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6918/0-17011451760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6918/0-1701145176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6918/0-1701145176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素养综合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测评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1节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测评B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10页。
第三章测评(B)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3浙江浙南名校联考]2012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据此完成1~2题。1.“黄河金三角”最宜承接转移的产业类型是( )A.对水电需求大的有色冶金B.对水质要求高的饮料生产C.对技术要求高的精密电子D.对劳动力需求多的鞋帽纺织2.工业生产转移到某地,若干时间后由于生产环境变化,又转移到了其他地区,叫作“工业再转移”。近年来,“黄河金三角”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工业的“再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①高素质人才流失 ②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的调整③环保要求的提高 ④迁往沿海,提高产品附加值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3河北邢台期末]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链较完备。该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产地。近年来,部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获得的利润有所增加。下图示意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市场分布情况。据此完成3~4题。3.江苏省部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南亚( )①土地价格低 ②人才充足 ③劳动力廉价 ④资金雄厚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4.江苏省对澳大利亚的进口额比出口额多,其影响因素是( )A.原料成本 B.产品价格C.贸易壁垒 D.品牌营销[2023江苏南通阶段检测]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主干线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1亩≈666.67米2)。西奈北部输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完成5~6题。5.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防治洪涝灾害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西奈北部输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2023山东滨州期末]2018年,全球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穿越长江电力综合管廊隧道贯通,隧道长度超过5000米。工程最初设计“跨江”和“穿江”两种方案,最终建设团队选择了“穿江”隧道方案,管廊两次穿越长江大堤。下图为“跨江”和“穿江”方案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与“跨江”方案相比,“穿江”方案的主要优点是( )A.工程技术难度较小B.输电线路长度更短C.对长江航运影响小D.工程建设成本更低8.该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完成,将会( )A.缓解淮南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B.减少淮南地区的化石能源使用C.增加区域之间的能源运输损耗D.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2023辽宁重点高中联考]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1987年,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对平衡流域内各省份的用水和促进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2019年,有关部门基于“大稳定、小调整”思路对分水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下表示意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中部分省级行政区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9~10题。9.2019年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调整后,河北、天津分水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 )A.人口流失严重B.生态环境改善C.南水北调工程通水D.产业转型升级10.分水方案的调整明显考虑了生态用水需求的是( )A.青海 B.宁夏C.河南 D.山西[2023河南开封期中]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1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B.地下水水位过高,补给河流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12.下列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2023湖南永州期末]肯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的重要支点。2017年7月,由中国和肯尼亚两国企业合建的珠江经济特区在肯尼亚西部城市埃尔多雷特举行奠基仪式。随着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的建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肯尼亚。读图,完成13~14题。13.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埃尔多雷特转移,是因为埃尔多雷特( )①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④优惠的政策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14.我国众多企业转移到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对两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我国:促进制造业发展 ②对肯尼亚:带动就业,提高收入 ③对我国: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④对肯尼亚:缓解人地矛盾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023广东珠海期末]共建“一带一路”的提出,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地区的中心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包工程建设项目及其比重。据此完成15~16题。15.甲项目最有可能是( )A.生态环境修复B.畜牧部门C.能源基础设施D.海洋产业16.中乌两国的合作中,中国主要的优势在于( )①劳动力 ②资金 ③技术 ④原料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共3小题,52分)17.[2023湖南师大附中月考](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T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和芯片代工制造商,总部和主要工厂位于台湾,其4.7%的营业收入来自日本公司。2021年11月,T公司计划与S公司(T公司在日本的最大客户)联合在日本建立其有史以来首家芯片制造厂。该芯片制造厂设在日本熊本县,厂址靠近S公司的一家主要生产半导体及汽车芯片的工厂,于2022年开始建设,2024年正式启用。下图示意日本熊本县地理位置。(1)说明T公司到日本建厂的主要目的。(6分)(2)指出熊本县吸引T公司芯片制造厂落户的优势。(6分)(3)简述新工厂正式启用后对日本的有利影响。(6分)18.[2023湖北武汉期末](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麋鹿原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在清末除一部分麋鹿被运往欧洲各地外,麋鹿在我国消失。1985年,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首批22头),麋鹿在百年之后重回故土。部分经野化训练后重归自然。下图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示意图。(1)说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广布的原因。(6分)(2)说明湖北石首成为野生麋鹿繁殖基地的优势条件。(6分)(3)推测该区域麋鹿回归自然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6分)19.[2023重庆南开中学质量检测](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国生产羊绒制品的L公司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原料实行全球取材,并建立研—产—销的全产业链。欧美国家对我国许多工业产品征收关税和采取限量措施,但对非洲生产的多数产品免关税且无限量措施。1997年,L公司到马达加斯加建厂,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发达国家。(1)说明L公司建立研—产—销的全产业链的意义。(6分)(2)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到马达加斯加建厂的主要原因。(4分)(3)指出马达加斯加政府为吸引企业入驻可采取的具体措施。(6分)答案:1.D 2.B 解析 第1题,“黄河金三角”地处中部地区,虽然有黄河流经,但水能不丰富,A错误;黄河水量较小,含沙量大,且季节变化大,水资源供应不稳定,水质也较差,B错误;“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技术实力弱,C错误;该地区劳动力丰富且廉价,适合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D正确。第2题,随着“黄河金三角”经济的发展,人才一般不会流失,①错;本地区承接的产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且本地区资源有可能出现“枯竭”现象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②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环保要求提高,会导致一些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继续转移到环保要求较低的地区,③对;该地承接了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不可能再转移回沿海地区,④错。B正确。3.B 4.C 解析 第3题,随着生产成本的升高,江苏省部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①③对;东南亚地区多是发展中国家,人才不足,资金不足,②④错。B正确。第4题,我国与澳大利亚设置了较多的贸易壁垒,是江苏省对澳大利亚的进口额比出口额多的主要影响因素;原料成本、产品价格、品牌营销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正确。5.D 6.B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工程主要作用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D正确,A错误;西水东调工程的目的是缓解东部西奈半岛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不是为了发展航运,B错误;兴修水库等措施,可以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C错误。第6题,农业引水灌溉,很容易引发土地盐碱化,需及时排水,故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灌区土地盐碱化,B正确;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只是排除少部分多余的水,无法预防尼罗河断流,A错误;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不会影响降水量,排出水量较小,对河流含沙量影响很小,C、D错误。7.C 8.D 解析 第7题,“跨江”和“穿江”的技术难度和建设成本都不低,不是方案的主要优点,A、D错误;“跨江”方案采用高塔架线,基本为直线距离,与“穿江”方案相比,输电线长度更短,B错误;读图可知,“穿江”方案将隧道铺设在河床深处,深度较大,对该地区长江航运的影响小,是“穿江”方案的主要优点,C正确。第8题,淮南能源丰富,该工程主要是从淮南向上海等地提供能源,故缓解的是上海等地区能源紧张问题,也不能减少淮南地区化石能源的使用,A、B错误;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后区域之间能源运输损耗减小,C错误;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完成可以优化华东地区的能源结构,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D正确。9.C 10.A 解析 第9题,河北、天津承接了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水资源,缓解了本地水资源不足的现状,C正确;河北、天津经济较为发达,人口数量较多,A错误;河北、天津生态环境改善与黄河分水量大小无关,B错误;河北、天津产业转型升级有可能导致所需水量较大,与题意不符,D错误。第10题,根据分水方案可知,青海和河南两地分水量有所增加,宁夏和山西减少,B、D错误;其中,增加生态用水需求的应为青海省,河南省主要为生产、生活用水增加,A正确,C错误。11.C 12.B 解析 第11题,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泥沙淤积严重,而且上游有大量江水汇入,使得“万里长江,险在荆江”,D错误,C正确;长江荆江河段湖泊湿地众多,调节能力强,A错误;长江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河床被上游带来的泥沙抬高,形成地上河,河流补给地下水,B错误。第12题,分、蓄洪区土地利用应注意生态、经济效益相结合。禁止开发忽略了经济效益,不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错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没有考虑生态效益,且对分、蓄洪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C错误;开挖成湖,工程量过大,不易实施,D错误;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最好,B正确。13.C 14.B 解析 第13题,肯尼亚经济落后,人口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科技力量不强,①对,②错。肯尼亚经济落后,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的建立有优惠政策,③错,④对。故选C。第14题,我国众多企业转移到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肯尼亚制造业发展,带动就业,提高收入。②③对,①④错,B正确。15.C 16.C 解析 第15题,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包工程建设项目中甲占比最多,结合该国资源优势可知,甲项目可能为能源基础设施,合作开发有利于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能源方面的合作,C正确;生态环境修复和畜牧业占比不可能这么大,A、B错误;乌兹别克斯坦属于内陆国家,基本没有海洋产业,D错误。第16题,中乌两国的合作中,中国主要的优势在于资金和技术,②③对;而乌兹别克斯坦的优势为劳动力和原料,①④错。C正确。17.答案 (1)将芯片生产转移到日本,减少芯片运输费用,提高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行全球化战略;借助日本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研发和创新水平。(2)位于日本西部九州岛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是陆上重要交通节点城市,交通便利;已建有S公司半导体工厂,产业基础较好;临海地带,气候优越,环境优美。(任答3点)(3)提供大量芯片,缓解日本的“芯片荒”;带动日本半导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提高经济收入。解析 第(1)题,将芯片生产转移到日本的主要目的可从占领市场、降低成本、研发创新等方面分析。第(2)题,制造厂选址位于日本西部九州岛的优势可从位置、交通、产业基础、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新工厂对日本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提供产品、产业发展、就业等方面作答。18.答案 (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丰富;河湖密布,洪涝多发。(2)该区域为传统麋鹿分布区,自然环境适合其生存;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湿地面积广,食物充足,利于麋鹿栖息;位于长江故道,人烟稀少,对麋鹿生存环境影响小。(3)种群数量少,基因容易退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态生存环境易受破坏;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多发,影响其生存环境的稳定性。解析 第(1)题,湿地广布的原因可从水的来源、水来之后难以排泄两方面分析。第(2)题,石首成为野生麋鹿繁殖基地的优势条件可从栖息环境、食物来源、人类干扰状况等方面分析。第(3)题,现实问题可从麋鹿种群数量、栖息环境、自然灾害等方面作答。19.答案 (1)研发可促进产品不断更新;参与销售环节,可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收益;研发可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任答3点)(2)劳动力成本、地价和关税低,市场竞争力强;降低欧美国家限量影响,扩大产品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3)提供廉价、广阔的土地;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给予财政补贴;改善公共设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解析 第(1)题,全产业链模式包括原料采购、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因此可从降低成本、产品更新换代、协作、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分析。第(2)题,题意为从市场角度出发,因此应从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弱、目标市场、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从提供优惠政策、廉价土地、良好的公共服务等方面作答。省级行政区1987年分水方案分水量/亿m32019年调整后的分水量/亿m3变化值/亿m3青海14.1016.232.13宁夏40.0036.20-3.80河南55.4060.495.09山西43.1042.31-0.79河北、天津20.009.76-10.24
第三章测评(B)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3浙江浙南名校联考]2012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据此完成1~2题。1.“黄河金三角”最宜承接转移的产业类型是( )A.对水电需求大的有色冶金B.对水质要求高的饮料生产C.对技术要求高的精密电子D.对劳动力需求多的鞋帽纺织2.工业生产转移到某地,若干时间后由于生产环境变化,又转移到了其他地区,叫作“工业再转移”。近年来,“黄河金三角”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工业的“再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①高素质人才流失 ②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的调整③环保要求的提高 ④迁往沿海,提高产品附加值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3河北邢台期末]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链较完备。该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产地。近年来,部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获得的利润有所增加。下图示意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市场分布情况。据此完成3~4题。3.江苏省部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南亚( )①土地价格低 ②人才充足 ③劳动力廉价 ④资金雄厚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4.江苏省对澳大利亚的进口额比出口额多,其影响因素是( )A.原料成本 B.产品价格C.贸易壁垒 D.品牌营销[2023江苏南通阶段检测]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主干线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1亩≈666.67米2)。西奈北部输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完成5~6题。5.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防治洪涝灾害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西奈北部输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2023山东滨州期末]2018年,全球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穿越长江电力综合管廊隧道贯通,隧道长度超过5000米。工程最初设计“跨江”和“穿江”两种方案,最终建设团队选择了“穿江”隧道方案,管廊两次穿越长江大堤。下图为“跨江”和“穿江”方案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与“跨江”方案相比,“穿江”方案的主要优点是( )A.工程技术难度较小B.输电线路长度更短C.对长江航运影响小D.工程建设成本更低8.该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完成,将会( )A.缓解淮南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B.减少淮南地区的化石能源使用C.增加区域之间的能源运输损耗D.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2023辽宁重点高中联考]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1987年,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对平衡流域内各省份的用水和促进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2019年,有关部门基于“大稳定、小调整”思路对分水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下表示意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中部分省级行政区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9~10题。9.2019年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调整后,河北、天津分水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 )A.人口流失严重B.生态环境改善C.南水北调工程通水D.产业转型升级10.分水方案的调整明显考虑了生态用水需求的是( )A.青海 B.宁夏C.河南 D.山西[2023河南开封期中]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1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B.地下水水位过高,补给河流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12.下列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2023湖南永州期末]肯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的重要支点。2017年7月,由中国和肯尼亚两国企业合建的珠江经济特区在肯尼亚西部城市埃尔多雷特举行奠基仪式。随着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的建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肯尼亚。读图,完成13~14题。13.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埃尔多雷特转移,是因为埃尔多雷特( )①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④优惠的政策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14.我国众多企业转移到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对两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我国:促进制造业发展 ②对肯尼亚:带动就业,提高收入 ③对我国: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④对肯尼亚:缓解人地矛盾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023广东珠海期末]共建“一带一路”的提出,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地区的中心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包工程建设项目及其比重。据此完成15~16题。15.甲项目最有可能是( )A.生态环境修复B.畜牧部门C.能源基础设施D.海洋产业16.中乌两国的合作中,中国主要的优势在于( )①劳动力 ②资金 ③技术 ④原料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共3小题,52分)17.[2023湖南师大附中月考](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T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和芯片代工制造商,总部和主要工厂位于台湾,其4.7%的营业收入来自日本公司。2021年11月,T公司计划与S公司(T公司在日本的最大客户)联合在日本建立其有史以来首家芯片制造厂。该芯片制造厂设在日本熊本县,厂址靠近S公司的一家主要生产半导体及汽车芯片的工厂,于2022年开始建设,2024年正式启用。下图示意日本熊本县地理位置。(1)说明T公司到日本建厂的主要目的。(6分)(2)指出熊本县吸引T公司芯片制造厂落户的优势。(6分)(3)简述新工厂正式启用后对日本的有利影响。(6分)18.[2023湖北武汉期末](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麋鹿原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在清末除一部分麋鹿被运往欧洲各地外,麋鹿在我国消失。1985年,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首批22头),麋鹿在百年之后重回故土。部分经野化训练后重归自然。下图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示意图。(1)说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广布的原因。(6分)(2)说明湖北石首成为野生麋鹿繁殖基地的优势条件。(6分)(3)推测该区域麋鹿回归自然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6分)19.[2023重庆南开中学质量检测](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国生产羊绒制品的L公司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原料实行全球取材,并建立研—产—销的全产业链。欧美国家对我国许多工业产品征收关税和采取限量措施,但对非洲生产的多数产品免关税且无限量措施。1997年,L公司到马达加斯加建厂,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发达国家。(1)说明L公司建立研—产—销的全产业链的意义。(6分)(2)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到马达加斯加建厂的主要原因。(4分)(3)指出马达加斯加政府为吸引企业入驻可采取的具体措施。(6分)答案:1.D 2.B 解析 第1题,“黄河金三角”地处中部地区,虽然有黄河流经,但水能不丰富,A错误;黄河水量较小,含沙量大,且季节变化大,水资源供应不稳定,水质也较差,B错误;“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技术实力弱,C错误;该地区劳动力丰富且廉价,适合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D正确。第2题,随着“黄河金三角”经济的发展,人才一般不会流失,①错;本地区承接的产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且本地区资源有可能出现“枯竭”现象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②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环保要求提高,会导致一些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继续转移到环保要求较低的地区,③对;该地承接了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不可能再转移回沿海地区,④错。B正确。3.B 4.C 解析 第3题,随着生产成本的升高,江苏省部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①③对;东南亚地区多是发展中国家,人才不足,资金不足,②④错。B正确。第4题,我国与澳大利亚设置了较多的贸易壁垒,是江苏省对澳大利亚的进口额比出口额多的主要影响因素;原料成本、产品价格、品牌营销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正确。5.D 6.B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工程主要作用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D正确,A错误;西水东调工程的目的是缓解东部西奈半岛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不是为了发展航运,B错误;兴修水库等措施,可以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C错误。第6题,农业引水灌溉,很容易引发土地盐碱化,需及时排水,故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灌区土地盐碱化,B正确;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只是排除少部分多余的水,无法预防尼罗河断流,A错误;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不会影响降水量,排出水量较小,对河流含沙量影响很小,C、D错误。7.C 8.D 解析 第7题,“跨江”和“穿江”的技术难度和建设成本都不低,不是方案的主要优点,A、D错误;“跨江”方案采用高塔架线,基本为直线距离,与“穿江”方案相比,输电线长度更短,B错误;读图可知,“穿江”方案将隧道铺设在河床深处,深度较大,对该地区长江航运的影响小,是“穿江”方案的主要优点,C正确。第8题,淮南能源丰富,该工程主要是从淮南向上海等地提供能源,故缓解的是上海等地区能源紧张问题,也不能减少淮南地区化石能源的使用,A、B错误;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后区域之间能源运输损耗减小,C错误;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完成可以优化华东地区的能源结构,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D正确。9.C 10.A 解析 第9题,河北、天津承接了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水资源,缓解了本地水资源不足的现状,C正确;河北、天津经济较为发达,人口数量较多,A错误;河北、天津生态环境改善与黄河分水量大小无关,B错误;河北、天津产业转型升级有可能导致所需水量较大,与题意不符,D错误。第10题,根据分水方案可知,青海和河南两地分水量有所增加,宁夏和山西减少,B、D错误;其中,增加生态用水需求的应为青海省,河南省主要为生产、生活用水增加,A正确,C错误。11.C 12.B 解析 第11题,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泥沙淤积严重,而且上游有大量江水汇入,使得“万里长江,险在荆江”,D错误,C正确;长江荆江河段湖泊湿地众多,调节能力强,A错误;长江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河床被上游带来的泥沙抬高,形成地上河,河流补给地下水,B错误。第12题,分、蓄洪区土地利用应注意生态、经济效益相结合。禁止开发忽略了经济效益,不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错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没有考虑生态效益,且对分、蓄洪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C错误;开挖成湖,工程量过大,不易实施,D错误;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最好,B正确。13.C 14.B 解析 第13题,肯尼亚经济落后,人口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科技力量不强,①对,②错。肯尼亚经济落后,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的建立有优惠政策,③错,④对。故选C。第14题,我国众多企业转移到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肯尼亚制造业发展,带动就业,提高收入。②③对,①④错,B正确。15.C 16.C 解析 第15题,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包工程建设项目中甲占比最多,结合该国资源优势可知,甲项目可能为能源基础设施,合作开发有利于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能源方面的合作,C正确;生态环境修复和畜牧业占比不可能这么大,A、B错误;乌兹别克斯坦属于内陆国家,基本没有海洋产业,D错误。第16题,中乌两国的合作中,中国主要的优势在于资金和技术,②③对;而乌兹别克斯坦的优势为劳动力和原料,①④错。C正确。17.答案 (1)将芯片生产转移到日本,减少芯片运输费用,提高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行全球化战略;借助日本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研发和创新水平。(2)位于日本西部九州岛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是陆上重要交通节点城市,交通便利;已建有S公司半导体工厂,产业基础较好;临海地带,气候优越,环境优美。(任答3点)(3)提供大量芯片,缓解日本的“芯片荒”;带动日本半导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提高经济收入。解析 第(1)题,将芯片生产转移到日本的主要目的可从占领市场、降低成本、研发创新等方面分析。第(2)题,制造厂选址位于日本西部九州岛的优势可从位置、交通、产业基础、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新工厂对日本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提供产品、产业发展、就业等方面作答。18.答案 (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丰富;河湖密布,洪涝多发。(2)该区域为传统麋鹿分布区,自然环境适合其生存;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湿地面积广,食物充足,利于麋鹿栖息;位于长江故道,人烟稀少,对麋鹿生存环境影响小。(3)种群数量少,基因容易退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态生存环境易受破坏;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多发,影响其生存环境的稳定性。解析 第(1)题,湿地广布的原因可从水的来源、水来之后难以排泄两方面分析。第(2)题,石首成为野生麋鹿繁殖基地的优势条件可从栖息环境、食物来源、人类干扰状况等方面分析。第(3)题,现实问题可从麋鹿种群数量、栖息环境、自然灾害等方面作答。19.答案 (1)研发可促进产品不断更新;参与销售环节,可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收益;研发可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任答3点)(2)劳动力成本、地价和关税低,市场竞争力强;降低欧美国家限量影响,扩大产品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3)提供廉价、广阔的土地;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给予财政补贴;改善公共设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解析 第(1)题,全产业链模式包括原料采购、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因此可从降低成本、产品更新换代、协作、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分析。第(2)题,题意为从市场角度出发,因此应从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弱、目标市场、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从提供优惠政策、廉价土地、良好的公共服务等方面作答。省级行政区1987年分水方案分水量/亿m32019年调整后的分水量/亿m3变化值/亿m3青海14.1016.232.13宁夏40.0036.20-3.80河南55.4060.495.09山西43.1042.31-0.79河北、天津20.009.76-10.24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