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范围内做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2.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起,大约再过多长时间全球为同一天
A.8小时46分 B.9小时36分
C. 8小时14分 D.9小时24分
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下面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3~4题。
3.观测当日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4.甲地位于乙地
A.东南 B. 西南 C.东北 D. 西北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能反映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下图为济宁市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化量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由图推测,该地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为
A.立冬 B. 大寒 C.冬至 D.大雪
6.当该地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节气时
A.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 B.地球公转速度达最大
C.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D.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下图为贵州三都县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大小不等的石蛋。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海洋中,由碳酸钙结核压实而成。据此完成7~8题。
7.依据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可能是
A.石英岩 B. 花岗岩 C. 玄武岩 D. 石灰岩
8.石蛋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①外力侵蚀 ②海相沉积 ③岩石风化 ④地壳抬升
A.①②④③ B. ③④②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③②
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下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迎冰面以磨蚀(削磨和刻蚀)为主,背冰面以拔蚀(把岩块拔起带走)为主。据此完成9~10题。
9.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0.通过对图中羊背石的观察,可以判断
①迎冰面坡度缓 ②背冰面坡度缓
③冰川向北移动 ④冰川向南移动
A.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地壳抬升及流水下切侵蚀有密切关系。下图示意贵州遵义绥阳盆地洋川河河流阶地。据此完成11~12题。
11.推测图示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至少抬升了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2. T2 阶地中的砾石层最可能来自
A.T2的河流冲积扇 B. 上游洪水
C. T3的山体滑坡 D.人工搬运
法尤姆洼地地处尼罗河西侧,平均海拔-45m,地表形态主要受尼罗河泛滥和风沙活动的影响。图4示意法尤姆洼地的位置和范围。图5为法尤姆洼地内某突儿的地貌景观,顶部平坦,崖壁陡峭,崖壁下方坡脚有散落的砾石块。据此完成13~15题。
13.法尤姆洼地位于尼罗河
A.上游高原区 B.中游山地区 C.下游平原区 D.河口三角洲区
14. 图示区域
A.气候干早 B. 森林茂密 C,山高谷深 D.土壤肥沃
15.与该突地貌景观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
A.风速差异、沙源差异 B.沙源差异、岩性差异
C.侵蚀差异、岩性差异 D. 节理走向差异、风速差异
2016年12月25日至26日,云南省蒙自地区气温明显升高,使部分市民对气象台 24日发布的降温降雨重要天气预报产生了怀疑。图 5 示意蒙自地区 12月24日至27日天气状况。据此完成16~17题。
16.气象台预报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 B. 暖锋 C.台风 D. 反气旋
17.导致25日至26日蒙自地区气温明显升高的原因主要是
A.天气晴朗 B.日照时数长 C. 暖空气堆积 D.西南风影响
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据此回答18~19题。
18.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
①气压梯度小 2气压梯度大 ③冷锋移动速度快 ④暖锋移动速度快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 ②③
19.与西乌尔特相比,此时P地区的气团性质是
A.冷干 B. 冷湿 C. 暖干 D. 暖湿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多雨地带,又称赤道辐合带。其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南北移动,正常最南到 5°S,最北可达15°N。下图示意某季节非洲盛行风向及热带辐合带位置。据此回答20~21题。
20.图示季节
A.亚洲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B.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
C.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 D.地中海沿岸河流正处于丰水期
21.与几内亚季风成因相似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的西北季风 B.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
C.印度南部地区的西南季风 D.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季风
肯尼亚“尚奥保护区”处于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交会地带,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在此相互覆盖。在“尚奥保护区”北部地区,有一个终年不干涸的水塘,这个水塘也是野生动物的固定饮水地。下图示意肯尼亚西南部地区。据此完成22~23题。
22.与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甲——热带草原气候、乙——热带雨林气候、丙——裂谷干旱气候
B.甲——热带草原气候、乙——裂谷干旱气候、丙——热带雨林气候
C.甲——热带雨林气候、乙——热带草原气候、丙——裂谷干旱气候
D.甲——热带雨林气候、乙——裂谷干早气候、丙——热带草原气候
23.“尚奥保护区”北部水塘的补给水源主要为
A. 大气降水B.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图为我国华北山区某地气象站1月某日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注: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
24.该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
A.10时 B.12时 C.15时 D.18时
25.推测该日16~19时气温变化的原因有
①地面辐射减弱②风向骤变,由东南转向西北
③冷空气向山谷底部堆积④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加强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下图为“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
(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并写出判断理由。(4分)
(2)描述图中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8分)
(3)从地貌角度,分析图中冲积扇区域建设铁路面临的不利条件。(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海风锋指沿海地区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的空气层而形成的锋面。当海风锋与冷锋相遇时,在交汇处可能会产生暴雨天气。下图是某年7月14日海风锋在渤海西岸的活动过程示意图。
(1)指出当日海风锋的持续时间段及其移动方向。(4分)
(2)判断图中最可能产生暴雨天气的地点,并简述暴雨的成因。(8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塔克拉玛干沙漠(图1)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蒸发量高达 2500~3400 毫米。该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达40℃以上。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达每秒300米。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粒多为细沙和粉沙,在自然状态下很难发育成熟土壤。研究小组发现,在无风和微风的天气下,沙漠会出现热力扬尘,造成绿洲草地退化。图2示意5月某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绿洲草地地表温度状况。
(1)推测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粒多细沙和粉沙的原因。(6分)
(2)指出该地热力扬尘最强的时段,并用地理原理进行解释。(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某年7月24日凌晨2时,在距离台风中心420km 以外的螺旋云带上有一对流云团新生并强烈发展,导致江西省北部德安县出现突发性特大暴雨,其中丰林镇24小时最大降水量高达 541.4mm。德安县境内特殊造型的"尖底瓶"地形(如下图)对降水起到了增幅作用。该日,地面有弱冷空气从西北方进入德安县境内,加剧了暴雨的发生强度。此次强降雨未造成丰林镇明显的降温。
(1)根据图中主风向推断丰林镇出现暴雨时台风中心的方位,并说明理由。(4分)
(2)分析“尖底瓶"地形对增强本次暴雨的作用。(6分)
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1)
(2)阴雨 晴朗(每空1分)
(3)海风 减弱(每空1分)
(4)西北风(偏西风) 东南风 东南风(偏南风)东南风(每空1分)
32.(1)②西北风(偏北风)(每空1分)
(2)寒潮的有利影响: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②缓解冬天的农作物旱情,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有助于抗寒保温。低温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③寒潮还可带来无污染的风资源。
寒潮的不利影响:①对农业的危害。造成植株枯萎或死亡,严重的低温还能引起牲畜患病或冻死。②对交通的危害。雨凇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雨雪天气、低能见度及低温引发的冰冻现象,对交通运输将造成不利影响。③对电力、通讯的危害。电线结冰后,遇冷收缩,加上大风吹引起的震荡和雨凇重量的影响,能使电线和通讯线路不胜重荷而被压断,造成输电、通讯中断。④危害人体健康。(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满分)
33.(1)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每空1分)
(2)①降水强度过大:在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大,超过了地面的渗透能力和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就会造成城市内涝。(2分)②排水系统不畅:城市下水道系统不畅,会导致水流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城市内涝。(2分)③地面封闭:城市地面封闭,导致下渗作用减弱,同时排水不畅,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2分)④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不合理,建筑密度过大,道路过窄等都会导致城市排水系统不畅,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2分)⑤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对城市内涝造成影响,例如:建设高楼大厦、破坏自然生态等都会破坏城市的自然排水系统,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满分)
(3)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2分)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径流含沙量增加,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2分)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满分)
34.(1)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每空1分)
(2)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云雨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2分)夜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2分)
(3)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提高了大气温度;(2分)大气温度升高,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损失的热量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2分)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降风风力最强的时间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