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本卷总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坝”,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微、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re、mi、s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如图,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声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C.拨动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声响度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音调不同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下列关于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
4.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0℃B.20℃C.80℃D.100℃
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节气中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小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更多优质支援请 嘉 威杏 MXSJ663 6.以下描述的过程,放热的是( )
①积雪消融②湖面起雾③瓦上结霜④衣服变干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7.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8.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B.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
C.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后,只能透过绿色的光
D.照相机镜头前加上滤色镜是为了使像更大一些
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
A.紫外线验钞B.月食C.小孔成像D.人的影子
10.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影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该模型是依据杆影的方位来确定时间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长
D.如果阴影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下午
11.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C和113.5°C.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体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A.都正确
B.都错误
C.只有(1)正确
D.只有(2)正确
12.如图所示,将装有下表中某液体的试管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试管未碰底).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烧杯,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由此可以判断试管中的液体一定是( )(表格中列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A.水B.甘油C.煤油D.酒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琴和瑟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琴和瑟可以发声,是由于弦的 ▲ 产生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弦发出声音的 ▲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下同),能辨别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不同.
14.两位同学分别用棉线连接的“土电话”和烛焰进行实验,“土电话”实验反映声音可在 ▲ 中传播;大声喊叫可以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
15.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 工作的,测量前要观察并了解所要使用的温度计的 ▲ 和 ▲ .如图所示是体温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观察其分度值是 ▲ ,此时体温计示数为 ▲ .
16.用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取一些乙醚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所示).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体乙醚消失,这是 ▲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然后推压活塞,会看见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这表明用 ▲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7.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 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 成小水滴或 ▲ 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 ▲ 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以上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18.红外线具有 ▲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 ,两者都是 ▲ (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19.(1)如图将红、绿、 ▲ 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m/s;
(3)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 现象;
(4)③区域存在一种不可见光,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激光准直器;③验钞机,属于此种光应用的是 ▲ .(填序号)
20.通常情况下,物体处于哪种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请你根据表格信息,确定下列物质的状态.(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1)80℃的酒精是 ▲ 态;
(2)400℃的铅是 ▲ 态;
(3)-220°℃的氧是 ▲ 态.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
21.(6分)按要求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甲所示,路灯下站着小明和小华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影子,通过作图确定路灯灯泡S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
(3)如图丙所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作出枯井中的青蛙看到的天空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大致地标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围。
甲乙丙
22.(7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用手拨动刻度尺,刻度尺会发出声音.增大刻度尺振动的幅度,声音的 ▲ 增大;
(2)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刻度尺振动较 ▲ (选填“快”或“慢”),声音的音调较 ▲ (选填“高”或“低”),这是探究音调与声源振动的 ▲ 的关系;
(3)在实验时,不同小组使用刻度尺的材质不同,在振动快慢相同的条件下,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 (填声音的特性)不同;
(4)实验中会发现:当用手慢慢摇动刻度尺,却听不到声音,是由于刻度尺振动发出的是 ▲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科学家利用这种声波可以监测地震,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
23.(8分)小明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图甲是“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的装置.
(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
(2)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目的使海波 ▲ ;
(3)如图丙中海波熔化过程是 ▲ 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 ▲ ℃.海波属于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 ;
(4)图丁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图像,海波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2分)
24.(11分)图(1)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该采取的顺序是 ▲ (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安装下方的铁圈时,酒精灯 ▲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4)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3)(a)、(b)所示,则图 ▲ (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 ▲ 前的情况;
(5)由表格可知水的沸点为 ▲ ;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温度会 ▲ (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停止加热,水 ▲ 继续沸腾(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 热量:
(6)请在图(4)的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2分)
25.(6分)为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受热升华,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试管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两试管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为800℃.)
(1)如图甲,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 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出现的碘蒸气可能是碘 ▲ 后,再形成的;
(2)在图乙中,沸水的温度 ▲ 碘的熔点、沸点温度,碘 ▲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熔化,试管中的气态只能是碘升华形成的;
(3)综合比较两种方案,图 ▲ (选填“甲”或“乙”)的设计更有说服力.
26.(5分)小华设计了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实验,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 的原理;根据实验数据,上述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 ;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 隔声性能好一点;
(4)上述“隔音”方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这是有效减弱噪声的方法之一。
27.(7分)在小孔成像实验中,为了探究像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 的 ▲ 像.该实验的成像原理和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 ▲ ;
(2)若将小孔变大,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变 ▲ (选填“清晰”或“模糊”);
(3)甲、乙两图是探究像的形状与 ▲ 的关系;
(4)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分)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