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五中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选材不合理的是( )
A.利用台盼蓝染液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
B.利用胰腺腺泡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C.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D.利用新鲜菠菜叶片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液泡膜上存在转运H+的两种蛋白质,分别是H+转运焦磷酸酶和Na+/H+逆向转运蛋白,两种蛋白转运H+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C.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存在有利于调节植物细胞内的酸碱度
D.加入H+转运焦磷酸酶抑制剂会使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的运输速率变慢
3、研究发现,二倍体簇毛麦(VV)具有许多六倍体普通小麦(AABBDD)所不具有的优良基因(A、B、D、V均代表一个染色体组,且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有7条染色体)。科研人员将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产生F1,再将F1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可育的作物新品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该作物新品种的方式是单倍体育种
B.簇毛麦和普通小麦之间不具有生殖隔离
C.作物新品种是染色体组为AABBDDVV的四倍体
D.作物新品种在减数分裂时形成28个四分体
4、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拟南芥幼苗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培养在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浓度为0、10μml·L-1,100μml·L-1的培养液中,12h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含量。实验发现,在实验所用的ACC浓度范围内,随着ACC浓度增大,幼苗根中的生长素含量增大。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ACC浓度为0的培养液培养拟南芥幼苗的组别是对照组
B.据此结果无法判定ACC对拟南芥幼苗根生长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
C.据实验结果推测,ACC被根吸收后可能在细胞内分解为乙烯,从而发挥作用
D.据实验结果可知,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来抑制生长素分解,提高了生长素含量
5、大马哈鱼生于淡水,长于海水。秋季来临,成熟大马哈鱼成群结队地由海洄游入江,到原来的繁殖地产卵,产卵后不久即死去。来年春季,卵孵化后形成的幼体主要捕食水生昆虫,夏季入海,主要捕食小型肉食性鱼类,经三到五年长成成体后,进入生殖期再洄游入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中大马哈鱼种群年龄组成呈现季节性变化
B.大马哈鱼特殊的生命历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海洋中的大马哈鱼主要处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
D.研究大马哈鱼的洄游规律,有利于制定相关繁殖保护条例
6、某种遗传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Ⅰ1的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均不会患病。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Ⅱ4的基因型杂合的概率为1/2
D.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二、填空题
7、盐地碱蓬是一种高度耐盐碱植物,既可以固着地表盐分,又可以吸盐于体内,在盐地土壤种植后,对土壤起到积极的修复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与其他植物相比,盐地碱蓬根细胞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盐地碱蓬吸收的盐分在其体内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相同基因型的盐地碱蓬,在潮间带生长的植株地上部分皆为紫红色,而在盐碱地生长的植株地上部分则呈绿色,这说明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干旱和低温会影响盐地碱蓬的生长。为研究两种因素对盐地碱蓬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进行实验之前,先将盐地碱蓬在最适条件下培养25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研究人员设计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做单一冷害胁迫处理,丙组做单一干旱胁迫处理,丁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实验发现,单一冷害胁迫下的叶绿体基粒发生了不可逆破坏,并且淀粉粒大量积累在叶绿体中。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冷害胁迫下叶绿体中有淀粉积累。写出实验思路即可,可能用到的材料有碘液、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酒精灯、烧杯、足够数量的盐地碱蓬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8、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免疫排斥的原因是异体器官移植后,白细胞能识别__________不同而发起攻击,引起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相比,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研究发现,肝移植排斥反应大鼠的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为探讨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具有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所示。结果表明,__________。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将由特异性载体包裹的siRNA注射给大鼠,siRNA进入吞噬细胞会干扰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①的处理是__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干扰S蛋白表达__________。
9、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平衡时,其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表现为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下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处的某个平衡状态,偏离置位点后,负反馈调节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正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图中P、A、B、C、D、E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E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若图中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B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A与B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若C全部迁出,则D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大量污水输入河流后,河流水质持续恶化,河流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此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调节。
10、体细胞克隆猴的一个技术难点是猴的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差,胚胎发育障碍与克隆胚胎基因组上大量组蛋白的甲基化密切相关。在体细胞克隆猴的培育过程中,为了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科学家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注入重构胚,同时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处理,具体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选择胎猴而非成年期猴的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在体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创造的气体环境是__________。
(2)卵母细胞通过__________去核,去核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进行短暂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在进行胚胎移植前,可通过胚胎分割增加克隆数量,应选择__________期的胚胎进行分割。
(4)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和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发挥作用的机制: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1、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野生型的翅型为长翅。在某野生型长翅昆虫群体中发现了小翅(基因a)和无翅(基因b)两种隐性突变体,基因a,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实验小组让无翅雌性昆虫和小翅雄性昆虫杂交,F1均表现为长翅。已确定两对基因均不位于Z和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只能判断基因a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
(2)让F1的雌雄昆虫随机交配,观察F2雌雄群体的表型,若观察到__________,则可确定基因b位于Z染色体上。
(3)若已确定基因b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无翅雌性昆虫,请选择某纯种个体,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判断该无翅雌性昆虫的基因型。(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杂交组合(写表型):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活细胞的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不能让台盼蓝染液进入细胞,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消失,台盼蓝会进入细胞,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活的不能被染色,故可以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别死细胞与活细胞,A正确;
B、胰腺腺泡细胞取材容易,易于观察,同时能产生大量分泌蛋白,可以用于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B正确;
C、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成熟,没有液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
D、色素主要存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新鲜菠菜叶片中色素含量多,可以用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正确。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需要消耗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
B、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由H+顺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提供,B错误;
C、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存在可以将液泡中多余的H+排出,有利于调节细胞内的酸碱度,C正确;
D、加入H+转运焦磷酸酶抑制剂后,H+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中受阻 ,H+顺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减小,降低Na+/H+逆向转运蛋白的运输速率,D正确。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获得该作物新品种的方式是多倍体育种,A错误;
B、F1是异源四倍体,产生配子时联会紊乱,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C、作物新品种是染色体组为AABBDDVV的八倍体,C错误;
D、作物新品种是染色体组为AABBDDVV的八倍体,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有7条染色体,共56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28个四分体,D正确。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ACC的浓度,因变量是生长素的含量,ACC浓度为0μml·L-1为对照组,10μml·L-1,100μml·L-1为实验组,A正确;
B、据图分析,ACC的浓度越高,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越高,但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高浓度促进,低浓度抑制,故无法判定ACC对拟南芥幼苗根生长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B正确;
C、培养液中ACC被拟南芥幼苗根部吸收后,分解后产生乙烯,从而促进生长素含量增多,C正确;
D、据实验结果可知,乙烯能提高生长素含量,但不能确定是否抑制了生长素分解,D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A、大马哈鱼春季度过幼体时期,夏季入海,即夏季有很多幼龄的个体增加,结合题干可知,大马哈鱼在秋季进入生殖期,此海水中大马哈鱼的年龄组成呈现季节性变化,A正确;
B、大马哈鱼特殊的生命历程,保证了物种的繁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大马哈幼体捕食水生昆虫,属于第三营养级,夏季入海主要捕食小型肉食性鱼类,属于第四营养级,C错误;
D、研究大马哈鱼的洄游规律,有利于制定相关繁殖保护条例,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同时含有A和B两种显性基因才不会患病,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均不会患病,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AAbb,Ⅱ3基因型为aaBB。所以Ⅰ3基因型AaBB或AaBb,A错误;
B、同时含有A和B两种显性基因才不会患病。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均不会患病,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AAbb,Ⅱ3基因型为aaBB,B正确;
C、Ⅱ3基因型为aaBB,只能推断Ⅰ3和Ⅰ4个体的基因型的种类,并不能得知基因型的比例,所以无法计算,C错误;
D、Ⅱ2的基因型为AAbb,Ⅱ3基因型为aaBB,Ⅲ1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D错误。
故选B。
7、答案:(1)较高;参与细胞中化合物的组成、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
(2)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影响性状)
(3)保证各组盐地碱蓬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排除盐地碱蓬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等强度干旱和冷害协同处理;选择生长状况良好且一致的盐地碱蓬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放在冷害胁迫条件下培养,乙组在最适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采集两组盐地碱蓬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是否有蓝色颗粒积累
解析:(1)由于盐碱地含盐量较高,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根部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无法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水分甚至姜蒿,大多数植物难以在盐碱地生长。盐地碱蓬可以生存下来,说明其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有参与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保证细胞正常形态、维持酸碱平衡、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
(2)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同基因型的盐地碱蓬,生活环境不一样,表现型也不一样。
(3)实验自变量是环境因素(干旱和低温),因变量是盐地碱蓬光合速率大小,盐地碱蓬植物的生理状态是无关变量,故需保证各组盐地碱蓬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排除盐地碱蓬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将盐地碱蓬在最适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根据题意,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做单一冷害胁迫处理,丙组做单一干旱胁迫处理,丁组为同等强度的干旱和低温协同处理。
实验目的是验证冷害胁迫下叶绿体中有淀粉积累,故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淀粉的有无,选择生长状况良好且一致的盐地碱蓬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放在冷害胁迫条件下培养,乙组在最适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采集两组盐地碱蓬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是否有蓝色颗粒积累。预期实验结果甲组有蓝色颗粒积累,乙组无蓝色颗粒积累,证明了冷害胁迫下叶绿体中有淀粉积累。
8、答案:(1)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HLA(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抗原起作用
(2)S蛋白促进大鼠的肝移植免疫排斥
(3)肝移植手术;可降低吞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进而减弱大鼠对移植肝脏的免疫排斥
解析:(1)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其中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的最基本功能,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不而发起攻击。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与非特异性免疫相比,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抗原起作用。
(2)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中的AST的含量明显减少,即注入S蛋白抗体后,S蛋白含量减少,则AST的含量减少,肝损伤程度降低,故S蛋白促进大鼠的肝移植免疫排斥。
(3)实验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1组和2组的自变量是siRNA的种类,大鼠的处理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保持相同,故①是进行肝移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吞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进而减弱大鼠对移植肝脏的免疫排斥。
9、答案:(1)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c+d)/(a-b)×100%;增多并逐渐达到相对稳定;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较少
(3)正反馈
解析:(1)分析题意,P、A、B、C、D、E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图中的P、A、B、C、D都有能量指向E,故E表示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若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则A的同化量为a-b,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B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B的同化量为c+d,则A与B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d)/(a-b)×100%;若C全部迁出,则D可以直接捕食B,且食物链会缩短,故D的数量将会增多并逐渐达到相对稳定;由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较少,故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
(3)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大量化工厂污水输入河流后,河流水质持续恶化,河流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此过程中发生了正反馈调节。
10、答案:(1)幼龄动物的细胞增殖能力强,易于培养;95%的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
(2)显微操作(法);使核移植胚胎的核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提供体细胞的动物
(3)诱导细胞融合;桑葚胚或囊胚
(4)KDM4D的mRNA表达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能降低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可以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的作用,提高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
解析:(1)图中选择胎猴而非成年期的体细胞进行培养,其原因是幼龄动物体细胞增殖能力更强,分化程度低,更易于培养。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通常将细胞置于95%的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为了使核移植胚胎的核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提供体细胞的动物,得到的克隆动物更像供体,需要采用显微操作法去掉卵母细胞的核。
(3)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后,通过灭活的仙台病毒可以用于诱导细胞融合。宜选用发育良好的桑葚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分割。
(4)KDM4D的mRNA表达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能降低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可以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的作用,提高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这两种物质都是通过改变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来调控基因的表达,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提高了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
11、答案:(1)常;若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雌性昆虫全为小翅,雄性昆虫均为长翅(长翅也可写成野生型)
(2)无翅昆虫均为雌性
(3)无翅雌性昆虫×小翅雄性昆虫;若子代均为长翅,则无翅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ZbW;若子代1/2长翅、1/2小翅(或长翅:小翅=1:1或长翅雌性﹔长翅雄性:小翅雌性:小翅雄性=1:1:1:1),则无翅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ZbW;若子代均为小翅,则无翅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ZbW
解析:(1)由题意可知,昆虫不含基因A表现为小翅,昆虫不含基因B表现为无翅,既含有基因A又含有基因B的表现为长翅,无翅雌性昆虫和小翅雄性昆虫杂交,F1均表现为长翅,若基因a位于Z染色体上,则雌性昆虫全为小翅,雄性昆虫均为长翅,与题意相违背,故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
(2)若基因b位于Z染色体上,则F1的雌性为AaZBZb,雄性为AaZBW,子代中无翅昆虫均为雌性。所以若观察到无翅昆虫均为雌性则可确定基因b位于Z染色体上。
(3)若要判断该无翅雌性昆虫的基因型,应选择纯合小翅雄性(aaZBZB)昆虫杂交,杂交组合为无翅雌性昆虫×小翅雄性昆虫。
若子代均为长翅,则无翅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ZbW;若子代1/2长翅、1/2小翅(或长翅:小翅=1:1或长翅雌性﹔长翅雄性:小翅雌性:小翅雄性=1:1:1:1),则无翅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ZbW;若子代均为小翅,则无翅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ZbW。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①__________
-
肝移植手术
-
静脉注射包裹siRNA的载体
静脉注射包裹无关siRNA的载体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五中高三(火箭班)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五中高三(火箭班)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五中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五中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五中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模理综生物试题(火箭班)(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五中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模理综生物试题(火箭班)(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