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瀚声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瀚声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阶段检测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C.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
D.力的单位“N"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
2.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机器人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机器人从护士站到病区为患者运送生活物品,如图甲所示。某次运送物品,机器人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t=20s时机器人开始返回
B.护士站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为120m
C.全过程机器人平均速度为2m/s
D.运送过程中物品在10s-20s内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3.三根完全相同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工件1、2、3平行堆放,其中2、3放在水平地面上,1叠放在2、3上,其端面如图所示,1端面的对角线AB恰好竖直,工件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向外缓慢移动2、3一小段距离,再次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对2的压力变大B.1对2的压力变小
C.2对地的压力变大D.2对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4.2022年3月23日,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中国空间站内,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被航天员王亚平抛出后,王亚平观察到“冰墩墩”沿原有方向近似匀速前进。若不考虑除地球以外的其他物体的引力作用,不计空气阻力,则“冰墩墩”被抛出后( )
A.“冰墩墩”不受重力
B.“冰墩墩”受到的合外力为0
C.“冰墩墩”仅受地球的万有引力
D.“冰墩墩”近似匀速前进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
5.如图所示,一质点从A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B、C、D是质点运动路径上的三个点,且BC=x1,CD=x2,质点通过B、C间所用时间与通过C、D间所用时间相等,则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两根轻绳一端系于结点O,另一端分别系于固定圆环上的A、B两点,O点下面悬挂一物体M,绳OA水平,拉力大小为F1,绳OB与OA夹角α=120°,拉力大小为F2,将两绳同时缓慢顺时针转过60°,并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α始终不变,且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逐渐增大 B.F1先增大后减小
C.F2逐渐增大 D.F2先增大后减小
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
B.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
C.乙车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
D.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
8.遥控小车比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某次小车进行水平赛道测试的路径如图所示。ab、cd为两段长均为的平行直线路径,半径为2m的半圆形路径与b、c相接。小车在a点从静止开始加速,在直线路径上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在半圆形路径上匀速率通过且所需最大向心力为车重的0.8倍。取,小车可视为质点,则小车从a到d所需的最短时间t以及在运动中的最大速率vm分别为( )
A.,B.,
C.,D.,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计16分。选对的4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9.如图所示,直立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另一端与木板Q栓接。物块P搁在木板Q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对P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此后P、Q一起运动到最高点时恰好未分离。已知P的质量为,Q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 )
A.恒力F的大小为
B.恒力F刚施加给P的瞬间,P、Q间弹力大小为
C.物块P的速度最大时,P、Q间弹力大小为
D.物块P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弹力大小为
10.“蹦极”是很多年轻人喜爱的极限运动(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蹦极爱好者从跳台上落下,其加速度随下降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g,已知,、未知),忽略空气阻力以及绳索的重力,蹦极所用的绳索可看成满足胡克定律的弹性绳,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蹦极爱好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降位移为时,速度最大
B.下降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C.下降的最大位移
D.下降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11.橡皮筋具有与弹簧类似的性质,如图所示,一条质量不计的橡皮筋竖直悬挂,劲度系数k=100N/m,橡皮筋上端安装有拉力传感器。当下端悬挂一个钩码,静止时拉力传感器读数为10N,现将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挂在第一个钩码的下方,无初速释放,取g=10m/s2,橡皮筋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则( )
A.释放瞬间,拉力传感器的读数仍为10N B.释放瞬间,钩码间的弹力大小是10N
C.拉力传感器的读数恒为20N D.钩码运动速度最大时下降的高度为10cm
12.如图所示为机械手抓取篮球的照片。为便于研究,将机械手简化为只有三根“手指”有力的作用。抓取点对称分布在同一水平面内,抓取点与球心的连线与该水平面夹角为,“手指”与篮球的动摩擦因数为μ,篮球的重力大小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手指”对篮球的压力足够大,不论取何值都能将篮球抓起
B.若μ与的关系满足μ>tan,则一定能将篮球抓起
C.若能抓起篮球,则每根“手指”对篮球压力的最小值为
D.若抓起篮球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则每根“手指”对篮球的压力可能不变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14分)
13.伽利略当年对匀变速直线的规律提出一个猜想,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则根据数学推演可得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通过斜面实验验证了该关系的正确性。某同学用节拍器代替钟表计时,模拟伽利略当年对直线运动研究的过程,如图所示,该同学搭建一定倾角的斜面,让小车可以从斜面上沿斜面下滑,斜面的侧边贴有刻度尺,方便记录小车的位移,当某次节拍器发出声响时,从静止释放小车,并记为零时刻,当听到节拍器第二次发出声响时,迅速用手挡住小车,记录小车的位置,完成第一次实验;然后将小车放回起点处,当听到某次节拍器发出声响时释放小车,并记为零时刻,当听到节拍器第三次发出声音时,迅速用手挡住小车,记录小车位置,完成第二次实验。依此类推,不断增加经历的节拍次数,挡住小车并记录小车位置,完成多次实验得到表中所示的数据。
(1)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如果猜想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则可推演出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是______
A. B. C.
(2)为方便找到相关规律,请在表中选择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及对应的数据作出相关图像。______
(3)通过作出的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其中光栅板上交替排列着等宽度的遮光带和透光带(宽度用d表示)。实验时将光栅板置于光电传感器上方某高度,令其自由下落穿过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所连接的计算机可连续记录遮光带、透光带通过光电传感器的时间间隔。
(1)除图中所用的实验器材外,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__(填“天平”或“刻度尺”);
(2)该同学测得遮光带(透光带)的宽度为,记录时间间隔的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得编号为3的遮光带通过光电传感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相邻遮光带和透光带先后通过光电传感器的时间间隔为,则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_(用d、表示);
(4)该同学发现所得实验结果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
四、解答题(4个题,共计46分)
15.(8分)钢架雪车是北京冬奥会上观赏性强、危险性高的比赛项目,比赛线路由起跑区、出发区、滑行区及减速区4个区段组成。如图所示,长15m的水平直道ab(起跑区)与长50m的倾斜直道bc(出发区)在b点平滑连接,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出发,推着雪车匀加速跑到b点时,迅速俯卧到雪车上沿bc匀加速下滑,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为20m/s,从a点到c点用时s。雪车和运动员均可视为质点。
(1)求雪车(包含运动员)在b点的速度大小;
(2)若雪车(包含运动员)质量为90kg,求其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16.(8分)人类为了探测距离地球大约3.0×105km的月球,曾向月球发射了月球车,有些电影作品也以此为题材编出了惊心动魄的故事。在某部电影中有这样的描述:如图,月球车上装着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备用),每当月球车检测出其前方有障碍物时,就会每隔10 s向地球发射一次探测结果,地面控制人员便会发出指令利用减速器进行减速以避免其与障碍物相撞。已知地面站每次收到信号需要经3.0 s的数据分析才能发出指令,月球车收到指令后经1.0 s钟才能开始执行指令。在一次探测活动中,月球车地面遥控操作台显示屏上的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在得到第2次信号后,地面科技人员认为必须采取减速措施,并立即发出减速指令。
(1)经过数据分析,你认为减速器是否执行了减速命令?
(2)假如你是地面控制中心的科技人员,为避免月球车与障碍物相撞,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为使月球车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2.0 m,月球车减速的加速度需满足什么条件?请通过计算作出回答说明。
17.(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2kg的小铁块(大小不计),放在长为L=2.5m的长木板左端,木板质量为m2=1kg,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小铁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已知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为μ1=0.2,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2=0.1,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为把小铁块从右端拉离木板,对小铁块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应满足的条件;
(2)若拉力F大小为8N,作用t=2s后撤去拉力,撤去拉力时铁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v1和v2分别多大;
(3)在(2)的情况下,木板运动的最大速度。
18.(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圆环状弹性物块(可视为质点),套在质量为、长的直立均匀杆上端,、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且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杆下端距地面高,重力加速度为。将杆和物块均从静止开始释放,杆下端与地面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不计碰撞时间及空气阻力,求:
(1)杆第一次刚要触地时速度大小;
(2)物块在杆上运动的时间;
(3)物块刚要触地时速度大小。
经历节拍数n
3
4
5
6
7
节拍数的平方
9
16
25
36
49
位移x(cm)
26
47
74
106
145
编号
1遮光带
2遮光带
3遮光带
…
73.04
38.67
30.00
…
次数
地面控制室显示收到信号的时间
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m
1
8h10min20s
56
2
8h10min30s
36
3
8h10min40s
1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三),共12页。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检测联考 物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检测物理pdf、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 物理 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三物理试题210930pdf、高三物理试题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