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组
读我国主要石化(利用石油发展化工)企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石油资源属于( )。
A. 水资源B. 生物资源C. 可再生资源D. 非可再生资源
2. 我国石化企业分布特点是( )
A. 西多东少B. 南多北少
C. 西南多,东北少D. 沿海多,内陆少
3. 针对我国资源短缺问题,下面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合理的是( )
A. 将垃圾分类回收B. 大量使用贺卡
C. 提倡使用一次性消费品D. 推广大水漫灌
【答案】1. D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它跟岩石、非金属矿物、天然气等物质一样,一旦开采使用过度就会面临着枯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石化企业分布特点是沿海多,内陆少,D正确;西少东多,A错误;南少北多,B错误;东北地区多,西南地区无分布,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针对我国资源短缺问题,下面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合理的是将垃圾分类回收,A正确;大量使用贺更多免费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卡,浪费森林资源,B错误;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属于浪费资源行为,C错误;推广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
A. 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B. 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 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D.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5. 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跨纬度广,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②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寒带,光热充足
③沿海港口多,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④陆上邻国多,有利于同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国的陆上交往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6. 有一货轮,自天津港航行至厦门港,沿途经过的海域和海峡分别是( )
A. 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B.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 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D. 台湾海峡→东海→黄海→渤海
【答案】4. D 5. C 6. A
【解析】
【4题详解】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排除ABC,故选D。
【5题详解】
我国沿海港口多,便于发展海洋事业;陆上邻国多,有利于同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国的陆上交往;跨纬度广和大部分在北温带是纬度位置的特点,故③④正确。故选C。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天津位于渤海沿岸,厦门位于台湾海峡沿岸,因此自天津港航行至厦门港,沿途经过的海域和海峡分别是渤海→渤海海峡→黄海→东海→台湾海峡。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对图中①~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青藏高原B.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C. ③—黄土高原D. ④—塔里木盆地
8. 图中四条山脉,属于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祁连山、巫山B. 巫山、大兴安岭C. 大兴安岭、昆仑山D. 巫山、昆仑山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青藏高原位于祁连山西南部,故A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东侧,故B错误;东北平原的西北侧是内蒙古高原,故C错误;塔里木盆地位于昆仑山的北侧,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8题详解】
我国的第二、三级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由此可知,巫山、大兴安岭符合题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的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五种地形类型都有);②山区面积广大(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总称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占2/3)。
地震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下面是过去百年间10次大地震相关信息及所在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比较10次大地震,可以发现( )
A. 震级越大,伤亡越多B. 我国地震频发,伤亡严重
C. 日本地震死亡人数最多D. 近20年地震次数明显减少
10. 若发生地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用枕头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B. 若不能及时撤离,可躲在小开间墙角
C. 乘坐电梯,快速撤离至楼下空旷地带
D. 若不幸被困,不要盲目呼救,注意保存体力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分析图文信息可知:地震的震级越大,伤亡不一定越多,A错误;我国地震频发,伤亡严重,B正确;我国地震死亡人数最多,C错误;近20年地震次数明显增加,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发生地震时,在室内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躲在小开间墙角,用枕头等物品保护好头部,若不幸被困,不要盲目呼救,注意保存体力,ABD不符合题意;若发生地震,不能乘坐电梯,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地震是一种地质灾害,是由于板块的运动产生的。地震多发生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处。要了解和掌握预防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以便能及时的正确的逃生,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赫赫有名的大熊猫,可谓是家喻户晓。大大的黑眼圈,厚厚的皮毛,圆圆的扁脸,一副憨态可拘、呆萌可爱的模样,捕获了一大批“忠爱粉”。读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分布范围图(图中阴影部分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完成下面小题。
11. 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①的名称是( )
A. 四川省B. 陕西省C. 甘肃省D. 重庆市
12. 图中①②③④四省区中,有国界线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①所示的四川省,该省的简称为川或蜀,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所示的是四川省,②是甘肃省,③是陕西省,④是重庆市,只有②所示的甘肃省有国界线,与蒙古接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2022年12月20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8周年。8年来,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西线方案为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
B. 东线经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水质较差
C. 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地区大中型城市的重要主力水源之一
D. 中线方案由长江的最大支流湘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14. 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利用京杭运河输水B. 距离较短C. 城市密集D. 土质疏松
【答案】13. D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西线方案为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到达天津,该路线大大节约了成本,东线经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水质较差,A、B正确;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地区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之一,优先东中线方案建设的理由是东部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达,需水量大,C正确;中线方案由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D。
【14题详解】
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东线方案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到达天津,该路线大大节约了成本。故选A。
【点睛】西线方案为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到达天津,该路线大大节约了成本;中线方案由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与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 三个城市中,③城市雨期最长
C. 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 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16. 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
A. 海南省B. 台湾省C. 吐鲁番盆地D. 黑龙江省
17. 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此季节的气温特征是( )
A. 南北温差大B. 南北普遍高温
C. 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 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18. 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
A. ①一甲、②一乙、③一丙B. ①一乙、②一丙、③一甲
C. ①一丙、②一乙、③一甲D. ①一丙、②一甲、③一乙
【答案】15. C 16. C 17. B 18. D
【解析】
【15题详解】
从三城市气温曲线图可以看出,②地最低气温在10℃以上,冬季温和,故A不正确;从三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故B不正确;从三城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三城市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故C正确;从三城市气温曲线图可以看出:三个城市中,①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年较差最大,故D不正确。故选C。
【16题详解】
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植被少,加上地形的原因,热量不容易散失,有“火洲”之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降水量越来越少,冬季气温越来越低;1月平均气温①地气温最低,其次为③,再次为②,降水①地最少,且集中在7、8月,其次为③,②地最多,所以①地最靠北为丙地;②地最靠南为甲;③地居中为乙;根据题意,选项D符合。故选D。
【点睛】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气温具有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图为黄河流域概况及主要水文站数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地点中,年平均径流量最大的是( )
A. 兰州B. 河口C. 桃花峪D. 利津
20. 河口到陕县河段年平均含沙量增加的原因是( )
A.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B.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D.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21.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泥沙。下列各组措施中,能有效治沙的是( )
①退耕还林②植树种草③陡坡修梯田④适度放牧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19. C 20. B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四个地点当中,兰州平均径流量为981立方米/秒,河口平均径流量为786立方米/秒;桃花峪之前的河段,黄河的支流较多,如汾河、渭河等支流并入黄河,桃花峪平均径流量为1820立方米/秒;利津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沿途经济较为发达,工农业、生活用水量都比较大,利津平均径流量为1514立方米/秒。故年平均径流量最大的是桃花峪,C正确,排除ABD,选C。
【20题详解】
从河口到陕县,沿途经过了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水溶解,再加上当地夏季多暴雨,冲刷黄土,植被覆盖率又比较低,所以水土流失严重,大量黄土被冲进黄河,河流在此河段含沙量剧增。所以排除ACD,选B。
【21题详解】
①退耕还林、②植树种草、④适度放牧都有利于泥沙治理;③陡坡修梯田说法错误,应该在缓坡修梯田,陡坡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所以排除ABC三项,选D。
【点睛】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河口之前是黄河的上游,河口到桃花峪之间是黄河的中游,桃花峪以后的河段是黄河的下游。
“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图走“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 )
A. 东北段B. 山西段C. 陕西段D. 西南段
23. 此线东北段穿过A山脉,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B. 东侧主要为地势第三级阶梯,西侧主要为第二级阶梯
C. 东侧为非季风区,西侧为季风区
D 东侧年降水量小于400mm,西侧大于400mm
24. 此线经过山脉B,它和淮河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它们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 暖温带与寒温带的分界线B. 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区域
C.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 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
【答案】22. D 23. B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因此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西南段。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A山脉为大兴安岭,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A错误;大兴安岭属于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东侧主要为地势第三级阶梯,西侧主要为第二级阶梯,B正确;大兴安岭东侧为季风区,西侧为非季风区,C错误;大兴安岭东侧年降水量大于400mm,西侧小于400mm,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山脉B为秦岭,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A错误;秦岭-淮河大致与我国1月0℃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重合,B正确;秦岭-淮河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C错误;秦岭-淮河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秦岭的地理意义:与我国1月0℃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重合;有无结冰期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南方与北方分界线;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25.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1)众多的人口为我国提供了____优势。
(2)1964-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段是____(填字母),原因是该时段我国____(任答一点)。
A.1964-1982年 B.1982-1990年 C.1990-2000年 D:2000-2010年
(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人口____问题越来越严重,该人口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有____(任答一点)。
【答案】25. 劳动力或广阔的市场
26. ①. A ②.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条件改善
27. ①. 老龄化 ②.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图、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为材料,共设3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根据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图,可以判断出截至2020年全国人口总数为14.1亿,众多的人口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等优势。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根据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图,可以判断出1964-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段是1964-1982年,人口由7.2亿增至10.3亿,因为该时段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条件改善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问3详解】
由题可知,根据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可以判断出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该人口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26. (生态文明建设)万里长江“绿”为先。长江保护法的颁布施行,进一步巩固长江治理与发展成果,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深入人心。读长江流域主要环境问题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注入____。
(2)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长江流域环境问题频发。据图,完成下面框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
(3)近年来,长江上游川渝地区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有____。(任答一点)
(4)(中考新考法·宣传语开放)从“万里长江绿为先”的角度,为长江流域的发展拟一条宣传语:____。
【答案】26. ①. 唐古拉山脉 ②. 东海
27. ①.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建防护林等 ②. 弯曲 ③. 洪涝
28.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
29. 携手保护生命之河,共同创造绿色希望;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流域主要环境问题为材料,考查长江的概况、长江生态环境的原因及治理等知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知识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
【小问2详解】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建防护林等措施,来保持水土。中下游因为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上围湖造田、工业废水随意排放,所以洪涝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应该通过加固大堤、退耕还湖、防止水污染等措施,来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
【小问3详解】
长江上游川渝地区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其产生的生态效益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上游生态平衡。
【小问4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把握住“万里长江绿为先”的本质,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比如携手保护生命之河,共同创造绿色希望;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等。
27. 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载体。下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与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内容。
【读地图,知分布】
(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____(均衡/不均衡)。可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方位)地区。
(2)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旱地与水田的大致分界线为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知现状,惜粮食】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自2009年到2019年10年间我国耕地净减少年均1130万亩。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严峻形势。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平均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
(3)在一些地形崎岖、耕地面积较____(多/少)、耕地平均等级较小的区域,人们发明了梯田,梯田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____。
【答案】27. ①. 不均衡 ②. 东部
28. ①. 400 ②. 800
29. ①. 少 ②. 黄土高原区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国土地利用类型与降水量分布图为材料,考查我国的土地资源、降水的空间分布等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可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草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等未利用地较多。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的旱地和水田资源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以西主要是草地、沙漠和戈壁等;旱地与水田的大致分界线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小问3详解】
在一些地形崎岖、耕地面积较少、耕地平均等级较小的区域,人们发明了梯田,梯田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地势,通过人工改造获得耕地。读图可知,黄土高原区耕地面积少,平均等级较小,并且黄土高原地形崎岖,所以梯田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黄土高原。
28. 绝色公路至美画卷
213国道是世界级风景之路,全程4136千米。图为213国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13国道大致呈____走向,起点为____(省级行政区)策克,终点为云南省磨憨。
(2)策克一若尔盖段,经过内蒙古高原,翻越____山脉,进入地势第____级阶梯,到达青藏高原,这里可以欣赏到的景观是____(填数字序号)。
(3)若尔盖一沐川段,途经位于____(地形区)的成都,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符合成都气候特征的是____(填数字序号)。
(4)213国道沿途的少数民族风情有( )(双项选择)。
A. B.
C. D.
【答案】28. ①. 南北 ②. 内蒙古自治区
29. ①. 祁连山脉 ②. 一 ③. ②
30. ①. 四川盆地 ②. ②
31. BD
【解析】
【分析】本题以213国道示意图为材料,考察我国主要山脉、地势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可知,213国道大致呈南北走向,起点为内蒙古自治区策克,终点为云南省磨憨,跨越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云南五个省份。
【小问2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策克—若尔盖段,经过内蒙古高原,翻越祁连山脉,进入地势第一级阶梯,到达青藏高原,这里可以欣赏到的景观是高原景色,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为②。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特征。
【小问3详解】
若尔盖—沐川段,途经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0℃,②符合。
小问4详解】
213国道跨越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云南五个省份,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民族节日是那达慕大会,B正确;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民族节日有泼水节,D正确;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213国道不经过,AC错误。故选BD。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
(亿)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第六次
13.3
16.60
74.53
8.87
第七次
14.1
17.95
68.55
13.50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10页。
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