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10页。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4.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愿你放飞思维,认真审题,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一、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技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魏晋时期的裴秀编制了《地形方丈图》,图中“一寸折百里”是指地图要素中的( )
A. 图例B. 比例尺C. 方向D. 注记
2. 我们推测《地形方丈图》中表示首都可能使用的图例是( )
A. B. C. D.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一寸折百里”是图上一寸代表实际距离100里, 应是指地图要素中的比例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A选项表示首都;B选项表示铁路,C选项表示时令河、湖,D选项表示沙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更多免费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3. 此时车的行驶方向是( )
A. 自南向北B. 自北向南C. 自东南向西北D. 自西南向东北
4. 地图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中使用的地图是( )
A. 电子地图B. 商业图C. 人口分布图D. 水文图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的指向标,车头朝上,此时车的行驶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C正确,故选C。
【4题详解】
地图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中使用的地图是电子地图,电子地图可以选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等,A正确。车载导航不是商业图、人口分布图和水文图,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电子地图是将传统地图、遥感图像等经过信息化处理制成的,它克服了传统地图携带不方便、内容更新较慢等不足,具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定位、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等方面。
下图示意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科学家经过测量,得到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B. 极半径是 6378 千米
C. 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D.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千米²
6. 图中数据表明,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 规则的正球体
C. 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D. 椭圆形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A错误;极半径为6357千米,B错误;最长的纬线(赤道)约为4万千米,C错误;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下图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应为( )
A. 66.5°B. 45°C. 30°D. 23.5°
8.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A. 地球的公转B. 地球的自转C. 昼夜长短的变化D. 四季的更替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铁丝代表地轴,根据所学知识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5°,所以地轴和地面的夹角和黄赤交角的度数互余为66.5°,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B正确;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为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上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成66.5°的倾角;经线是指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经纬网变化规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向北递增是南纬B. 向东递增是西经C. 向南递增是南纬D. 向西递增是东经
10. 关于经线、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各条经线的长度等长B.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C. 经线圈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D. 纬线形状是半圆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纬度向北递增是北纬,故A错误;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故B错误;纬度向南递增是南纬,故C正确;经度向西递增是西经,故D错误;故选C 。
【10题详解】
各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故A正确;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故B正确;经线圈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故C正确;纬线形状是圆圈,经线形状是半圆,故D错误。故选D。
【点睛】在经纬网上,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读“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部分路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此次会议共有150多个国家参会,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大洲有( )
A. 亚洲和非洲B. 亚洲和北美洲C. 非洲和欧洲D. 亚洲和欧洲
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我国泉州出发,途经两个大洲的分界线③为( )
A. 麦哲伦海峡B. 巴拿马运河C. 马六甲海峡D. 苏伊士运河
【答案】11. D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陆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是亚洲和欧洲,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途经③处,为苏伊士运河,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D正确。马六甲海峡不是大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麦哲伦海峡不是大洲的分界线,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洲分界线有山脉、运河、海峡和海洋等。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2020年我国的科考人员创造了两项纪录,实地测得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是海拔8848.86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最深处11034.38米)。读下图“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在陆地的五种地形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有下列中的( )
A. 地面崎岖不平B. 地面平坦C. 地表起伏小D. 海拔相差不多
14. 世界最高山峰与最深海沟的相对髙度是( )
A. 8848.86米B. 11034米C. 19883.24米D. 2185.14米
15. “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描述的海底地形是( )
A. 大陆架B. 大洋中脊C. 大陆坡D. 海沟
【答案】13. A 14. C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是崎岖不平,但海拔相差较大。A正确,故选A。
【14题详解】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就是高的海拔减去低的海拔。读图可知,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86米,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海拔为-11034.38米,两地相对高度是19883.24米,故选C。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靠近陆地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A正确。大洋中脊是由板块构造形成的海底山脉系统,大陆坡介于大陆架 和大洋底之间,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大洋底是真正的海底,因而大陆坡是联系海陆的桥梁,它一头连 接着陆地的边缘,一头连接着海洋;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它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已发现的有石油、煤、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矿产;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整个地球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海滩上,散布着大小不一、形状浑圆的石头,据地质学家研究,这是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被埋到了海底,“不安分”的板块构造活动,将海底的玄武岩给“顶”了上去。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大圆石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齿、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说明( )
A. 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B. 海洋生物进化成陆地生物
C 这里发生过地壳变动D. 这里海平面变化不大
17. 新西兰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
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②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③地处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④地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大圆石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齿、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说明这里发生过地壳运动,原来是海洋,现在变成陆地,沧海变桑田,C正确。这些生物一直生活在海洋,A错误。这些海洋生物没有进化成陆地生物,B错误。这里海平面变化很大,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新西兰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②位于环太平洋地带;④地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带,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B。
【点睛】全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前者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
2022年11月15日为世界80亿人口日。左图为“183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右图为“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据左图,1830年以来,人口每增加十亿所用时间最长的是( )
A. 10亿—20亿B. 40—50亿C. 50—60亿D. 70—80亿
19. 右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 )
A. 巴西B. 德国C. 中国D. 尼日利亚
【答案】18. A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据图可知,世界人口从10到20亿,用了100年时间;世界人口从 40到50亿,用了13年时间; 世界人口从50到60亿,用了12年时间;世界人口70到80亿,用了11年时间。故世界人口10—20亿用时最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据图可知,结合图例分析,德国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是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依据图中数据计算即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越高。
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
A. 人口数量B. 人口密度C. 人口出生率D. 人口年龄结构
21 从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 )
A. 亚洲中部人口分布稠密B. 七大洲中,大洋洲人口分布最稀疏
C. 北美洲人口分布整体稠密D. 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22. 图中①②④三地都是人口稀疏区,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B. 海陆分布C. 气候D. 纬度位置
【答案】20. B 21. D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单位为人/平方千米。图中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疏密程度即人口密度,B正确;图中没有反映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亚洲中部人口分布稀疏,A错误;七大洲中,南极洲无常住人口,B错误;欧洲人口分布整体稠密,C错误;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D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①位于非洲北部,为全年高温干燥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人口分布稀疏;②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④位于南美洲北部,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人口分布稀疏;故三地都是人口稀疏区,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气候,C正确;与地形、海陆分布、纬度位置无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世界局部地区人种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B大洲的居民主要信仰( )
A. 伊斯兰教B. 基督教C. 佛教D. 印度教
24. 图中C地区居民主要是( )
A. 白色人种B. 黄色人种C. 黑色人种D. 混血人种
25. 黄色人种最集中的大洲是( )
A. 欧洲B. 非洲C. 大洋洲D. 亚洲
【答案】23. B 24. C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读图可知,B是北美洲,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B。
【24题详解】
世界上的三大人种及分布: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读图可知,C位于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主要是黑色人种。故选C。
【25题详解】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读图可知,黄色人种最集中的大洲是A亚洲。故选D。
【点睛】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除了上述三大人种以外,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纵观历史,不同人种的人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海水采样,助力科学研究,中国航海博物馆委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不同的海洋采集当地的海水样品。在四大洋海水采集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约为54°N,179°E)的采集难度最大。读“极地周边经纬网示意图”和“海水采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半球位置看,北冰洋海水采集点位于北半球、________半球,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最接近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的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是________,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点是________,位于低纬度的点是________。
(3)图中④点的经纬度是( ),③点位于②点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北回归线指示________方向,同一条纬线,偏东的地点较偏西的地点日出较早,这种现象是由地球的________运动产生的。请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________。(至少举出1例)
【答案】26. ①. 西 ②. ①
27. ①. ①②③ ②. ② ③. ④
28. ①. 23.5°N,150°E ②. 东南
29. ①. 东西 ②. 自转 ③. 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极地经纬网示意图、北冰洋海水采集点位置、海水采集图等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东西半球的划分、大洲与大洋的分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经纬网定位和定向、地球的自转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北冰洋采水点位于(54°N,179°E),属于北半球和西半球。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跟0°经度共同构成经线圈是180°,北冰洋海水采集点179°E最接近图中的①地。
【小问2详解】
①②③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该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图中②地位于本初子午线上。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④地位于23.5°N,位于低纬度。
【小问3详解】
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可知,④的坐标是(23.5°N,150°E)。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点位于②点的东南方向。
【小问4详解】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北回归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条纬线,位置较东的点日出较早,较西的点日出较晚,这种现象——地球表面时间差异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公转运动造成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五带划分等现象。
27. 山东某地区乡村旅游业发达,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图1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借等高线 识别地形】
(1)从图1可以看出,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因地制宜 开发乡村】
(2)读图1和图2,请在图1中的①、②、③、④、⑤和⑥地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景点。
景点1:溯溪栈道——要求沿小溪而建,建议建在________(填序号及地形部位名称)处沿线。
景点2:过山溜索——要求从一座山峰直接溜到另一座山峰,建议架在________(填序号及地形部位名称)处上空。
景点3:峭壁芭蕾——要求在天然岩壁或人工岩壁上攀爬,建议设在________(填序号及地形部位名称)处。
景点4:观音像——要求安放在图中海拔最高点,最高峰海拔范围为________。
(3)图1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该地区将水库坝址选在了a处,水库建成前,务必要做好库区内________(甲/乙/丙)村的居民搬迁工作。
【答案】27. ①. 山地 ②. 海拔超过500米,等高线较密集
28. ①. ②山谷 ②. ⑤鞍部 ③. ⑥陡崖 ④. 600-650米
29. ①. 自西向东 ②. 甲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山东发展旅游业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山体部位的判读、地形判断、方向的判读、水库建设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图示区域等高线较密集,海拔高度超过500米,推断主要地形是山地。
【小问2详解】
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出为山谷,容易形成河流(小溪),①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不易形成河流。溯溪栈道要求沿溪而建,建议建在②处沿线;⑤为两山峰之间为鞍部,过山溜索一要求从一个山峰直接溜到另一个山峰,架在⑤鞍部上空;⑥处几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在天然岩壁或人工岩壁上攀爬,建议设在⑥处。 该图的等高距为50米,一个山峰的海拔高度在600~650米之间,另一个山峰的海拔高度在550~600米之间。
【小问3详解】
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图1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读图可知,该地区将水库坝址选在a处的主要原因位于峡谷,施工量小;上游汇水面积大。水库建成前,务必要做好库区内甲村的居民搬迁工作。因为甲村位于a处上游,且海拔低,水库建成蓄水后会被淹没,乙村在a处下游,丙处海拔高,淹没不到。
28. 现代的海陆分布格局是地质时期以来地壳长期运动的结果。伴随着板块运动,未来的世界海陆格局也会有新的变化。读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序号代表的大洲名称:②____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________洲的分界线。
(2)写出图1中丙、丁所代表的大洋名称以及纬度最高的大洋名称:丙________,丁___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
(3)世界著名的山系是板块运动的例证,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图2中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答案】(1) ①. 北美洲 ②. ④南极洲 ③. 欧
(2) ①. 印度洋 ②. 大西洋 ③. 北冰
(3)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海陆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4道小题,涉及大洲分布及特点、大洋的分布及特点、大洲的分界线、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全球共有七大洲。依据位置,①为亚洲,②为北美洲,③为非洲,④为南极洲。七大洲中,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纬度最高;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因此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小问2详解】
全球共有四大洋。依据位置,甲为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乙为北冰洋,丙为印度洋,位于东半球,丁为大西洋,呈S型。四大洋中,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端,纬度最高。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提示,结合板块分布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所以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形成。
【小问4详解】
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读图可知,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多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29. 探究性学习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结合图文材料尝试完成下面的地理探究活动。
探究主题: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一)探究过程
探究一:水源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1)从水源角度分析,图1中A、B、C三个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三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较大聚落的是______,说明其原因______。
(2)据图分析,图2聚落分布呈条带状分布的原因。
探究二:地形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3)从地形角度分析,图1中A、B、C三个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图3和图4分别为我国华北平原、云贵高原部分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属于山地地区聚落分布图的是图________。
探究三:气候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4)气候对聚落的建筑影响明显,图5和图6分别为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和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高脚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________的特点,冰屋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________的特点。
探究四:其他环境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5)其他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例如,从图7的“聚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图”可以看出:影响该地聚落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条件。
(二)探究结论: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答案】29. ①. 分布在河流沿岸 ②. B ③. 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交通更为便利,地形更为平坦广阔
30. 聚落分布在河流两岸,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受河流影响,呈现条带状分布。
31. ①. 分布在平原地区 ②. 4
32. ①. 湿热 ②. 严寒 33. 交通
【解析】
【分析】大本题以自然环境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关系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地形、气候对聚落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BC三个聚落都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其中B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更加便利,水源更加充足,所在地区平原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最有可能发展成较大聚落。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受河流影响呈现条带状分布,河流沿岸多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物产丰富,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与便利的交通,利于城市建设。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1中ABC三个聚落均分布在海拔位于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读图可知,属于平原地区聚落分布图的是图3,属于山地地区聚落分布图的是图4;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聚落多呈团块状;山区地形崎岖,平原面积狭小,导致聚落多沿山麓、谷地延伸呈条带状,受地形影响,山地地区很难形成大面积团块状聚落。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高脚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绝大多数地区位于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丰沛,高脚屋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湿热的特点;冰屋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严寒,冰屋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严寒的特点。
【小问5详解】
图中聚落早期多靠近河流、公路线,后来该聚落沿河流、公路线延伸发展,这里交通便利,说明聚落的形态变化受交通条件的影响较大。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60‰,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