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23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2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课时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__化学电池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快慢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章末质量检测卷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与结构特点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共13页。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B.反应物的转化率为20%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2.下列对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0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3.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N2+3H2 eq \o(,\s\up7(高温、高压),\s\do5(催化剂)) 2NH3B.CO2+H2O⇌H2CO3C.2NO2⇌N2O4D.Pb+PbO2+2H2SO4 eq \o(KN*,\s\up7(放电),\s\do5(充电)) 2PbSO4+2H2O4.化学反应H2(g)+I2(g) eq \o(,\s\up7(△)) 2HI(g)是一个可逆反应,在持续加热的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H2和3 mol I2蒸气,充分反应后,该密闭容器内( )A.2 mol H2已耗尽B.3 mol I2蒸气已耗尽C.HI的物质的量等于4 mol D.HI的物质的量小于4 mol5.下列关于反应3B(g)⇌C(g)+D(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时刻测得v正(B)=v逆(B)≠0,说明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B.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C.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D.上述反应中,B不可能全部转化为C和D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C.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相等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7.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限度之前,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可能与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有关B.可逆反应的限度不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C.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D.炼铁高炉尾气中CO含量不随高炉高度改变而改变,是因为有关反应达到了限度8.反应2NO+2CO eq \o(,\s\up7(一定条件)) N2+2CO2可应用于汽车尾气的净化,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减慢反应速率B.减小CO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C.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D.达到化学平衡时,NO能100%转化为产物知识点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与化学平衡的移动9.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同时生成3n mol H2D.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N2,同时消耗n mol NH310.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目前氨的主要生产方法是“循环法”,其主要反应为N2+3H2 eq \o(,\s\up7(高温、高压),\s\do5(催化剂)) 2NH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2和H2反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H3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C.该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工业上生产NH3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11.常温下,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⑤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A.②③⑤ B.①③⑤C.①④⑤ D.全部12.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A.H2(g)+Br2(g)⇌2HBr(g),恒温恒容时,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B.2NO2(g)⇌N2O4(g),恒温恒容时,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C.CaCO3(s)⇌CO2(g)+CaO(s),恒温恒容时,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N2(g)+3H2(g)⇌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13.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某化学平衡肯定发生移动的是( )A.反应体系的温度改变B.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改变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14.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A.浓度的改变 B.压强的改变C.使用了催化剂 D.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15.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变②体系的密度不变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⑤反应速率v(N2)∶v(H2)=1∶3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⑧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N—H键的断裂⑨c(N2)∶c(H2)∶c(NH3)=1∶3∶2A.②③⑥⑦⑨ B.②③⑤⑧⑨C.①③④⑥⑦ D.①④⑤⑧⑨16.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in时,v(X)=0.075 mol·L-1·min-1B.2 min时,v正(X)=v逆(Y)C.上述反应在甲、乙不同条件下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v(X)=9 mol·L-1·min-1,乙:v(Y)=0.1 mol·L-1·s-1,则甲中反应更快D.Z为气态,若X、Y任意一种物质是非气态,则气体密度不变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中加入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1)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NO2⇌N2O4是放热反应B.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C.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2.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s)+3B(g)⇌2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3v逆(C)=2v正(B) D.物质D的质量分数3.已知:X(g)+2Y(g)⇌3Z(g)(1 mol X完全反应放热a 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放出能量一定小于0.1a kJB.Y的起始浓度不能为零,平衡浓度也不能为零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一定存在3v正(Y)=2v逆(Z)4.在10 L密闭容器中,1 mol A和3 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xB(g)⇌2C(g),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共3.4 mol,生成0.4 mol C,则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n(A)∶n(B)∶n(C)=2∶11∶4B.x值等于4C.A的转化率为20%D.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5.某同学为探究FeCl3与KI反应是否存在反应限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FeCl3溶液、KI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最合理的方案是( )A.方案1 B.方案2C.方案3 D.方案4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6.某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0.25 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0.25 mol·L-1·min-1B.2 min时,A的转化率为50%C.该化学方程式中,x=3D.2 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7.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8.在一定条件下,X、Y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g)+3Y(g)⇌2Z(g)+3W(g),X、Y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5 mol·L-1和2.1 mol·L-1,达平衡后,下列各生成物的浓度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 )A.c(Z)=1.2 mol·L-1 B.c(Z)=2.4 mol·L-1C.c(W)=1.6 mol·L-1 D.c(W)=2.0 mol·L-19.恒温下,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n(SO2)随时间变化关系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该反应进行到第3分钟时,逆反应速率小于正反应速率C.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用SO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D.容器内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5∶4三、非选择题10.(1)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合成氨反应,2 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5%,则:①0~2 min内,v(NH3)=________。②H2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③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2)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开始至2 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__。③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A.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3B.相同时间内消耗3 mol A,同时生成3 mol CC.相同时间内消耗3n mol A,同时消耗n mol B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E.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④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加催化剂B.降低温度C.容积不变,充入AD.容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A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使反应SO2(g)+NO2(g)⇌SO3(g)+NO(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加压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B.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v正≠v逆,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C.平衡移动,反应物的浓度一定减小D.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移动3.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有(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②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③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2∶1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2个 B.3个C.4个 D.5个4.Ⅰ.某温度时,在一个10 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至2 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3)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__。(4)将a mol X与b mol 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_。Ⅱ.已知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某学习小组探究一定条件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下表所示:(5)对比实验Ⅰ、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Ⅰ、Ⅱ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越大,该反应速率越快;若实验Ⅲ、Ⅳ也想得出同样结论,X=________,Y=________。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必备知识基础练1.答案:B解析:反应前后均存在反应物,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A正确;由题图可知,反应前反应物的量是反应后的2倍,因此反应物的转化率为50%,B错误;由化合物生成单质时,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正确。2.答案:D解析:可逆反应不论反应到什么程度,都会存在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即会达到一定的限度,A正确;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0,B正确;可逆反应达到什么样的限度,与反应时间的长短无关,何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由反应本身及反应速率有关,C正确;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当条件(如温度、浓度)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状态,D错误。3.答案:D解析:可逆反应必须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D中两个方向的反应的条件不同且不是同时进行,故不属于可逆反应。4.答案:D解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当充入2molH2和3molI2蒸气时,I2蒸气过量,应根据H2的量计算,若H2完全反应则生成4molHI,由于H2不能完全反应,故生成HI的物质的量小于4mol。5.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正(B)为正反应速率,v逆(B)为逆反应速率,所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A正确;可逆反应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B正确;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反应没有停止,C错误;题述反应为可逆反应,转化率达不到百分之百,故B不可能全部转化为C和D,D正确。6.答案:A解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故A正确;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故B错误;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改变,故C错误;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可能发生移动,故D错误。7.答案:B解析:某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限度之前,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可能与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有关,故A正确;可逆反应的限度会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反应物在平衡状态下的转化率最大,产物的产率最高,故C正确;有关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各组分的含量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故D正确。8.答案:C解析: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减小CO浓度,反应速率减慢,故B错误;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NO不可能100%转化为产物,故D错误。9.答案:B解析:反应一旦开始,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N2、H2、NH3均在容器中共存,A错误;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正确;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同时生成3nmolH2,都表示反应逆向进行,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N2的同时必然会产生2nmolNH3,现消耗nmolNH3,说明反应正向进行,未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10.答案:B解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N2和H2反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H3,A项正确;反应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动态平衡,速率不可能为零,B项错误;该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生成物浓度不断增大,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C项正确;工业上生产NH3,既要考虑反应时间又要考虑转化率,即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D项正确。11.答案:C解析: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则v正=v逆,反应已达到平衡,①正确;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描述的都是正反应,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②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气体的总质量恒定,容器容积恒定,故混合气体的密度恒定,即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③错误;若该反应还未达到平衡,则红棕色的NO2的浓度改变,气体的颜色必然改变,故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④正确;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⑤正确。故选C。12.答案:D解析:H2(g)+Br2(g)⇌2HBr(g),恒温恒容时,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说明溴单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A不正确;2NO2(g)⇌N2O4(g)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当恒温恒容时,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达到了平衡,B不正确;CaCO3(s)⇌CO2(g)+CaO(s),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等于气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恒温恒容时,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变化,容器容积不变,所以密度变化,当气体密度保持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C不正确;3H2(g)+N2(g)⇌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是平衡状态,D正确。13.答案:C解析: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后可能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14.答案:D解析: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它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是相同的,即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15.答案:C解析:①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发生变化,所以体系的压强不变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正确。②体系的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始终是一个定值,所以体系的密度不变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错误。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⑤进行到任何状态,其反应速率都有v(N2)∶v(H2)=1∶3,所以此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错误。⑥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正确。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不变,但是物质的量变化,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正确。⑧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的断裂的状态才是平衡状态,错误。⑨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N2、H2、NH3的浓度之比可能为1∶3∶2,也可能不是1∶3∶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所以此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错误。16.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A错误;由题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X+Y⇌2Z,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v正(X)=3v逆(Y),B错误;甲中v(X)=9mol·L-1·min-1,当乙中v(Y)=0.1mol·L-1·s-1时,v(X)=3v(Y)=0.3mol·L-1·s-1=18mol·L-1·min-1,则乙中反应更快,C错误;Z为气态,若X、Y任意一种物质是非气态时,气体的总质量是变量,容器体积不变,则气体密度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关键能力综合练1.答案:A解析:加CaO的烧杯(1)中温度升高,(1)中红棕色变深,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烧杯(3)中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压强减小,加NH4Cl晶体的烧杯(3)中温度降低,由此可说明2NO2⇌N2O4是放热反应,NH4Cl溶于水时吸收热量。2.答案:A解析:A项,反应前后两边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所以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A为固体,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3v逆(C)=2v正(B),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物质D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答案:B解析:该反应是可逆反应,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放出能量一定小于0.1akJ,A正确;平衡可以从逆向建立,Y的起始浓度可以为零,平衡浓度不可能为零,B错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会发生移动,C正确;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由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一定存在3v正(Y)=2v逆(Z),D正确。4.答案:A解析: A(g)+xB(g)⇌2C(g)起始量(mol) 130转化量(mol) 0.20.2x0.4平衡量(mol) 0.83-0.2x0.4平衡时混合气体共3.4mol,即3.4mol=0.8mol+(3-0.2x) mol+0.4mol,解得x=4。根据反应知,生成0.4molC需要0.2molA、0.8molB,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8mol、(3-0.8) mol=2.2mol、0.4mol,A、B、C的物质的量之比=0.8mol∶2.2mol∶0.4mol=4∶11∶2,A错误。根据计算可知x=4,B正确。A的转化率=eq \f(0.2mol,1mol)×100%=20%,C正确。平衡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eq \f(0.8mol,10L×2min)=0.04mol·L-1·min-1,D正确。5.答案:D解析:KI溶液和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Fe3+少量时,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Cl4,若液体分层且下层呈紫红色,则说明生成碘,向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说明Fe3+没有反应完,则反应存在限度,故D正确。6.答案:B解析:设起始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nmol·L-1,2min后C的浓度为0.25mol·L-1·min-1×2min=0.5mol·L-1,列三段式: 3A(g)+B(g)⇌xC(g)+2D(g)起始浓度/(mol·L-1) nn00转化浓度/(mol·L-1) 0.750.250.25x0.5平衡浓度/(mol·L-1) n-0.75n-0.250.50.5则(n-0.75)∶(n-0.25)=3∶5,0.25x=0.5,解得n=1.5,x=2,故C错误;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2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eq \f(1,2)v(C)=eq \f(1,2)×0.25mol·L-1·min-1=0.125mol·L-1·min-1,故A错误;2min时,A的转化率=eq \f(0.75mol·L-1,1.5mol·L-1)×100%=50%,故B正确;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2L×(1.5mol·L-1-0.75mol·L-1)=1.5mol,故D错误。7.答案:CD解析:从曲线变化的趋势看,n(N)逐渐减小,n(M)逐渐增加。当t=0时,n(M)、n(N)均不为0,分别为2mol、8mol;t1时N由8mol减至6mol,减少2mol,M增加1mol,说明M、N之间的反应可表示为2N⇌M;t1时M为3mol,N为6mol,即N的浓度为M的2倍;t2时M、N两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均为4mol,并非正、逆反应速率相等;t3时,M、N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是化学平衡的特征,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8.答案:B解析:假设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容器中有1.8mol·L-1X、1.4mol·L-1Z和2.1mol·L-1W,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有1.8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