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大象版六年级上册10月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大象版六年级上册10月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小强和小丽玩水滑梯,小强从水滑梯上滑下来后,小强滑得比小丽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强的体重比小丽重的多B. 小强的水滑梯比小丽的水滑梯高
C. 小强穿着运动装就滑得远D. 小丽的头发太长了所以滑得近
【答案】B
【解析】
【详解】A、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系,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小强的体重比小丽重的多,应该是小丽与小强滑得远。A的法错误。
B、小强的水滑梯比小丽的水滑梯高,坡度越大,物体从上面滑下来越省力,所以小强滑得比小丽远。B的说法正确。
C、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小强穿着运动装,摩擦力大,会影响小强从水滑梯上滑下来的速度。C的说法错误。
D、从水滑梯上滑下来与头发的长短没有关系。D的说法错误。
2. 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如果实验的条件相同,那么每次测量的实验数据( )。
A. 一定是相同的B. 没有一点差别
C. 实验数据是完全一样的D. 可能会有一些差别
【答案】D
【解析】
【详解】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过程和分析总结结论,是获得正确理论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即使实验的条件完全相同,由于操作过程中人为原因,或材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每次测量的实验数据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别。故D选项正确。
3. 下面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多种多样的动物B. 各种各样的植物
C. 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和电子控制系统D. 人类
【答案】C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多种多样的动物、各种各样的更多优质支援请 嘉 威杏 MXSJ663 植物、人类都是有生命的物体,它们需要各种营养,能够生长繁殖等。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和电子控制系统属于没有生命的非生物。
4. 植物的不同部分的细胞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部分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相同B. 不同部分的细胞的大小一样
C. 不同部分的细胞的形状是一样D. 不同部分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细胞系统具有汲取能量,传递信息,分化等功能。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组成的,植物细胞具有但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不同。
5. 用显微镜做实验时,是用( )物镜观察整体,再用( )物镜观察细节,必须小心转动转换器,注意不要使物镜接触到玻片。
A. 低倍、高倍B. 高倍、低倍C. 高倍、高倍D. 低倍、低倍
【答案】A
【解析】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用显微镜做实验时,是用低倍物镜观察整体。再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节。必须小心转动转换器,注意不要使物镜接触到玻片。故A选项正确。
6.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洋葱表皮上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格子组成的,就像一个个小房间。洋葱表皮上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的( )。
A. 进行新陈代谢的特有的细胞B. 进行呼吸的小气孔
C.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黏膜细胞D. 表皮细胞
【答案】D
【解析】
【详解】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洋葱表皮上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格子组成的,就像一个个小房间,洋葱表皮上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的表皮细胞。
7. 在用显微镜做实验拿取时,( )握镜壁,( )托镜座。安上目镜和物镜,不要用手摸镜头。
A. 右手、右手B. 左手、左手C. 右手、左手D. 左手、右手
【答案】C
【解析】
【详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显微镜的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不要用手摸镜头。
8. 酵母菌是能发酵糖类的( ),常呈圆形、卵圆形或者圆柱形。它有很多种,每种的形态有所不同,而且会随着菌龄与环境不断变化。
A. 单细胞真菌B. 多细胞真菌C. 多细胞细菌D. 单细胞细菌
【答案】A
【解析】
【详解】酵母菌是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常呈圆形、卵圆形或者圆柱形。它有很多种,每种的形态有所不同,而且会随看菌龄与环境不断变化。故A选项正确。
9. 酵母菌广泛生活于潮湿且富含糖分的环境中,下列地方没有酵母菌的是( )。
A. 成熟的苹果果皮的表层B. 桃树分泌的桃胶的里面
C. 真空包装的物品里D. 没有熟透的无花果的表层
【答案】C
【解析】
【详解】酵母菌适合生活在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成熟的苹果果皮的表层、桃树分泌的桃胶的里面、没有熟透的无花果的表层都含有糖分,适宜酵母菌繁殖生长。而真空包装的物品里是经过杀菌消毒处理,没有酵母菌。故C选项正确。
10. 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 )和( )。
A. 二氧化碳、酒精B. 一氧化氮、白细胞C. 二氧化碳、碳酸钠D. 酒精、碳酸钙
【答案】A
【解析】
【详解】面团发“胖”是因为酵母粉中酵母菌利用面粉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各种面食暄软多孔。适当的温度是影响酵母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的主要因素。
11. 蘑菇是大型、高等的( ),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A. 单细胞真菌B. 多细胞真菌C. 单细胞细菌D. 多细胞细菌
【答案】B
【解析】
【详解】真菌的形态多样,一般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都属于多细胞的真菌。蘑菇是大型、高等的单细胞真菌,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12. 蘑菇的地上部分好像一把张开的小伞,伞盖部分叫菌盖,伞柄部分叫菌柄。其中子实体是蘑菇的( )。
A. 整个地上的部分B. 菌柄的下面部分
C. 菌盖上面的最薄的一层D. 菌柄周围一圈的膜
【答案】A
【解析】
【详解】蘑菇属于真菌,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像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褶、菌柄部分组成,其中菌褶中散落开来的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孢子就萌发出菌丝,来繁殖后代。所以蘑菇的子实体就是整个地上的部分。
13. 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植物界、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真菌和植物一样( )。
A. 随时能自主移动B. 不能自主移动C. 有时可以自主移动D. 在真空中能自主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真菌和植物一样不能自主移动。故B选项正确。
14. 体视显微镜是一种放大倍数较小的显微镜,可以不用制作装片直接观察( )。
A. 平面的实物B. 实物的图片C. 立体的实物D. 实物被切开的一部分的薄片
【答案】C
【解析】
【详解】体视显微镜是一种放大倍数较小的显微镜,可以不用制作装片直接观察立体的实物,使人们可以直接观看物体,工作效率极高。
15. 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和( )。
A 酵母菌和营养菌丝B. 气生菌丝和酵母菌C. 营养菌丝和线粒体D. 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
【答案】D
【解析】
【详解】霉菌是由细胞组成的,霉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霉菌的菌丝呈长管、分枝状,宽度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其菌丝分为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两部分。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故D选项正确。
16. 馒头如果保存不好就容易变质,馒头在( )的环境里容易发霉。
A. 寒冷、干燥B. 冰箱的冷冻室里C. 温暖、潮湿D. 真空包装袋里存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空气、水分、温度等条件,破坏霉菌的生长条件,就能够取到很好的防霉效果。馒头发霉是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的,所以,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馒头发霉。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最容易发霉。
17. 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 )。
A. 霉菌毒素B. 霉菌色素C. 毒素菌丝生长条D. 隐球菌毒菌丝
【答案】A
【解析】
【详解】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为“发霉的真菌”。真菌是一类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为人类食品提供了重要来源,在传统酿造和食品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的霉菌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发霉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能使人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畸作用。
18. 霉菌生长繁殖需要氧气,下列( )不能有效防止霉菌的繁殖。
A. 瓶装的灭菌牛奶B. 真空包装的小馒头
C. 新鲜花生米放在筐里D. 用脱氧剂处理后的香蕉干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适宜生长繁殖。新鲜花生米放在筐里不能有效防止霉菌的繁殖;瓶装的灭菌牛奶、真空包装的小馒头、用脱氧剂处理后的香蕉干,能有效防止霉菌的繁殖。
19. 病毒和细菌都是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下面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是( )。
A. 结核杆菌B. 双歧杆菌C. 肺炎双球菌D. 链球菌
【答案】B
【解析】
【详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除去少部分的微生物有害外,大部分的微生物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给出的选项中双歧杆菌属于益生菌,对人类有利,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能让人生病,对人体有害。
20. 当身体生病后,下面哪些不是安全用药的( )。
A. 根据医生的诊断病因和症状合理用药B. 私自增减药量
C. 把自己用药的过敏史告诉医生D. 外用药禁止口服
【答案】B
【解析】
【详解】科学用药的原则:用药时一般可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要看根据医生的诊断病因和症状合理用药,把自己用药的过敏史告诉医生,外用药禁止口服,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吃药要按时,不在强光和高温下保存药品;私自增减药量不是安全用药的做法。
二、判断。(每小题0.5分,共10分)
21.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
【答案】√
【解析】
【详解】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2. 当细菌和病毒入侵时,人体内的红细胞会进行自卫,保护身体。(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动物体和人体都是有各种各样的细胞组成的。不同部分、不同作用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一样。白细胞对人体能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与病魔展开激战。
23. 小明接种了流感疫苗,小明的妈妈认为小明以后就再也不会感冒了。( )
【答案】×
【解析】
【详解】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的流感疫苗只是针对这一流感能够产生抵抗,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流感病毒,题干中小明妈妈的认为是错误的。
24. 病毒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人类的传染病大约80%是由病毒引起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是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据统计,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故题目说法正确。
25. 细菌按形状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几大类。( )
【答案】√
【解析】
【详解】细菌是单细胞个体,所有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根据外部形态,细菌大致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故题目说法正确。
26. 细菌不可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所以一定是由病毒引起。( )
【答案】×
【解析】
【详解】细菌感染是人体抵抗力低下,感染病菌引起,也可以是皮肤破溃处,细菌从破溃处入侵。细菌也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比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更为严重,如细菌性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故题目说法错误。
27. 细菌的细胞没有细胞核,病毒则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
【答案】√
【解析】
【详解】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内没有染色体。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故题目说法正确。
28. 有一盒感冒药过期了,妈妈认为过期药的药效不会减少,便继续服用。(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不可服用过期、变质的药物。题干中妈妈的做法是错误的,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29. 与别人共用衣服、毛巾、梳子、洗脚盆等不会引起真菌感染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有些真菌容易引起人体感染治病感染,如足癣是因为真菌感染引起的。而且真菌是容易传染的,与别人共用衣服、毛巾、梳子、洗脚盆等会引起真菌感染的,不能将自己的衣服与感染真菌的家人的衣服放在一起洗。故题目说法错误。
30. 黄曲霉菌在食品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性的剧毒物质,而且即便是煮沸也不能将其分解,因此食用大量发霉的花生影响身体健康。( )
【答案】√
【解析】
【详解】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绝对不能食用。题干说的黄曲霉菌素是一种致癌性的剧毒物质,要格外注意,比如发霉的花生就带有这种毒素,不要误食。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1. 足癣是皮肤层的感染,属于真菌感染。( )
【答案】√
【解析】
【详解】真菌属于微生物,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2万余种。真菌通常又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常见的大型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等。病毒会给人类、动物、植物带来极大危害。真菌会引起人类患病,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故题目说法正确。
32. 切除苹果的霉烂掉的部分,剩下的部分食用也不会危害健康。( )
【答案】×
【解析】
【详解】苹果的腐烂是微生物生长、繁殖造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腐烂的苹果是不能食用的,哪怕是切除腐烂的部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3. 小玲在旅游时采了许多野蘑菇,有的野生蘑菇可能有毒不能随意食用。( )
【答案】√
【解析】
【详解】有些蘑菇有毒,误食会导致腹泻、呕吐,甚至死亡。毒蘑菇的菌面颜色艳丽,生长在阴暗、潮湿肮脏的地方。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4. 在发面的时候,如果用温水和面,面团就会发得快一些。( )
【答案】√
【解析】
【详解】面团发“胖”是因为酵母粉中的酵母菌利用面粉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各种面食暄软多孔。适当的温度是影响酵母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发面的时候,如果用温水和面,面团就会发得快一些。
35. 用酵母粉发面,炎热的夏天比寒冷的冬天面团发得快一些。( )
【答案】√
【解析】
【详解】面团发“胖”是因为酵母粉中的酵母菌利用面粉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各种面食暄软多孔。适当的温度是影响酵母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的主要因素。所以用酵母粉发面,炎热的夏天比寒冷的冬天面团发得快一些。
36. 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很重要。(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构成,环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7. 细胞不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
【答案】×
【解析】
【详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所以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38. 在使用显微镜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 )
【答案】√
【解析】
【详解】使用显微镜时要先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从目镜中看见明亮的视野。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9. 木耳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木耳属于多细胞真菌。( )
【答案】√
【解析】
【详解】真菌的形态多样,一般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都属于多细胞的真菌。木耳属于肉眼可见的“微生物”,它是多细胞真菌,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富含营养。
40. 为了促进身体健康,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种任何疫苗。(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疫苗的接种要根据年龄、环境等因素作出判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种疫苗。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实验探究。(共20分)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酵母菌在发面过程中的作用。
妈妈和面的时候放了一些酵母菌,把面团和好以后,过几个小时,面团变大了。酵母菌里面有什么神奇的东西?
根据生活经验来假设:酵母粉能使面团变大,酵母粉能使面团发得快一些,酵母粉与发面效果的关系实验器材:面粉、温水、酵母粉、温度计、容器等
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证明我们的假设。
实验记录:加酵母粉的面团(用温水和面)、加酵母粉的面团(用冷水和面)、不加酵母粉的面团(温水)。
整理实验结果,小组内交流:(单项选择)
41. 没加酵母粉的面团在过3小时后( )。
A. 面团的大小没有变化B. 面团变得大了许多
42. 加酵母粉的面团在过3小时后( )。
A. 面团的大小没有变化B. 面团变得大了许多,面团上还有许多小孔
43. 都加了酵母粉的面团,观察发现( )。
A. 用冷水和面的面团发得快一些B. 用温水和面的面团发得快一些
44. 实验说明:酵母粉中的( )能够使面团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
A. 霉菌B. 细菌C. 酵母菌
45. 通过实验观察,酵母菌在发面过程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1. A 42. B 43. B 44. C
45. 通过实验发现,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许多蜂窝状的小孔,这就是酵母菌的发面原理。
【解析】
【分析】“发面”是指把面粉、水、酵母粉和在一起形成的面团。当温度适宜时,生面团中酵母细胞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41题详解】
通过设置对照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明显变化。没加酵母粉的面团在过3小时后面团的大小没有变化。
【42题详解】
加酵母粉的面团在过3小时后面团变得大了许多,面团上还有许多小孔,说明酵母粉在发面的过程中起了作用。
【43题详解】
都加了酵母粉的面团,观察发现用温水和面的面团发得快一些,说明温度影响酵母菌的分解。
【44题详解】
实验说明:酵母粉中的酵母菌能够使面团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
【45题详解】
通过实验发现,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许多蜂窝状的小孔,这就是酵母菌的发面原理。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发霉的食物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食物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呢?我们根据假设准备用实验来说明。
实验目的:探究引起食物发霉的因素
根据生活经验来假设:食物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发霉、食物在温暖的环境中保存的间较短且易变质、真空包装的食物保质期较长,引起食物发霉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器材:塑料袋、干馒头、湿馒头、温度计等
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证明我们的假设。
实验记录:一塑料袋干馒头放到温暖的环境里、一塑料袋湿馒头放到温暖的环境里、一塑料袋湿馒头放到冰箱里。
实验步骤:
(一)A组:把一塑料袋干馒头放到温暖、潮湿的环境里
把一塑料袋湿馒头放到温暖、潮湿环境里
B组:把塑料袋湿馒头放到温暖的环境里
把一塑料袋湿馒头放到冰箱里。
(二)经过5天后观察馒头发霉的情况。
(三)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整理实验结果,小组内交流:(单项选择)
46. 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那袋湿馒头( )。
A. 没有发霉B. 有明显的霉斑产生
47. 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干馒头( )。
A. 没有发霉B. 有明显的霉斑产生
48. 在冰箱里的那袋湿馒头( )。
A. 没有发霉B. 有明显的霉斑产生
49. 实验发现,在( )环境中的馒头不易发霉。
A. 温暖B. 潮湿C. 寒冷、干燥
50. 通过观察和对比不同实验中馒头的发霉情况,说一说引起食物发霉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6. B 47. A 48. A 49. C
50. 通过观察和对比不同实验中馒头的发霉情况发现,在温暖的环境里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干燥的馒头不易发霉。在保持潮湿的条件下,温暖环境里的馒头容易发霉,寒冷环境里的不容易发霉。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霉菌、细菌等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46题详解】
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那袋湿馒头有明显的霉斑产生,说明这样的环境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7题详解】
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干馒头没有发霉,说明这样的环境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8题详解】
在冰箱里的那袋湿馒头没有发霉,说明这样的环境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9题详解】
实验发现,在寒冷、干燥环境中的馒头不易发霉,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的馒头容易发霉。
【50题详解】
通过观察和对比不同实验中馒头的发霉情况发现,在温暖的环境里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干燥的馒头不易发霉。在保持潮湿的条件下,温暖环境里的馒头容易发霉,寒冷环境里的不容易发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大象版五年级下册4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大象版五年级下册4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大象版五年级下册4月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大象版六年级下册4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大象版六年级下册4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大象版六年级下册4月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