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01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02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坍塌(tān) 莅临(wèi) 随声附和(hé)
    B. 抽噎(yè) 怂恿(sóng) 神采奕奕(yì)
    C. 匿笑(nì) 缥缈(miǎ) 人迹罕至(hǎn)
    D. 黄晕(hūn) 憔悴(cuì) 拈轻怕重(zhān)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_____;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_____;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_____。
    A. 谦虚 勤劳 坚韧B. 谦让 勤劳 坚强
    C. 谦让 勤俭 坚韧D. 谦虚 勤俭 坚强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②浏览词典,泛舟辞海,徜徉碑林,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③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工农仕商们创作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④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划线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__________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__________她假装生气__________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__________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A. ,。,——B. ,;——C. ,。,:D. ,;,:
    5.下面对《观沧海》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临”字统领全篇。
    B.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C.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两句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D.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6.名著阅读。
    根据你对《朝花夕拾》的阅读积累,填空。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①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如《② 》一文中,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③ ”的动因。又如《<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④ ”的批判。
    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7.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3)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 (4)子曰:“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章》)
    (4)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十二章》)
    (5) (6)夫君子之行,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6) (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以抒发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的名句是:“ , 。”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8.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利害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都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降黄风怪救我师父……”
    (1) 选段中的妇人是 ______ 。
    (2) 选段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请将该回回目补充完整。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 ______ 。”
    (3) 妇人为何不肯借大圣宝物,反将其搧走?请简述其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9.阅读《菊花》的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菊花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 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 例如每到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 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
    (选文有改动)
    (1)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说明方法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 下面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______
    A.菊花全都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
    B.菊花耐寒冷,越是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越能生长得更健康,更茁壮。
    C.“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文化传统。
    D.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不仅喜爱菊花质朴的形象,尤其喜爱其高洁的品格。
    (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第①自然段加点词“大多”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②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
    C.第③至第⑤自然段依次说明了菊花适应性强、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高等特点。
    D.本文在介绍菊花时,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行文的脉络清晰。
    10.阅读《太阳下的草帽》一文,回答问题。
    太阳下的草帽
    杜崇明
    ①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草地上,我摘下头上的草帽下意识地摇动起来,驱赶的是蚊子,带来的是一阵凉爽。
    ②已是休工的时间了,火辣辣的太阳下,还有三五个头戴草帽的同事在田间除草,苞谷黄灿灿,水稻黄灿灿,远山近水丰收在望。
    ③抽一支烟,让大自然过滤往事。草帽在手中细细数点,仿佛带着太阳的光芒把心情照耀。常年的机关生活,很难直接与太阳和田野对话。这次进村子、进农户,深入农村一线、深入基层群众中,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久违田间劳作的我,确实感觉有点累了,而手中的草帽,却让我想起了父亲。
    ④父亲是路桥总工程师,路要修到哪里,桥也就跟着修到哪里;父亲和草帽走到哪里,我们的家自然也就搬到哪里。母亲常说:“草帽就是我们的家。”真的,我细心地观察过,每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屋里的家具全是破旧的,但草帽准会是新的。在父亲看来,换上一顶新的草帽,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我还意识到,只要草帽由金黄变成黑黄,那么,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该搬家了。
    ⑤太阳造就汗水和智慧,草帽见证信念和意志。真正的阳光,也正属于草帽。
    ⑥一次,母亲病重躺在家里床上。我盼望着父亲早一点回来,给母亲煎药。可父亲刚回到家就接到一个电话,不由分说,他拿起草帽又要朝工地赶去,大桥工地建设更需要他。我用异样的眼光望着父亲拿起草帽。父亲愧疚地摸着我的头鼓励说:“男子汉要学会顶起一片天。”
    ⑦又一次,父亲要到省城开劳模表彰大会。他希望我在五一假期读读他的一本日记《坚持和执着》。路桥,是代表他才华的文章。他爱事业就像爱生命。宿命的爱,完整的爱,不会随意被烈日暴晒,被风雨打湿。也就在父亲把一顶旧草帽挂在墙头的一刻,我忽然意识到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⑧两年后的一天,一辆我所熟悉的吉普车来接我和母亲,从陈驾驶凝重的目光看得出,显然是父亲出事了。果然,他告诉说,我父亲为了救一个触电的工人,自己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正在医院抢救。顿时,母亲有点支撑不住了。“男子汉要学会顶起一片天。”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扶着母亲低声细语:“爸爸是好样的。”到了医院,我们看见一个工人模样的人,拿着一顶草帽跪在地上请求医生,要救活他的恩人。认识我们后,他拉着我和母亲的手哭诉说,他触电后,是我父亲用这顶草帽,把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自己却……
    ⑨父亲终于苏醒了,是在我守候的睡梦中苏醒的。 晨曦,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父亲伸过手,拿起我手中的草帽看了看,然后,轻轻地扣在我的头上。我忽然觉得我完全长大了。后来,我获得硕士学位,成了工程师,成了公务员。我更加理解了,有太阳才有白天,才有路,才有草帽顶起的一片天。
    ⑩“上工啰……”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我收藏好记忆,戴上草帽,拿起锄头,又走进了一片丰收的玉米地。
    ⑪我忽然感觉到,这顶太阳下的草帽,不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本质的一部分吗?
    (1) 本文以“草帽”为线索,写了有关父亲的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2) 如何理解父亲所说的“男子汉要学会顶起一片天”?
    (3) 赏析选文第(9)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句子中所蕴含的情感。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结尾说“这顶太阳下的草帽,不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本质的一部分吗”,从本文来看,中国知识分子的本质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利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B.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一个热爱事业、舍己为人,却不注重教导儿子做人的人。
    C.文中所说“屋里的家具全是破旧的,但草帽准会是新的”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破旧的家具和崭新的草帽作对比,突出草帽的重要和对新生活的预示作用。
    D.第(9)段中“父亲伸过手,拿起我手中的草帽看了看,然后,轻轻地扣在我的头上”一句表现了父亲看到草帽后踏实的心理,并想把他送给儿子。
    E.作者笔下的“太阳下的草帽”既指具有遮阳作用的真实的草帽,又指热爱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和能顶起一片天的担当责任。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阅读《狼》一文,回答问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目似瞑
    C.一狼洞其中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B.“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词句,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
    C.文章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D.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1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
    【注释】①原:原国。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遂与大夫期十日
    ②遂罢兵而去
    (2)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3) 选文中群臣为什么劝谏晋文公?晋文公最后为什么没有听从群臣的劝谏?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原因。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长大是一个人从身体到心理的变化。可爱的你,为刚刚下班回家的父母沏上一壶热茶,是一种长大;懂事的你,能够为疼你爱你的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是一种长大;冷静的你,能够坚持不懈地完成一件事,是一种长大……长大意味着学会为他人着想,长大意味着学会承担责任,长大意味着学会感恩回报……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可以丰富头脑,增加知识储备,有利于学习,但他们却把大多的时间投入到电视节目和音乐之中,很少阅读书籍,学生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有待提高。
    【材料二】学生阅读图书的种类比较丰富,但大多数学生喜欢科幻、鬼怪、侦探类的书籍,也喜欢看《读者》之类的杂志,还有一部分学生倾向娱乐杂志或汽车杂志,名著阅读数量较少,他们大多对《西游记》《水浒传》感兴趣。
    【材料三】沉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由于课业负担沉重,学生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大部分学生基本上不看课外书,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学生即使偶尔看一会儿,也是时下流行的一些书籍,那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根本无取顾及。
    【材料四】曾国藩是近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但对于女的教育却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他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检,永不贫贱”。“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1) 上面四则材料与“少年正是读书时”无关的一则是 ______ 。
    (2) 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分别概述其它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有误,“莅临”的“莅”应读作“lì”,“随声附和”的“和”应读作“hè”。
    B.有误,“抽噎”的“噎”应读作“yē”,“怂恿”的“怂”应读作“sǒng”。
    C.正确。
    D.有误,“黄晕”的“晕”应读作“yùn”,“拈轻怕重”的“拈”应读作“niān”。
    故选:C。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可依据空格前的语意辨析作答,麦穗低头,教给我们的是谦虚;蜜蜂则以勤劳而得到人们赞美;滴水穿石,则是坚韧的生动“例证”。
    故选:A。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此题,可依据具体语境辨析。
    3.【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错误,第②句成分残缺,删去“通过”。
    故选:B。
    本题考查病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
    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4.【答案】D
    【解析】“她笑”是句中一般性停顿,第一空用逗号;“她笑……也向她笑”与“她假装……也向着她生气”是从两个不同方面表述,二者间为并列关系,所以第二空用分号;“她假装生气”为句中一般性停顿,第三空用逗号;“她忽然灵机一动”是后面内容的总起,所以第四空用冒号。
    故选:D。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平时学习中,我们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平时学习要掌握各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并在写作中正确运用。
    5.【答案】A
    【解析】A.有误,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整体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分析各选项内容的正误。
    诗歌译文: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诗歌鉴赏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阐述概念。
    6.【答案】旧事重提,藤野先生,弃医从文,孝道
    【解析】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又如《<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答案:
    ①旧事重提
    ②藤野先生
    ③弃医从文
    ④孝道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和名著常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并要对易考点做好概括梳理。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7.【答案】【小题1】
    (1)江春入旧年
    (2)夕阳西下
    【小题2】
    (3)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题3】
    (4)可以为师矣
    【小题4】
    (5)不舍昼夜
    【小题5】
    (6)静以修身
    【小题6】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8.【答案】【小题1】铁扇公主
    【小题2】芭蕉扇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解答此题,要根据语段判断出处为《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情节。由此可以知道该妇人是铁扇公主。
    (2)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解答此题,要结合自己对名著知识的积累情况进行作答。“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3)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解答此题,要结合名著中的其他故事情节进行作答。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服,她怀恨在心。
    答案:
    (1)铁扇公主(罗刹女、铁扇仙)
    (2)芭蕉扇
    (3)因为她的儿子红孩儿擒了唐僧,孙悟空为了搭救师父,请来南海观音把红孩儿收服了做善财童子,使她母子分离。
    本题考查名著综合性阅读。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名著知识,进行作答。
    本题考查一部名著,考点包括名著人物、名著故事情节,只要学生对《西游记》的相关知识了然于胸,即可顺利答题。
    9.【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
    A.正确,第二自然段画线句阐述了菊花从不同角度的分类。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不是“打比方”。
    B.有误,第三自然段画线句把菊花和郁金香对土壤的要求对了比较,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
    C.有误,第四自然段画线句举了“菊展”的例子,这是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D.有误,第五自然段画线句提到“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注意时间词“2200”,这里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本细节内容的把握。
    A.有误,“菊花全都开放在秋寒之季”和文本第一段中表述“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的表述不符合。
    B.有误,“菊花在少光和寒冷的地方长得健康、茁壮”和文本第三段中的“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表述不符合。
    C.有误,“重阳日赏菊,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文本第四段“重阳日赏菊,成为我国一种文化传统”表述不符合。
    D.正确,表述和文本第六段第一句话相符。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第3-5段的中心句分别是每段的第一句话,依次说明了菊花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有药用价值等特点。所以C项错误。
    故选:A。
    答案:
    (1)A
    (2)D
    (3)C
    这篇文章为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菊花,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文中写了菊花的称谓、种类,菊花的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药用价值多。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阅读一篇说明文,要知道说明对象是什么?往往从题目和关键语句中去分析。说明方法有哪些?比如: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引用等。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往往是准确、严谨。有些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比如初中教材中的《苏州园林》、《梦回繁华》等文章。
    10.【答案】【小题1】BD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在通读文本,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先找出事件,再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第三段引出对父亲的回忆,第四至九段开始介绍父亲并叙述与父亲有关的事。第六段,写父亲在母亲病重时,依旧奔赴需要他的大桥工地;第七段,写父亲希望“我”读他的日记;第八、九段,写父亲为救触电的工人,身受重伤。
    (2)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掌握能力。细读文本可知,父亲多次叮嘱“我”“男子汉要学会顶起一片天”,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国为家,为了救一位工友的性命不怕牺牲。这也是父亲对“我”的希望,希望“我”能像他一样不仅支撑起家庭,也要支撑起国家与社会,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晨曦,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晨曦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晨曦给人带来的温馨和希望,烘托出人物的喜悦心情。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CE.正确;
    B.有误,“却不注重教导儿子做人的人”错误;
    D.有误,这一系列动作,其实是一种责任的传承。体现父亲对“我”的关心和期望,他希望“我”快快长大,早日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
    故选:BD。
    答案:
    (1)父亲不顾母亲病重,在接到电话后拿起草帽赶赴工地;父亲到省城开劳模表彰大会前在墙上挂草帽;父亲奋不顾身用草帽救触电工人。
    (2)这句话既是父亲的写照,也是父亲对“我”的期望。身为男子汉,不仅要顶起家庭的天,更要顶起社会的、国家的天。
    (3)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晨曦给人带来的温馨和希望,烘托出人物的喜悦心情。
    (4)BD
    本篇文章讲述了“我”在深入农村一线工作之时,看到草帽想起了父亲,想起了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生活的乐观向以及对同事的善良有爱,从而表达了“我”对像父亲一样的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赞扬。
    (1)父亲不顾母亲病重,在接到电话后拿起草帽赶赴工地;父亲到省城开劳模表彰大会前在墙上挂草帽;父亲奋不顾身用草帽救触电工人。
    (2)这句话既是父亲的写照,也是父亲对“我”的期望。身为男子汉,不仅要顶起家庭的天,更要顶起社会的、国家的天。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晨曦给人带来的温馨和希望,烘托出人物的喜悦心情。
    (4)BD
    11.【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D.正确;
    C.有误,句意: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径:径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辨析能力。
    A.犬:名词活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B.瞑:闭眼;
    C.洞: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
    D.隧:名词活用作状语,从隧道。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有误,本文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BCD.正确。
    答案:
    (1)C
    (2)B
    (3)A
    【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而”的用法:
    ①学而不思则罔。(而:表示转折关系)
    ②温故而知新。(而:表示承接关系)
    ③杂然而前陈者。(而:表示修饰关系)
    ④博学而笃志。(而:表示并列关系)
    12.【答案】【小题1】约定
    【小题2】离开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于是和士大夫约定了十天的期限。期:约定。
    ②句意:于是下令撤兵,离开了原国。去:离开。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信,信用;为,做。句意为: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这么做。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群臣劝谏晋文公,是因为他们知道“原三日即下矣”“原之食竭力尽矣”。晋文公之所以没有听从群臣的劝谏,是因为他“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结合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述即可。
    答案:
    (1)①约定;
    ②离开。
    (2)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这么做。
    (3)群臣劝谏晋文公是因为原国粮食已经吃完,兵力也用尽了,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了,但是晋文公却要收兵回晋国。晋文公不听从群臣的劝谏是因为已经到了他和士大夫约定好的十天期限,如果不回去就失去了信用。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士大夫约定了十天的期限。可是到原国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鸣金退军,(准备)收兵离开。这时,有从原国出来的士人,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君主姑且等待一些时日吧。”晋文公说:“我跟士大夫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这么做。”于是下令撤兵,离开了原国。
    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
    (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
    (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
    13.【答案】那一刻,我长大了“今晚学的什么?”父亲质问道。
    我听出了气氛里的火药味。“复习基……基础知识,”我迟疑地说。令我想不到的是,我回来后的第一句话便露出了马脚。
    “去哪儿了?”父亲继续问。“上……同学家了。”我意识到父亲已知道我没去上课,便改了口。“哪个同学?”父亲的语气变得轻蔑,音调上扬。“你今天晚自习应该上写作指导课。你去的却是网吧,没错吧!”父亲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我那脆弱的伪装。“我以前说过什么?绝对不许逃课、撒谎,你忘了吗?”“没……有。”我鼓足了全身的勇气,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
    父亲解下了皮带,握着皮带的手朝一旁的桌子隐约点了点。
    “撅屁股——!”父亲突然大喝一声,我软绵绵的身躯惊得坐到了地上,不过神经的连接恢复了。我运起身体的气力,蹒跚地走到桌子旁,惊恐地伏在上面。
    一声皮带撕裂空气的响声宣告着我身上一道血印的产生。劈啪声,空气撕裂声,我腹痛的闷哼声,交织在一起,眼泪从脸上滑落。撕裂声没有停止,我恐惧的身体也被疼痛占据了,我的脑子也麻木了。
    就在这麻木中,屋里却如石破天惊般传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哭叫声,“住手,别……打了!”母亲随着叫声从屋里冲了出来,脸上挂满了泪水。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在这间房子里最痛的不是我,而是母亲。她既为我犯错而伤心,又不忍看我挨打,就躲在了屋内。那刺耳的皮带声刺痛的是她的心。
    父亲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该怎么办。
    母亲的泪水如同醍醐灌顶,使我顿时明白:我的身边有两道坚固的屏障,一道是坚硬粗糙的,一道是温和柔软的,虽然外表不同,但材料是一样的,都是用爱筑成的。
    爸妈用他们不同方式的爱为我抚平了身上的伤痛,但随之而起的是剧烈的心痛:“妈,没事的。”我拭干了母亲脸上的泪水,顿了顿,又转向父亲:“爸,以后我再也不会做这种事了,为了……妈和你。”
    父亲手中的皮带无声地滑落到了地上。随之而至的,是一个深爱自己儿子的父亲晶莹的泪。
    就这样,在这晶莹的泪光中,我突然长大了。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可知,本题的题眼是“长大”,什么是“长大”?“长大”即“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增高,还可以是品德方面的成长:会帮助同学了,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了……还可以是学习方面的成长:能坚持不懈地学习了,能主动探索知识了,知道细心的重要性了……还可以是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了……在失败中的成长:在失败中得到启发,在矛盾中得到教训,在后悔中得到成长……我们还应注意到,是“那一刻”让“我”长大,从生活中选取让“我”深受启发的、忽然长大的那件事,一定是亲身经历的,深有体会的,这样才能写得有真情实感。行文时一定要开头、结尾点题,文中叙述条理要清楚、抒情要真挚、细腻,才能为文章增色。
    许多孩子的成长中,可能都有一段出轨、犯错的时候,促使他改变的,也许是父亲的皮鞭,也许是母亲的泪水。本文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和真挚自然的情感,具有独特的感人力量。开头“我”与父亲的对话兼神态描写,先声夺人,生动地表现出“我”的恐慌和父亲的盛怒,被打时的声音描写渲染出气氛的紧张和压抑。神来之笔是母亲的哭喊,简短的几个字却表现出母亲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我”的顿悟,自然可信,升华了情感,深化了主题。一家人的三种泪光,同中有异,却都具有催人泪下的效果。
    14.【答案】【小题1】材料四
    【小题2】
    【解析】答案:
    (1)材料四
    (2)材料一:学生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有待提高。
    材料二:学生阅读书籍种类多样。
    材料三:课业负担成为了学生阅读的障碍。
    (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细读这四则材料可知,前三则材料都与少年读书有关。第四则材料则强调了家风家训对少年的影响,所以与“少年正是读书时”无关的材料是第四则。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细读前三则材料可知,第一则表现是当前学生没有自觉阅读的好习惯这一现状。材料二表现了当前学生的阅读书籍种类非常丰富。材料三表现了沉重的课业负担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障碍。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需仔细阅读题干,分析题意,根据题目中的要求,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提取即可。或用材料中的原句,或者把关键性的词语串联成句。A.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
    B.屠大窘
    (处境困迫,为难)
    C.一狼径去
    (小路)
    D.乃悟前狼假寐
    (睡觉)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共10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