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影响范围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
2.通过读图、析图、对比、归纳,从中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掌握分析季风气候特征的技能。
3.知道我国灾害性天气频发,评价季风对人类活动生产的影响,初步树立防灾减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季风进退的早晚、强弱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师提问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我们的房屋为什么大多南面的窗户大北面的窗户小?这说明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建筑?(引导学生说出与季节有关,夏季炎热而且常刮南风,南面的窗户大有利于通风散热,冬季寒冷且刮北风北面的窗户小有利于防寒保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季风气候显著。
方案2:出示一组景观图片(狂风暴雨的夏季、寒冷干燥的冬季、洪涝灾害、旱灾、台风、沙尘暴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国显著的季风气候为何会频繁形成这样的天气?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季风气候显著和多特殊天气。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季风气候显著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读图2—21,找出我国有哪几种季风气候?各自分布在什么位置?
(2)什么是季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是一回事吗?
(3)影响我国的季风有哪两种?它们分别是什么风向?起源自哪里?会带来什么天气?影响范围?
(4)季风对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有什么影响?联系生活讨论: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会对我国南北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5)读图2—22用彩笔描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指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
(6)阅读教材材料,对比我国东北的齐齐哈尔市与维度大致相同的法国巴黎,看他们冬季气温、夏季气温、气温年较差有什么差异?这说明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什么特征?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讨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形成的原因及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师点拨:
观察世界地图找到我国所处的位置——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最大海洋——太平洋,有巨大的海陆差异。中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这就造成了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气温和不同的风向。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农作物和植物在旺盛的生长期内有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灾害,冬季易发生旱灾。
探究结论:
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同时季风的异常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二)学习任务二:多特殊天气
(过度)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如,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暴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如伏旱、梅雨、台风等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主要由哪些特殊天气?
(2)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它发生在何时、何地?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3)什么是台风?台风常发常发生在什么季节?它会造成哪些灾害?它常在我国什么地区登陆?哪些省区?台风有没有功劳之处?
(4)梅雨和沙尘暴分别受什么季风的影响?它们发生的季节和地点分别在哪?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请你出谋划策,谈一谈治理沙尘暴天气的措施。
教师点拨:
沙尘暴的发生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要有大风,第二个是要有比较多较干的沙尘源。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说,是由于气候条件异常产生的沙尘暴。从沙尘源来说,因为我们国家的北方地区有着广袤的沙地、沙漠,在这些地区应该是产生沙尘源的地区。
探究结论:
加强环境的保护,在沙源地植树种草,绿化荒山,保护植被。
(三)学习任务三:多旱涝灾害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什么灾害对我国农业影响范围最广、最常见的气候灾害?
(2)讨论我国洪涝灾害、旱灾与夏季风来的早晚、进退、强弱有什么关系?
(3)我们家乡发生过什么哪些自然灾害或是灾害性天气?谈谈你有哪些防灾知识?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十分干旱,为什么来自海上的温湿气流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教师点拨:
远离海洋,有重重高大山地阻挡,来自海洋湿润的夏季风无法到达非季风区,哪里气候异常干旱(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以贺兰山为界,东部半干旱,水分较多,森林草原、草原;西部干旱,水分很少,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
探究结论:
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再加上受重重山脉的阻挡夏季风无法到达,所以降水少气候干旱。
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请以我国的一种特殊天气为例,搜集资料,谈谈它们的起因,表现和分布范围。并思考如何防御灾害性天气以及在生活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本节知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读图法,利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获取信息,分析归纳季风的特点进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高读图的能力,并要与生活密切相关,能更好的理解地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趋利避害,学以致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二是比较法,如,夏季风和冬季风对比学习。三是归纳法,如,归纳总结各种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及防范措施。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及反思,共2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节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