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展开一、基础(共28分)
踏进初中的大门,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小深所在的七(1)班开展了主题为“校园•友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南国的校园,四时之景,真是【甲】________。春日花团锦cù,百鸟啾啾;夏时草木葱茏,枝繁叶茂;秋天黄叶纷扬,冬则余晖斜照。校园四季景致,有时静谧安详,有时生意盎然,可谓【乙】________。
上学路上晨光熹微,你与朋友结伴而行;运动场上【丙】________,你与朋友的欢呼声响彻云xiā;校园小径云影徘徊,你与朋友倾心交谈。在美丽的校园里,使我们收获了知识和友谊。美丽的校园,永远贮蓄着成长中的种种回忆。
1.(2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花团锦cù
(2)响彻云xiā
(3)静谧_______
(4)贮蓄
2.(3分)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正确的字母选项写到【甲】【乙】【丙】的横线上。
A.截然不同 B.美不胜收 C.人声鼎沸
【甲】
【乙】
【丙】
3.(2分)小深发现划横线一句有语病,请你修改后将正确的句子书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4.(2分)以下是小深的语文学习笔记,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中的加点词“校园”“景致”是名词,“徘徊”“交谈”是动词。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B.“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尊君”“家君”“舍弟”都是敬辞,“小女”“鄙人”“寒舍”都是谦辞。
5.(2分)小深很喜欢《济南的冬天》里的这段文字,请你帮他把正确的选项写在横线上。(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_________________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①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④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⑥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A.③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⑥⑤
C.①④②③⑤⑥ D.②①③⑥④⑤
6.(3分)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都制作了精美的友情卡。请仿照下面示例,在横线上写一句话,送给自己的朋友。
示例:益友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人生的足迹;
益友像一束阳光,能驱散我们心灵的阴霾。
7.(2分)本次活动的最后,班委会准备邀请语文老师张老师一起参加,在送给张老师的邀请函上有一处表达不当,请你找出并修改。
不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6)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7)“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中的故园情思,是王湾《次北固山下》“ ? ”中的思乡家书。
9.(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开头两句中通过“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渲染了悲凉、伤感的气氛。
B.“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到古夜郎国,这显示出朋友被贬之地的偏远。
C.朗读结尾两句时句和句之间须停顿稍长,以制造悬念,突出末句在全诗中的重要性。
D.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想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远谪的友人。
二、阅读(共 44 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 10-13题(11 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乙】谢奕①作剡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③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④,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⑤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⑥欲放去邪?”遂遣⑦之。
(选自《世说新语•谢奕作剡令》)
【注释】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②剡(shàn):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④绔(kù):裤子。⑤念:怜悯;同情。⑥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⑦遣:打发。
10.(2分)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1.(4分)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
12.(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甲文中谢太傅“公欣然”“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
C.乙文中谢奕听了弟弟的话,放了老翁。这表现了对儿童的尊重、爱护。
D.乙文中“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13.(3分)甲文的谢道韫和乙文的谢安,这两个儿童形象各有其特点,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列非连文本,完成14-17题。(9分)
【材料一】
ㅤㅤ当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在作业负担方面,目前一些学校还存在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说,学生整天埋头于作业,睡眠不足,又缺乏锻炼,体力下降。“有一位校长告诉我,有的高中学生,单杠引体向上做不了几个,跑步会昏倒。这样下去,国民体质会下降,令人担忧。”
【材料二】
ㅤㅤ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到,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如今,距离《通知》印发已半年有余,校内纷纷加强体育活动力度,校外“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执行得如何?孩子们运动积极性高吗?
ㅤㅤ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16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30.4%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做到每天足量运动,小学生实践情况明显好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课业任务重、没时间锻炼被认为是不能保障的首要原因。72.4%的受访家长感到孩子进行校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
【材料三 】
ㅤㅤ近期各地纷纷出台体育考试改革政策,尤其是云南,体育分值增加到100分,媲美语数外等主课。中考体育分值将大大增加,不少家长便打起了体育培优的主意。
ㅤㅤ其实,家长对孩子的体育考试不必过度忧虑,因为对于考试政策的风吹草动,学校和老师同样敏感,他们一定会科学安排,把体育教学和学生日常锻炼的质量提上去。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完善基本运动设施并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运动量。学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体育成绩应能逐步提高。
ㅤㅤ而盲目参加培训机构,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没有坏处。孩子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强度过高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有些运动项目也不是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合适。更何况校外培优机构资质如何,教学老师水平如何,家长也不易验证。
ㅤㅤ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倘若体育培优只是基本的体能训练,孩子多半会学得索然无味,最后就是花了钱,反而没啥效果。体育运动的项目有很多,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击剑和跆拳道等,一开始可以让孩子都接触一下。最初的三分钟热度非常重要,一开始“玩”得下去,以后才可能有长久的热情和坚持。如果让孩子参加体育培优,当下目标应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长远目标应是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使运动成为他们自己的终身习惯。
14.(2分)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负担方面,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的存在,占用了学习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
B.材料二中调查显示每天一小时校外体育活动仅三成受访中小学生家长表示能做到。
C.各地纷纷出台体育考试改革政策,都将体育分值增加到100分,等同于语数外等主课。
D.家长为孩子体育培优,长远目标是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并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15.(2分)材料一中引用顾明远教授和一位校长的话有何作用?
16.(2分)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17.(3分)针对中小学生令人担忧的身体健康状况,请你提两条针对性建议。
(三)阅读现代文,完成 18-21 题。(16分)
父亲归来那一天
明前茶
①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组装好的望远镜,需要父亲前往调试。通常,他一出差就会有一个月左右。
②为了避免城市的灯光干扰,各地的天文台都安设在市郊的高山上。那年头的人都讲奉献,调试好精密度极高的望远镜,就能开启天文台的观测圆顶,观察浩瀚星空,研究宇宙的演变与奥秘,这是让人无比欣喜的事情,所以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因为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③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后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父亲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那是物流极不发达的时代,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剥开后,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父亲说,只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才能结出如此硕大的石榴。
④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当时绿皮车要走 56 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等归来时,他居然带着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是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回了新疆的棉花,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⑤父亲说,调试完望远镜,他去城里办事,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了,便用口袋里的清凉油,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问他:要不要多送他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他要让两个女儿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我们把家中腌萝卜干的空坛子反复刷洗,接着,父亲将这干燥的棉枝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掉落的小棉枝子,父亲让我亲手从中扯出棉花来,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每一地有上万亩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之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 20 年都不会扁塌。”
⑥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已经上高三。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台望远镜有着特殊意义。所以,他必须去。父亲承诺说,等他归来时,会带给我们惊喜。
⑦父亲去了40天,回来时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在一大捆白玫瑰花的上面,父亲还放上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看上去已经凋谢的花,为什么还要带回来?父亲说你们不懂,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呀!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
⑧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 40 分钟后,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气。父亲的背包里,还带着昙花的小苗。花农对他说,昙花其实很好养,只是栽种后需要三四年才会开花。你要学会耐心等待。
⑨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的最大喜悦,不仅是望远镜的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令他十分满意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镜片是父亲跟着云南天文台的磨镜师傅学习并磨制的。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⑩我记得,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说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颗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
⑪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脱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我和我的父亲》摄制组想选《父亲归来那一天》作为故事片段,诚邀你担任编剧,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8. (2分)任务一:选文中“我”回忆了父亲的三次归家。请仿照第一件事的叙述,补充后面的两件事,完成基本的剧情介绍。
①父亲去陕西出差归家那一天为我们带回石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任务二:摄制组打算选择一些精彩细节进行特写拍摄,选文中有不少生动、细腻的描写。请你结合语境,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以便于摄制组捕捉。
(1)(3分)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
(2)(3分)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 40 分钟后,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
20.(4分)任务三:摄制组拟对文中的父亲进行专访,并让你协助整理这位父亲的形象特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父亲具有哪些品质?
21.(4分)任务四:摄制组的几位导演对这个故事的题目有不同的想法,有人认为选文的标题“父亲归来那一天”比较合适,有人认为标题改为“父亲带回的世界”更好。作为编剧的你,如果要给导演提建议,你会选择哪一个标题?请说明理由。
(四)七(1)班开展了名著《朝花夕拾》的阅读分享会。请阅读下列的选段,结合原著,完成第22-24小题。(8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 ……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选自《五猖会》,有删改)
22.(4 分)在名著分享会上,你被推选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将向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你读《朝花夕拾》后的阅读感受。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补充完整。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虽然书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但它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①___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戴着大眼镜、须发花白、质朴博学、喜欢大声朗读的老师②__________。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童年时最喜欢在③(地点)__________拔何首乌,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④__________。
读《朝花夕拾》时,希望同学们能带着个人生活体验去读,可能你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拉近与经典作品的距离。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3.(2分)分享完阅读感受后,同学们体验到鲁迅童年时的欢乐时光,但也有同学发现,童年时的鲁迅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也有不愉快的经历。请你联系选段与《朝花夕拾》原著,分析并概括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24.(2分)在阅读分享会中,同学们还分享了他们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三、写作(共48分,作文分45分,书写3分)
25. 灯,象征着温暖、温馨、光明和希望。朋友是一盏灯,他们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点亮青春;父母、老师是一盏灯,他们给我们指引人生的方向,引领希望;武警官兵、消防员们是一盏灯,他们给我们驱散寒冷,送来温暖……每个人成长路上总会有一盏灯,或许是一个难忘的人,或许是一件特殊的物品。
请以“成长路上有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美观;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文体不限,不得套作。邀请函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
我班将于2023年10月25日下午第三节,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校园•友情”的主题诗文展演活动,请您务必参加。
七(1)班班委会
2023年10月20日
(1)差可拟
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3)而犹未已
已:
(4)着青布绔
着:
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评分标准: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共5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