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时间:70分钟满分:80分)
一、选择题(共26分。其中1-9履单选,每小题2分。10—13顾多选,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漏选扣1分,错选扣2分。)
1. 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于实际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
B. 普通中学生脚长为40cm
C. 人体正常体温是38℃
D. 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学生100m赛跑大约需要14s,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可得平均速度
故A不符合题意;
B.普通中学生正常的脚掌的长度大概是25cm,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的心脏跳动1min在60~70次范围,即心脏跳动一次大约是1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车向东运动B. 乙车向东运动
C. 乙车向西运动D. 丙车向西运动
【答案】D
【解析】更多优质支援请 嘉 威鑫 MXSJ663 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AD.甲、丙两车运动方向相同,甲车速度大于丙车速度,随着时间增加,甲车与丙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直至甲车追上丙车、超过丙车且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是向西运动的,故D正确,故A错误;
BC.甲、乙两车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甲车和乙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化,即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故BC错误。
故选D。
3.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物体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通过路程之比为1:2,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1:1B. 2:1C. 4:1D. 1:4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可知时间之比
故选D
4.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沿水平面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a到b,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 从a到b,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
C. 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甲乙两球起点和终点位置相同,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相等,甲有6个点,是摄影5次的结果,乙有4个点,是摄影3次的结果,所以时间不同,且甲的运动时间比乙长;由可知,甲乙运动相同路程时,甲所用时间长,所以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小。故AB错误;
C.由甲图可知,甲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甲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由乙图可知,乙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短,所以乙球速度越来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5.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倒车雷达
C. 超声波清洗机D. 真空罩中的闹钟
【答案】D
【解析】
【详解】AB.都是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项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6.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
B. 图乙: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 图丙: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图丁:街道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能减弱噪声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能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
B.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C正确;
D.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7. 如图所示为一款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可10m内无线连接手机实现无线音乐播放。关于该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
B. 发声时,手按在蓝牙音箱上,会感觉到振动
C. 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
D. 音箱发出的乐音不可能会成为噪声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时,手按在蓝牙音箱上,会感觉到振动,故B正确;
C.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越来越小,但传播速度不变,故C错误;
D.音箱发出的声音如果妨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也会成为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8.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是( )
A. 用手轻敲桌子
B.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C. 用力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
D. 发声的音叉弹开乒乓球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手轻敲桌子,能听到声音,探究固体能够传声,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到音叉振动,同时听到声音,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用同样的力吹吸管,吸管越短,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这是探究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故C正确,符合题意;
D.发声的音叉弹开乒乓球,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列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将冰糖放入水中化成一杯糖水
B. 夏天放棒冰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
C. 铁块化成铁水
D. 秋天草叶上的露珠
【答案】C
【解析】
【详解】A.糖放在水中变成糖水,即糖能够和水形成液,是溶解现象,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夏天放冰棒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铁块化成铁水,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C正确;
D.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以下10—13题为多选
10. 滑雪场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造雪机工作中声音可达150dB
B. 雪场的环境温度低于0℃
C. 人造雪的形成属于凝固过程
D. 此过程需要不断吸热
【答案】BC
【解析】
【详解】A.造雪机工作中声音达不到150dB(电锯工作时声音在110dB),故A错误;
B.一个标准气压下,冰的凝固点为0摄氏度,所以人工造雪过程中环境的温度低于0℃,故B正确;
CD.“白雾”在变成“白雪”的过程中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1. 体温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38℃
B.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C. 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 在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一甩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图示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其示数是38℃,故A正确;
B.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故B正确;
C.因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沸水的温度约为100℃,所以不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故C错误;
D.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手捏住其上端,用力向下甩一甩,故D正确。
故选ABD。
12. 如图,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在手心里滚来滚去。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镓的熔点低于手的温度B. 金属镓熔化,需要吸热
C. 金属镓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D. 可以用金属镓来制作餐具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A.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说明镓的熔点低于手的温度,故A正确;
BC.金属镓属于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正确,C错误;
D.镓的熔点很低,热的使物会将其熔化,故不能用来制作餐具,故D错误。
故选AB。
13.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运动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该图表明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乙:该图是小车从光滑斜面上滑下过程中的速度情况
C. 丙:该图中甲乙两车在第相遇,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D. 丁:该图中在物体的运动速度是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甲:该图表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乙:该图是物体处于加速状态,小车从光滑斜面上滑下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快,故B正确;
C.丙:该图中甲乙两车在第时运动距离都是20m,此时相遇,乙车的运动距离是20m,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
D.丁:该图中在物体运动的距离是4m,时间是10s,速度是
故D正确。
故选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4. 七中秋季运动会上某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为25_________,如果测量时使用卷尺没有拉直,测量结果会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①. dm ②. 偏大
【解析】
【详解】[1]某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为2.5m=25dm。
[2]刻度尺使用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要沿着被测长度放”,如果卷尺没有拉直,必然在一定的长度内卷缩了一些的示数,所以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大,故测量结果会偏大。
15. 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当同学们交流时,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教室的窗户都采用双层玻璃,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如图所示。采用这样的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大大减少噪声污染,因双层玻璃中间为_________;还可有效地减少热传递,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
【答案】 ①. 空气 ②. 声源 ③. 真空
【解析】
【详解】[1]当同学们交流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当同学们轻声交流时,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双层玻璃中间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16.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向内吹气,可以发出声音。那么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_________振动产生的。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想让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我们应该_________吹(选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答案】 ①. 空气柱 ②. 从右向左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2]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想达到目的,我们应该从右向左。
17. 八年级的小朱同学和爸爸比赛登棋盘山,沿着同样的石阶上山,爸爸一步跨三级,而同时出发的小朱一步跨两级,结果父女俩同时到达山顶。那么小朱和爸爸比,登山的速度_________快(选填“小朱”“爸爸”或“一样”),登上同一级石阶所用的时间_________长(选填“小朱”“爸爸”或“一样”)。
【答案】 ①. 一样 ②. 小朱
【解析】
【详解】[1]由题知,小朱和爸爸爬同一座山,走过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可知,小朱和爸爸爬山速度相同。
[2]爸爸一步跨三级,同时出发的小朱一步跨两级,而父女俩所用的总时间相等,所以登上同一级石阶所用的时间小朱长。
18.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 __(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 __。
【答案】 ①. 凝固 ②. 放热
【解析】
【详解】[1][2]舌头被铁门粘住,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冷由液态凝固成固态,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19. 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___________ ,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 .
【答案】 ①. 80km/h ②. 80km/h
【解析】
【详解】[1]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速度值为80km/h;
[2]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561km,图乙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601km,半小时内行驶的路程:
s=13601km﹣13561km=40km,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v==80km/h.
20. 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沈阳市12月份某天当天正午与晩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小,其中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
【答案】 ①. 乙 ②. -4
【解析】
【分析】考查温度计读数
【详解】[1]甲温度计示数在零上,乙温度计示数在零下,晚上气温较低,故选乙图。
[2]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示数为-4℃。
21. 下面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观察b、c两图可以看出,它们的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观察b、d两图可以看出,它们的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图a是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的波形。
a. b. c. d.
【答案】 ①. 响度 ②. 音色 ③. 噪声
【解析】
【分析】考查从波形分析声音的特性
【详解】[1]b、c两图中,声音波形相似,振动频率相同,振动幅度不同,所以响度不同。
[2]b、d两图中,声音振动频率相同,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
[3]a图中,声音的振动杂乱无章,所以是噪声。
三、计算题(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22. 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时相对于同一参考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1)乙物体的速度。
(2)t=15秒时,甲乙之间的距离。
【答案】(1);(2)
【解析】
【详解】解:(1)由图可知,乙物体通过150m所用的时间为
则乙物体速度为
(2)时,乙通过的距离为
由图可知,时,甲的位置,则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
答:(1)乙物体的速度为;
(2)t=15秒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
四、实验题(共28分)
23. 在长度、时间测量中完成下列问题:
A. B.
C. D.
(1)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2)如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cm。
(3)如图乙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s。
【答案】 ①. C ②. 1mm ③. 1.55 ④. 32.0
【解析】
【详解】(1)[1]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且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故B错误;
C.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故C正确;
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故选C。
(2)[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3]铅笔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示数为2.55cm,所以球的直径为d=2.55cm-1.00cm=1.55cm。
(3)[4]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0min和1min之间,偏向1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2.0s因此秒表读数32.0s。
24.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
(1)甲实验说明发声音叉在_________,若把该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水面溅起水花;
(2)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_________越大;
(3)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_,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_________(选填“B超仪”或“碎石机”)
【答案】 ①. 振动 ②. 能 ③. 响度 ④. 能量 ⑤. 碎石机
【解析】
【详解】(1)[1]发声体在振动,因此发声的音叉振动可以让水花溅起来。
[2]月球上没有空气,但是发声体还是在振动,所以振动的音叉还是可以使得水面溅起水花。
(2)[3]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音叉的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3)[4]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5]B超仪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碎石机需要有能量才能碎石,所以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25. 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日常学习中使用的塑料尺进行了探究:
(1)如图所示,用手掌将塑料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塑料尺仲出桌面的一端,由于_________(选填“塑料尺”或“塑料尺拍打桌面”)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有关。
【答案】 ①. 塑料尺 ②. 快 ③. 高 ④. 频率
【解析】
【详解】(1)[1]用手拨动塑料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塑料尺振动产生声音。
(2)[2]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它,塑料尺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
[3][4]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26.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甲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乙点和丙点的时间,即可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请根据图示完成:乙丙间所用时间是_________s,甲丙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3)沿斜面下滑的小车做的是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某同学测量小车到达乙点的时间时,小车过了乙点才停止计时,导致计算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乙丙的平均速度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①. ②. 小 ③. 4 ④. 0.15 ⑤. 变速 ⑥. 偏大
【解析】
【详解】(1)[1]可利用公式计算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实验中斜面坡度越小,小车运动越慢,所用时间越长,故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2)[3]乙丙间所用时间
t=00︰05︰10-00︰05︰06=4s
[4]甲丙间的路程
s=90.0cm=0.9m
时间
t′=00︰05︰10-00︰05︰04=6s
甲丙间的平均速度
(3)[5]沿斜面下滑的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4)[6]在测量小车到达乙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乙点才停止计时,甲、乙段所测时间偏大,则乙、丙段所测时间偏小,利用可知测得乙、丙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27.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所示器材中,缺少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性质制成的,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2位同学练习测量温度。甲同学的实验步骤是BACDEF,乙同学的实验步骤是BACEDF。操作步骤的正确同学是_________(选填“甲”,“乙”)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整理实验器材。
(3)实验中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应选择_________的冰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4)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__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5)由实验可知,当温度是0℃时,其状态是_________。
A.固态 B.固液共存状态 C.可能固态、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
(6)别的小组同学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就开始熔化了,此时冰熔化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7)做完实验后,同学们想自制了一个测温装置。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气体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按照资料中的描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管内外有一段高度差为h的的水柱,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
①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_________。
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
②要提高这个测温装置的精确度,可以换用更_________的玻璃管。
【答案】 ①. 秒表 ②. 液体的热胀冷缩 ③. 甲 ④. 小颗粒 ⑤. BC ⑥. C ⑦. 需要 ⑧. B ⑨. 细
【解析】
【详解】(1)[1]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时间,因此还需要秒表。
(2)[2]常用的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其原理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步骤为,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适当的温度计,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观察温度计,待示数稳定后读数,取出温度计,整理实验器材,故甲同学操作正确。
(3)[4]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应选择小颗粒冰块加热,接触面积更大,受热更均匀。
(4)[5]由图像可知,冰是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5)[6]由图可知,冰的熔点是,因此当冰的温度处于时,其状态可能固态、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
故选C。
(6)[7]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是因为空气的温度高于冰的温度,冰可以从空气中吸收热量,继续熔化,所以冰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7)[8]这里的工作物质是气体,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而显示气体体积变大或变小的是液柱,因此温度升高时,液柱减小。因此“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故选B。
[9]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玻璃管越细,气体的热胀冷缩看的越清晰,精确度越高。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厘米)
30.2
25.0
19.8
14.6
9.4
4.2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