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9,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花洲书院是我国著名书院之一,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古城东南隅,为北宋名臣范仲淹所创办。邓州位于伏牛山脉南部,气候温润,平畴沃野,民风淳朴。范仲淹在邓州任知州期间创建了花洲书院,应被贬zhé巴líng郡太守滕子京的恳求,在花洲书院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在文中他借物言志,纵议政治理想,抒发了胸中的huī弘之气。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yú lùnB. ǒu rùnC. ǒu lùnD. yú rù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3分
巴líng( ) huī( )弘 贬zhé( )
2. 古诗默写。8分
中国的读书人多是胸怀大志的,但追求理想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的。面对失意与不平,有人豪迈如李自,高唱“①_______,②________”(《行路难·其一》),坚信理想必将实现;有人豁达如刘禹锡,即使遭遇挫折,眼里依然有“③________ ,④_________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生机与美好。
明月清辉夜,诗人往往借月传情。“⑤_________,⑥_________”在《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借月抒发深沉的思念之情;“⑦_________⑧,_________”(《商山早行》),温庭筠借月传达无法抑止的思乡愁绪。
名著阅读。(4分)
3. 在《艾青诗选》的名著阅读会中,大家结合《艾青诗选》对其中诗歌的阅读展开了讨论,下面是讨论会上的两个问题,请任选一个简要回答。
(1)《艾青诗选》是一本已过时、不值得去读的诗集吗?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2)读诗歌,你觉得最应读出诗的什么美?请以《艾青诗选》为例简要分析。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河南冬天的早餐,除了胡辣场,还有一碗豆沫。________,这就是“豆沫”了。豆沫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被誉为“小吃中的活化石”。
①《史记•伯夷列传》载:武主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②他们隐居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最终兄弟俩都饿死了
③豆沫的起源,传说与商代的伯夷和叔齐有关
④武王平定商纣暴乱,天下归周,伯夷、叔齐却视为耻辱,坚持不吃周朝的粮食
⑤殷人感其气节,祭奠他们时把小米舂成粉,做成羹,放入青菜和捣碎的黄豆沫儿煮熟
①④②③⑤ B. ③④②①⑤ C. ①③④②⑤ D. ③①④②⑤
5. 学校开展“走近戏曲文化”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在以“互联网时代的戏曲文化”为主题的演讲会上,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用以介绍戏曲文化在今天的发展态势。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段文字,使之能将两则材料串联起来。50字左右。3分
【材料一】2022年7月19日上午,“梨园有戏”——河南戏曲档案展开展暨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开馆仪式在河南省档案馆新馆举行。展览分为“序厅”“根深叶茂”“豫剧华章”“豫见名家”“百花齐放”“体验厅”六个板块,由300多份翔实、珍贵的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音像资料组成,全方位展示河南戏曲艺术发展成就,展示河南戏曲名家风采,彰显河南戏曲强大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材料二】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活动在漯河市临频县开展。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今年的开幕式,在这个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现代化田园搭建舞台,以豫剧、曲剧、越调等河南地方戏曲为主,戏曲名人名家接连登台,带来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和唱段,新一代的戏曲小传承人们也上场演绎,在这个现代化田园间放声,让人们在这个丰收、喜悦的时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气蓬勃。
(2)“梨园有戏”——河南戏曲档案展开展后,已成为河南旅游的一个网红打卡点。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段旅游推荐语。3分
(3)此次活动中,大家对“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不爱传统戏剧”这一现象颇为关注。针对这现象,请从互联网、时尚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给出你的解决方案。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共14分)阅读小说《含泪奔跑的少年》一文,完成6~9题。
含泪奔跑的少年
①在他的记忆里,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②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③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④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习来,也闻不到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鞋的木箱。
⑤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⑥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看着孩子玩,边招呼人刷鞋,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⑦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⑧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⑨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⑩“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⑪“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⑫“那就明天来吧。”
⑬“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⑭“那……”
⑮“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⑯“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⑰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⑱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时文选粹》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B.“城管巡查”导致母亲脚受伤,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作了铺垫。
C.第⑦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的痛。这说明了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了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描写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7.你是怎样理解第④段中划线句的内涵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给少年带来了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取两处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共12分)阅读《耐心是一种修养》一文,完成10-13题。
耐心与修养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心。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能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就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能否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时间的长短,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君,主宰)。《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一文中提到,他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他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拉,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因为有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儿。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的锤炼和对品质的塑造。
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 , ; , ;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有删改)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中心论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在论证“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的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根据语境,仿照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出第⑦段中所缺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共11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天启①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③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④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⑤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⑥,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张岱《龙山雪》)
【注释】①天启:明真宗(朱由校)的年号。②李岕生等: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③苍头:年纪大的伙计。④欱:同“喝”。⑤三鼓:三更。⑥山趾:山脚。
14. 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写出了大雪后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样子。
B. “上下一白”中的“一”是一片的意思,写出了大雪后天地相接、浑然一片的苍茫。
C. “与余舟一芥”中的“芥”指小舟如同一点草芥一般渺小,透露出人生的渺茫感。
D. “月不能光”中的“光”在这里是发光的意思,月发不出光,侧面烘托出雪光之亮。
15. 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6. 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被舟子总结为一个“痴”字,这个“痴”字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17. 张岱的写景散文,往往文笔简练,绘形传神,令人读来过目不忘。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4分
在甲文中,关于西湖景、亭中的人,作者用①_________手法——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只用寥寥数笔,颇有韵味;乙文巧妙地选择②_____与③_______两种景物,以简笔勾勒,相互烘托,突出雪后夜晴之妙境,接着用大量笔墨写人的活动,反衬雪夜的④_______。
(二)(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 在这首词中,词人经历了苦闷、_____、豁达、祝愿这四种不同的心境变化。 2分
19.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巧妙地传达了词人复杂微妙的情绪,请结合词作的意境做简要分析。 2分
四、作文(50分)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
20. 看着父亲艰难爬月台去给自己买橘子的老迈背影,朱自清突然间潸然泪下,成长就在泪水落下间;杜小康在风雨夜守护着鸭子酣然入睡,成长就在那个恐惧又迷人的夜里;曾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你,在母亲生病的早晨起床烧开水、买早点,成长就在你把水和食物端到妈妈床前时的自豪里……长大意味着学会为他人着想,长大意味着学会承担责任,长大意味着学会感恩回报……
请以“长大,就在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3)600字左右。 (4)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翻译下列句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选段一“我”背的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