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意义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6页。
第一章 第一节基础巩固练一、单项选择题读图,据此完成1~3题。1.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A.A图 B.B图 C.C图 D.D图2.①②③④四地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A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3.在②地某天文台观测一恒星,于2020年3月21日21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做任何变动,则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 D )A.21时 B.21时3分56秒C.20时3分56秒 D.20时56分4秒[解析] 第1题,A图为地球侧视图,根据图中北极的位置可知,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A图对,B图错;C、D图为俯视图,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逆时针,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顺时针,C、D图错误。 第2题,①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线速度最大。第3题,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长是23时56分4秒。下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据此完成4~6题。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 C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5.6月1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C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6.当地球运行到哪一点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A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地球地轴北极背向太阳,可判断图中地球位于冬至点附近,此时距离近日点较近,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较快。从丙到丁,经过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所用时间最多。第5题,6月11日还没有到夏至日,因此距离图中丙点较近。第6题,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时,地球运行在秋分点与冬至点之间,图中甲点位于这一范围内。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7~8题。7.在地球的表面,太阳直射的最北界和最南界是由以下哪项条件决定的( C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形状C.黄赤交角的大小 D.国际规定8.太阳直射点从A移动到E的运动周期是( A )A.365日5时48分46秒B.365日6时9分10秒C.23时56分4秒D.29.53天[解析] 第7题,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第8题,图示A到E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为一回归年,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二、综合题9.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a_冬至__,b_春分__,c_夏至__,d_秋分__。 (2)劳动节前后,地球公转到_b__和_c__之间(填字母),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北__半球,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_变慢__。 (3)a、b、c、d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_c__位置时公转速度最慢,位于_a__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 [解析]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知,图中a、b、c、d对应的北半球的节气依次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劳动节前后,地球公转到b和c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变慢。a位置接近近日点,在a、b、c、d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a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c位置接近远日点,在a、b、c、d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c位置时公转速度最慢。能力提升练一、单项选择题据科学考察,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据此完成1~2题。1.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C )A.24时41分B.23时19分C.24时37分4秒D.23时15分4秒2.太阳直射点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范围是( C )A.23°26′N至23°26′SB.22°54′N至22°54′SC.23°58′N至23°58′SD.23°31′N至23°31′S[解析] 第1题,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火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长41分钟,所以火星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41分=24时37分4秒。第2题,火星的自转轴倾角的度数=23°26′+32′=23°58′,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为23°58′N至23°58′S。读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3.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P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 C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2中丙点时( A )A.地球公转速度较其他三地慢B.地球自转线速度加快C.地球自转角速度减慢D.太阳活动剧烈[解析] 第3题,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P点时,此时公转速度最小,为7月初,故地球位于图2中公转轨道的丙点附近。故选C。第4题,此时靠近远日点,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慢,故A对。地球自转速度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故B、C错。太阳活动与地球公转位置无关,故D错。故选A。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②③④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 5~6 题。5.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处的阶段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6.图示②阶段,太阳直射点( A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向南移动[解析] 第5题,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处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在④阶段,故D正确。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阶段太阳直射点处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动,故A正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寒露日最可能位于( B )A.a点之后 B.b点之后C.c点之前 D.d点之前8.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C )A.15° B.105° C.195° D.285°[解析] 第7题,寒露为10月8日左右,位于秋分日之后,图中b点为秋分日,故为b点之后。第8题,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共360°,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则平均每个节气运行15°,春分日到寒露日一共有13个节气,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15°×13=195°。二、综合题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_画图略(逆时针方向)__(2)比较说明图1中A、B、N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_角速度:A=B>N。线速度:A>B>N。__(3)图2中A、B、C、D四处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A__处,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C__处附近。(4)北极极昼的日数比南极极昼的日数_多__,其原因是什么?_北极极昼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需时间较长。__[解析] 第(1)题,图中极点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应是逆时针方向。第(2)题,极点处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均为零,A、B两点角速度相等,但线速度A大于B。第(3)题,图2是地球的公转示意图,A为北半球冬至日,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C为北半球夏至日,接近远日点。第(4)题,北半球夏半年北极出现极昼,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速度慢,所需时间较长;北半球冬半年南极出现极昼,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速度较快,所需时间较短,因此北极极昼的日数比南极极昼的日数要长。
第一章 第一节基础巩固练一、单项选择题读图,据此完成1~3题。1.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A.A图 B.B图 C.C图 D.D图2.①②③④四地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A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3.在②地某天文台观测一恒星,于2020年3月21日21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做任何变动,则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 D )A.21时 B.21时3分56秒C.20时3分56秒 D.20时56分4秒[解析] 第1题,A图为地球侧视图,根据图中北极的位置可知,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A图对,B图错;C、D图为俯视图,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逆时针,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顺时针,C、D图错误。 第2题,①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线速度最大。第3题,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长是23时56分4秒。下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据此完成4~6题。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 C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5.6月1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C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6.当地球运行到哪一点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A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地球地轴北极背向太阳,可判断图中地球位于冬至点附近,此时距离近日点较近,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较快。从丙到丁,经过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所用时间最多。第5题,6月11日还没有到夏至日,因此距离图中丙点较近。第6题,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时,地球运行在秋分点与冬至点之间,图中甲点位于这一范围内。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7~8题。7.在地球的表面,太阳直射的最北界和最南界是由以下哪项条件决定的( C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形状C.黄赤交角的大小 D.国际规定8.太阳直射点从A移动到E的运动周期是( A )A.365日5时48分46秒B.365日6时9分10秒C.23时56分4秒D.29.53天[解析] 第7题,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第8题,图示A到E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为一回归年,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二、综合题9.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a_冬至__,b_春分__,c_夏至__,d_秋分__。 (2)劳动节前后,地球公转到_b__和_c__之间(填字母),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北__半球,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_变慢__。 (3)a、b、c、d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_c__位置时公转速度最慢,位于_a__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 [解析]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知,图中a、b、c、d对应的北半球的节气依次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劳动节前后,地球公转到b和c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变慢。a位置接近近日点,在a、b、c、d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a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c位置接近远日点,在a、b、c、d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c位置时公转速度最慢。能力提升练一、单项选择题据科学考察,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据此完成1~2题。1.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C )A.24时41分B.23时19分C.24时37分4秒D.23时15分4秒2.太阳直射点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范围是( C )A.23°26′N至23°26′SB.22°54′N至22°54′SC.23°58′N至23°58′SD.23°31′N至23°31′S[解析] 第1题,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火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长41分钟,所以火星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41分=24时37分4秒。第2题,火星的自转轴倾角的度数=23°26′+32′=23°58′,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为23°58′N至23°58′S。读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3.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P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 C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2中丙点时( A )A.地球公转速度较其他三地慢B.地球自转线速度加快C.地球自转角速度减慢D.太阳活动剧烈[解析] 第3题,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P点时,此时公转速度最小,为7月初,故地球位于图2中公转轨道的丙点附近。故选C。第4题,此时靠近远日点,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慢,故A对。地球自转速度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故B、C错。太阳活动与地球公转位置无关,故D错。故选A。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②③④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 5~6 题。5.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处的阶段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6.图示②阶段,太阳直射点( A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向南移动[解析] 第5题,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处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在④阶段,故D正确。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阶段太阳直射点处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动,故A正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寒露日最可能位于( B )A.a点之后 B.b点之后C.c点之前 D.d点之前8.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C )A.15° B.105° C.195° D.285°[解析] 第7题,寒露为10月8日左右,位于秋分日之后,图中b点为秋分日,故为b点之后。第8题,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共360°,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则平均每个节气运行15°,春分日到寒露日一共有13个节气,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15°×13=195°。二、综合题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_画图略(逆时针方向)__(2)比较说明图1中A、B、N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_角速度:A=B>N。线速度:A>B>N。__(3)图2中A、B、C、D四处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A__处,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C__处附近。(4)北极极昼的日数比南极极昼的日数_多__,其原因是什么?_北极极昼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需时间较长。__[解析] 第(1)题,图中极点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应是逆时针方向。第(2)题,极点处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均为零,A、B两点角速度相等,但线速度A大于B。第(3)题,图2是地球的公转示意图,A为北半球冬至日,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C为北半球夏至日,接近远日点。第(4)题,北半球夏半年北极出现极昼,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速度慢,所需时间较长;北半球冬半年南极出现极昼,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速度较快,所需时间较短,因此北极极昼的日数比南极极昼的日数要长。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