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展开1.(2分)下列生物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 )
A.变形虫B.蚜虫C.苍蝇
2.(2分)小明想要培养微生物,最好选择( )
A.池塘里的水B.纯净水
C.自来水
3.(2分)用肉眼可以看见的微生物有( )
A.伤寒杆菌B.蘑菇
C.病毒
4.(2分)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 )
A.陆地B.海洋C.冰川
5.(2分)“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
A.地球是球体B.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C.地球是运动的
6.(2分)与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有关的天文仪器是( )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A.日晷B.圭表
C.沙漏
7.(2分)关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季所有植物都会落叶
B.冬季,一些鸟类会迁徙
C.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
8.(2分)在规划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在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计算?( )
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
9.(2分)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C.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
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
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冬季
C.四季变化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无关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2分,共20分)
11.(2分)近视镜的镜片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
12.(2分)放在冰箱里冷冻的食物,不会变质,可以长时间存放。
13.(2分)为了好看,人们把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
14.(2分)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需要薄而透明,制成玻片标本。
15.(2分)自制显微镜我们需要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
16.(2分)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
17.(2分)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18.(2分)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19.(2分)春分或秋分这一天,阳光会直射在赤道上。
20.(2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西边早,东边晚。
三、连一连(12分)
21.(12分)请将下列现象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之间用直线连起来。
四、综合题(16分)
22.(8分)将地球的结构名称填在相应的位置。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内。
23.(8分)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有许多事情令人感到奇怪,其中之一就是极地的白天或黑夜很长。北半球夏季时,北极中心地区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的时间;而到了冬季,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
(1)如图甲,小雅同学做模拟实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当“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我们会发现 地区始终被“太阳”照射。当“阳光”直射在南半球时,我们会发现 地区始终被“太阳”照射。
(2)将图乙中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画斜线,出现极夜现象的区域涂黑。
五、实验探究(32分)
24.(16分)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从而打开了人类通往微小世界的大门。
(1)显微镜使用的正确顺序是C→ → → → 。
(2)在使用显微镜时,先要把镜筒下降,此时眼睛要注视 (填“目镜”或“物镜”),当我们使用标有“10×”的目镜和“20x”的物镜时,观察到的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倍。当观察到物体的像在视野的右上角时,要将它移到显微镜的中间,应该把玻璃片往 (填“右上角”或“左下角”)移动。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图是 。
25.(16分)小江的大伯是一名科考队员,正在位于北极圈内的“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小江的堂哥(以下简称堂哥)受他爸爸的影响,堂哥和大学同学到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野营。入夜后,堂哥和同伴燃起簧火,畅谈天文地理。
(1)2023年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 。
A.赤道
B.北半球
C.南半球
(2)以下猜测不能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太阳自转
B.地球自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公转的周期是 。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公转的方向是 。
(5)我们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时,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A.模拟实验
B.对比实验
C.验证实验
(6)堂哥给远在北极的大伯打电话,他们的谈话不符合事实的是 。
A.黄河站出现了极昼现象
B.黄河站外企鹅频繁出没
C.黄河站处于科学考察的最佳时节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六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答案】A
【解答】绝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变形虫、衣藻,蚜虫,肉眼可以看到。
故选:A。
2.【答案】A
【解答】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因此池塘里的水是最适合用来培养微生物的水。
故选:A。
3.【答案】B
【解答】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酵母菌等,但也有例外、蘑菇,它们却是肉眼可见的。
故选:B。
4.【答案】B
【解答】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占71%,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故选:B。
5.【答案】A
【解答】“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日心说”是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日月星辰每天绕地球东升西落一次,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及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A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A。
6.【答案】B
【解答】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圭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圭是平放的有刻度的尺,置于圭的两端且与圭垂直。所以与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有关的天文仪器是圭表。
故选:B。
7.【答案】A
【解答】冬季不是所有植物都会落叶,如:常绿阔叶林等、换毛、生长变迁徙等。
故选:A。
8.【答案】A
【解答】解: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一年内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在规划住宅楼群时,楼群间距应依据最长时的楼影计算。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C
【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形成四季,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C
【解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近距点时,时间为每年一月初;而位于远距点时,正好是北半球的夏季,C选项观点正确。
故选:C。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2分,共20分)
11.【答案】×
【解答】放大镜的镜片中央厚、边缘薄。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边缘厚。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12.【答案】×
【解答】食物的腐烂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储存食物时,所以食物放在冰箱中不容易腐败。但是冰箱里的速冻食物时间久了也会变质。
故答案为:×。
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有一个23°26′的夹角。地球仪倾斜的角度就是为了表示这一夹角。
故答案为:×。
14.【答案】√
【解答】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实验室仪器,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故答案为:√。
15.【答案】×
【解答】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所以自制显微镜我们需要两个凸透镜。
故答案为:×。
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如青霉素的发现以及应用。
故答案为:√。
17.【答案】√
【解答】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显著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
故答案为:√。
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即太阳在那个半球,另一个半球是冬季。
故答案为:×。
19.【答案】√
【解答】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而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正好是太阳直射赤道的日子,秋分是越过赤道向南回归线去。
故答案为:√。
20.【答案】×
【解答】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西边晚。
故答案为:×。
三、连一连(12分)
21.【答案】
【解答】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日月星辰每天的东升西落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周期是一年、极昼极夜现象和四季变化现象。
四、综合题(16分)
22.【答案】
;地壳。
【解答】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地幔和地壳,中间是地幔。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可以使地球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火山。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23.【答案】(1)北极;南极。(2)
【解答】(1)小雅同学做模拟实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当“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当“阳光”直射在南半球时,我们会发现南极地区始终被“太阳”照射。
(2)图乙中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五、实验探究(32分)
24.【答案】(1)BADE;(2)物镜;200;右上角;(3)C。
【解答】(1)显微镜正确使用的先后顺序是:①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②对光:转动转换器,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用压片夹夹住;④调焦:调节准焦螺旋,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调整准焦螺旋,调节光线使你尽可能的看清标本,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因此。
(2)在实验中完成上片后,需要将镜筒先下降,防止物镜压破玻片,所以使用标有“10×”的目镜和“20x”的物镜时。显微镜的成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要将它移到显微镜的中间。
(3)在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近似于长方形。
25.【答案】(1)B;
(2)A;
(3)一天;一年;
(4)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5)A;
(6)B。
【解答】(1)2023年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故选项B符合题意。
(2)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太阳自转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的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
(5)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我们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时,故选项A符合题意。
(6)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北,会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故选项B符合题意。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
四季变化现象
昼夜长短的变化
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自转
日月星辰每天的东升西落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2页。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下面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 可以防止龋齿,下列做法能提升我们肺活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挑细选,明辨是非,连一连,有问必答,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