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甲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甲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知识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袤(mà) 濡养(rú) 娉婷(pīn) 宠辱偕忘(jiē)
B. 佝偻(lóu) 恣睢(zì) 牡蛎(mŭ) 恪尽职守(kè)
C. 冤枉(wàng) 瞥见(piē) 寓所(yù) 噤若寒蝉(jìn)
D. 宽宥(yòu) 万顷(qīng) 箴言(zhēn) 人才济济(jì)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娉婷(pīn)——pīng,宠辱偕忘(jiē)——xié;
C.冤枉(wàng)——wang;
D.万顷(qīng)——qǐng,人才济济(jì)——jǐ;
故选B。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汲取 糟蹋 略输文采 李代桃僵
B. 亵渎 秘诀 雾凇沆砀 歇斯底里
C. 赃物 端详 俯拾即是 觥筹交错
D. 戳破 嘻闹 仓皇逃窜 山肴野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D.嘻闹——嬉闹,山肴野簌——山肴野蔌。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总是让人瞬间体验悲欢离合所有的情感,使观众心甘情愿变成视觉影像的俘虏。
B. 很多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报道新闻时喜欢断章取义,从而引发一个又一个舆论旋涡。
C.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逐渐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发群体,“防艾教育”进课堂间不容发。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D. 逆境中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努力,仍满怀信心,期待着峰回路转的那一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悲欢离合,指悲伤与欢乐,离散和团聚。泛指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和复杂心情。使用正确;
B.断章取义:泛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只根据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报道新闻时喜欢断章取义”说法正确;
C.间不容发:相隔得非常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练、严谨,没有一点破绽。此处应用“迫在眉睫”形容“防艾教育”进课堂的紧迫性,此项有误;
D.峰回路转,意思是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使用正确;
故选C。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对于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城市社会风气良好与否,社会治安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有健康发展的未来。
B.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C. 天府国际机场投用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内地第三座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
D.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A.两面对一面,“好与否”“有效与否”和后面“有一个健康发展的未来”前后失衡。应改为“城市社会风气良好与否,社会治安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否有一个健康发展的未来”。
B.缺少主语,可删掉“由于”;
D.句式杂糅,删掉“才能够实现”;
故选C。
5. 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②实际上,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至少有两重意义
③尤其是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几乎根本没有触及、发掘
④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只是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而对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则较少提到
⑤这不论对美学界、科学界和教育界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
⑥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A. ④⑤②①⑥③B. ④⑤③②⑥①C. ②①⑥④③⑤D. ④③⑤②⑥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排序能力。首先研读材料,这段材料讲的是对爱因斯坦的谈论不够全面,确定首句是④;根据递进关系从“较少提到”到“根本没有触及”确定第二句为③;⑤是对以上两句的评论,确定第三句为⑤;再讲全面探讨爱因斯坦的意义,确定第四句是②;再分别介绍这两种意义根据选项确定其顺序为⑥①,所以这段话的顺序是④③⑤②⑥①。答案:D。
6.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尚书·尧典》中说“协和万邦”,《易经·乾卦》中有“保合太和”。早在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时,“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字经过三千多年演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谐、协调,协调统一谓之“和”;顺和、平和,不刚不柔谓之“和”;和蔼、和气,即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调和,原意是指调和音乐或调和味道,后人把“调和”引申为化解一切矛盾的方式;和解、和平,所谓“和解”是指结束一切纷争甚至战争。
【答案】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解析】
【详解】考查概括语段。
根据“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和’字经过三千多年演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可概括为: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一)(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各小题。
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①“落地的一瞬间,特别有成就感。”……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00后运动员驰骋冰雪赛场,挥洒汗水、奋力拼搏,不断突破自我,用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猛劲展现中国青年的青春力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小将们不惧强手敢打敢拼的精神告诉我们: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②干事创业,成功背后必定是超越常人的艰辛努力。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到运动员的摘金夺银,从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到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都伴随着激越豪迈的奋斗进行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举世瞩目,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苦练;短道速滑运动员赢得比赛,为国争光,背后是奋勇争先的搏击。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奋斗。
③奋力拼搏方能实现可贵的自我超越,反复淬火才能百炼成钢。这种超越,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如歌曲《超越》所唱:超越所有的定义,超越伟大的干凡,超越自己。
④努力奋斗者,体现着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这种力量源自信念,离不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责在恒久,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难在坚持,离不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从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南仁东带领团队建“中国天眼”望宇宙,再到黄大发率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令人感佩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同时昭示我们: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敢于胜利的征途上。
⑤对于奋斗者而言,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有“春华”才有“秋实”。让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息,努力拼搏,不负历史,不负韶华,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
7. 下列不属于选文所阐述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每一次拼搏都在蓄积力量,不可轻言放弃。
B. 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奋斗。
C. 拼搏的人生需要每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练。
D. 奋斗者应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不负使命。
8. 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B. 选文从“拼搏需要超越常人的努力”“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C. 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充分的论证了“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这一分论点。
D. 无数事业有成者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源自勤奋、拼搏。
9. 下列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B. 敦煌女儿樊锦诗在漫天黄沙的敦煌坚守40年,一生守护“飞天”。
C. 燃灯校长张桂梅带病坚守三尺讲台,点亮了万千乡村女孩的梦想。
D. 追风赴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答案】7. D 8. C 9. A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根据②段“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和⑤段“努力奋斗者,体现着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可知,“每一次拼搏都在蓄积力量,不可轻言放弃”属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
B.根据③段“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奋斗”,可知,“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奋斗”属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
C.根据④段“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可知,“拼搏的人生需要每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练”属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
D.“奋斗者应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不负使命”强调的是要珍惜时间,不负使命,是在向大家发出号召,这不是本文所阐述的观点。本文阐述的观点是“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
C.“举例论证”有误。第③段“这种超越,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知,这里引用了“越是艰险越向前”“不用扬鞭自奋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大家熟知的名言与诗句,有力地论证了第③段的分论点: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这是运用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从而进一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A.不能用来支持本文观点。本文阐述的观点是“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这句话形容的是一个人志气的重要。因此,不能作为本文的论点。
故选A。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各小题。
飞花令: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
①今年,国内最火的原创综艺节目莫过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复旦才女武亦姝在舞台上玩转流传千年的飞花令,激活了国人文化记忆的飞花令圈粉无数。
②在各种脑残网络语泛滥的当下,这种全民复古行为俨然成为一道文化奇观。
③要聊到“飞花令”,就不得不提及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④“飞花”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这里举个例讲讲这种游戏的规则。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开堪折直须折”。乙则接“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以此类推,“花”在第七个字位置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答不上或答错的则罚酒。
⑤尽管也是一种酒令,不过飞花令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
⑥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为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不再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诗词中的高频字,也不再拘泥于关键字在诗句中的顺序。在场上选手完成答题后,由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成绩的第一名,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获胜者直接挑战擂主。
⑦“飞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间的对抗,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飞花令”的竞赛感很强,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兼备,产生了强势的朋友圈刷屏现象。
10. 对古代和央视改良后的飞花令都“烧脑”原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行飞花令时不再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诗词中的高频字,也不再拘泥于关键字在诗句中的顺序。
B. 它不仅考察了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C. 飞花令比一般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
D. 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
1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飞花令”。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飞花令的游戏规则;第⑦段加点字“必须”不能删,它是“一定”之意,起强调作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B. 飞花令是古代酒令一种。它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朝,一诞生便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它是古人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C. 飞花令中的“飞花”二字出自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D. 《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引进改良了的飞花令,竞赛感很强,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兼备,深受国人喜爱。
12. 班级模拟古代飞花令游戏开展诗词名句背诵比赛,比赛设置的关键词是“月”,小康背诵的名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按照古代飞花令的规则,小康是第几个上台背诵的学生?为什么?如果接下来你上台,你可以完整背诵的两句是什么(仅限于九年级上册内容)?
答:第( )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C 11. B
12. ①. 四 ②. 按照古代“飞花令”的规则,关键字在诗句中是第几个字就是第几位,“月”在诗句中是第四个宇,所以小康第四个上台。 ③. 晓镜但愁云鬓改
④. 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根据第⑤段“尽管也是一种酒令,不过飞花令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可知,民间酒令也有一定难度,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民间酒令,“飞花令比一般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有误;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根据第③段“要聊到‘飞花令’,就不得不提及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可知,酒令最早诞生于周,本项“飞花令是古代酒令的一种。它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朝”有误;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诗词积累。
一空、二空:根据第④段“对令人所对出的诗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诗句格律一致,而且规定好的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说,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开堪折直须折’。乙则接‘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以此类推,‘花’在第七个字位置则一轮完成”可知,自己在第几位接诗,关键字在诗句中的位置就是在第几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月”在第四位,说明小康在第四位上台。
三空、四空:列举出九年级上册内容中“月”在第五位的诗句即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三)(15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各小题。
拾鹿角(作者:申平)
①那年春天,我和哥哥到大山深处去捡拾鹿角。
②每到春天,公鹿头上的旧角会自行脱落,然后长出新角来。鹿角可入药,又可作装饰品,一对鹿角,能卖到一两千块。
③春天的山里,说不出有多么美丽。我们却无心欣赏美景,眼睛只管盯着地面,在草丛里、树空间寻找鹿角。
④但是第一天,我们一无所获。哥哥就说:a走,咱再往远处走走。不觉间,我们走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晚上,我们在一块巨石下面支起了帐篷。夜晚的山谷,寒风阵阵,还夹杂着隐约的狼嚎。我们蜷缩在里面,浑身直打哆嗦,紧握砍刀一动不敢动,仿佛一动狼就会扑过来。
⑤天亮以后,哥哥说,赶紧收拾东西往回走吧。但是,我们转了好久,竟然又转回到昨晚宿营的地方来了。我张嘴要哭,却被哥哥严厉制止住。他说:b走,我们换一个方向走。
⑥我们已经没有心思去找鹿角了,只能在大山里不停奔走。当我们走到一片林间空地时,突然惊起一群野鹿,轰隆隆地一阵响,直冲进树林。奇异的是,有一对雄鹿,犄角别着犄角,在原地打转。我们一看,立刻呐喊着冲了过去。两只雄鹿惊慌地侧着身子奔跑,很快就被两棵树夹住,动弹不得。
⑦太好了!哥哥呼喊着跑过去,举起砍刀就要往野鹿脖子上砍,但他的刀突然停在空中,然后又放下,说:不行,野鹿是国家保护动物,砍死是犯法的。我说,那就干脆把它们的犄角敲下来!
⑧我们走到鹿角旁,看到野鹿那两双充满恐惧绝望的眼睛。别住就意味着死亡,野狼会毫不费力地把它们吃掉。既然都是鹿角惹的祸,给你们敲掉正好。我举刀要砸,哥哥又说不行。他说,如果硬砸鹿角,鹿也会流血而死。
⑨哥哥郑重其事地考虑了半天,最后他说:咱们还是帮它们把犄角分开吧,救命总比杀生强。
⑩于是,我们放下砍刀,上前去拆解鹿角。它们却很害怕,脑袋不停摆动挣扎,尖尖的鹿角竟然划破了哥哥的手。后来哥哥开始跟野鹿说话,还轻轻地唱歌给它们听,慢慢靠近,轻轻抚摸它们。野鹿渐渐安静下来。哥哥看准了鹿角卡住的地方,左掰右扭,最后哗啦一声,鹿角真的分开了。两只野鹿立刻纵身跃起,闪电般跑向了丛林。
⑪野鹿获救了,可我们依然迷路。我们在树林里左突右奔,森林好像无边无际。天渐渐又要黑了,我和哥哥的脸变得蜡黄,手脚发抖。我们躺在地上哭起来,一起高喊:救命呀,救命呀!我们的声音在树梢上滚动,在山谷间回荡,回答我们的只有沉默。
⑫正在绝望之际,忽然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声响,我们抬头一看,竟然是一群野鹿举头看着我们,还有两只公鹿朝我们发出“呦呦”的叫声。咦,难道这是刚才我们解救的公鹿吗?它们跑来干什么呢?
⑬哥哥猜测说,它们是不是要给我们带路,走,跟它们走试试。于是我们往前走。鹿群果然在前面不快不慢地走,有时还会停下来等待我们。翻过一座山,前面忽然豁然开朗。我和哥哥不由兴奋地喊叫起来。
⑭这时,鹿群要准备回去了。我和哥哥不断向它们挥手,鞠躬致谢。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鹿群里的公鹿忽然拼命晃动起头颅来,之后听见辟里啪啦一阵响,等到它们消失以后,它们停过的地方,留下了十几只鹿角……
(选文有删改)
13. 请从“原因→结果”角度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因为鹿角可以卖钱所以进山捡拾→因为一无所获①____________→因为内心恐惧所以决定返回→因为迷路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所以放弃鹿角→④____________所以得到野鹿帮助和回报
14. 你想学习一点心理描写手法,于是从文中做了以下摘录。请完成下表。
15. 文中a、b两处画线句,“哥哥”反复说“走”。如果此时小康正为同学演读这个故事,会怎么处理“走”字的重音呢?下面的判断及理由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a句的前一个“走”字,表达了在一无所获情况下,“哥哥”坚持前行的果敢态度,应重读。
B. a句的后面的“走走”,是前路未知的试探,带有商量语气,应读得平缓一些。
C. b句的前一个“走”字,是迷路之际、“我张嘴要哭”时,“哥哥”的严厉呵斥。带有命令语气,应重读。
D. b句的后一个“走”字,是“哥哥”指出离开的路径,也带着商量口吻,可用平缓的语气读。
16. 有人觉得小说结尾突兀、虚假。但你通读之后,认为结尾合乎行文逻辑,也颇具匠心。请分别从情节、主题角度阐述你的理解。
【答案】13. ①. 所以走进原始森林 ②. 所以撞见鹿群 ③. 因为守法和仁爱 ④. 因为教助野鹿
14. ①. 紧张、害怕 ②. 示例:哥哥呼喊着跑过去,举起砍刀就要往野鹿脖子上砍,但他的刀突然停在空中,然后又放下 ③. 惊喜、犹豫 ④. 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15. D
16. 示例:小说结尾,野鹿以脱落的鹿角回报“我”和“哥哥”救助的善举,与开头交待“公鹿的旧角春天会自行脱落”这一情节照应,行文符合逻辑.与前文“我们在山中不断寻找鹿角却一无所获”的情节形成陡转,启示读者思考善举的意义。小说以带有奇幻色彩的野鹿感恩回报之举结尾,意在突显与人为善、于己为善的道理,也彰显了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的主题。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①根据第④段中的“但是第一天,我们一无所获。哥哥就说:a走,咱再往远处走走。不觉间,我们走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可得:所以走进原始森林。
②根据第⑥段中的“我们已经没有心思去找鹿角了,只能在大山里不停奔走。当我们走到一片林间空地时,突然惊起一群野鹿”可得:所以撞见鹿群。
③根据第⑦段中的“不行,野鹿是国家保护动物,砍死是犯法的”和第⑧段中的“我举刀要砸,哥哥又说不行。他说,如果硬砸鹿角,鹿也会流血而死”可得:因为守法和仁爱。
④根据第⑪段中的“野鹿获救了,可我们依然迷路”,结合第⑬段中的“走,跟它们走试试。于是我们往前走。鹿群果然在前面不快不慢地走,有时还会停下来等待我们”和第⑭段中的“:只见鹿群里的公鹿忽然拼命晃动起头颅来,之后听见辟里啪啦一阵响,等到它们消失以后,它们停过的地方,留下了十几只鹿角”可得:因为救助野鹿。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①根据第④段中的“我们蜷缩在里面,浑身直打哆嗦,紧握砍刀一动不敢动,仿佛一动狼就会扑过”可得:紧张、害怕。
②第⑦段中的“哥哥呼喊着跑过去,举起砍刀就要往野鹿脖子上砍,但他的刀突然停在空中,然后又放下”可知,这句话是对哥哥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③“哥哥呼喊着跑过去”表现了哥哥看到受困的野鹿后的惊喜。“但他的刀突然停在空中,然后又放下”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④“我们的声音在树梢上滚动,在山谷间回荡,回答我们的只有沉默。孤寂、绝望”是一处环境描写,表现了人物孤寂绝望的心情。故所用方法是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D.后一个“走”字,是“哥哥”对“我”的催促,语气强烈,也应重读。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赏析,应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来分析结尾的合理性。
从情节的角度来看,末段中野鹿自动脱下鹿角的情节与第②段中的“每到春天,公鹿头上的旧角会自行脱落,然后长出新角来”相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符合逻辑。联系第④段中的“但是第一天,我们一无所获”可知,开头时的一无所获与末段中突然收获了十几只鹿角形成了情节的陡转。在情节的突然变化里,给读者以启示。我和哥哥二人正是因为善良而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从而启示了读者善举的意义。
从主题的角度来看,这一结尾富有奇幻色彩,野路群因为我和哥哥两人的善举而知恩图报,不仅把我们带出了森林,而且还自动把鹿角脱落下来,给我们以丰厚的回馈,这一奇幻的结尾,使文章与人为善,于己为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更加鲜明,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30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各小题。
随园记(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都人游者,翕然①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②;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③。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④,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⑤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选文有删减)
注释:①翕然:络绎不绝的样子。②岫(xiù):山穴,山洞。③宧(yí)窔(yǎ):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④繁瘠(fán jí):繁多。⑤夭阏(è):《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17.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则月一至焉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 故仍名曰随园 故人不独亲其亲
C. 或扶而起之 或异二者之为
D. 随其蓊郁而旷也 杂然而前陈者
18.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B. 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C. 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D. 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19. 分析袁枚取名“随园”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主人姓隋,所以取名“随园”,音同义不同。
B. 买入后修缮,都随其自然,顺着地势高低建造亭台楼阁,顺着水流缓急建桥造舟,全是根据园林原来的条件顺势修改。
C. 住进随园后,袁枚感悟,做不做官,住随园久或不久,都应该顺应自然。
D. 作者对园子的遭遇“恻然而悲”然后买了园子,可见他为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故而随心所欲。
20. 翻译下面句子。
(1)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答案】17. B 18. C 19. D
20. (1)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
(2)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语气助词,相当于呀、罢了/怎么能、哪里能,副词,表疑问;
B.都是连词,所以、因此;
C.有时/或许;
D.连词,表示递进/连词,表修饰;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本句句意为:三十年后,园林倾塌而且荒芜,禽鸟讨厌这个地方不来栖息,百花荒芜。“后三十年”表示时间,其后应断开;“园”“禽鸟”“百卉”分别是后面三个分句的主语,主语有改变,其间要断开,所以正确的断句应为: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A.正确;根据“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的内容可知,起初这个园子的主人姓“隋”,所以得名随园;
B.正确;再结合“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的内容可知,袁枚买到园子后,对园内进行的改建,但改建的原则是顺势而为,随着景物的态势而修补,所以仍然叫“随园”,虽然与原来的园子同名,但意义已经改变了;
C.正确;再结合“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的内容可知,住进园子后,袁枚明白人生很多时候要随其自然,所以这个“随园”又增添了袁枚对人生的感悟;
D.“可见他为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故而随心所欲”错误,表现了作者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初得园的喜悦及对将来悠游林下的生活的憧憬;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
(1)余:我;易:交换;奇:奇妙。
(2)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多:大多。会,聚集。于,在。此,这里。览:观看,欣赏。物:景物。之情:情感。得无:恐怕/是不是。异:差别,不同。
【点睛】参考译文:
金陵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两个山岭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康熙年间,织造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城里人来游玩的,盛极一时,人们给这座园林起名叫做隋园,是因为主人姓隋。三十年后,园林倾塌而且荒芜,禽鸟讨厌这个地方不来栖息,百花荒芜。
我感到悲凉怆然,询问园林之多少钱,说值三百两银子,我拿薪水买下来。修补围墙修剪花草,更换房檐改变用途。高的地方,建成临江楼阁;低的地方,修建溪旁亭子;有溪水的地方,修了桥;水深流急的地方,造了舟船;突起险峻的地方,点缀它的气势;平坦而且草木旺盛的地方,设置了观赏设施。有的风景加强,有的风景抑制,都随它的丰盛萧杀繁茂贫瘠情况而定,因势取景,不是他们消失堵塞,仍叫做随园,和隋圆同音,但意思变了。
建成以后感叹说:“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于是托病辞官,带着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着图书居住在随园里。听苏轼说过:“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不做官。”然而我的做不做官,和住这个园子的长久与否,是相依赖的。两个事物能够交换,肯定其中的一个足以胜过另一个。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
己巳年三月写此文。
(二)(7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
2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气号声进海门”一句,先声夺人,以形象、凝练的语言状写钱塘江潮水经过海门之时,涛声震耳、浪花迸溅的雄壮景象。
B. “州人传是子胥魂”一句融历史传说于诗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涌激荡,怒号不已,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发人深思。
C. 颈联中“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该联写因潮水涨落有规律,人们就据此确定日期和时间。
D. “吴亡越霸成何事”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算不子什么,这是诗人观潮的感慨;“一唱渔歌过远村”抒发了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
22. “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
【答案】21. C 22. 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喻,更能表现钱塘潮奔腾而至的雄壮景象;打雷与“云阵”都属于天气现象,由云阵到雷声,联想自然、贴切。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C.该联(颈联)钱塘潮涨落有规律,就像壶漏报时一样准确,而不是说人们根据潮水确定日期和时间。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鉴赏能力。本题作答时,要先表明观点,然后再分析各版本的妙处。
如选择“千雷震”版。“千雷震”是形容钱塘江潮声如雷鸣,表现钱塘潮由远而至的雄壮景象,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强大;从诗句的意象上说,潮水形状犹如天上的云,由“云”想到“雷”,都属于天气现象,联想自然、贴切。
如选择“千家吼”版。“千家吼”表现钱塘潮奔腾而至时声音震天的气势,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钱塘潮以犹如千军万马的声势,更加生动形象;而“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声音大,没有人的行为,比较呆板。
示例:喜欢“千家吼”。“千家吼”以拟人方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钱塘潮奔腾而至时犹如千军万马的声势,而“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声音大,比较呆板,体现不出这种气势。
(三)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2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4)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6)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 ①. 静影沉璧 ②. 少年不识愁滋味 ③. 山雨欲来风满楼 ④. 湘水无情吊岂知 ⑤.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⑥. 醉翁之意不在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璧、欲、岂、溪、翁。
四、名著阅读(8分)
下面是《水浒传》中与鲁智深相关的回目。请阅读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2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六回主要是写鲁智深,还写了史大郎、小霸王、林教头等人,原因是《水浒传》采用链式结构,先叙述单个的英雄,并由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这样逐步展开,最后总体汇总,使得小说情节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B. 回目中描写鲁智深情节动作的词语“大闹”,是形容场面较大的事件,用在个人身上,说明了鲁智深凭借一己之力掀起了大场面,体现了他的勇猛、豪放;“火烧”是一种斩草除根的做法,说明他赶尽杀绝的态度,体现了他的武艺高强。
C. 《水浒传》是一部以传奇的笔法描写一批当时处于社会边缘人物为了有尊严地生存而对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的反抗史。
D. 《水浒传》把梁山描绘成“八荒共域,异姓一家”,不分贫富贵贱,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25. 有同学认为,对鲁达的称呼不断变化,先是“鲁提辖”,然后是“鲁智深”,再是“花和尚”,这样变化避免了重复使用同一名字的单调。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说说理由。
【答案】24. B 25. 不同意。这与其人生经历有关。鲁提辖的本名是鲁达,提辖是官名,所以人称“鲁提辖”;后来鲁达为拯救金莲父女,在与“镇关西”理论的过程中,一失手将其打死,为了逃脱官府的追捕,只能去五台山出家,住持赐他“智深”这一法号;鲁智深出嫁后尹其性格放浪不羁,不守佛门清规戒律,故称花和尚。同时,也与他背部纹身有关系。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内容能力。
B.“说明他赶尽杀绝的态度”表述有误。林冲被刺配沧州后,管营派遣林冲去看管大军草料场。是夜天降大雪,十分寒冷,林冲出门去买酒,回来后发现睡觉的草房被大雪压倒了,于是在附近的古庙中安歇。陆谦、富安和差拨深夜放火烧了草料场,欲致林冲于死地,回报高衙内,升官发财。三人放火后来到古庙,林冲在三人谈话中得知事情原委,大怒,将三人杀死。从中看出,这是他从懦弱、委曲求全的隐忍到终于忍无可忍,与黑暗现实决裂的性格转变。
故选B。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
鲁智深本名鲁达。当时他在经略相公手下担任提辖,为人豪爽,慷慨正义,被大家尊称为“鲁提辖”。
后来,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到五台山,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鲁智深在五台山落发为僧,虽为和尚,但是修为上却没有戒酒戒荤,不守佛门清规戒律。还有,鲁智深后背肩膀上有青花刺绣,在倒拔垂杨柳时露出后,被旁人喊作“花和尚”,花和尚绰号也因此传开。
五、写作(60分)
26. 小作文
请以“阅读好处多”为开头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的议论性片段,要求摆事实、讲道理,至少使用两种论证方法。
【答案】示例:阅读好处多,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掌握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阅读是一种锻炼思维的好方法,通过阅读别人的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此外,阅读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让我们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通过阅读《昆虫记》,我们了解了昆虫世界的种种奥秘;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提升了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阅读的好处多不胜数,只有走进阅读,才能真切体会。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小作文。
第一,审题。题干要求以“阅读好处多”开头,那也就是说语段要围绕“阅读好处多”这个中心来论述,手法上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运用至少两种论证方法,即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中至少选择两种来运用,字数不少于200字。
第二,思路。“阅读好处多”是这个议论性语段的中心,围绕它展开论述。阅读能够扩大视野,能够锻炼思维,能够培养、提升文学素养,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熏陶心灵,能够陶冶情操,能够培养意志品质等等,文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谈阅读好处。
27. 题目:历练
历练,就是经历世事,得到锻炼,炼就意志与品质。历练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杜小康经历放鸭的孤独,让自己走向成熟;莫顿·亨特经过悬崖历险,领悟了人生哲理……亲爱的你,经受过哪些历练,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
请以“历练”为题完成下面的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②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③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答案】例文:
历练
我们直直地站在那儿,阳光条条杠杠直往我们脸上抽。分明觉着有一滴汗水沿面部艰难往下爬,在脸上开出一条小道。我的脸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挤压在一起,展不开。
我们在历炼,历练坚毅的品格,历练执着的精神。
脑中闪过我们因出错而被罚蹲的情形:一个个无奈地蹲下去,我用自己的重量挤压着右腿,两手五指并拢放于膝盖,上身挺直。一开始,或许因为站太久而感到瞬时的轻松,笔直的腿开始减负。在不久之后,右脚脚底出现了被人撕扯的感觉。紧接着,右腿开始酸胀、麻木,无法动弹。身旁已有同学坚持不住了,左右摇晃着自己的身子,活像一个不倒翁;有的因疼痛开始小声抽泣;有的还暗暗抱怨着这摧残祖国花朵的教官,但似乎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放弃,纵使再多不满也攥紧拳头忍着。看着周围一张张因痛苦而少许扭曲的脸,我只好咬紧牙关。
“好,同学们起立!”万岁,终于可以起来了,我用尽全身力气往上撑,可试了好几次才真的站起来,还不太稳。两腿似乎伸不直了,用力敲敲,没有了知觉。周围充满了低沉的空气。
接下来是踢正步、齐步走和跑步。排面、快慢、节奏……到处是鞋与塑胶跑道的摩擦声,脚底的刺痛一下又一下刺激我的神经。
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炼,还是心灵上的炼,通过忍受汗流下的痒,忍受手被打肿的痛,我懂得了要顽强爬起,拥有了战胜一切的勇气。
在军训期间,我们还抽时间听了许多报告,听学长、老师的谈论,原来我们虽炼了但还未成。
从第一天踏入校园起,每经过走廊,处处贴满各时期优秀的海中人,作为海中学子,我有过前所未有的骄傲。我的海中史才刚开始,之后的一切都是未知数。我期待初中三年生活会多姿多彩,之后的生活会一片辉煌,所以下一步,只有好好努力。
军训苦,但它赐予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会用它们来寻找光明,去发现自我,去让自己闪光。我坚信,再微弱的光也是刺向黑暗的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历练”的意思,就是经历世事,得到锻炼,炼就意志与品质。“杜小康经历放鸭的孤独,让自己走向成熟;莫顿、亨特经过悬崖历险,领悟了人生哲理”,告诉我们,经受历练磨难,会让我们获得益处,得到收获,真正成长起来。历练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养料”。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雏鹰只有自己展翅,才能羽翼丰满,“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人生成长“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都说明了历练的益处。
选材构思:文体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自己或他人遭遇挫折、磨难、困境的经历,得到怎样的收获、教益。可以写成议论文,先提出“人生需要历练”的中心论点,然后通过举事例、讲道理来论证论点,最后得出经受磨练和考验,能让自己成长起来的结论。例句
心理
方法
第④段:仿佛一动狼就会扑过来
①____________
通过幻觉描写,揭示人物心理。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第⑪段:我们的声音在树梢上滚动,在山谷间回荡,回答我们的只有沉默。孤寂、绝望
孤寂、绝望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解析).docx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解析).docx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请你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颈联,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