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即8万里,也由此有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追看一千河”这样的诗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材料中的信息能够说明( )
A. 地球的运动方向B. 地球的大小
C. 地球的运动中心D. 地球的宇宙空间位置
2. 下列四点中,既能纵观东西两半球,又能观赏中、高纬度景观差异的一个点是( )
A. (40°W ,60°N)B. (30°W ,50°N)
C. (30°E,40°N)D. (20°W, 60°N)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错误。材料中“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即8万里”体现了地球的大小,故B正确。地球的运动中心是地轴,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地球的宇宙空间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20°W以东、160°E以西是东半球,剩下部分是西半球;中高纬度的分界线是60°;以上四点中,(40°W,60°N) 位于西半球和中、高纬度分界线上,(30°W,50°N) 位于西半球和中纬度,(30°E,40°N)位于东半球和中纬度, (20°W, 60°N)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和中、高纬度分界线上,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北京时间202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下图示意我国陆地航天测控站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更多免费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3.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每90分钟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的为( )
A. 1.5小时B. 9小时C. 16小时D. 24小时
4. 下列位于热带的测控站是( )
A. 酒泉站B. 圣地亚哥站C. 喀什站D. 马林迪站
5. 下列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测控站是( )
A. 纳米比亚站B. 马林迪站C. 圣地亚哥站D. 卡拉奇站
【答案】3. D 4. D 5. C
【解析】
【3题详解】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66.5°N至90°N的范围属于北寒带,23.5°N至66.5°N的范围属于北温带,23.5°N至23.5°S的范围属于热带,23.5°S至66.5°S的范围属于南温带,66.5°S至90°S的范围属于南寒带;酒泉站、圣地亚哥站、喀什站、马林迪站四个测控站中,位于热带的测控站是马林迪站,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圣地亚哥站位于南美洲,位于南半球、西半球,C正确,故选C。
【点睛】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确定所属的温度带。
下图是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某城市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
A. 由南向北B. 由西向东C. 东南向西北D. 西南向东北
7. 如果扩大“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查找某居民小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示意图显示的实地范围扩大 ②示意图显示的实地范围缩小
③示意图的内容更详细 ④示意图的内容更简略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6. D 7. D
【解析】
6题详解】
图中可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正北方向来判断方向,读图可以看出,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如果图幅大小不变,代表的实际范围越小,则比例尺越大,图上内容越详细,代表的实际范围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图上内容越简略。如题目所说,如果扩大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查找某居民小区,范围缩小了,地图的信息将更加详细,比例尺将变大,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D。
【点睛】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下图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温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回南天”发生时,正确表示当地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9. “回南天”天气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 适合晾晒衣物B. 影响交通出行C. 导致城市内涝D. 适合爬山踏青
10. 受“回南天”影响,当地网购量增加的商品可能有( )
①干燥剂②防晒霜③加湿器④除湿机⑤润唇膏⑥干衣机
A. ②③⑥B. ①④⑥C. ①②④D. ②③⑤
【答案】8. A 9. B 10. B
【解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下图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温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雾,正确;B的天气符号是小雪、大雪,错误;C的天气符号是台风、沙尘暴,错误;D的天气符号是晴、冰雹,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回南天”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所以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A错误,B正确;一般以小雨为主,城市不易积水,C错误;雨天多,不适合爬山踏青,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回南天”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所以,受“回南天”影响,当地网购量增加的商品可能有①干燥剂、④除湿机、⑥干衣机,B正确;故选B。
【点睛】“回南天”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的现象。中国南方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年3月至4月时,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南方形成准静止锋,使南方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 )
A. 沙漠B. 森林C. 海洋D. 河流
12. 魏格纳提出的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是( )
A. 海底扩张论B. 板块构造理论C. 大陆漂移学说D. 地质构造学说
13.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
C.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张裂而成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张裂而成
【答案】11. C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海洋,由于地壳运动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C正确,故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关于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较多,与魏格纳相关的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抬升形成山脉,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峡湾是由冰川刨蚀、河水侵蚀而形成的槽谷。小刚一家到智利旅行,欣赏峡湾风光。读下图“世界峡湾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读图可知,世界峡湾的分布规律是( )
A. 多分布在年平均气温10℃以下的海岸地区
B. 集中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C. 集中分布在等温线闭合的高海拔地区
D. 多分布在大陆东岸地区
15. 在南美洲最南端的智利百内国家公园旅行时,导游介绍格雷冰川近30年缩减了19平方千米。造成格雷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年降水批减少B. 土地污染严重
C. 全球气候变暖D. 全球森林而积扩大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世界峡湾多分布在年均温10℃以下海岸地区,A正确;集中分布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B错误;等温线闭合的高海拔地区为山地,峡湾在海岸地区,C错误;多分布在大陆西岸地区,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造成格雷冰川退缩,C正确;和降水量减少、土地污染无关,全球森林面积扩大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影响,会缓解格雷冰川退缩,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冰川运动是峡湾形成的首要前提因素,有了冰川的侵蚀,才能为后面的峡湾形成奠定基础条件。其次,纬度越高,一般情况下, 峡湾风光分布相对频率越高,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常年偏低,在冰川时期受到的影响更大。
16.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B图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A图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C图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C错误;D图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错误。故选B。
图是衡阳市某学校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运动
C. 海陆的分布D. 地表的起伏
18. 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B.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C. 白天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D. 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白天干沙土气温高于清水,夜晚干沙土气温低于清水,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海陆的分布,故C正确;此实验与地球的形状、运动、地表起伏无关,故A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干沙土气温日较差为19°C,清水日较差为10°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故D正确;图中实验反映不出海拔和纬度对气温的影响,故AB错误;图中白天干沙土气温高于清水,夜晚干沙土气温低于清水,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故C错误。故选D。
【点睛】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因此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9. 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必须包括的要素是( )
A. 风力和降水B. 气温和气压C. 气温和降水D. 气温和地形
【答案】C
【解析】
【详解】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同,气候就有很大不同。按气温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按降水可分多雨型、少雨型、湿润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等,因此,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必须包括气温和降水,但不一定包括风力、气压、地形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 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绿化面积 ②集中焚烧秸秆 ③提倡绿色出行 ④使用清洁能源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措施有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提倡绿色出行,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次数等,使用清洁能源等,①③④正确,C正确;集中焚烧秸秆加大污染物排放,不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②错误,排除ABD;故选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材料一: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300N ,1200E)举行。开幕式于9月23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材料二:图1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1)亚运会开幕式当天,地球运行至图2中的____(甲/乙/丙/丁)位置,太阳直射位置可以用图1中的____点表示(填字母),节气为____。
(2)亚运会开幕式当天,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亚运会期间,杭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是昼变____,夜变____。
(3)亚运会期间,杭州为____季,南半球的新西兰为____季。
【答案】21. ①. 丙 ②. d ③. 秋分
22. ①. 昼夜平分或昼夜等长 ②. 短 ③. 长
23. ①. 秋 ②. 春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四季的变化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分析,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日期分别是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亚运会开幕式当天是9月23日,地球运行至图2中的丙处,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位置可以用图1中的d点,节气为秋分。
【小问2详解】
亚运会开幕式当天是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等长;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杭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是昼变短,夜变长。
【小问3详解】
亚运会期间是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为秋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新西兰为春季。
22. 近年米,江西婺源大力打造以“赏花经济”为特色的农旅融合新业态,助推乡村振兴。读“婺源部分村落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该地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
(2)甲、乙、丙、丁四村落中规模最大的是____村落。该地区村落的分布特征是沿____分布。甲在乙的 ____方向。
(3)①、②两处河流相比,流速较快的是____ (填序号),理由是该处等高线 ____,坡度____。
【答案】22. 山地 23. ①. 丙 ②. 河流 ③. 东北
24. ①. ① ②. 密集 ③. 陡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婺源部分村落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形类型判断、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方向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分析,图中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相对高度大,属于山地。
【小问2详解】
读图分析,甲、乙、丙、丁四村落中规模最大的是丙村落,丙地地形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该地区村落的分布特征是沿河流分布;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确定方向,甲在乙的东北方向。
【小问3详解】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①、②两处河流相比,流速较快的是①,理由是①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23. 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我们生活在图中的____ (填序号)大洲。①____洲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2)①、②四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可以沟通A____洋与____洋。
(3)④为____洲,该大洲北临____洋。
【答案】23. ①. ⑤ ②. 北美
24. ①. 巴拿马 ②. 大西 ③. 太平
25. ①. 欧 ②. 北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大洲与大洋分布、大洲分界线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我们生活在图中的⑤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①是北美洲,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小问2详解】
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可以沟通A大西洋与太平洋。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④为欧洲,该大洲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北临北冰洋。
2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根据图1,甲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
(2)根据图1,乙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夏季____。冬季 ____。
(3)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符合图2的是____地。
(4)从乙地到丙地年降水量逐渐____ (增加/减少)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答案】24. ①. 热带沙漠 ②. 全年炎热干燥
25. ①. 温带季风 ②. 高温多雨 ③. 寒冷干燥
26 甲 27. ①. 减少 ②. 海陆位置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气候直方图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根据图1,甲地位于非洲北部,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
【小问2详解】
根据图1,乙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问3详解】
读图2,最冷月均温高于15℃,降水少,气候干旱,判读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上题,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符合图2的是甲。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沿海地区,丙地位于内陆地区,从乙地沿海地区到丙地内陆地区年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2分,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2分,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镇赉县多所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