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月上旬水汽输送的前缘位于,华北地区 8 月降水主要是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 湖北武汉高三一模)2019 年 11 月,新西兰南岛山脉顶部的积雪冰川呈现黄褐色,一些科学家推
测,这些深色沉积物可能与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或沙尘暴有关,并且会加速冰川的融化。结合新西兰图
(下图),完成第 1~2 题。
1
.将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的灰尘携带到新西兰冰川上的大气环流是( )
A.东北信风
C.东南信风
B.西南季风
D.盛行西风
2
.冰川上的黄褐色灰尘颗粒会加速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减少了地面的反射作用
B.增强了大气保温作用
C.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
D.减少了地面辐射
(2020 山东潍坊高三二模)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
性。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华北某县天气实况(下表为部分记录摘取),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
雾雨,久雨大雾晴”验证实践。据此完成第 3~4 题。
月
前期天气
大雾时间
之后天气
份
1
1—13 日晴
14 日早
14 日白天降水
20—22 日降水
1
17—19 日晴 20 日早
1
2
— 1 月 23—28 日 1 月 29 日至 2 月 2 月 3—5 日降
晴
1 日
水
7
26—30 日雨 31 日早
晴
好
3
.该县 1 月主要受( )
A.锋面气旋影响
B.副热带高压影响
C.冷高压影响
D.暖锋影响
4
.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 )
A.云层消散ꢀ水汽减少
B.云层消散ꢀ水汽增加
C.水汽减少ꢀ云层消散
D.水汽增加ꢀ云层消散
(2020 江苏扬州高三三模)2019 年 1 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
地高空的气旋型大型环流)的波动有关。下图为极涡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5~6 题。
5
.图中极涡( )
A.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
B.决定了寒带的范围
C.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D.为近地面带来大量水汽
6
.此次美国东、西部遭遇“超级寒潮”的原因有( )
美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为冷气团的发源地ꢀ②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冷空气势力强,向南扩展速
①
度快ꢀ③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④北美洲地形利于暖湿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
两侧南下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截止到 2020 年 2 月,持续燃烧了近 7 个月、过火面积突破 10 万平方千米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才基
本熄灭。此次丛林大火是近百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丛林大火之一,整个澳大利亚大
陆约三分之一被浓白的烟雾覆盖,烟雾受强烈的气流影响,一些飘向了邻国新西兰,一些则抵达了 11
0
00 千米外的南美洲上空。下图是本次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示意图(颜色越深,灾情越严重)。据此完成
第 7~8 题。
7
.此次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持续近 7 个月的根本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C.厄尔尼诺影响
D.东澳大利亚暖流减弱
8
.烟雾借助气流扩散至南美洲上空,该气流可能是( )
A.盛行西风
C.高空西风
B.东南信风
D.高空信风
每年 9 月,副热带高压南移,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较高纬度的冷干气流
相遇,在我国部分地区形成“秋雨”现象。下图为我国 2017 年 9 月 23 日的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第
9
~10 题。
9
.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图示地区最可能形成“秋雨”的地区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
0.关于图中“副热带高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其成因主要是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③是东亚夏
季风的动力源地ꢀ④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二模)下图示意 1979—2004 年 4 月至 9 月期间 110°E—120°E 平均逐日降
水量(单位:毫米)变化。据此完成第 11~13 题。
1
1.4 月上旬水汽输送的前缘位于( )
A.华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辽东地区
2.图中 20°N 地区 8 月的降水量约为( )
1
A.120 毫米
C.280 毫米
B.200 毫米
D.350 毫米
1
3.华北地区 8 月降水主要是由( )
A.台风登陆造成的 B.空气强对流产生的
C.地形抬升形成的 D.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
1
4.下图中,甲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乙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
(1)依据图示信息判断北半球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图示季节乙图中①地区降水特点,并说明原因。
(3)说明 B 风带的名称,并判断受 A 气压带和 B 风带交替控制的②地区所形成的气候类型。
(4)分析 M 地降水十分丰沛的原因。
1
5.(2020 河北唐山高三零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和气候的一个重要环流系统。
副高的活动是我国天气预报员进行夏季天气预报所必须关注的。用以表征副高特征的指标很多,其
中 500 百帕(平均约 5 500 米高空)等压面高度分布图中 588 线(即 500 百帕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
为 5 880 米)包围的区域常常用来表征副高的位置。下图为夏季某时刻 500 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状
况。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阴影标注出副高的范围。
(2)受副高控制的区域其天气一般比较干热,说明理由。
(3)图示时刻,我国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形成了强降水天气,推测其原因。
课时规范练 10 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
1
~2.1.D 2.A 第 1 题,澳大利亚位于新西兰的西方,将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的灰尘携带到
新西兰冰川上的大气环流是盛行西风,D 正确。故选 D。第 2 题,冰川上的黄褐色灰尘颗
粒会加速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了地面的反射作用,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A 正确。
故选 A。
3
~4.3.C 4.D 第 3 题,由材料可知,该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1 月份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
制,C 对。锋面气旋影响下应多阴雨天气,A 错。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华北地区的影响主要
在夏季,B 错。暖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较小,暖锋主要出现在夏季,D 错。故选 C。第 4
题,“久晴大雾雨”是说天气晴了很久之后出现了大雾,说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因此
容易产生降水。“久雨大雾晴”是说雨后空气中水汽充足,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强,此时不容
易出现大雾,若出现大雾,说明云层消散,天气转晴。故选 D。
5
~6.5.A 6.B 第 5 题,由材料可知,极涡位于极地上空,纬度高,气温较低,且为气旋型大
气环流,所以为冷性低气压,A 正确;寒带的范围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以及昼夜长短的变
化导致的热量差异划分的,从极圈到极点之间为寒带,B 错误;极涡是盘踞在极地高空的
气旋型大型环流,属于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C 错误;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
极地近地面为冷高压,盛行下沉气流,不会为近地面带来水汽,D 错误。故选 A。第 6 题,
读图可知,冷气团的发源地位于极地地区,美国并非是冷气团的发源地,①错误;美国东、
西部海拔高,受地形阻挡,不利于冷空气向南扩展,②错误;题中左图中极涡比较稳定,冷空
气控制的范围较小,右图中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控制的范围较大,③正确;北美洲
中部地区地势低平,利于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空气北上,从而挤压极地冷气团,使其从
东、西两侧南下,④正确。故选 B。
7
~8.7.A 8.C 第 7 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次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意味着发生条件特殊,丛林大火持续燃烧近 7 个月要求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是气候异常
表现,全球变暖会使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更加频繁,是本次丛林大火的根本原因。故选 A。
第 8 题,南美洲在澳大利亚东部,森林大火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其产生的大量烟尘被强
烈的气流卷入高空,受低纬高空西风影响到达南美洲。故选 C。
9
~10.9.A 10.C 第 9 题,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可知,图示地区只有甲地处于来自海洋
的暖湿气流与来自较高纬度的冷干气流相遇的区域,最可能形成“秋雨”,故选 A。第 10
题,“副热带高压”主要是动力成因,①错误;该气压带与南下冷气流相遇形成降水,影响我
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这也是东亚夏季风的动力源地,②③正确;我国北方出
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反气旋的影响,并非“副热带高压”的作用,④错误。故选 C。
1
1
~
1
3
.
1
1
.
A
1
2
.
C
1
3
.
D
第
1
1
题
,
4
月
上
旬
降
水
量
最
多
的
区
域
是
1
5
°
N
—
2
0
°
N
,
说
明
此时水汽输送的前缘位于该地,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为华南沿海地区。本题正确答案
为 A。第 12 题,图中 20°N 地区 8 月的逐日降水量为 9—10 毫米,8 月有 31 天,所以月降
水量为 279—310 毫米,选项中只有 280 毫米在这个区间内,所以图中 20°N 地区 8 月的
降水量约为 280 毫米,本题正确答案为 C。第 13 题,华北地区主要位于 35°N—40°N,8
月降水量约为 100 毫米,8 月是华北地区的雨季,降水主要是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
故 D 正确。华北地区纬度较高,台风发生概率小,且台风降水量更大,A 错误。空气强对
流产生的降水持续时间较短,且降水量大,不会产生持续降水,B 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华北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C 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D。
1
4
.
解
析
:
第
(
1
)
题
,
读
图
可
知
,
图
中
气
压
带
、
风
带
南
移
,
所
示
季
节
为
北
半
球
冬
季
。
第
(
2
)
题
,
该
季节乙图中①地区是夏季,气候炎热干燥,降水少。原因从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方面分析。
第(3)题,B 风带的名称是东北信风带。受 A 气压带和 B 风带交替控制,②地区形成热带
草原气候。第(4)题,读图,M 地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受西南风从海洋
上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高原、山地具有抬升作用,多地形
雨。
答案:(1)冬季。判断依据:气压带、风带偏南。
(2)特点:该季节①地区降水较少。原因:此时为南半球夏季,①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
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3)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
(4)纬度低,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受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沿岸有暖流
流经,增温增湿;高原、山地具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1
5
.
解
析
:
第
(
1
)
题
,
根
据
材
料
可
知
,
5
0
0
百
帕
等
压
面
高
度
分
布
图
中
5
8
8
线
包
围
的
区
域
常
常
用
来表征副高的位置,因此,≥588 线的范围即为副高的范围。第(2)题,受副高控制的区域
其天气一般比较干热,因为受副高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同时不易
形成降水,因此,太阳辐射强;副高控制的区域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所以,天气一般比较
干热。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时刻,我国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位于副高北侧,冷、暖
气流在此交汇,易形成大范围的锋面降水区域,所以,形成强降水天气。
答案:(1)如下图所示:未将 588 线范围内用阴影全部标注的、标注超出范围的均不正
确。
(2)(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太阳辐射
强;区域内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
(3)(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位于副高北侧,当地冷、暖气流交汇易形成大范围锋
面降水区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原因是,如果风带处在②位置,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练习解析版docx、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