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51电学实验提高
展开1.了解差值法、半偏法、等效法、电桥法等测电阻的方法。
2.体会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
3. 会利用电学实验知识探究创新实验方案。
【课堂练习】
一、测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
考点1 差值法测电阻
电流表差值法(安安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或R0的阻值
如图所示
(1)基本原理:定值电阻R0的电流I0=I2-I1,电流表的电压
U1=(I2-I1)R0.
(2)可测物理量:
①若R0为已知量,可求得电流表的内阻r1= ;
②若电流表的内阻r1为已知量,可求得R0=
电压表差值法(伏伏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如图所示
(1)基本原理:定值电阻R0的电压U0=U2-U1,电压表的电流
I1=eq \f(U2-U1,R0).
(2)可测物理量:
①若R0为已知量,可求得电压表的内阻r1= ;
②若r1为已知量,可求得R0=
例1.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
(1)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mm.
(2)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100 Ω,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器材代号.
电源E(电动势10 V,内阻约为10 Ω)
电流表A1(量程0~250 mA,内阻R1=5 Ω)
电流表A2(量程0~300 mA,内阻约为5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
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某同学设计方案正确,测量得到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x=__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考点2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1.电流表半偏法(电路图如图所示)测量电流表内阻
(1)实验步骤
①先断开S2,再闭合S1,将R1由最大阻值逐渐调小,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m;
②保持R1不变,闭合S2,将电阻箱R2由最大阻值逐渐调小,当电流表读数等于eq \f(1,2)Im时记录下R2的值,则RA=
(2)实验原理
当闭合S2时,因为R1≫RA,故总电流变化极小,认为不变仍为Im,电流表读数为eq \f(Im,2),则R2中电流为eq \f(Im,2),所以RA=R2.
(3)误差分析
①测量值偏小:RA测=R2<RA真.
②原因分析:当闭合S2时,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大于原电流表的满偏电流,而此时电流表半偏,所以流经R2的电流比电流表所在支路的电流大,R2的电阻比电流表的电阻小,而我们把R2的读数当成电流表的内阻,故测得的电流表的内阻偏小.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电动势较大的电源E,选阻值非常大的滑动变阻器R1,满足R1≫RA.
2.电压表半偏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R2的阻值调为零,闭合S,调节R1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等于其量程Um;
②保持R1的滑动触头不动,调节R2,当电压表读数等于eq \f(1,2)Um时记录下R2的值,则RV=
(2)实验原理:RV≫R1,R2接入电路时可认为电压表和R2两端的总电压不变,仍为Um,当电压表示数调为eq \f(Um,2)时,R2两端电压也为eq \f(Um,2),则二者电阻相等,即RV=R2.
(3)误差分析
①测量值偏大:RV测=R2>RV真.
②原因分析:当R2的阻值由零逐渐增大时,R2与电压表两端的总电压也将逐渐增大,因此电压表读数等于eq \f(1,2)Um时,R2两端的电压将大于eq \f(1,2)Um,使R2>RV,从而造成RV的测量值偏大.显然电压表半偏法适用于测量内阻较大的电压表的电阻.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电动势较大的电源E,选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R1,满足R1≪RV.
例2.可选用器材:
①电阻箱甲,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
②电阻箱乙,最大阻值为2 kΩ;
③电源E,电动势约为6 V,内阻不计;
另外有开关2个,导线若干,量程为1 mA的电流表.
现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测电流表的内阻rg.
(1)实验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
①合上S1,调节R,使表A满偏
②合上S2,调节R1,使表A半偏,则rg=R1
③断开S1、S2,将R调到最大
(2)可变电阻R1应选择①、②中的________(填“①”或“②”).为使结果尽可能准确,可变电阻R应选________(填“①”或“②”).
(3)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考点3 等效替代法测电阻
如图所示,先让待测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动势恒定的电源上,调节R2,使电表指针指在适当位置读出电表示数;然后将电阻箱串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保持R2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表的读数仍为原来记录读数,则电阻箱的读数即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考点4 电桥法测电阻
(1)操作: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3,使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0.
(2)原理:当IG=0时,有UAB=0,则UR1=UR3,UR2=URx;电路可以等效为如图乙所示.
根据欧姆定律有eq \f(UR1,R1)=eq \f(UR2,R2),eq \f(UR1,R3)=eq \f(UR2,Rx),由以上两式解得R1Rx=R2R3或eq \f(R1,R2)=eq \f(R3,Rx),这就是电桥平衡的条件,由该平衡条件可求出被测电阻Rx的阻值.
例3.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Rx是待测电阻,R是电阻箱,R1、R2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合上开关S,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将R调至阻值为R0时,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零。由此可计算出待测电阻Rx=_____。(用R1、R2、R0表示)
二、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
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
(1)保护作用:保护电表,保护电源.
(2)测量作用:已知电压的定值电阻相当于电流表,已知电流的定值电阻相当于电压表,主要有如图所示两种情况:
图甲中流过电压表V2的电流:I2=eq \f(U1-U2,R);
图乙中电流表A2两端的电压U2=(I1-I2)R;
(3)扩大作用:测量电路中用来扩大电表量程;当待测电阻过小时,可串联定值电阻用来扩大待测量.
例4.现要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测量某一电压表V的内阻.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V(量程2 V,内阻约为4 kΩ);电流表A(量程1.2 mA,内阻约500 Ω);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2.4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20 Ω);定值电阻R(3个:阻值分别为2 kΩ、20 kΩ、200 kΩ);开关S及导线若干.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
(1)定值电阻R应该选用的电阻阻值为________ kΩ;
(2)根据图甲的测量电路原理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所给的实物图上连线;
(3)根据图甲的测量电路原理图,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应滑动到最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4)电路接通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滑动到某一位置,若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则电压表内阻RV=________.
【巩固练习】
1.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器材如下:
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r1=3.0 kΩ);
电压表V2(量程0~5 V,内阻r2=5.0 kΩ);
滑动变阻器R;
待测定值电阻Rx;
电源E(电动势6.0 V,内阻不计);
开关和导线若干.
操作步骤如下:
(1)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_____(选填“左端”“中间”或“右端”).
(2)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V1、V2读数分别为U1、U2,并读取多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V1示数为3 V时,通过电阻Rx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 A;依据图像数据可以得出Rx的阻值为________ 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电压表V1实际电阻小于3.0 kΩ,则电阻Rx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热敏电阻是传感器中经常使用的元件,某学习小组要探究一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待测热敏电阻RT(实验温度范围内,阻值约几百欧到几千欧);
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r约为0.5 Ω);
电阻箱R(阻值范围0~9 999.99 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 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 000 Ω);
微安表(量程100 μA,内阻等于2 500 Ω);
开关两个,温控装置一套,导线若干.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测量电路,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微安表指针满偏;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使微安表指针半偏;
④记录此时的温度和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填“R1”或“R2”).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实物图(不含温控装置)连接成完整电路.
(3)某温度下微安表半偏时,电阻箱的读数为6 000.00 Ω,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 Ω(结果保留到个位),该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真实值.
(4)多次实验后,学习小组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 V 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
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
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 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
(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 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
(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100 μA B.250 μA
C.500 μA D.1 mA
4.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可以用来测量电阻,可供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55 Ω)
B.定值电阻R0(阻值为16 Ω)
C.电压表V1(0~3 V,内阻很大,可看成理想电压表)
D.电压表V2(0~15 V,内阻很大,可看成理想电压表)
E.滑动变阻器R1(5 Ω,2 A)
F.滑动变阻器R2(50 Ω,2 A)
G.蓄电池(电动势4.0 V,内阻忽略不计)
H.单刀双掷开关、导线等
(1)要完成本实验且较准确进行测量,电压表应该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序号)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单刀双掷开关空置,把滑动变阻器触头滑到最左端.
②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1”,调节滑动变阻器触头,使得电压表读数为2.8 V
③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2”,________(填“向左滑动”“向右滑动”或“不再滑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观察并记录电压表读数为1.6 V.
(3)根据实验数据,被测电阻的测量值Rx=________ Ω.
(4)由于蓄电池内阻r的存在,Rx测量值将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μA,内阻大约为2 500 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 Ω,另一个阻值为2 000 Ω);电阻箱Rz(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 V);单刀开关S1和S2.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
①R1的阻值为________ Ω(填“20”或“2 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将电阻箱R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z的阻值置于2 601.0 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51 电学实验提高答案
例1.答案 (1)0.200(0.196~0.204均可)
(2)如图所示
(3)eq \f(I1R1,I2-I1) 相等
解析 (1)由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应为
0 mm+20.0×0.01 mm=0.200 mm;
(2)对提供的实验器材分析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没有提供电压表,因此可以用内阻已知的电流表充当电压表,即将A1作为电压表,由于A1的内阻已知,因此A2应采用外接法;
(3)由电路图可知,Rx=eq \f(I1R1,I2-I1);由于A1的内阻已知,因此该实验不存在系统误差,因此测量值与真实值相等.
例2.答案 (1)③①② (2)② ① (3)偏小
解析 (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步骤为:③断开S1、S2,将R调到最大;①合上S1,调节R,使表A满偏;②合上S2,调节R1,使表A半偏,则rg=R1.
(2)此实验为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rg,由半偏法原理可知,当S2闭合后,干路电流应恒定,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q \f(E,R+R并)知,当R≫R并时,才能尽可能减小R1并入电路后的影响,所以R应选①,R1选②.
(3)闭合S2,由于并联上R1,干路电流略增大些,电流表电流为eq \f(1,2)Ig,R1上电流略大于eq \f(1,2)Ig,则R1的电阻略小于rg,即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例3.
例4.答案 (1)2 (2)见解析 (3)左 (4)eq \f(RU,RI-U)
解析 (1)假设电压表示数为1 V,由题意可得
eq \f(1 V,4 kΩ)+eq \f(1 V,R)>0.6 mA,解得R<2.86 kΩ
故电阻R应该选用的阻值为2 kΩ.
(2)实物图如图所示
(3)为避免电流表、电压表在开关S闭合时示数超出量程,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应滑动到最左端.
(4)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内阻为RV=eq \f(U,I-\f(U,R))=eq \f(RU,RI-U).
【巩固练习】
1.答案 (1)左端 (2)1.00×10-3 1.82×103(1.79×103~1.86×103均对) (3)偏大
解析 (1)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左端;
(2)当电压表V1示数为3 V时,通过电阻Rx的电流大小为I=eq \f(U1,r1)=1.00×10-3 A,据实验电路图,则有Rx=eq \f(U2-U1,\f(U1,r1)),变形得U2=eq \f(Rx+r1,r1)U1,根据U2-U1图像可得斜率k=eq \f(4.82-1.61,3.00-1.00)=1.605,则有1.605=eq \f(Rx+r1,r1),代入r1=3.0 kΩ,解得Rx≈1.82×103 Ω;
(3)若电压表V1实际电阻小于3.0 kΩ,则电阻Rx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2.答案 (1)R1 (2)见解析图 (3)3 500 大于 (4)减小
解析 (1)用半偏法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尽可能让该电路的电压在S2闭合前、后保持不变,由于该支路与滑动变阻器前半部分并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小,S2闭合前、后该部分电阻变化越小,从而电压的值变化越小,故滑动变阻器应选R1.
(2)电路连接图如图所示
(3)微安表半偏时,该支路的总电阻为原来的2倍,即RT+RμA=6 000 Ω
可得RT=3 500 Ω
当断开S2,微安表半偏时,由于该支路的电阻增加,电压略有升高,根据欧姆定律,总电阻比原来的2倍略大,也就是电阻箱的阻值略大于热敏电阻与微安表的总电阻,而认为电阻箱的阻值等于热敏电阻与微安表的总电阻,因此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4)由于是ln RT-eq \f(1,T)图像,当温度T升高时,eq \f(1,T)减小,从题图丙中可以看出ln RT减小,从而RT减小,因此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
3.答案 (1)R1 (2)见解析图 (3)2 520 (4)D
解析 (1)本实验测电压表的内阻,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变化不大,则接入电阻箱后电路的总电阻变化不大,故需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故选R1可减小实验误差.
(2)滑动变阻器为分压式接法,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
(3)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两端电压分别为2.00 V和0.50 V,则RV=4R=2 520 Ω.
(4)电压表的满偏电流Ig=eq \f(U,RV)=eq \f(2.5,2 520) A≈1 mA,故选项D正确.
4.答案 (1)C F (2)不再滑动 (3)56 (4)等于
解析 (1)由于电动势为4.0 V,15 V量程的电压表量程太大,因此选用量程为3 V的电压表;最大阻值为5 Ω的滑动变阻器会使得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3 V的电压表量程,因此不能选用,只能选用最大阻值为50 Ω的滑动变阻器.
(2)根据实验原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是不能改变的,否则就不能解出Rx的值.
(3)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单刀双掷开关掷于“1”的位置时
eq \f(Ux,Rx)=eq \f(E-Ux,R)
即eq \f(R,Rx)=eq \f(3,7)
单刀双掷开关掷于“2”的位置时
eq \f(U0,R0)=eq \f(E-U0,R)
即eq \f(R0,R)=eq \f(2,3)
联立解得Rx=56 Ω
(4)蓄电池的内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电阻可当作一个整体,则r的存在不影响Rx的值.
5.答案 (1)见解析图
(2)①20 ②左 ③相等 ④2 550
(3)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解析 (1)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2)①滑动变阻器R1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了方便调节要选择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滑动变阻器的左端对应的位置;
③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后在BD中无电流流过,可知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相等;
④设滑片D两侧电阻分别为R21和R22,由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相等可知,eq \f(Rz1,R21)=eq \f(RμA,R22);同理,当Rz和微安表对调时,仍有eq \f(RμA,R21)=eq \f(Rz2,R22);联立两式解得,RμA=eq \r(Rz1Rz2)=eq \r(2 500.0×2 601.0) Ω=2 550 Ω
(3)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9章专题强化16电学实验基础(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9章专题强化16电学实验基础(含解析),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常用电表的读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8.3《电学实验》(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8.3《电学实验》(含解析),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8章恒定电流微专题9电学实验基础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8章恒定电流微专题9电学实验基础学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