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01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02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已经耳熟能详,但元宇宙概念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近30年前,科幻小说《雪崩》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多元的声音不一而足,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停留时间更长,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一些知识付费项目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声称“未来只有元宇宙这一条路”,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借机敛财。一些人言必称元宇宙,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实体内容却热衷于抢注各种相关商标,挖空心思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量羹”。这就提示我们,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即便元宇宙有可能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潜在的机遇和可能带来的变革值得期待,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充满乐观与向往,也有不少怀疑的声音。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正如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这也预示着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样的道理不论在真实宇宙还是元宇宙,应该都是适用的。
    (《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7日《万物皆可“元宇宙”?》)
    材料二:
    在主流哲学探讨中,“虚拟世界”始终是被警惕和防范的对象。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曾提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台机器,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在它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享受最大的欢愉和乐趣,而留在现实中就要摸爬滚打,承受失意和痛苦。在他的课堂上,面对机器给予的极大诱惑,学生大多选择了留在现实世界——相较于可以互相替代的虚拟世界,无可替代的现实世界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期待。
    讽刺的是,尽管哲学和文学都以一种“现实中心主义”告诫人们以警惕和冷静的态度面对“元宇宙”和虚拟世界,但这一概念还是吸引了大批拥趸,并被赋予了崇高意义:发展元宇宙已然被拔高到“科技向善”的层面,它被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是实现人类无限可能的重要举措。
    有英美学者清楚地指出了种种“赋魅”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科技公司开始谈论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使命总是被夸大:改变工作的未来、连接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拯救整个星球。这些公司非常公开地、相当狂热地担心各种形式的世界末日灾难……显然只有科技企业亿万富翁才能将我们从中拯救出来。”
    的确,无论元宇宙的蓝图绘制得如何理想,但这些科技公司也始终是一个资本实体。它们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事实上,无数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他们既是被“收割”的韭菜,也试图充当收割他人的“镰刀”。
    当然,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或许有一天,“元宇宙”会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如今人们已习惯于在互联网冲浪,在游戏中社交。但这样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迭代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它与宣扬“科技向善”和“改变未来”的资本主义科技巨头的个人英雄式意识形态无关,也注定无法通过“炒概念”和“炒热钱”得到实现。
    (摘编自《元宇宙叙事:“科技向善”的意识形态神话》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宇宙目前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这会妨碍它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的发展态势。
    B. 在具体场景中的现实案例,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也让人们真实地体会到元宇宙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C. 在罗伯特·诺齐克的课堂上,学生都能拒绝虚拟世界的诱惑,而选择需要承受失意和痛苦的现实世界。
    D. 在元宇宙领域,“炒概念”和“炒热钱”都是不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无法借以实现生活方式的迭代。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对元宇宙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评论,材料一侧重受众视角,材料二侧重资本视角。
    B. 材料一中认为科技发展要以现实为支撑,元宇宙不以现实为支撑,所以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
    C. 资本实体清醒地借助元宇宙攫取利益,而炒作“元宇宙”概念的人获取利益的过程既有被动的一面,又有一定的主动性。
    D. 材料二中引用英美学者的话论证了资本实体赋予元宇宙的崇高意义,揭示了“科技向善”的真相。
    3. 根据材料二“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者重点关注对象的一项是( )
    A. 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中的公司Rblx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就上升了54.4%。
    B. 部分网红博主靠元宇宙概念卖课,吸引了众多网友,网络课程“元宇宙第一课”就卖出了150万元。
    C. 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
    D. 以网络技术研发为主营方向的字节跳动公司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融资金额近1亿人民币。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 有学者提出,面对元宇宙,我们既要“热中有冷”,又要“冷中有热”。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冷热关系的理解。
    【答案】1. D 2. B 3. C
    4. ①开头列举极力推崇元宇宙的各种声音,明确作者的不同观点:元宇宙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吸引阅读兴趣。②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正确做法,最后总结全文,呼吁倡导。(采用层进式结构也可以)③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有力论证观点。④采用长短句、疑问句等多种句式,以长句为主,体现论证的严密性。
    5. (1)近期而言,需要只“热中有冷”。元宇宙概念走红,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期待,但它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在技术、法律、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资本甚至借助对其的意识形态幻想攫取利益。所以,需冷静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打好通向科技未来的现实根基,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2)远景来看,不妨“冷中有热”。事实证明,一些新概念往往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不少已经变成现实。对待新鲜事物,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但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而应该保持探索的热情,期待元宇宙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这会妨碍它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的发展态势”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一段原文为“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从中可以看出,元宇宙目前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并不会对它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的发展态势形成妨碍。
    B.“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错把或然当作必然且以偏概全。从材料一第二段“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可知,只是在一些具体场景中可能给生活带来改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并非全部场景。
    C.“学生都能拒绝虚拟世界的诱惑”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一段原文为“学生大多选择了留在现实世界”。是“大多”,不是“都”。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元宇宙不以现实为支撑,所以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说法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可见作者对元宇宙持的是观望态度,如果元宇宙离开现实支撑才会成为海市蜃楼无本之木,而非必然。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分析论据的能力。
    C.从材料二第四段“它们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可知,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资本借助炒作元宇宙的概念来获得利益。而“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是从现实情况出发进行的技术运用,不属于资本的操作。所以,不属于作者重点关注对象。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特点的分析能力。
    对于文章的论证特点,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本文中,可以从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等方面来分析。
    在结构方面,材料一开头即提出作者的观点,“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接着,作者通过分析元宇宙走红的原因“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分析它的发展前景“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但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同时指出了正确的做法“这就提示我们,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最后,作者做了总结: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材料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论证充分。
    在论证方法方面,材料一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在论证元宇宙在具体场景的应用时,举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等例子,这是举例论证;而在第一段中,引用了小说《雪崩》中对元宇宙的描述,让文章更加生动自然。
    在语言方面,材料一中采用长短句、疑问句等多种句式,以长句为主,如“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是长句,其中加入的定语状语等为结论加上了更多限定,让文章的表达更加精确,更加严密。如“一定程度上”一词表明并非完全“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从而让作者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准确。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对于题干中所说的面对元宇宙,我们既要“热中有冷”,又要“冷中有热”的问题,所谓“热中有冷”,就是要在元宇宙概念走红时,各处都在炒作元宇宙这一概念时,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被一些炒作之语所蒙蔽;“冷中有热”是指认清元宇宙这一概念所承载人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望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即使现在其距离实际的完成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也不要拒绝技术进步,要在保持审慎和理性下关注元宇宙的发展情况。
    明白了两个概念,就可以得出:对近期而言,需要只“热中有冷”;而从远景来看,不妨“冷中有热”。
    元宇宙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完全成型,“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需要完善,此时社会上热炒这一概念,就要能抵制住诱惑,看清资本借助对其的意识形态幻想攫取利益的行为。做到审慎和理性,“热中有冷”。
    而从长远而言,元宇宙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提到的一些应用已经变成现实,如“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这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所以对其发展应保持审慎的乐观,密切关注其发展,期待元宇宙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冷中有热”。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汪曾祺
    高先生名鹏,字北溟。家世业儒。祖父、父亲都没有考取功名,靠当塾师、教蒙学,以维生计。三代都住在东街租来的一所百年老屋之中,临街有两扇白木的板门,真是所谓寒门。
    谈老先生知道高家很穷,他教高先生书,不受脩金。每回高先生的母亲封了节敬送去,谈老先生必亲自上门退回,说:“老嫂子,我与高鹏的父亲是贫贱之交,总角之交,你千万不要这样!我一定格外用心地教他,不负故人。高鹏的诗文都很有可观,高氏有子矣。北溟之鹏终将徙于南溟。”
    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中了一名秀才。众人说,高家的风水转了。
    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
    头二年,他还能靠笔耕生活。谈先生还没有死。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
    读师范是被人看不起的。师范生被人称为“师范花子”。好在同学中年纪差近的也还有,而且“简师”只有两年。“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有了虽不丰厚但可靠的收入。
    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这年是辛未年,板门上贴的春联嵌了高先生自己的名、字:
    辛夸高岭桂
    未徙北溟鹏
    沈石君因和厅里一个科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回家闲居。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办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
    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
    高先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具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
    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强调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他也讲《苛政猛于虎》、《晏子使楚》、《项羽本纪》、《出师表》、《陈情表》、韩、柳、欧、苏。集中地讲的是白居易、归有光、郑板桥。最后一学期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磨坊文札》。他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的文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都讲了。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讲了一篇《潍县署中寄弟墨》,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串性的思想倾向:人道主义。
    高先生的两个女儿,长名高冰,次名高雪。
    高雪考了苏州师范。她小时候没有显出怎么好看,没有想到,女大十八变。每年暑假回家,一身白:白旗袍,漂白细草帽,白纱手套,白丁字平跟皮鞋。她在学校里唱歌、弹琴,都很出色。唱的歌是《茶花女》中的《饮酒歌》,弹的是肖邦的小夜曲。
    省长易人,沈石君主动递了辞职书。高先生只得再回五小。
    高雪病了。高先生请了汪厚基来给高雪看病。中医宜老不宜少,而且最好是行动蹒珊,相貌奇古,这样病家才相信。汪厚基全不是这样,既不弯腰,也不驼背,英俊倜傥,衣着入时,像一个大学毕业生。他开了方子,总把笔套上。他这个中医还订了好几份杂志,并且还看屠格涅夫的小说。
    高师母是很喜欢汪厚基的。高冰说:“不行!妹妹是个心高的人,她要飞到很远的地方去。她要上大学。她不会嫁一个中医。”
    高雪病愈之后,就在本县一小教书,准备考大学。接连考了两年,没有考取。
    第三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
    汪厚基又托媒人来说了几次媒。一次又一次,连高冰也改变了态度。
    高雪同意和汪厚基结婚了。汪厚基待高雪,真是含在口里怕她化了,体贴到不能再体贴。然而高雪并不快乐。半年之后,她病了。
    汪厚基自己给她看病,亲自到药店去抓药,亲自煎药,还亲自尝一尝。他把全部学识都拿出来了。然而高雪的病没有起色。
    病了半年,百药罔效,高雪瘦得剩了一把骨头。厚基抱她起来,轻得像一个孩子。高雪觉得自己不行了,叫厚基给她穿衣裳。衣裳穿好了,袜子也穿好了,高雪用非常温柔的眼光看着厚基,说:“厚基,你真好!”随即闭了眼睛。
    汪厚基把牌子摘了下来,他不再行医了。“我连高雪的病都看不好,我还给别人看什么?”
    高先生已经死了几年了。他在东街住过的老屋倒塌了,临街的墙壁和白木板门倒还没有倒。板门上高先生写的春联也还在。大红朱笺被风雨漂得几乎是白色的了,墨写的字迹却还很浓,很黑:
    辛夸高岭桂
    未徙北溟鹏
    (选自(汪曾棋小说》,有删改)
    6. 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北溟为谈先生泣读祭文,一方面因为先生对自己有恩,另一方面是因为先生逝后自己的生计成忧。
    B. 沈石君的两次辞职,都与他不愿苟合、孤高自傲的性格有关。这与高北溟的性格很一致。
    C. 从高北溟的教学和教材编选方面来看,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恪守传统但是不知变通。
    D. 高雪与汪厚基结婚后,汪厚基待她很好,但她从未真心喜欢过他,一心向往外面的生活。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直接叙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境遇,简笔勾勒,为整个文章定下了感情基调,同时也确立了高北溟这个人物的基本特征。
    B. 小说中涉及的人物虽然众多,但语言描写不多,更多的是通过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增加了文字的沉稳感。
    C. 小说在写高北溟教学时使用繁笔,罗列许多古代名人及其文章,使叙述富有层次感和韵致,重点突出,较好地突出了人物身份。
    D. 小说叙写了谈先生、高北溟、高雪三代人的故事,强调他们之间的文化传承和命运悲剧的循环,使主题更有集中性。
    8. 小说中高北溟在板门上自撰了副春联,请说明其内容构成及寓意。
    9. 小说在情节上有很多停顿、转折,请结合文本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6. A 7. D
    8. 内容构成:①上下两句首字合成“辛未”,说明创作对联的时间;②上下两句中提及高先生自己的姓、名与字;③皆以比喻的形式写了自己的志向、才华与身世、命运,二者形成对照。寓意:自己志向远大,无奈时运不济,壮志难酬。
    9. 小说中最明显的三处停顿、转折是:“停了科举”“省长易人”“抗日战争爆发”。这三件事对高北溟和高雪的命运影响极大。表达效果:①蓄势后戛然而止,使读者意犹未尽、回味无穷;②笔锋一转,另起情节,别开生面;③行文中宕开笔锋,节奏有度,富有张力。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B.“这与高北溟的性格很一致”错误,由“沈石君因和厅里一个科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回家闲居”可知,沈石君孤高,但文中没有写高北溟的孤高。因此沈石君孤高的性格与高北溟并不一致。
    C.“不知变通”错误,由“最后一学期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磨坊文札》”可知,他也讲现代文,并非不知变通。
    D.“从未真心喜欢过他”错误,由“一次又一次,连高冰也改变了态度”可知,后来高冰改变了态度,并且由“高雪用非常温柔的眼光看着厚基”“厚基,你真好!”可知,她喜欢过汪厚基。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D.“强调他们之间的文化传承和命运悲剧的循环,使主题更有集中性”错误,文中只是写谈先生教授高北溟,然后去世,他的命运的悲剧意味不强,而高北溟家道贫穷,无缘秀才以后的科举,后来女儿又去世,因此谈先生并未与高北溟的悲剧形成循环。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中对联的能力。
    分析对联内容和含义,可以从上下句之间对应的词入手,“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中,上句的“辛”与下句的“未”构成“辛未”,点名写对联的时间是辛未年;“高”“岭”“北溟”分别是高先生的姓氏、名和字,将人名嵌入对联中,“桂”“鹏”运用比喻修辞,将自己比作八月的桂花,高飞的大鹏鸟,一方面写出自己的才华,一方面写出自己的志向,但是上下两联的“辛夸”“未徙”又写出其志向难以实现,写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与志向和品格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和鉴赏小说中对联构成和含义的能力。
    分析对联内容和含义,可以从上下句之间对应的词入手。
    内容构成:“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中,上句的“辛”与下句的“未”构成“辛未”,点名写对联的时间是辛未年;“高”“岭”“北溟”分别是高先生的姓氏、名和字,将人名嵌入对联中;“桂”“鹏”运用比喻修辞,将自己比作八月的桂花,高飞的大鹏鸟。壮志的难酬与志向的远大、品格的高洁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岭桂”将自己比作身处山岭上的桂树,香飘千里,品质高洁,但是无人欣赏;“北溟鹏”将自己比作想要飞越北海的、一飞冲天的大鹏鸟,但是现实是难以飞越北海。这两个词组一方面写出高先生才华横溢,一方面写出高先生志向远大,但是上下两联的“辛夸”“未徙”又写出其虽然志向远大,但是难以实现,品质高洁,却无人欣赏,写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情节特色及其作用的能力。
    题干“小说在情节上有很多停顿、转折”指出学生需要找出小说中表现人物命运转折点的情节,“请结合文本简析其表达效果”指出应写出该情节的作用。
    “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中了一名秀才。众人说,高家的风水转了”写其有望金榜题名,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写其希望落空,壮志难酬。这是第一次转折。
    “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写其有了稳定的工作,“高先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写其教书认真,能够教出成绩;“省长易人,沈石君主动递了辞职书。高先生只得再回五小”写其命运再次遭遇波折。
    “高雪病愈之后,就在本县一小教书,准备考大学。接连考了两年,没有考取”写高雪一心考取大学;“第三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写其再无机会考取大学。这是第三次转折。
    结合全文可知,这三处转折在人物上,写出了主人公高北溟和次要人物高雪的悲剧命运;在情节上,一波三折,别开生面;在读者效果上,起到戛然而止的效果,让读者从前面的情节当中急剧转折,意料之外,回味无穷。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B. 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C. 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D. 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侯,“文”是魏斯的谥号。谥号是一种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可用来表示批评、贬斥或同情之意。
    B. 三晋,指战国时期的韩、赵、魏,因为这三国是在瓜分晋国后建立的,故被称为“三晋”。
    C. 阙门,古代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之间的位置,“阙门之外”就是朝堂之外的意思。
    D. 千钟,指优厚的俸禄。钟是古代的一种称量单位,与前文中出现的“钟”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文侯礼贤尊士,视卜子夏、田子方为师,即使经过段干木的家也要行礼,天下的很多贤士都前来归附,魏国由此成为三晋中的大国。
    B. 魏文侯听出钟声不协调,而田子方认为君王可以精通音乐,更应当注重选拔任用官员,担负起国君应有的职责,魏文侯对此表示认同。
    C. 李克以自己地位卑疏为借口,不愿就宰相人选一事表明看法,但是在得到魏文侯的劝勉后,他提出了选人的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
    D. 虽然翟璜对李克有举荐之恩,但是李克并没有因此偏袒翟璜,而是直接地向魏文侯推荐魏成担任宰相,翟璜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愤怒。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2)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
    14. 魏成能担任宰相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况。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
    (2)您把我推荐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
    14. ①因为魏成富贵时能结交贤才,②显达时能推荐国君都以之为师的人才。③与翟璜相比,更符合李克提出的宰相人选的标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选择谁担任宰相,究竟谁任宰相呢?”李克说:“魏成。”翟璜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
    “先生”是“召”的宾语,“卜相”是“召先生”的目的,中间不宜开,排除BD;
    “忿然作色”为偏正结构,“忿然”修饰“作色”,不宜断开,排除C。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意义相同”错。前文“钟声不比乎?”中的“钟”是乐器,二者意义不同。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由此”错。魏国是在韩、赵两国前来朝拜之后,开始成为三晋中的大国的。
    B.“田子方认为君王可以精通音乐”错。原文是“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可见他认为君王不必精通音乐。
    D.“直接地向魏文侯推荐魏成担任宰相”错。原文是“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意思是说,具备这五点的人可以作为宰相,可见是委婉提出的,并非直接推荐。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借师于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魏借师”;“借师”,出兵;“闻命”,从命。
    (2)“……者”,判断句;“比周”,结党;“以”,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可见因为魏成富贵时能结交贤才;
    结合“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可知显达时能推荐国君都以之为师的人才;
    结合“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可知,与翟璜相比,更符合李克提出的宰相人选的标准。
    参考译文:
    魏斯,是魏桓子的孙子,就是魏文侯。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用手抚轼行礼。四方的贤才德士很多前来归附他。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邀请魏国出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相互得知魏文侯对待自己讲的话,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对。”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乱提建议。”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克说道:“(这是)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的缘故呀!平常时看他所亲近的人,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人,显达时看他所推荐的人,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事,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东西。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李克离去,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选择谁担任宰相,究竟谁任宰相呢?”李克说:“魏成。”翟璜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我推荐了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里比魏成差!”李克说:“您把我推荐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国君向我询问宰相的人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之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向东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您所推荐的五个人,国君都把他们任用为臣子。您怎么能够与魏成相比呢!”翟璜徘徊不敢上前,拜了又拜说:“我是一个粗俗的人,失礼了,愿意终身做您的弟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灉①湖山寺》
    张说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②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③。
    【注】①灉(yōng)湖:在今岳阳市南,又称南湖。这首诗是张说公元715年(开元三年)贬官岳州刺史时所创作的作品。②巢由:巢父和许由。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巢父,巢父不受;尧又要把君位让给许由,巢父教许由隐居;许由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这话弄脏了他的耳朵。③簪缨: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诗人认为到了人烟稀少的空山,遥远的山谷中时时传来鸟叫,能让人产生道心。
    B. “禅室”“香台”是山寺之景,“从来”“岂是”于转折中对信徒拜佛提出了含蓄的疑问,流露出因为刚直而遭贬的失落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厌弃。
    C. 尾联使用假设句,借用巢父和许由的典故,表明了诗人对为山林美景而放弃荣华的打算。
    D. 这首诗语言流畅,结构跌宕,议论、抒情水乳交融,既揭示了禅理,又抒发了心声。
    16. 这首诗的颈联写景绝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运用夸张的修辞,突出东岭的高耸之态。②巧妙使用“出”这个动词,化静为动,赋予山以动态。同时,一个“明”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湖水之清,又写出了湖水反射阳光所给人的感觉,间接表现出湖景的美丽。③湖光山色,相映成景,写景如画,对仗工整。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提出了含蓄的疑问”“流露出因为刚直而遭贬的失落”说法错误。“从来”“岂是”于转折中写出了诗人对佛门的推崇。应是流露出因为刚直而遭贬的不满,同时又十分旷达的情怀。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颈联“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中,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古以八尺为一寻,将东岭形容为“千寻”之高,此处作者突出东岭的高耸之态,写出了东岭的雄伟之姿。
    其次,“出”字用得极好。山本是静止不动的,是云在山的周围飘荡。但作者别出心裁,不说运动,而说山“出”,化静为动,赋予山以动态,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树里南湖一片明”中,表面是写湖水反射阳光,从而将湖的四周照得明亮,而且这个“明”字,又写出了湖水的清澈,将村中树木的倒影映照在湖水中,写出了湖景的美丽。
    最后,这一联对仗工整,“云间”对“树里”,“东岭”对“南湖”,“千寻出”对“一片明”,是律诗中的佳对。东岭的高山对西湖的净水,湖光山色,相映成景,写景如画,引人入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等四个类比,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阳货劝孔子从政时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答案】 ①. 君子生非异也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有善始者实繁 ④. 能克终者盖寡 ⑤. 汩余若将不及兮 ⑥. 恐年岁之不吾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词:“生”“假”“繁”“寡”“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国。网络空间 ,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 ,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因而,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做到充沛的正能量、高昂的主旋律,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
    古人云,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如何更好使用互联网,使之利于社会,利于民众,如何牢牢把握网上舆论斗争主导权,如何让互联网成为凝心聚力的大舞台,画好奋斗奋进同心圆,是我们社会应当直面的现实课题。
    理性和语言是人类交往过程中的纽带。要想把握互联网主动权,让互联网成为我们社会的“加分项”,真正造福社会与民众,一靠理性的坚守,二靠有魅力的语言。而优秀的网络评论,追求的是理性,强调的是“ ”的见识,正好兼顾了这两点。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要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到充沛的正能量、高昂的主旋律,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B. 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C. 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
    D. 要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到充沛的正能量、高昂的主旋律,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
    20. 如果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为“要想把握互联网主动权,让互联网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部分,真正造福社会与民众,要靠理性的坚守和有魅力的语言”,其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请简要说明。
    【答案】18. (1)天朗气清 (2)乌烟瘴气 (3)激浊扬清 19. B
    20. “加分项”,使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互联网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并列内容独立成句,且用“一”“二”标注次序,具有强调突出“理性的坚守”“魅力的语言”的作用。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成语用法的能力。
    第一空,天朗气清:意思是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根据“生态良好”的提示,可知,本处是形容网络空间的生态状况;根据“符合人民利益”可知,应该是生态状况好,形容生态良好的成语,可用“天朗气清”;
    第二空,乌烟瘴气:形容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上歪风邪气盛行。本处与第一空相对,形容网络空间的生态环境恶化,可用“乌烟瘴气”;
    第三空,激浊扬清:本意为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根据“优秀的网络评论,追求的是理性”的提示,可知,本处强调优秀的网络评论的好处。根据上文关于网络生态的论述,可知,理性的网络评论应该发扬好的、摒弃坏的。故本处可用“激浊扬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搭配不当,“做到”与“正能量”“主旋律”不搭配;应改为“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二)成分残缺,“营造”后面缺少宾语,应在“风清气正”后加“的网络空间”。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B项。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不同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句“让互联网成为我们社会的‘加分项’”采用比喻的修辞的手法,把互联网的优点比作“加分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互联网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改句“让互联网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部分”没有比喻的修辞手法,无此表达效果。
    原句“一靠理性的坚守,二靠有魅力的语言”是短句。突出强调“理性的坚守和有魅力的语言”的重要性。“一”“二”标注次序,条理清晰。同样起到强调的作用。改句“要靠理性的坚守和有魅力的语言”则没有突出强调的意味,语意变得平淡。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① 。创造性转化是指对古代诗歌经典的研究、阐释、诵读、学习与运用,是“照着说”,是“盘活存量”;而创新性发展则是指当代诗词创作与研究、传播运用,则是“接着写”,是“扩大增量”。当然, ②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间是“互文”的关系。
    历代经典诗歌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治学三境界的总结,就是通过对古代词的解读而进行再创作, ③ ,并且获得创新性发展。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传承古代诗歌经典,不仅需要一代代读者赋予诗歌以时代的新意,获得常读常新的效果,更需要予以深入解读。
    B. 传承古代诗歌经典,不仅需要一代代读者赋予诗歌以时代的新意,更要予以深入解读,获得常读常新的效果。
    C. 传承古代诗歌经典,不仅需要一代代读者予以深入解读,获得常读常新的效果,更需要赋予诗歌以时代的新意。
    D. 传承古代诗歌经典,不仅需要一代代读者予以深入解读,更需要赋予诗歌以时代的新意,获得常读常新的效果。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D 22. ①二者内涵并不相同 ②这两方面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③从而使诗词获得创造性转化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予以解读”是必由之路,是首先需要做,排除AB;
    “赋予诗歌以时代的新意”是创造性转化的方法,“获得常读常新的效果”是目的也是结果,结果在最后,排除AC。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后文“创造性转化是指对古代诗歌经典的研究、阐释、诵读、学习与运用,是‘照着说’,是‘盘活存量’;而创新性发展则是指当代诗词创作与研究、传播运用”阐释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内涵的不同之处,因此填写“二者内涵并不相同”。
    第二处,前文论述其不同之处,后文“当然”转折,再由“‘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间是‘互文’的关系”可知,两者还有相同之处,因此填写“这两方面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一类的句子。
    第三处,根据第一段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后文“并且获得创新性发展”,可知空缺处说的时王国维首先进行创造性转化,因此填写“从而使诗词获得创造性转化”一类的句子。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写到:“在见道者的高瞻远瞩中,‘我’可以缩到无限小,也可以放到无限大。在把‘我’放到无限大时,他们见出人性的尊严;在把‘我’缩到无限小时,他们见出人性在自己身上所实现的仍非常有限……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强不息。”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恰逢校团委举行以“自尊和自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参加此次活动,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对内葆有自尊心,向外做个谦卑人
    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里说:“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作为当代青年,只有把二者装进行囊,对内葆有自尊心,向外做个谦卑人,才能在新时代行稳致远。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个人都渴求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渴望有实现梦想的机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残奥冠军”苏桦伟在很小的时候,不幸被查出患有肌肉痉挛症,在别人看来,这是人生提前终结的宣告,可苏桦伟不相信人生就该如此。因为“不服输”的强大自我,有运动天赋的他,把跑道当成是自己实现梦想的舞台,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有人说,他是中国的“阿甘”,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身残志坚、永不言弃的精神。往深处说,身残志坚背后,是人性尊严和理想信念在熠熠发光。有强大自我的人是会发光的,这光芒不仅会照亮前行的路,还能感染他人。也许我们不敢大胆地说出:“我”很重要,但往往“我”是不可替代的。对内葆有一颗自尊心,这是自我对生命的承诺,也是发挥自我价值的动力之源。
    如果说对内的“自尊”是把自己放大,那么对外,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看得低一点,或者说把自己看得没那么重要,这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而是一种谦卑的人生态度。
    京剧名旦梅兰芳有这样一段往事,在一次演出结束后,他在众人喝彩声中听见一老人大喊“不好!”散场后,梅先生特意将老人请至后台,说:“说吾孬者,是吾师也,请您指教!”老人深受感动,并提出中肯的建议。从那之后,梅兰芳常邀请那位老人来听戏,并放低姿态聆听逆耳忠言,这是一种谦卑。与之相似,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亦是一位懂得放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仅在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深的艺术修养,更在于他向外是否有一颗谦卑之心,是否可以放低姿态。所谓“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生活当中,有许多青年有了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而遇到一点困难又习惯性躺平。我认为,前者是不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之理;后者呢,是不能把自我的能量放大。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句话给予我们深刻的告诫与警示。青年向上,国家向前。迈向新时代的征程,我们要把自谦和自尊装进行囊,只有这样,才能答好“青春之问”,为党和国家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站在时光的河流之上眺望,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也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对内葆有自尊心,向外做个谦卑人,愿心中之花常在,愿生命之树长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如何理解朱光潜写下的那一段话,是这道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我们不妨一分为二:“我”是可以被放大的,每个人都渴求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许我们不敢大胆地说出——“我”很重要,但往往“我”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发光发热,这是新时代青年的应有之义。
    同时,“我”是可以被缩到无限小的,因为站在全人类角度,个体能做到的确实有限。把自己看得低一点,或者说没那么重要,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而是一种谦卑的人生态度。从近些年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时代英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正是平凡中见庄严,黑暗中看到光亮。“小”和“大”是辩证的。没有努力奋进、默默奉献的渺小个体,何来高伟的人格与人性光辉?
    考生在写作时,要抓住“自尊”和“自谦”这两个关键词,并辩证思考二者关系。只有“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才能自强不息,做新时代青年,这也是作文“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在具体行文时,要阐述“自尊”和“自谦”的内涵,思考在当今盛世中国如何做一名自尊而自谦二元并立的优秀青年,方能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贡献力量。联系学习生活,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不是充满泥泞的,所以不能妄自菲薄;同时,有了一点成绩之后不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要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立意:
    1.以自尊为内核,用自谦去表现。
    2.做人应自谦,但不能丧失自尊。
    3.自尊以自强不息,自谦以奋发有为。
    4.谦以自牧,尊以发光。
    5.自尊却不自傲,自谦却不自卑。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 语文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 语文 PDF版,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