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资料:烛之武退秦师知识梳理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67394/0-1702029578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资料:烛之武退秦师知识梳理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67394/0-1702029578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资料:烛之武退秦师知识梳理
展开1.识记字音氾南(fàn) 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阙秦(quē) 杞子(qǐ) 逢孙(páng)2.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3.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共其乏困 古义:缺乏的东西;今义:精神不好。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对妻子的尊称。失其所与,不知 古义:不明智。今义:不知道。4.一词多义5.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扎)(2)动词活用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远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4)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薄弱。)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5)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 (在晚上)既东封郑(向东面)朝济而夕设版焉 (在早上;在晚上)(6)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使……撤兵。)焉用亡郑以陪邻(使……灭亡)既东封郑(使……成为边境)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减少)阙秦以利晋(使……获利) (7)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以……为边境)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6.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邻之厚,君之薄也。君之所知也。以乱易整,不武。(2)省略句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许之若舍郑以(郑)为东道主敢以(之)烦执事(晋君)朝济而夕设版焉(3)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4)状语后置句且贰于楚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二、文学常识《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