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章第2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再发生变化就意味着内环境达到了稳态
B. 只要人体温度和pH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体内的酶就可以发挥最大活性
C. 内环境稳态只需要呼吸、消化、泌尿、循环四个系统的调节
D. 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与内环境稳态类似的特性
2. 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然窜出的蛇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种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
B. 调节呼吸的基本活动中枢位于脑干,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 “撒腿就跑”或“原地不动”说明内脏运动神经参与了该调节过程
D. 惊吓引起的心跳等内脏器官活动变化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不受意识控制
3. 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与突触后膜的受体(NMDA)结合后会引起Na+内流。若谷氨酸持续刺激,会引起Na+过量内流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从而引起运动神经元病(MND),其致病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B. NMDA与谷氨酸结合后将其转运到细胞内
C. Na+过度内流可能会引起神经元的渗透压增大
D. 促进突触间隙中谷氨酸回收可能会缓解MND
4. 草原上蝗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它们会啃食牧草,从而影响牧草的产量。科研工作者研究了四种蝗虫种群密度对草原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信息素吸引宽须蚁蝗聚集并将其捕杀后,会使宽须蚁蝗的K值降低
B. 与其他三种蝗虫相比,亚洲小车蝗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最小
C. 影响草原上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年龄结构
D. 狭翅雏蝗在低密度时不会抑制牧草生产,在较高密度时会抑制牧草生产
5. 在非洲草原上有斑马、野牛、牛羚和瞪羚等食草动物,它们迁徙时按一定次序陆续穿过草原,不同种类的动物取食草被的部位不同,并为下一个到来的物种留有食料。关于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些食草动物间存在着生态位差异
B. 上述现象是长期的协同进化的结果
C. 上述现象使生物种间竞争程度增大
D. 上述现象提高了生物对资源的利用
6. 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来说,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比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经历的阶段多
B. 裸岩上的群落演替速度慢,与缺乏土壤、植物繁殖体等因素有关
C. 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都必将经历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和乔木阶段
D. 这两种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逐渐复杂化,群落对空间和资源利用更充分
7.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荷塘生物群落
B. 受惊后鸥鹭起飞时的鸣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
C. 蜻蜓能帮助荷花传粉,蜻蜓采食荷花的花蜜有助于物质循环
D. 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栖息空间
8. 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经b 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能量,丙、丁表示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b 的同化量,乙的值等于甲的
B. b 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不属于b 固定的
C. 能量流经b 的途径与流经c 的相同
D. d 是异养生物,其能量都来自b 和 c
9. 发酵工程是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以混合菌种的发酵为主
B. 面包、酸奶等传统发酵食品中包含着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等
C.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物多样化,且废弃物不会污染环境
D. 发酵条件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物的形成
10. 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下列关于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微生物在培养时都必须添加氮源
B. 液体培养基含有水,而固体培养基不含水
C. 培养基中的碳源可能同时也是氮源
D. 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11.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X物质的抑菌效果。在平板中央处打孔后加入X,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和计算抑菌圈直径平均增幅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含有该细菌所需的全部营养
B. 抑菌圈大,表明X物质的抑菌效果较好
C. 实验2h后,抑菌圈直径平均增幅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D. 在图2中,24h时比2h时的抑菌圈更大
12. 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表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经过①紫外线照射后,可能有少数三孢布拉霉负菌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B. 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橙红色区域较大的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C. 要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②操作接种后再培养
D. 能在添加了β-紫罗酮的图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目的菌,其基因都发生了改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为研究激素对侧枝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GR24(独脚金内酯,一种植物激素)和NAA(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某植物的侧芽,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因变量的检测指标为侧枝长度
B. NAA对侧枝抑制作用比GR24的更明显
C. GR24和NAA均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D. GR24和NAA均在植物细胞中合成
14. 下图是一种酵母菌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图,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t1时刻,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
B. a批次的酵母菌初始接种数量可能低于b批次的
C. t1时刻,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受温度等因素影响
D. 统计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要振荡试管
15. 大肠杆菌活菌数目是检测生活饮用水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的指标之一。下图为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数目的流程示意图,已知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可与伊红一亚甲蓝(EMB培养基指示剂)反应呈深紫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EMB培养基接种目的菌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B. 该方法计数结果比显微镜计数法的结果更为准确
C. 该过程中镊子在使用前可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D. 培养后的平板上出现的菌落均为大肠杆菌菌落
16. 下图表示玉米(二倍体植物)亲本植株繁殖过程,a、b、c、d为四种人工繁殖方式得到的子代植株,①②③为相关过程,已知胚状体已具备生物胚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B. ①是指离体组织经过脱分化得到胚状体的过程
C. ③过程的不同阶段,植物激素的使用比例没有变化
D. a植株的根尖细胞中出现的染色体组可能共有2个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冬季为感冒高发期,感冒症状以发热、鼻塞、流涕、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感冒患者伴有干咳、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为将流感病毒入侵的人体细胞裂解,___________细胞将发挥重要作用,该细胞的活化需要_________等细胞和___________(填免疫活性物质)的参与。
(2)感冒康复者,如果再次感染相同流感病毒,其体内___________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_________细胞,后者会分泌大量抗体,快速高效地产生体液免疫。
(3)将感冒康复者的血清输给新感染流感病毒的临床病人,不一定有助于病人恢复,原因是___________。
18. 某地建设生态农业工程,发展粮、桑、渔、畜产业,其生态农业模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蚕沙为家蚕幼虫的干燥粪便
(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___等,流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为___________。
(2)鸡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既食用草,也可捕食草上的虫子,则此食物网中鸡所占的营养级为_________,鸡粪中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的同化量。
(3)土壤的肥力是种植业的基础,该生态工程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理由是___________。
19.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引起人们的担忧。某科研小组运用青霉素进行“细菌对青霉素的耐受性”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灭菌后的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四种细菌菌种、青霉素及其他相关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①将青霉素均匀涂抹于培养基上并将培养基分为A、B、C、D四个区域。
②将等量的四种细菌菌种分别接种于A、B、C、D区域的中心。
③将培养基放于适宜环境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菌落且假设不同种单个细菌直径相同)。
(1)对牛肉膏蛋白胨平板灭菌的方法一般是___________,除此之外,常用的灭菌方法还有___________(答出2个)。
(2)由图可知,对青霉素耐受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区域的细菌,欲对该区域细菌的耐受青霉素基因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从菌落挑取细菌放入含青霉素的___________(填物理形态)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随着培养的进行,子代细菌整体的耐药性逐渐增强,从进化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3)欲设计探究实验比较D区菌落的中心和边缘的细菌对青霉素耐受程度的强弱,不考虑杂菌污染,请简单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
20. 经过长期实验,科学家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得到了“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a~f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传统杂交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的独特优势是___________。
(2)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去除植物细胞细胞壁,过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经过程①得到的a、b叫___________。
(3)融合后得到的杂种细胞d再经过诱导可形成愈伤组织e,愈伤组织指的是___________。过程④⑤用到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
(4)使用番茄和马铃薯细胞得到细胞c的过程中,核遗传物质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1. 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即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细胞)的筛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了___________(答出2项)等生物学技术。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___________。
(2)筛选杂交瘤细胞所用的HAT培养基成分和细胞增殖时所需核苷酸的两条合成途径(D途径、S途径)如下表所示。已知融合所用的瘤细胞是经毒性培养基选出的中间合成途径缺失株,即只有起始合成途径,B淋巴细胞有两条核苷酸合成途径。
在HAT培养基中只能通过____________途径获得核苷酸,原因是____________。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增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仅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和细胞不融合,放入HAT培养基之前的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具有S途径的细胞可能有____________种。HAT培养基成分
水、糖类、无机盐、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叶酸拮抗剂)、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等
起始合成途径(D途径)
由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苷酸,叶酸作为重要的辅酶参与这一过程
中间合成途径(S途径)
利用次黄嘌呤一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HGPRT)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催化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生成相应的核苷酸
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答案,共9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题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