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80分,考试时同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
1.为了纪念著名的物理学家欧姆,用他的名字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电阻 B.电压 C.电功 D.电流
2.如图所示,电暖气通电后.电热元件将其内部的导热油加热.导热油可以迅速吸热升温提高室内温度。这主要利用了导热油具有较小的
A.比热容 B.热值 C.密度 D.电阻
3.寒冷的冬天,蒸气氮氲,一把米粉下锅,烫煮一分钟有余,再加入酸菜、辣椒油,一把香菜末撒上去、一碗香气四溢的米粉就上桌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烫煮米粉时,锅内沸腾的水温度不断升高
B.刚出锅的米粉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米粉烫嘴,是因为米粉温度高.含有的热量多
D.米粉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张明同学发现,未戴头盔骑行“共享助力车”存在安全隐患。于是他设计以下改进方案:在头盔内加装遥控设备,控制下列助力车工作电路中开关S的通断。骑行前,扫码成功后开关S,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不工作;从车头取出头盔并戴上后,头盔内遥控设备遥控S,闭合,电动机才通电工作;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无法骑行。下列电路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5.电位器实质是一种变阻器,如图是电位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A、B、C是接线柱。当滑片向A端旋转时,连入电路的电阻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6.由欧姆定律。变形可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大小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大小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D.导体的电阻大小等于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一灯亮,另一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A.L1短路 B.L1断路 C.L2短路 D.L2断路
8.定值电阻R的U-I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当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1A B.2A C.3A D.4A
9.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5V,电阻R的阻值为2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
A.通过R1的电流大于0.3A B.电阻R1和R2是并联的
C.电压表的示数为0.9V D.电阻R2的阻值为3Ω
10.小伟给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蔬菜大棚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空气湿度越大,湿敏电阻R的阻值越大
B.空气湿度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
C.当空气湿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6V
D.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15A时,空气湿度为50%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4分,12小题6分,13小题6分,14小题4分,15小题4分,共24分)
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定值电阻4个(5Ω,10Ω、15Ω、2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静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原因是电阻R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像,由此可得,当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甲为小俊和小红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连接的部分实物图。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使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正确连接电路,团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测量出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乙的坐标纸中描点画出I-U图像,根据图像可得结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俊和小红分析图像后得出了结论,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小俊提出用刚才的实验器材增加实验次数,小红提出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重复前面的实验。你觉得科学合理的是__________(选填“小设”或“小红”)的方案。
(5)他们发现另外一组的同学画出的图像(如图丙)所反映出的规律与自己的不同,请你分析该小组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明与小军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1)小明设计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替小明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_(选填“A”或“B”)端。
(3)设计电路时,使用了滑动变阻器(0~20Ω),其作用除了保护电路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经检测,出现故障的元件为Rx或滑动变阻器中的一个,则故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很小,电压表的示数接近3V,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表示数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未知电阻Rx的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14.小梦在梳头时发现,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时.能把水流吸引到一边,如图所示。小梦猜想,摩擦过的梳子对水流的吸引作用可能与摩擦次数、水流的粗细和水的温度有关。于是,她找来角度测量仪,刻度尺等工具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中,小梦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梳子对水流的吸引作用。
(2)分析前三次实验,小梦初步得出结论:摩擦过的梳子对水流的吸引作用与水的温度无关。你认为此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2、3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4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摩擦过的梳子对水流的吸引作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15.某校物理环保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非常关注当地的环保问题。他们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如果生活和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会使水中的正负离子增多,所以水的导电性可以反映水的污染程度。他们取来了河流的水样和自来水进行导电性能的对比,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电流表、两个金属电极、两个相同的烧杯,电子秤。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7个小题,16、17小题各3分,18小题4分,19小题4分,20小题2分,21小题4分,22小题6分,共26分)
16.新鲜的月饼出炉时,空气中弥漫着清香,这是___________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相遇时,能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随着太阳的照射,水珠会变小直至“消失”,这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珠的内能。
1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与R2是___________联的。已知R1:R2=2∶3。当开关S闭合时,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__,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电吸附技术
电吸附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除盐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水处理除盐领域的研究热点。电吸附的工作原理为:含有阴、阳离子的原液从一端进入由两电极板相隔而成的空间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原液中的阴、阳离子就会分别被吸附在电极板上,暂时储存起来,从而将原液中的离子分离,获得浓度较低的原液。当吸附过程达到平衡时,再让电极板上离子重新回到溶液中,达到脱附目的,从而获得浓度较高的原液。
在电吸附过程中,离子的储存、释放是通过吸附、脱附而不是化学反应来实现的,故而能快速充放电,而且由于在充放电时仅产生离子的吸附、脱附,电极结构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其充放电次数没有限制。电吸附技术不涉及电子的得失,用于给电极溶液界面的电极板充电的电压仅为1.2V,所以电吸附和厩附是一个低电耗、易脱附、低成本的过程。
(1)电吸附技术对充放电次数没有限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附在正电极板上的是___________(选填“阳离子”或“阴离子”),支持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要让离子从电极板上脱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如图甲所示.同时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如图乙所示。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0.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在虚线框里填上电表符号(选填”A”或“V”),使开关S闭合后,电阻R1、R2都可正常工作。
温馨提示:21、22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团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I=0.9A,电流表A,的示数为I1=0.6A。求:
(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阻R1、R2的阻值。
2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是1.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电流表A3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试计算:
(1)通过灯泡L3的电流;
(2)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
(3)若L2两端的电压为3V,则L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5AADCB 6-10DAADD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4分,12小题6分,13小题6分,14小题4分,1小题4分,共24分)
11、(1);(2)短路;(3)右;(4)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12、(1);(2)定值电阻R断路;
(3);成正比;(4)小红
(5)电压表接在了滑动变阻器R'的两端
13、(1)(答案不唯一);(2)A
(3)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4)滑动变阻器断路;(5)太大
(6)
14、(1)水流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
(2)不可靠,没有控制摩擦次数和水流的粗细相同。
(3)摩擦过的梳子对水流的吸引作用与摩擦次数无关。水流粗细
15、示例:
实验步骤:用两个烧杯分别装入自来水和河流水,并放入电子秤保证两个烧杯所盛水的质量一致。将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电流表.两个金属电极串联,且保证两个金属电极在两头。然后将两个金属电极放入自来水烧杯两端,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再将两个金属电极放入河流水的烧杯两端,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2。
实验结论:若I1>I2,则河流水的电阻更大;若I1
16、扩散;引力;热传递;17、并;1:1;5:2
18、(1)在充放电时仅产生离子的吸附、脱附,电极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2)阴离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给电极板断电
19、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说明摩擦使电荷发生了转移;头发蓬松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摩擦使梳子带电,使其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0、
21、解:(1)两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通过电阻R2的电流
=0.9A-0.6A=0.3A…2分
(2)两电阻并联在电源两端,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U1=U2=U=3V,
由欧姆定律可得,R1的阻值,
R2的阻值。……4分
22、解:(1)电流表A2测灯泡L2、L3的总电流,所以通过L3的电流应小于0.8A,故电流表A3接入电路的是小量程,所以通过灯泡L3的电流为0.56A;……1分
(2)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1.6A-0.8A=0.8A,…3分
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0.8A-0.56A=0.24A;……5分
(3)因为三个灯泡并联,所以各支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L2两端的电压为3V,则L1两端的电压也为3V。
分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0.4
0.8
1.2
1.6
2.0
2.4
电流I/A
0.08
0.16
0.24
0.32
0.40
0.48
实验次数
摩擦次数
水流的粗细
水的温度
水流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α
1
5
较细
较低
20°
2
5
较粗
较高
20°
3
10
较粗
较高
20°
4
10
较细
较高
30°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x/Ω
电阻的平均值Rx/Ω
1
2
3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九上物理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九上物理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教育集团初中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教育集团初中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