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合质量测评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地理 2023.11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 年5月,我国科学家通过综合分析“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多光谱相机获取的科学数据,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海洋沉积岩的岩石学证据,证明了火星北部曾经存在过海洋。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1—3题。
1.到目前火星上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太阳光照条件不稳定 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
C.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 D.日温度两极化严重
2.“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进行观测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A.夜晚太长,电力无法持续 B.失重严重,着陆困难
C.温度过高,设备容易损坏 D.地形复杂,行动受阻
3.下列对“祝融号”火星车将信号传回地球干扰最大的是( )
A.宇宙射线 B.太阳活动 C.臭氧空洞 D.太阳辐射
2022 年10月9日,以“太阳磁场、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为探测目标的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其运行轨道距地球表面约720km。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天体系统中,能包含“夸父一号”且级别最低的是( )
A.行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5.有关“夸父一号”运行轨道空间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已到地球大气的上界
C.大气稀薄,气压低 D.流星体燃烧形成流星
6.材料中提到的两种太阳活动发生时,会导致( )
A.磁针剧烈颤动 B.极光强度变弱 C.所有通讯中断 D.全球降水增多
2023 年,北京市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及相关支持政策,推进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达半数以上。同时,也将对2025年底前并网发电和符合条件的光伏发电项目给予支持。下图为北京市某新建园区厂房屋顶太阳能发电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北京市推进“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能可再生,绿色无污染 B.北京技术先进,新建园区较多
C.北京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D.太阳能较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8.与成都相比,北京年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晴天较多
C.海拔较高 D.白昼较长
下图为地球内部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关于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
B.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
C.莫霍界面深度可达100 千米
D.大洋地壳较大陆地壳薄
10.在某地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可推测该地层形成于(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雾凇由过冷水汽(温度低于0℃)随微风在枝条等物体上不断冻结积聚而形成。西北内陆沙漠地区降雪后,在梭梭林等植株上容易出现雾凇现象(下图)。据此完成11—13 题。
11.图中雾凇的形成,涉及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
A.海洋 B.空气
C.岩石 D.植物
13.西北内陆沙漠地区雾凇多形成于雪后晴朗的夜晚,其直接原因是( )
①空气湿度较大 ②地表湿度较大
③冰雪反射较强 ④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探空气球是将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气象要素测量并实时传回气象数据的工具,下左图示意一个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38 千米处,右图为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14—16 题。
14.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体积不断缩小 B.测定的气温一直在下降
C.体积不断膨胀 D.测定的紫外线先增后减
15.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
A.海口 B.杭州 C.武汉 D.漠河
16.在大气中,右图所示大气成分( )
A.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 B.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表示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下图为甲、乙两地地面有效辐射年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7—18题。
17.造成两地地面有效辐射最低值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甲—6 月降水较多 B.甲一6月气温最高
C.乙一1月天气晴朗 D.乙一1月植被枯黄
18.研究发现,近年来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地面有效辐射呈减少趋势,可能导致当地( )
A.河湖水量持续增多 B.气候逐渐变冷变湿
C.表层土壤温度升高 D.植被演化为季雨林
下沉式温室大棚是温室内地面下沉一定深度的一种大棚。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下沉式温室大棚侧视结构。据此完成19—21题。
19.棚顶采光面采用玻璃材质,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光利用率 B.加速积雪融化 C.增强太阳辐射 D.抵御自然灾害
20.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温室土墙的主要作用是( )
A.支撑棚面,增强抗压性 B.阻止冷空气进入温室
C.减小温室内气温日较差 D.阻止温室内热量散失
21.该类大棚在我国北方使用过程中,主要缺点是( )
A.水源不足 B.占用空间大 C.光照不足 D.热量易散失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教神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转山活动(步行速度约为4 千米/时,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0.5 千米/时)。读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出发点塔尔钦与冈仁波齐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756 米 B.1956 米 C.2256 米 D.2356 米
23.转山途中( )
A.磕长头转山至少需要50天 B. c、f、g三地均能看到神山
C. a~e均在山谷中行走 D. f~g段有饮用水源,适宜宿营
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下图示意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 题。
24.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 D.乙一丙—甲
25.有关喀斯特地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高温多雨的地区
B.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
C.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落水洞属于地上部分
D.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地势崎岖,土层薄,不宜发展种植业
二、综合题:本题共3 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3 日9时52 分左右,北海道浦河地区近海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图中★为震中)。根据对北海道发现的白垩纪动物化石和它的骨骼复原图(下右图)的研究,发现地质历史时期北海道和大陆相连。
(1)推测本次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身体感受及原因,并指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界面时的波速变化特点。(6分)
(2)简述图中化石所在地层岩石的特征。(6分)
(3)说出恐龙生活的地质时期地表演化和生物演化特征。(5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自地球表面向上,随高度的增加空气愈来愈稀薄。在垂直方向上,地球大气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不同。下图为某纬度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图中所示为哪个纬度范围(低、中、高纬)的大气垂直分层? 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在图中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并分析 B层适合航空飞行的原因。(6分)
(3)写出C层名称,并说明C层远离地面,但对人类仍然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7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河流地貌是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按照地貌的成因,一般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及不同河段的地貌景观图。
(1)说出甲地貌类型,并描述该地貌的主要特点。(6分)
(2)乙地貌和丁地貌形态上有些相似,分别说出乙和丁的地貌名称,并描述乙地貌沉积颗粒物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图中丙地貌发育处更易形成牛轭湖,请分析原因。(4分)
47,山东省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质量测评12月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47,山东省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质量测评12月联考地理试题,共6页。
2024山东省普高大联考高二上学期11月联合质量测评试题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山东省普高大联考高二上学期11月联合质量测评试题地理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合质量测评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合质量测评地理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