣约瑟夫( )
A. 自转线速度大,角速度相同B. 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大
C. 自转线速度小,角速度相同D. 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小
2. 留尼汪岛旅游旺季期间(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 岛上昼长夜短
C. 岛上滑坡、泥石流多发D. 岛上盛行西南风
3. 留尼汪岛水系形态是( )
A. 向心状B. 放射状C. 网状D. 梳状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圣约瑟夫纬度较圣但丁纬度高,线速度小;除两极点外,全球各地角速度都相同,两地自转角速度相同,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题详解】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较慢,到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较快。因此留尼汪岛旅游旺季,即5~11月,先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慢,过远日点之后公转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在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A正确;该地位于南半球,5月至9月23日前后,该地昼短夜长,9月23日前后昼夜等长,9月23日前后至11月,该地昼长夜短,B错误;5~11月为当地旅游旺季,推测其降水较少,5到9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滑坡、泥石流发生较少,C错误;受副高控制时,以下沉气流为主,没有西南风,D错误。所以选A。
【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河流呈放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留尼汪岛沿岸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内部山地为高山气候,温和凉爽。最热月平均气温26℃,最冷月20℃。5至11月为干季,11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北京时间7月20日21时40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4. 从火箭点火发射到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期间,北京( )
A. 昼渐长,夜渐短B. 昼渐短,夜渐长
C. 昼先渐长后渐短D. 夜先渐长后渐短
5. 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时,纽约(40°43'N,74°W)的区时是( )
A. 4:31B. 8:40C. 14:31D. 16:40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得,从火箭点火发射到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期间,为5月30日到7月20日,此时间太阳直射北半球,经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再向南运动,在此期间北京昼先渐长后渐短,夜先渐短后渐长,C正确,排除A、B、D。故选C。
【5题详解】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7月20日21时40分;此时纽约所在时区为西五区。两者相差13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纽约的区时是21:40-13=8:40,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我国春分到秋分昼夜变化,从春分到夏至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此阶段昼长夜短,夏至这天昼最长夜最短;从夏至到秋分夜逐渐变长昼逐渐变短,此阶段昼长夜短。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人口超过1000万,市区仅有一条地铁,公交线路有限。北部沿海地区在过去10年下沉了2.5米,目前约40%已处于海平面以下。2022年,该国正式通过法案,批准将首都从雅加达迁至东加里曼丹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促使印度尼西亚迁都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病严重 ②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多发 ③台风多发 ④地面沉降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7. 印度尼西亚火山频发,被称为“火山之国”,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燥,森林大火频发B. 板块生长,地壳运动剧烈
C. 地壳分离,岩浆不断涌出D. 板块挤压,岩浆活动剧烈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加达人口超过1000万,人口数量多,且城市缺乏合理规划,造成城市病严重,①正确;同时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多发,②正确;雅加达距赤道较近,地转偏向力较弱,不易形成台风,③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雅加达北部沿海地区地面沉降严重,处于海平面以下的国土面积较大,④正确。所以选B。
【7题详解】
一般来说,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印度尼西亚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D正确,BC错误;森林大火不是导致其被称为“火山之国”的主要原因,A错误。所以选D。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 )
A. 甲处岩层多气孔构造B. 图示区域发生了三次褶皱
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 丙处的景观由内力作用造成
9. 下列地质作用由早到晚依次发生的是( )
A. 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侵蚀B. 断层、褶皱、侵蚀、沉积、岩浆侵入
C. 褶皱、断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D. 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侵蚀
【答案】8. C 9. C
【解析】
【8题详解】
甲处岩石为花岗岩,岩石较为致密气孔构造为玄武岩等喷出岩特有的,A错误。根据图中岩层的分布,图示地区只出现过两次褶皱,B错误。岩浆岩侵入与沉积岩交会处形成高温环境,易产生变质岩,C错误。;溶洞为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该图最底层岩层错位,错位岩层都为倾斜分布,故褶皱发生在断层之前,上部岩层覆盖住第一次褶皱的岩层,故应该是先侵蚀形成水平面,再沉积,最后岩浆侵入大多数沉积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岩浆岩为喷出岩,多由气孔构造,以玄武岩为代表;未喷出地表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的岩浆岩为侵入岩,一般比较致密,以花岗岩为代表。
终碛是冰川暂时稳定时期位于冰川末端的冰川堆积物。堆积作用在冰川末端的一定位置连续进行,终碛逐渐加厚增高,常形成弧状冰碛堤,称为终碛堤。冰川融水在终碛堤外形成的扇形堆积物,称为冰水扇。读冰川末端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终碛堤堆积物的特点是( )
A. 大小均一B. 排列有序C. 相对圆滑D. 棱角分明
11. 自冰川末端至冰水扇,各部分形成的外力作用依次是( )
A. 冰川搬运-冰川堆积-冰水搬运-冰水堆积
B. 冰川侵蚀-冰川搬运-冰水侵蚀-冰水堆积
C 冰川堆积-冰川搬运-冰水侵蚀-冰水堆积
D. 冰川堆积-冰川搬运-冰水搬运-冰水堆积
【答案】10. D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终碛堤堆积物是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结合图中堆积物的放大图可得出,终碛堤堆积物的特点是大小不一、棱角分明、排列无序,D项正确,ABC项错误。所以选D。
【11题详解】
冰川末端主要为冰川搬运过来的冰川堆积物;冰川堆积物在冰川末端不断堆积,形成终碛堤;经冰水搬运,冰川堆积物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形成冰水扇。自冰川末端至冰水扇,各部分形成的外力作用依次是冰川搬运—冰川堆积—冰水搬运—冰水堆积,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终碛堤由终碛堆积而成。终碛是冰舌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逐渐堆积起来的。多呈半环状。大陆冰川的终碛堤比较低,高约30—50米,但可长达几百公里,弧形曲率小,山岳冰川的终碛堤比较高,可达数百米,但长度较小。当冰川退缩时,终碛垄可能有数条,长度可达数百公里,其高度不超过数十米。终碛堤有时横越谷地,将谷地堵塞,在终碛堤和后退的冰川之间,形成了冰碛湖盆地。
某年11月16日,我国某天气网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提道:“16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即将到来,它的移速快、降温猛、影响范围广,江湖人称‘速冻小能手’,受它影响,17日至19日,从西北、华北到江淮、江南一带,秋裤封印即将大面积解除!”下图为该年全国秋裤预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导致此次秋裤预警的“速冻小能手”源自( )
A. 西伯利亚高压B. 阿留申低压
C.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D. 夏威夷高压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股强冷空气移动路径,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B. “秋裤分割线”在M处弯曲,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
C. 上海气温较高,秋裤预警程度远低于成都
D. 受此股强冷空气影响,北京周边地区茶叶冻害严重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一股强冷空气即将到来,它移速快、降温猛、影响范围广”可知,此次秋裤预警的“速冻小能手”应属于寒潮天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月,亚欧大陆上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系统影响显著,该高压会促使强冷空气不断南下,从而产生大幅度降温,故A选项正确;阿留申低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夏威夷高压均位于太平洋上,不是此次“速冻小能手”的源地,故BCD选项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此次强冷空气总体移动路径为自西北向东南,A错误;据图可知,“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M处南侧为四川盆地,北部山地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使该地区秋冬季节气温较我国同纬度地区高,B正确;据图可知,上海秋裤预警程度与成都相近,C错误;北京属于暖温带地区,并不适合茶叶种植,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关系。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冷锋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锋,它可以活动于全国各地。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温度大幅度范围下降 ,冻死农作物牲畜,影响生产生活 )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春季的沙尘暴也是冷锋造成的影响之一。
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15. 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A.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30°的大陆东岸地区
B.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
C.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地区
D.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柱状表示降水,6、7、8月份降水较多,而12、1、2月份降水较少,曲线表示气温,1月最高,7月最低,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1月为夏季,7月为冬季,所以该地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B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B。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D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D。
【点睛】地中海气候的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关于A、B两地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B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影响
B. A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大陆气团控制
C. 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临海,海洋影响显著
D. B地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17. 导致A、B两地降水差异的因素是( )
①大气环流②海陆位置③纬度位置④人类活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16. A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分析,A地位于勘察加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BC错误;B地位于加拿大西部沿海,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A正确,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A地的降水量在250mm-500mm之间,B地的降水量大于2000mm,主要是因为B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①正确;A地位于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明显,B位于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明显,②正确;两地纬度位置相当,纬度位置和人类活动不是导致两地降水产生差异的因素,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
额尔齐斯河位于我国新疆北部,河流北侧是阿尔泰山。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额尔齐斯河北侧支流众多,南侧支流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北侧纬度高,有结冰期B. 北侧是阿尔泰山,植被丰富
C. 北侧为山脉阳坡,温度高D. 北侧是西风迎风坡,降水多
19. 有关额尔齐斯河流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日变化大B. 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稳定
C. 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均大D.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答案】18. D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额尔齐斯河水系北侧支流众多,南侧支流很少,说明其支流分布不对称,该河流域北部有阿尔泰山,地势高且阻挡西风,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发育众多河流,故北侧支流众多,D正确;结冰期、植被、温度对水系特征影响很小,ABC错误。所以选D。
【19题详解】
额尔齐斯河主要的补给方式为高山冰雪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河流的水系特征即集水河道的结构,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河道特征(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程度)等。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降水。
2013年8月,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试水北极东北航道,这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此次试航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的第一步,为未来中国商船大规模通行北极奠定了基础。图为“永盛”号货轮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此次航行过程中( )
A. 甲—乙段布满浮冰B. 乙—丙段偶遇企鹅
C. 丙—丁段天气炎热D. 丁—戊段常遇大雾
21. 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对下列海上要道的航运影响最大的是( )
A. 土耳其海峡B. 巴拿马运河C. 苏伊士运河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8月时份正是盛夏,甲—乙段整体纬度相对较低,浮冰早已融化,A错误;乙—丙段多位于北冰洋,没有企鹅,B错误;丙—丁段位于北冰洋,纬度较高,夏季凉爽,C错误;丁—戊段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海水蒸发较强,水汽易凝结成雾,D正确。故选D。
【21题详解】
土耳其海峡沟通地中海和黑海,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对其影响较小,A错误;巴拿马运河主要承担的是美洲东海岸与东亚之间的贸易运输,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对其影响较小,B错误;苏伊士运河主要承担欧洲与亚太间的货运往来(近年来,由中东前往西欧的大型和超大型油轮多经好望角绕行),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将大大分流苏伊士运河的航运,C正确;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原油装船运输的唯一出口,北极东北航道开通对其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海洋生物、航行和污染等。洋流可影响沿岸地区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可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海区易形成渔场。洋流可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洋流从极地地区携带冰山向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巨大威胁;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洋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同时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科学界一般利用太平洋塔希提岛与澳大利亚达尔文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Pa塔-Pa达)来表征全球气候的变化,称为南方涛动(SOI)。当SOI为负值,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SOI为正值,对应拉尼娜现象。左图为塔希提岛和达尔文位置示意图,右图为2015-2020年期间南方涛动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 当SOI为负值时( )
A. 信风势力增强,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B. 信风势力增强,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
C 信风势力减弱,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D. 信风势力减弱,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
23. 2020年的7-11月可能出现的是( )
A. 智利沿海降水量增加
B. 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加
C. 秘鲁渔场鱼获量减少
D. 印尼东部干旱灾害重
【答案】22. D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科学界一般利用太平洋塔希提岛与澳大利亚达尔文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Pa塔-Pa达)来表征全球气候的变化,称为南方涛动(SOI)。当SOI为负值,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势力减弱,秘鲁寒流减弱,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升温,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2020年下半年,南方涛动数值为正,表明出现了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增强,在沃克环流的作用下,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澳大利亚东部、印尼东部降水增多,B正确D错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增强,在沃克环流的作用下,东太平洋盛行下沉气流,智利沿海降水量减少,秘鲁寒流增强,渔场增产,AC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削弱了西太平洋沿岸的季风环流,使我国夏季风势力减弱,厄尔尼诺年夏季风势力弱,全国整体降水偏少,夏季雨带滞留南方特别是华南地区时间长,北方大部高温少雨,南涝北旱,使北方夏秋连旱,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登陆我国台风也会偏少,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二、综合题(3小题,共54分)
24. 我国某城市(36°34′N)的一个集中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图1为该小区分布平面图,图2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日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tan 30°≈0.57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2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_,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_______。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F 小
(2)小区位于36°34′N,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30°;正午时,楼的影长达34.66 m,远大于楼间距20 m。
(3)楼房间距应比上海宽。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
【解析】
【详解】(1)由图乙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判断F最接近日出时段(影子与太阳光线方向相反,此时日出的方向是东北方向)。由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知此时正值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住户客厅内的正午光照面积较小。
(2) 遮光的标准是冬至日日照房屋时间不足一小时。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该小区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求得此时楼影长为34.66米.远大于楼间距20米。
(3)上海比此地纬度低,冬至日楼影长较短,故楼间距较短,而此地楼间距应比上海宽。
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黄河流域局部图及甲、乙、丙、丁四地的景观图。
材料二:2022年1月,汤加(175°12'W,21°07'S)火山爆发。图2是汤加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
(1)形成图甲地景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写出该景观的形成原因______。
(2)图乙地是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新月形沙丘。比较沙丘迎风坡、背风坡地质作用及坡度的差异。
(3)图丙位于______地形区,形成该地形区的地质作用是______。分析该地形区的地貌特征______,并从气候、土壤、人类活动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4)图丁处地貌名称为______,从泥沙来源、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5)图2,汤加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写出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发生火山喷发的地质作用、附近岩石年龄大小。
【答案】25. ①. 风力侵蚀 ②. 风携带沙石磨蚀岩石表面
26. 迎风坡风力侵蚀和风力搬运,坡度缓;背风坡风力堆积,坡度陡
27. ①. 黄土高原 ②. 风力堆积 ③.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④. 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植被破环严重
28. ①. 河口三角洲 ②. 泥沙来源主要是黄土高原;因流水侵蚀、流水搬运作用,大量泥沙带至入海口处;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29.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岩浆活动;岩石年龄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位置图、各类地貌景观图、汤加位置图等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外力作用及表现形式、黄土高原的形成及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成、三角洲的形成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甲地的景观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携带沙石磨蚀岩石表面,上部岩石残留多,下部残留少,说明上部岩石比下部硬度大。
【小问2详解】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缓,主要是以风力侵蚀和风力搬运为主;背风坡由沙脊处掉落沙粒,风力较小,是以风力堆积为主,坡度陡。
【小问3详解】
丙地貌表现为千沟万壑,是在黄土高原区,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的地貌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主要与黄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夏季暴雨集中,冲蚀作用强;植被破环严重,保持水土能力差有关。
【小问4详解】
图丁处地貌多在河口位置,为三角洲地貌,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流水侵蚀、流水搬运作用,大量泥沙带至入海口处,河流含沙量大,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小问5详解】
据图示汤加的位置可知汤加位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附近,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火山喷发的岩浆活动会使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消亡边界处的岩石形成时间早,年龄大。
26. 图1是“某时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______号位置(填数字)。
(2)图3四种天气系统中,符合图1甲地天气系统的是______,写出甲地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______及此时被甲地天气系统切断的气压带名称______。
(3)就气流状况看,乙地天气系统的名称为______。
(4)图1所示时刻,上海市的风向为______风。自行设计图例,在图1中画出上海市此时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及风向______。
(5)图4是图1所示季节,东亚季风环流垂直剖面图。在图4中的直线上补画箭头,以正确表示此季节的东亚季风环流。
(6)图1所示季节,孟买的盛行风向是______,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答案】26. ① 27. ①. C ②. 垂直气流上升,水平气流逆时针辐合 ③. 副热带高气压带
28. 反气旋 29. ①. 东南##偏南 ②.
30. 31. ①. 西南风 ②. 南半球东南信风;偏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时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地球公转轨道图等为背景,涉及热力环流、天气系统等压线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图1甲位于印度半岛,属于低压中心,因此推测图1为7月等压线分布图。结合图2太阳光线和③交在南回归线附近,判断③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①交在北回归线附近,判断①为夏至(6月22日前后),故图1所示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①。
【小问2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甲为印度低压,属于北半球气旋结构,气流逆时针辐合,和C天气系统一致,C正确;A属于南半球气旋系统,A错误;B属于北半球反气旋系统,B错误;D属于南半球反气旋系统,D错误;故选C。
【小问3详解】
乙属于高压中心,气流向四周辐散,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最终形成顺时针辐散的反气旋系统。
【小问4详解】
根据上海市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海洋指向陆地,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最终上海市形成东南/偏南风。
【小问5详解】
图1 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由于海陆之间比热容的差异,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压,最终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空反之,形成图示热力环流:
【小问6详解】
图示季节北半球属于夏季,南亚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此季节孟买盛行西南季风。形成原因为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向右地转偏向力影响下最终形成西南季风。
点睛】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球上植物出现后, 蕨类植物发展时期, 地球大气成分演变的主导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扬州邗江区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扬州邗江区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球上植物出现后, 蕨类植物发展时期, 地球大气成分演变的主导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