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小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逐梦新时代,青春更精彩!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2023年11月在南宁举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运动员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运动员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B.运动员以1分08秒的成绩勇夺蛙泳100米金牌,其中1分08秒是时刻
C.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动作时,可以运动员把看作质点
D.不同跑道的运动员在400m比赛中,跑完全程的位移相同
2.关于速度、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方向总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B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速度的改变量是标量
C.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
D.若加速度不断减小,则速度一定不断减小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沿x轴正方向运动
B.乙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C.乙比甲物体先出发
D.甲、乙两物体在t2时刻相遇
4.用细绳把一块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细绳在直线A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板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重力大小和薄板运动状态有关
C.重力大小和薄板所在位置的纬度无关
D.薄板的重心不一定在直线AB上
5.如图所示,轻绳OA、OB和OP将一只玩具狗悬挂在P点保持静止。已知绳OA和OB的夹角为120°,对O点拉力的大小皆为F,则轻绳OP对O点拉力的大小为( )
A.FB.C. D.2F
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F1和F2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6N,方向水平向右,F2=2N,方向水平向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撤去F1的瞬间,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
B.撤去F1的瞬间,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4N
C.撤去F2的瞬间,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D.撤去F2的瞬间,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4N
7.在2023杭州亚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姑娘全红婵再次上演“水花消失术”,完美夺冠。全红婵某次起跳动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弹力和形变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对跳台的压力就是她的重力
B全红婵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跳台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全红婵对跳台施加压力之后跳台才对全红婵施加支持力
D.跳台对全红婵的支持力大于全红婵对跳台的压力
8.如图所示,小球(可看成质点)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图示方向逐渐向上缓慢偏移至竖直方向时,细绳的拉力将( )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未标记。已知乙图像为倾斜直线,甲图像由两段抛物线组成,t1、t2时刻分别对应甲图像中开口向下和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顶点,已知t2=2t1,且坐标轴均使用国际单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像为v~t图像,则0~t1内甲物体的加速度总比乙物体大
B.若图像为v-t图像,则t1~t2内乙物体位移大小为
C.若图像为x-t图像,则乙物体0~t1内与t1~t2内的位移之比为1∶3
D.若图像为x-t图像,则甲物体在0~t1内与t1~t2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10.弹道凝胶是用来模拟测试子弹对人体破坏力的一种凝胶,它的密度、性状等物理特性都非常接近于人体肌肉组织。某实验者在桌面上紧挨着放置8块完全相同的透明凝胶,枪口对准凝胶的中轴线射击,子弹即将射出第8块凝胶时速度恰好减为0,子弹在凝胶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假设子弹在凝胶中的运动可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子弹可看作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穿透第6块凝胶时,速度为刚射入第1块凝胶时的一半
B.子弹穿透前2块凝胶所用时间为
C.子弹穿透前2块凝胶所用时间为
D.子弹穿透第1块与最后1块凝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1.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栓接着A、B两物体,其重力分别是GA=8N,GB=4N,静止放置在倾角为30°、底端带挡板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上。现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施加在B物体上并缓慢往上拉,当物体B上移20cm时,物体A即将向上运动,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加F前,A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12N
B.施加F前后,B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始终为
C.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30N/m
D.从施加力F到A即将向上运动的过程中,F不断增大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为μ的粗糙斜面,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块,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过程中斜面始终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块恰好静止,则μ=tanθ
B.若物块恰好静止,
C.若物块匀速运动,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D.若物块匀速运动,当物块的重力变为2G时,为使物块能维持原来的运动,则仍平行于斜面的推力应变为2F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6分,第14题8分,共14分。)
13.小波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于铁架台上,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对齐。实验时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弹簧,待弹簧静止后,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弹簧下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L,多次测量后作出F-L的关系图像,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甲 乙
(1)实验中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的F-L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b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cm;a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b弹簧的劲度系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当代生活离不开智能手机,人们通过手机上的传感器就可以打造“家庭版简易实验室”。小奇利用软件中的“声学秒表”项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场景如图1所示。他将一根木条平放在楼梯台阶边缘并伸出一小段长度,小球放置在木条上,用钢尺水平击打木条使其转开后,使小球下落撞击地面。手机从接收到钢尺的击打声开始计时,到接收小球落地的撞击声停止计时。记录下击打声与撞击声的时间间隔t,多次测量不同台阶距离地面的高度h及对应的时间间隔t。
图1 图2
(1)现有以下材质的小球,实验中应当选用________。
A.钢球B.乒乓球C.橡胶球D.玻璃球
(2)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2的坐标纸上作出2h-t2图线。
(3)通过2h-t2图线可得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4)小奇在实验中未考虑木条厚度,用图像法计算的重力加速度g与真实情况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偏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6分,共38分。)
15.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块在恒力F=10N作用下在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与水平方向成θ角,θ=3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f大小及方向。
(2)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6.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斜面体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2m、m的小物块A、B用轻绳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连接放在斜面体的两侧斜面上,轻绳均平行于斜面。已知A所在的斜面粗糙且倾角为37°,B所在的斜面光滑且倾角为53°,此时A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s37°=0.8。
(1)求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在B上,使A、B沿斜面匀速运动(此时斜面体仍保持静止),求力F的大小和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17.2023年8月,上海发布自动驾驶5G标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甲、乙两辆5G自动驾驶测试车,在同一平直测试车道上沿同一方向做测试实验。某次实验中,甲车的速度为v0=2m/s1时,即开启信号灯并以2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行驶,此时距离甲车前方48m的B位置的乙车接受到信号后ls才以2.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的最大速度限定为10m/s。当甲车行驶到B处时,立即以4m/s2的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求:(1)甲车行驶到B处时的速度为多大;
(2)乙车经过多长时间达到最大速度;
(3)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有相撞的危险。如果相撞,求相撞点到B点的距离;如果不相撞,求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的最近距离。
邕衡金卷·南宁三中2023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11月联考
物理参考答案
1.A 2.C 3.D 4.A 5.A 6.C 7.B 8.B
9.【答案】BD
【详解】AB.若图像为v-t图像,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则0~t1内甲的加速度逐渐减为0,则A错误: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则乙物体t1~ t2段的梯形面积即为位移,易知B正确:C.若图像为x-t图像,则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前后两段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应为1∶1,故C错误;D.0~t1内甲物体正向匀减速到零,t1~ t2内反向匀减速到零,两个过程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同,由可知,两段加速度大小相等,D正确,故选BD
10.【答案】AC
【详解】因为子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将其视为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即射穿第6块时,恰为全程时间中点,速度为全程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将8块凝胶分为四等份.根据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比规律可知,则第一份长度的时间相对总时间的占比为,故B错误,C正确:因每块凝胶大小一致,若令穿透最后一块凝胶的时间为1s,则穿透第一块凝胶的时间应为,则平均速度之比应为,则D错误,故选AC
11.【答案】BCD
【详解】A.施加力F前,用整体法可知,挡板对整体的支持力为.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选项错误:B.因F和弹簧弹力均平行于斜面,则B所受的支持力不变,恒有:,则B选项正确;C.施加力F之前,弹簧的压缩量设为x1,对B物块有:,A物块即将向上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设为x2,对A物块有:,由题意有,带入数据得k=30N/m,则C正确;D.物体B缓慢上移的过程中,弹簧由压缩态变为伸长态,弹力先减
12.【答案】BCD
【详解】AB.为便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在侧视图a上将重力分解为G1、G2,则G1=Gsinθ,G2=Gcsθ.由于物块恰好静止,在俯视图b上,可知G1、F相互垂直,合力方向斜向下,根据三力平衡特点,有,解得;则A错误,B正确:
C.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均为平衡状态,物体受力情况一致,则依相对静止时分析,由整体法可知.推力为F时,因整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摩擦力大小为F,故C正确;
D.在俯视图b上分析可知,G增大前有:G1=Gsinθ,f1=μGcsθ、定值,则当,可知、,方向均与原来一样,为使物块能维持原来的运动,由三力平衡可知推和三个力构成一个跟原来相似的矢量四边形,如图c所示。即F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则D正确,故选BCD
图a 图b 图c
13.10 大于 50
14.(1)A
(2)
(3)9.50—9.70都给分 (4)无偏差
15.(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得
所以
方向水平向左
(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得
所以
16.【答案】(1)μ=0.25:(2)F=0.8mg F1=0.48mg 方向水平向左
【详解】(1)由,可知A静止时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对A、B整体,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μ=0.25
(2)A、B匀速运动时有
解得
对斜面体、A、B整体,有
解得
方向水平向左
17.(1)甲车加速过程: vB=14m/s
(2)乙车达到最大速度vm=10m/s需要的时间为t2:
vm=a2t2
t2=4s
(3)甲车加速运动到B所需要的时间为t1
t1=6s
则t1时间内乙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x1=20m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甲车匀减速到速度为vm=10m/s需要的时间为t4,位移为x4:
t4=1s
x4=12m
t4时间内乙车的位移:x3=vmt4
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为:
通过上面的计算两车不会有相撞的危险,两车最近距离为28m
2h/m
0.65
1.21
1.87
2.45
3.04
t2/×10-2(s2)
7.6
13.7
20.1
26.6
3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