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杭州市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杭州市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浙江省杭州市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浙江省杭州市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满分 50)
    1.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温升高,氢键断开,释放热量
    B. N 是磷脂的必需元素,植物缺氮将无法生长
    C. 油脂是一类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常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
    D.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必会丧失其生物学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元素组成一般为C、H、O;油脂(脂肪)是生物体的主要储能物质,元素组成也为C、H、O,但是由于油脂中的碳氢比例高于糖类,因此等质量的油脂分解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详解】A、水温的升高会导致氢键断开,该过程吸收热量,A错误;
    B、有磷脂含有P或N,即N不一定是磷脂的必需元素,B错误;
    C、油脂是一类有机物,通常不溶于水而常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C正确;
    D、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不一定会丧失其生物学功能,如载体蛋白在协助物质运输时其结构改变,但功能未丧失,D错误。
    故选C。
    2. 2023 年秋季,全国中小学校园大面积爆发了肺炎感染,引起本次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肺炎支原体。支原体结构简单,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胞结构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支原体的各种酶由染色质上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
    B. 支原体的线粒体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支原体与新冠病毒均可引发肺炎,两者最大区别是后者无细胞结构
    D. 支原体的细胞膜外侧具有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详解】A、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染色质,A错误;
    B、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B错误;
    C、新冠病毒属于病毒,支原体与新冠病毒均可引发肺炎,两者最大区别是后者无细胞结构,C正确;
    D、支原体不具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C。
    3. 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主要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步骤①不能用猪血代替鸡血
    B. 该实验使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 步骤②的目的是使细胞裂解释放细胞的内容物质
    D. 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实验图解:实验①步骤是为了标记核糖体,②步骤使细胞涨破,③④步骤是为了获得核糖体。
    【详解】A、猪血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各种细胞器,所以不能用猪血代替鸡血,A正确;
    B、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法,B错误;
    C、步骤②中加入蒸馏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裂解释放细胞的内容物质,C正确;
    D、不同细胞结构的比重不同,因此步骤③、④的目的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D正确。
    故选B。
    4. 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质量浓度为0.3g/ml 的蔗糖溶液浸润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B. L 是细胞壁,N 是细胞溶胶
    C. 清水处理后质壁分离复原,水分子进出平衡,细胞液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D.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水分子出细胞的过程属于渗透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1、分析图可知,图中L表示细胞壁,M表示原生质体,N表示外界溶液。
    2、对于水分子来说,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即水分子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壁,细胞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伸缩性比较小。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详解】A、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变大,吸水能力增强,A正确;
    B、分析图可知,图中L表示细胞壁,M表示原生质体,N表示外界溶液,B错误;
    C、细胞水分子进出平衡时,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不一定相等,C错误;
    D、水分子双向通过细胞膜等生物膜或原生质层的过程属于渗透作用,D错误。
    故选A。
    5. 下列有关实验选材或试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的生成
    B. 在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绝大多数细胞无法观察到染色体
    C. 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验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
    D. 用75%的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5)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详解】A、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故不适宜用作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检测试剂,A错误;
    B、在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无法观察到染色体,B正确;
    C、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检测二氧化碳,而检测酒精通常用酸性的重铬酸钾,C错误;
    D、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故通常用95%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D错误。
    故选B。
    6. 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小鼠,安静状态下和剧烈运动时,其细胞产生 CO2 的场所分别为(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是有氧呼吸过程和无氧呼吸中的酒精发酵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酒精发酵过程中第二阶段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同时产生酒精,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详解】小鼠在安静状态时进行有氧呼吸,剧烈运动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动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两种活动二氧化碳产生的场所都是线粒体,B正确。
    故选B。
    7. 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时使用的方法为“假说-演绎”法
    B. 摩尔根研究果蝇的伴性遗传,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
    C. 卡伽夫对不同来源的 DNA 碱基成分进行分析,发现 A=T,G=C
    D. 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 DNA+活 R 菌”混合组的实验结果大部分为 S 型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对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更具说服力的实验,即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其实验步骤是: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规律,A正确;
    B、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首次将特定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卡伽夫发现生物的DNA分子中,(A)和(T)的含量相等,(G)和(C)的含量相等,C正确;
    D、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 DNA+活 R 菌”混合组的实验结果中只有少数是转化而来的S型菌,D错误。
    故选D。
    8.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引起细菌抗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易感菌群中出现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易感细菌转化成抗药性细菌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C. 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因人工选择产生耐该抗生素的菌群
    D. 易感细菌的基因库发生了变化,种群发生了进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易感细菌,但少数细菌因为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详解】A、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易感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没有染色体,因此抗药性变异的来源不是基因重组和染色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A正确;
    B、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 是通过质粒实现的,质粒将抗药基因在菌株间、菌种间传递,使抗药基因由一个质粒转移到另一个质粒,故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
    C、人工选择的结果是选择出对人体较为有利的类型,而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经过抗生素的长期自然选择,出现了抗药性较强的菌株,且逐渐增强,但该选择属于自然选择,不是人工选择,C错误;
    D、易感菌群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所以会导致耐药菌群的出现,易感细菌的基因库发生了变化,种群发生了进化,D正确。
    故选C。
    9.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组实验说明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物质只有DNA
    B. 完成该组实验需先后用到带32P标记和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C. 若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则可能是②过程搅拌不均匀
    D. 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说明只有部分噬菌体获得亲代的遗传信息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沉淀物是大肠杆菌,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且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说明进入大肠杆菌的是DNA,但没有对照实验,不能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进入大肠杆菌,A错误;
    B、标记噬菌体: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或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题干中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是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B正确;
    C、若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则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释放出带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C错误;
    D、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是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只有保留亲代噬菌体DNA链的子代噬菌体含有32P,D错误。
    故选B。
    10. RNA 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与 mRNA 可作为翻译的模板不同,miRNA 是一类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单链非编码 RNA 分子。以下关于 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进入烟草叶片细胞后,可繁殖出子代病毒
    B. 基因转录过程中,RNA 子链的延伸方向为 5’端至 3’端
    C. miRNA 基因的表达过程存在 A-U、U-A 的碱基配对方式
    D. 肽链合成时,一个 mRNA 分子上可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进入烟草叶片细胞后,可繁殖出子代病毒,A正确;
    B、mRNA是由DNA模板链转录而来的,转录过程中mRNA的延伸方向为5'端到3'端,B正确;
    C、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miRNA 是一类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单链非编码 RNA 分子,其表达只有转录而没有翻译过程,故不存在U-A 的碱基配对方式,C错误;
    D、肽链合成时,一个 mRNA 分子上可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提高了翻译的效率,D正确。
    故选C。
    11. 图 1 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 数量关系,图 2 表示细胞分裂图像,图 3 表示某结构或物质随时间变化的部分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 1 中 b 柱表示的是染色单体数量,图 2 中乙图可对应图 1 中时期Ⅲ
    B. 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图 1 中时期Ⅱ和图 2 中丙
    C. 若图 3 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部分过程,则 n 为 1
    D. 若图 3 表示核 DNA 数目变化,那么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 DE 段发生的原因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某动物(2N=4) 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 数量的关系。时期Ⅳ核DNA数为2,说明该细胞进行了减数分裂;图2表示细胞分裂图像,则图甲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图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图3表示某结构或物质随时间变化的部分曲线图。
    【详解】A、图1中,在时期I中b数量为0,时期Ⅱ时b数量为8,说明染色体发生复制,1个着丝粒上形成2个单体,b柱表示染色单体数量;图1中由时期Ⅱ和时期Ⅲ比较可知,时期Ⅱ细胞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时期Ⅲ细胞,时期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图2中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所以图2中乙图可对应图1中时期Ⅲ,A正确;
    B、图2丙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图1中时期Ⅱ染色体数和核DNA数都是8,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此时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
    C、该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若图3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为2,C错误;
    D、若图3表示核DNA 数目变化,则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E段发生的原因相同,两者均表示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代细胞,D正确。
    故选C。
    12. 有一雌果蝇X染色体的遗传组成如图所示,其X染色体的某处含一个隐性致死基因g,确切位置未知。经杂交后,统计该雌果蝇产下的1000个雄性子代,如下表所示。若不考虑多次交换,请推断基因g位于( )
    A. 位于基因A和基因B之间B. 位于基因a和基因b之间
    C. 位于基因C和基因D之间D. 位于基因c和基因d之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分析表格可知:表中没有出现__CD__表现型的个体,说明致死基因g位于C、D之间,雌果蝇没有形成含有__CD__的雌配子,C正确。
    故选C
    13.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点(一种突触,结构如图)处传递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电镜下可见患者肌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数量明显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将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
    B. 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
    C.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均在核糖体合成
    D. 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即引起肌细胞兴奋
    【答案】A
    【解析】
    【分析】1、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详解】A、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通过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A正确;
    B、神经-肌肉相当于一个突触,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B错误;
    C、乙酰胆碱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合成与高尔基体无直接相关,C错误;
    D、乙酰胆碱经过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引发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D错误。
    故选A。
    14. 下列关于人体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膝跳反射中,先是脑感觉到膝盖下方被叩击,然后小腿踢出
    B.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膝跳反射中没有兴奋,导致屈肌舒张
    C. 膝跳反射是二元反射,共有一个突触
    D.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可以控制其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膝跳反射中,参与膝跳反射中神经元数量的较少,完成该反射所需要的时间短,而产生感觉的过程中经过的突触多,需要的时间长,所以先是小腿踢出,后是大脑产生感觉,A错误;
    B、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导致屈肌舒张,B错误;
    C、完整的反射弧至少包含两个神经元,例如膝跳反射,神经元之间有一个突触结构,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之间还有一个突触,C错误;
    D、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而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即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脊髓的活动,D正确。
    故选D。
    15. 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部分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释放到垂体门脉的血液中
    B. 机体存在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调控轴
    C. 下丘脑部分神经细胞可合成催产素,并由神经垂体释放
    D. 下丘脑可通过副交感神经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答案】D
    【解析】
    【分析】下丘脑是激素调节的中枢,它可以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来控制垂体分泌一系列其它腺体的促激素,对其它腺体的生长发育和分泌激素的情况进行调节。丘脑能分泌调节激素作用于垂体,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
    【详解】A、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A正确;
    B、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来调节雌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分级调节,B正确;
    C、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的一种九肽激素,C正确;
    D、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血糖浓度下降,下丘脑可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错误。
    故选D。
    16.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人体内环境
    B. ①中 O2 通过毛细血管壁扩散到③中,③中氧气浓度小于生活在③中的细胞
    C. ①中蛋白质含量较②③高,因此其渗透压取决于蛋白质的数目
    D. ②中物质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①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组成,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淋巴(液),③是组织液,①②③组成内环境。
    【详解】A、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双向箭头,组织液可以形成淋巴(液),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可以回流到血浆,因此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正确;
    B 、①中 O2通过毛细血管壁扩散到③中,③中氧气浓度高于生活在③中的细胞, B错误;
    C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多少,溶质微粒数目越多,渗透压越大,因此血浆中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离子的数目, C 错误;
    D 、②淋巴(液)中的物质随着淋巴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中,而不能直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 D 错误。
    故选 A 。
    17. 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 Na+-K+泵和 Na+-Ca2+交换体(转入 Na+的同时排出 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 Na+-K+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通过 Na+-K+泵和 Na+-Ca2+交换体均是主动转运
    B. 该药物会使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C. 该药物使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
    D. 该药物使细胞膜上 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Na+通过 Na+-K+泵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转运,Na+通过Na+-Ca2+交换体是顺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BC、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 Na+-K+泵,导致细胞内K+减小,Na+增加,细胞外Na+减少,则该药物会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降低,使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B错误,C正确;
    D、该药物并不影响 Na+-Ca2+交换体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2023 年 9 月杭州举办了第十九届亚运会,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也会发生碰上擦伤等情况。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剧烈运动,血液中乳酸堆积,引起血浆 pH 持续下降
    B. 持续高强度运动,引起血糖下降,肌糖原、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C. 控制躯体运动的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
    D. 脱水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19. 外界温度下降,运动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的体表和体内都分布着温度感受器,它能将温度变化转换成动作电位
    B. 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
    C. 体温调节过程主要通过反射活动实现,内分泌腺是感受器
    D. 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机体产热
    20. 亚运会期间,运动员难免出现受伤、疾病等情况,以下不可能在运动员体内发生的是( )
    A. 受伤部位皮肤破损,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B. 皮肤破损,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白细胞从毛细血管钻出,进入受损部位
    C. T 淋巴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能直接识别进入运动员体内的病原体
    D. 吞噬细胞在淋巴结处拦截 T 淋巴细胞
    21. 运动员在亚运村进餐,食物营养全面,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促胰液素起重要作用,促胰液素可通过介导肠道—褐色脂肪组织(BAT)—大脑轴,刺激运动员的饱食中枢。研究发现,人体进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与 BAT 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脂解作用(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进而激活 BAT 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促胰液素通过与大脑皮层 SCTR 特异性结合刺激人体产生饱腹感
    B. 推测运动员进食后,促胰液素定向运输至褐色脂肪组织(BAT)
    C. 促胰液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D. 推测运动员进食后,促胰液素可促进 BAT 的呼吸作用
    22. 田径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冲出起跑线,该过程为神经调节,枪声响起 0.1 秒之内算作抢跑。跑步过程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兴奋处是③④中间点)。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在运动员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 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 定不变
    C. 枪声响起之内的 0.1 秒算抢跑的重要依据是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和传递需要时间
    D. 若此时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膜外,指针会发生偏转
    【答案】18. D 19. C 20. C 21. D 22. A
    【解析】
    【分析】运动员在寒冷条件下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体温调节等生理过程,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人的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而这种恒定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人通过生理性调节(如排汗、血管的舒缩)和行为性调节(如使用空调、增减衣物)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18题详解】
    A、剧烈运动,由于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则血液中乳酸堆积,不会引起血浆pH持续下降,A错误;
    B、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B错误;
    C、控制躯体运动的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C错误;
    D、机体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分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D正确。
    故选D。
    【19题详解】
    A、运动员的体表和体内都分布着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外界和体内的温度变化,并且能将温度变化转换成动作电位,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A正确;
    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此过程不经过大脑皮层,属于非条件反射,B正确;
    C、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来维持体温恒定,C错误;
    D、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增加人体代谢,使产热增多,维持体温,D正确。
    故选C。
    【20题详解】
    A、痛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A正确;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皮肤破损,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白细胞从毛细血管钻出,进入受损部位,防止病原微生物进一步感染,B正确;
    C、进入体内的病原体需要吞噬细胞的处理才能呈递给T 淋巴细胞与 B 淋巴细胞,C错误;
    D、淋巴结是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的场所,所以吞噬细胞在淋巴结处拦截T淋巴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D正确。
    故选C。
    【21题详解】
    A、促胰液素通过肠道中的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脂解作用,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感,A错误;
    B、推测运动员进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不能定向运输,B错误;
    C、促胰液素能够促进胰液分泌,是在胃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碱性多肽,CV错误;
    D、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后,激活脂解作用,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所以可推测运动员进食后,促胰液素可促进 BAT 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D。
    【22题详解】
    A、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
    B、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B正确;
    C、人类从听到声音到做出反应起跑需要经过反射弧的各个结构,完成这一反射活动所需的时间至少需要0.1秒,所以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 0.1秒内起跑视为抢跑,C正确;
    D、将电表的两个电极置于③④处时,由于会存在电位差,指针会发生偏转,D正确。
    故选A。
    23. 巴斯德将感染了狂犬病的兔的神经组织制成匀浆,每天取样给家兔注射。开始几天被注射的家兔都会发病,但随着匀浆放置时间的延长,家兔发病的反应越来越弱,放置10~14天的匀浆失去使家兔患病的作用。这时,如果再给这些没有发病的、被注射了“过期病兔神经组织匀浆”的家兔注射新鲜病兔的神经组织匀浆,家兔也不会发病。后来,巴斯德制成了狂犬病疫苗,即过期病兔的神经组织匀浆。对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给被注射了“过期病兔神经组织匀浆”的家兔注射新鲜病兔的神经组织匀浆,家兔不会发病是由于其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B. 注射病兔神经组织匀浆后,家兔体内的B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会和狂犬病毒结合
    C. 给被注射了“过期病兔神经组织匀浆”的家兔注射新鲜病兔的神经组织匀浆,家兔体内只有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 放置10~14天的病兔匀浆失去使家兔患病的作用是因为里面的狂犬病毒已经失去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表面发生变化,与B细胞密切接触,并产生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反应,当机体再次侵入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进行免疫应答。
    2、人被狗咬伤后,需立即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属于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消灭人体内的抗原,由于注射疫苗后产生特异性免疫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伤口处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血清中含有抗体,直接消灭一部分狂犬病毒。
    【详解】A、由题意知,过期病兔神经组织匀浆虽然不能使家兔患病,但能够使家兔产生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故给被注射了“过期病兔神经组织匀浆”的家兔注射新鲜病兔的神经组织匀浆,家兔不会发病,A正确;
    B、注射病兔神经组织匀浆后,家兔产生特异性免疫,体内的B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会和狂犬病毒结合,B正确;
    C、给被注射了“过期病兔神经组织匀浆”的家兔注射新鲜病兔的神经组织匀浆,发生二次免疫,家兔体内主要是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也有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错误。
    D、放置10~14天的病兔匀浆由于里面的狂犬病毒已经失去活性,故失去使家兔患病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24. 下图表示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呈递抗原的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①能特异性识别、吞噬细菌
    B. 图中②可能是辅助性 T 细胞
    C. 细菌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D. MHC-Ⅱ分子从内质网腔到达细胞表面共穿过 4 层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特异性免疫中唯一不识别抗原的是浆细胞,唯一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吞噬细胞,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辅助性T细胞受刺激活化后能够产生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详解】A、题图中细胞①是巨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能力,A错误;
    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②,说明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B正确;
    C、细菌通过胞吐进入细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MHC-Ⅱ属于大分子,从内质网腔到达细胞表面通过囊泡转运,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共穿过0层膜,D错误。
    故选B。
    25. 绿豆为闭花授粉植物,野生型叶形为卵圆形,现有两种纯合突变体, 甲叶形为椭圆形, 乙为柳叶形,各由一对等位基因突变造成叶形的改变。用甲、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

    A. 自然状态下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通常有 4 种
    B. 一对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突变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
    C. 通过测交实验不能确定 F2 中柳叶形植株的基因型
    D. F2卵圆形叶片植株自交后代叶片的表型及比例为卵圆 形:椭圆形:柳叶形=25:6 :5
    【答案】C
    【解析】
    【分析】若叶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椭圆形与柳叶形的植物杂交的F1叶形为圆形,说明圆形是显性,F1自交所得F2叶形及比例为圆形:非圆形(A_:aa)=3:1,与实验结果不符,F2中圆形:椭圆形:柳叶形=185:62:83≈9:3:4,故叶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来控制,两种单基因纯合突变体,甲(基因A突变为a)为椭圆形,乙(基因B突变为b)为柳叶形,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F1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A、由题干“某种闭花受粉植物的野生型叶形为卵圆形”可知,自然状态下圆形叶片的植株应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BB,1种,A错误;
    B、绿豆没有性染色体,F2中圆形:椭圆形:柳叶形=185:62:83≈9:3:4,故叶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来控制,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
    C、F2中柳叶形植株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故通过测交实验不能确定F2中柳叶形植株控制叶形性状的基因型,C正确;
    D、叶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来控制,两种单基因纯合突变体,甲(基因A突变为a)为椭圆形,乙(基因B突变为b)为柳叶形,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F1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同时可以知道F2,中圆形叶片2(A_B_)基因型为1/9AABB、2/9AaBB、 2/9AABb、4/9AaBb,自然状态下,植物闭花受粉自交产生的F3,即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均自交,得到的子代基因型分别是1/9AABB、2/9(3/4A_BB、1/4aaBB)、2/9(3/4AAB_、1/4AAbb) 、4/9(9/16A_B_、3/16A_bb、3/16aaB_、1/16aabb),计算得F3植株各种表型及比例为圆形:椭圆形:柳叶形=25:5:6,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 5 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满分 50)
    26. 研究发现,盐溶液的胁迫会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现用一定浓度的NaCl和Na2SO4两种盐溶液对甜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实验结果如下表。
    (注:净光合速率是指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气孔导度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一定浓度的盐溶液胁迫导致气孔导度降低的直接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一定浓度的NaCl胁迫对叶绿素____________(填“a”或“b”)影响较大。碳反应过程中,1分子的CO2与1分子的五碳糖结合后,很快形成2分子的____________。
    (3)据表可知,这两种盐溶液胁迫下的单株干重均低于对照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降低,引起它降低的因素为_____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盐溶液类型 ②. 盐胁迫导致保卫细胞(植物细胞)失水
    (2) ①. 类囊体膜/光合膜/类囊体/基粒 ②. 脂溶性 ③. b ④. C3分子/C3/三碳酸分子
    (3) ①. 净光合速率 ②. 非气孔 ③. 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光合速率降低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
    【小问1详解】
    据题意可知,本实验是研究盐溶液的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抑制问题,是用一定浓度的NaCI和Na2SO4两种盐溶液对甜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可变因素)是盐溶液类型。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据此推测,一定浓度的盐溶液胁迫导致气孔导度降低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盐胁迫导致保卫细胞(植物细胞)失水。
    【小问2详解】
    叶绿体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基粒的类囊体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是光反应的场所。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来提取,据此推测,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属于脂溶性物质。据表格可知,一定浓度的NaCl胁迫下,叶绿素b含量下降的比例更高,说明一定浓度的NaCI胁迫对叶绿素b的影响较大。碳反应过程中,1分子的CO2与1分子的五碳糖结合后,很快形成2分子的C3。
    【小问3详解】
    植物的干重量即有机物的积累量,是光合作用量与呼吸作用量的差值,即净光合量,因此据表可知,这两种盐溶液胁迫下的单株干重均低于对照组,直接原因是净光合速率降低。据表格可知,这两种盐溶液胁迫下甜菜幼苗的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光合速率降低,因此引起它降低的因素为非气孔因素。
    27. 二倍体植物喷瓜的性别受基因G/g+/g控制(G/g+/g互为等位基因),即G(雄株)、g+(两性株:雌雄同株)和g(雌株)。该植物花冠形状有轮状和阔钟状两种表型,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现有花冠阔钟状雄株和轮状雌株杂交,F1为轮状雄株∶轮状两性株∶阔钟状雄株∶阔钟状两性株=1∶1∶1∶1。
    回答下列问题:
    (1)据遗传推测,基因G/g+/g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显性对隐性用>”表示),G/g+/g在遗传中遵循____________定律,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G/g+/g与B/b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2)据题中遗传现象分析,花冠轮状和阔钟状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据此判断来选择回答以下Ⅰ或Ⅱ中问题:
    Ⅰ.若“能”,则其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
    Ⅱ.若“不能”,则利用现有材料设计遗传实验加以确定,最简便的方案是____________。
    (3)若花冠轮状对阔钟状为显性,则杂交中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现在其F1中发现一基因型为BBb的变异雄株,推测是母本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B基因转移到b所在的染色体、重复或染色体未分离。为确定变异来源,取表型为____________的正常雌株与该变异雄株测交(注:若该变异雄株为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BBb位于3条同源染色体,在其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彼此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易位对配子的形成及活力无影响),统计其子代表型及数量比。
    ①若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1∶1,则为____________∶
    ②若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5∶1,则为___________;
    ③若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易位。
    【答案】(1) ①. G>g+>g ②. 基因的分离 ③. 不能
    (2) ①. 不能 ②. 不能判断 ③. 选择雌雄同株轮状和阔钟状分别自交,观察子代表型及比例,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为显性性状
    (3) ①. bbGg+ ②. 阔钟状 ③. 染色体重复 ④. 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⑤. 1:0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花冠阔钟状雄株和轮状雌株杂交,F1为轮状雄株∶轮状两性株∶阔钟状雄株∶阔钟状两性株=1∶1∶1∶1,说明亲本雄株为Gg+,雌株为gg,F1中雄株为Gg,两性株为g+g,但不能推出花冠形状的具体基因型。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雄株与雌株杂交后,F1雄株与两性株分离比为为1:1,可推出亲本雄株为Gg+,雌株为gg,F1中雄株为Gg,两性株为g+g,说明,基因G/g+/g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G>g+>g。G/g+/g互为等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题意可推知,当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符合题干分离比,当BG连锁,bg+连锁,bg连锁时也符合题干分离比,故不能确定G/g+/g与B/b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亲本花冠形状属于测交类型,即Bb×bb,不能确定二者的显隐性关系。针对植物而言,确定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案是自交,故可选择雌雄同株轮状和阔钟状分别自交,观察子代表型及比例,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为显性性状。
    【小问3详解】
    由(1)可知,若花冠轮状对阔钟状为显性,则杂交中雄性亲本阔钟状雄株的基因型为bbGg+。由题意可知,该雄株基因型为BBbGg,可通过测交手段进行检测,即选择雌株基因型为bbgg,表型为阔钟状。单看B/b基因时,若发生染色体重复,则该雄株可产生BB:b=1:1的配子,子代中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1∶1;若发生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则该雄株可产生B:BB:Bb:bb=2:1:2:1的配子,子代中轮状植株∶阔钟状植株=5∶1;若发生染色体易位,则该雄株可产生B:Bb=1:1的配子,子代中全为轮状。
    28.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 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 BPA 作用位点如图。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于两侧肾脏的上方,腺体分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部分,肾上腺与免疫调节和糖代谢关系密切,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在 TH 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____调节机制,过程④⑤属于____调节。
    (2)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胸腺分泌胸腺素。胸腺素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这说明垂体除参与体液调节外,还参与____。
    (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 TH 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 BPA 能抑制 TPO 活性,可导致血液中 TH 含量____,其原因是____。
    (4)一些人长期精神忧郁,则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从图乙可知,长期精神忧郁可使下丘脑受到刺激后释放的 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____(增加、减少),促进垂体分泌 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最终导致____增多,从而使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
    (5)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髓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____(激素)对维持血糖平衡起到拮抗作用。为验证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应注射____, 然后测定血液中____(激素)的含量。
    (6)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____的直接支配。在寒冷条件的刺激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____加快,产热增加,该激素化学本质是____
    【答案】(1) ①. 分级 ②. (负)反馈
    (2)免疫调节 (3) ①. 下降 ②. TPO是合成TH所需的酶,活性降低,则TH合成减少;TPO能促进TSH受体基因的表达,活性降低后,TSH的受体减少,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作用减弱。
    (4) ①. 增加 ②. 糖皮质激素
    (5) ①. 胰岛素 ②. 糖皮质激素 ③. CRH和ACTH
    (6) ①. 内脏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 ②. 细胞代谢/基础代谢/细胞呼吸 ③. 酪氨酸衍生物
    【解析】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分级调节,分级调节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过程④⑤属于反馈调节,通过该调节过程维持了激素含量的稳定。
    【小问2详解】
    分析题意,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胸腺分泌胸腺素,胸腺素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能在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作用,这说明垂体除参与体液调节外,还参与免疫调节,进而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小问3详解】
    生化反应的进行需要酶的催化,结合题意可知,TPO是合成TH所需的酶,活性降低,则TH合成减少;TPO能促进TSH受体基因的表达,活性降低后,TSH的受体减少,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作用减弱。
    【小问4详解】
    结合图乙可知,长期精神忧郁可使下丘脑受到刺激后释放的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促进垂体分泌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最终导致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增多,从而使免疫系统的能降低。
    【小问5详解】
    分析题意,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髓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即糖皮质激素能够升高血糖,而机体中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故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对维持血糖平衡起到拮抗作用;为验证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应注射糖皮质激素,然后测定血液中CRT和ACTH的含量:若含量减少,则存在负反馈调节,否则不存在。
    【小问6详解】
    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的直接支配;在寒冷条件的刺激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加,肾上腺素的本质是酪氨酸衍生物。
    29.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 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胞内,Ca2+与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预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
    (4)图中内容从_______________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 ①. 神经递质 ②. 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③. 钙调蛋白 ④. 空间结构 ⑤. Ⅱ ⑥. C、B ⑦. 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的实验 ⑧. 细胞和分子
    【解析】
    【分析】
    【详解】(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从图中可以看出,Ca2+通过N受体进入细胞的过程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或易化扩散。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结合,激活C酶;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酶的活性改变的直接原因是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3)①由图示信息,根据“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可推出有比较多的A受体胞内肽段转变成了A受体,该过程就是过程Ⅱ。②实验的自变量为短肽,要验证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导入实验组的短肽含有磷酸化位点,导入对照组的短肽不含有磷酸化位点,则实验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同,对照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反。③为了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还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检测的实验结果应可操作,膜A受体是否磷酸化不易检测,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的实验。
    (4)图中所研究的机制涉及受体(糖蛋白)、酶及物质的运输,所以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揭示学习和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
    30.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该病因感染 HIV 而引起。为预防艾滋病,科学家给老鼠注射 HIV 制剂(减毒 HIV+生理盐水)试验成功,但在人体试验失败,如图是HIV 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编号代表细胞)

    (1)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侵染____细胞,使人体几乎丧失免疫功能,在宿主细胞内,其遗传物质通过____生成 DNA 分子,整合进宿主细胞 DNA 中。
    (2)图中物质 A 是____,⑤是____。
    (3)已注射 HIV 制剂的老鼠再次接触 HIV 时,图中____(填序号)细胞能迅速增至分化。
    (4)为检测已注射 HIV 制剂的老鼠对 HIV 是否具体免疫能力,进行以下实验:
    ①选取____,均分为两组。
    ②第一组每只注射 3mlHIV 制剂,第二组每只注射____。
    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____,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抗体的水平, 预期结果是____。
    【答案】(1) ①. 辅助性T ②. 逆转录
    (2) ①. 细胞因子 ②. 浆细胞
    (3)④ (4) ①. 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鼠若干只 ②. 3ml生理盐水 ③. 适量HIV制剂 ④. 第一组大鼠抗体量明显大于第二组大鼠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表示艾滋病疫苗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物质B表示抗体,⑤是浆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③是B细胞,物质A是细胞因子,②是辅助性T细胞。
    【小问1详解】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目标是辅助性T细胞。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故在宿主细胞内,其遗传物质通过逆转录生成DNA分子,整合进宿主细胞 DNA 中。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物质B表示抗体,⑤是浆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③是B细胞,物质A是细胞因子,②是辅助性T细胞。
    【小问3详解】
    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再次接触HIV时,④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小问4详解】小鼠状态
    安静状态
    剧烈运动时
    A
    线粒体
    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B
    线粒体
    线粒体
    C
    细胞溶胶
    线粒体
    D
    细胞溶胶
    细胞溶胶
    子代雄性基因型
    个数
    子代雄性基因型
    个数
    XabcdefY
    750
    XABCdefY
    70
    XabcdeFY
    60
    XABcdefY
    40
    XabcdEFY
    20
    XAbedefY
    30
    XabcDEFY
    30
    合计
    1000
    单株干重(g)
    叶绿素a含量(mg/g)
    叶绿素b含量(mg/g)
    净光合速率μml/(m2·s)
    气孔导度mml/(m2·s)
    胞间CO2浓度(mg/g)
    对照组
    0.98
    0.9
    0.7
    30
    120
    220
    NaCI胁迫
    0.89
    0.88
    0.48
    28
    96
    418
    Na2SO4胁迫
    0.59
    0.64
    0.40
    18
    56
    442
    相关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下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87,5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