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Word版附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体细胞外液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2.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B.若营养不良,④中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C.若②为脑细胞,则①处的O2浓度高于⑤处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饭后4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
3.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部分过程如图所示。排尿反射发生时,膀胱壁逼尿肌的收缩使膀胱内压升高,进一步刺激感受器,最终加强膀胱壁逼尿肌的收缩,加速尿液排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婴幼儿由于大脑发育不全,所以不存在排尿反射 B.排尿反射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机制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均使膀胱缩小 D.排尿反射导致膀胱持续排尿属于负反馈调节
4.在t1、l2、t₃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的刺激强度过小,无法引起神经纤维上Na+通道打开
B.t2、t3时的刺激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C.t4后,细胞恢复静息状态不需要消耗ATP
D.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可能位于-65~-55mV
5.家族性肾性尿崩症是由于肾集合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抗利尿激素(ADH)Ⅱ型受体(VR)数目减少或功能异常,使其对ADH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对水的重吸收减弱而引起的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DH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和分泌,垂体储存和释放
B.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可缓解该疾病
C.该病患者ADH的水平比正常人偏低
D.该病患者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6.内外环境和营养等因素会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调控雌性哺乳动物的性周期,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a,b及性激素均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B.性激素作用的受体只分布在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膜的表面
C.分级调节有利于对机体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D.对雌性动物长期饲喂性激素可使卵巢功能亢进,性周期失调
7.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某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了HIV也许可以通过形成一个三聚体构象(被称为statel)躲避免咬系统的检测。探索statel的结构,有助于人们防治艾滋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是遗传病,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B.HIV可能通过改变三聚体构象躲避免疫细胞的特异性识别
C.艾滋病也是传染病,与艾滋病病人拥抱、握手也会被传染
D.HIV直接利用辅助性T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8.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体第一次产生的抗体IgE,刺激肥大细胞产生组胺
B.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降低
C.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二次过敏原可以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是细胞免疫的开始
9.植物因接触刺激而引起的向性生长运动,叫作向触性。例如,图1根在土壤中绕过障碍物向下生长,图2藤本植物的茎卷须缠绕支持物向上生长。植物的向触性通常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图中弯曲部位阴影部分表示生长素浓度较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根绕过障碍物的现象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
B.茎卷须缠绕支持物生长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
C.植物向触性与光敏色素感受光刺激传递信息相关
D.植物向触性是基因表达和环境因素参与调节的结果
10.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为黄叶,称为黄化苗。光照影响幼苗叶色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暗条件可能促进了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导致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形成黄化苗
B.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D.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
11.2023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比赛在三峡大坝前举行。选手在比赛后期筋疲力尽、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听到加油呐喊声,顿时有了动力。对上述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筋疲力尽:选手机体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下丘脑和肾上腺参与了血糖平衡调节
B.呼吸急促:选手交感神经兴奋,通过吸入更多的来满足机体局部细胞供氧
C.大汗淋漓:选手可通过及时补充淡盐水,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D.听到加油呐喊声,顿时有了动力:选手大脑皮层S区和H区都不参与该过程中的条件和非条件反射
12.一氧化氮(NO)是最早发现能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的气体。NO可增强靶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使胞质内cGMP升高,产生生物效应,如血管平滑肌舒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冠状动脉收缩引起的心绞痛可用NO剂治疗
B.NO可储存于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
C.NO与乙酰胆碱均需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D.NO与乙酰胆碱都能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13.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下图为进食等量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导致胰岛素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B.孕妇的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的速度较快
C.孕妇血糖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应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
14.补体系统包括30多种蛋白,被激活后可以调理吞噬、溶解细胞、调节免疫应答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体积小,难以被吞噬细胞捕获,但其可激活补体,从而黏附于红细胞,最终到达肝脏和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红细胞在此过程中具有运送免疫复合物的功能
C.红细胞表面的CR1可以与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D.一种巨噬细胞能识别多种免疫复合物
15.多年生植物甲为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果实采收期一般在10月,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寄生植物乙的危害(植物乙的果实成熟期为当年10月到次年2月)。为了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科研人员选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喷施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曲线1.稀释浓度为1/100;曲线2:稀释浓度为1/200;曲线3:稀释浓度为1/400;曲线4:对照组
A.喷施M时间选择甲果实采收后,乙果实未大量成熟前
B.植物生长调节剂M与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相似
C.植物乙对照组的曲线逐渐下降,说明其生长逐渐减弱
D.据图综合分析,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释浓度应选用1/40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图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的一部分。
××医院化验单
姓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超出正常范围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说明此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有_______________。
A.高血压 B.肾功能受损 C.糖尿病 D.高血脂E.哮喘
(2)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①内环境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稳态表现为一种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网络。
17.(12分)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其典型症状是机体局部会出现不受控制的震颤。该病主要是脑部黑质中的细胞病变,引起多巴胺释放量的改变引起的。已知机体的运动与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多巴胺为一种______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由图分析,帕金森患者出现震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人参皂特Rg1是一种有效缓解帕金森病的中药,能够减缓黑质致密部神经元的死亡或促进黑质致密部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为了验证人参皂特Rg1对帕金森病具有缓解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该实验用到的小鼠为_______________(填“正常小鼠”或“帕金森小鼠”),检测指标是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多巴胺的含量,则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
18.(10分)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杨磊)北京时间14日凌晨,2023举重世锦赛在利雅得继续进行。在女子71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闽汀)选手廖桂芳以抓举120公斤、挺举153公斤、总成绩273公斤包揽三金,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回答下列问题:
(1)当运动员全神贯注进行比赛时,_____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_______________(填“传入”“传出”或“传入或传出”)神经。对同一器官的调节作用通常是相反的,这对于机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2)运动员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体内的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其含量仍然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此时血糖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路径)得到补充的,在此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
(3)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心跳加快。为验证当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是化学信号,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蛙的心脏(A和B,保持活性)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A有某副交感神经支配,B没有该神经支配;刺激该神经,A心脏的跳动将_______________:从A心脏的营养液中取适量液体注入B心脏的营养液中,推测B心脏的跳动将_______________.
19.(12分)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会感染人和动物并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病毒。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常出现头晕头疼等不适,甚至出现发热症状,体温甚至可升高至39~40℃并保持一段时间,机体的各器官系统共同协作,清除病毒。其中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相关问题:
(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细胞的_______________,产热增多,使体温上升。
(2)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在体液免疫产生的相应抗体等作用下能消灭_______________中的流感病毒;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在接受靶细胞的信号后,分裂并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和记忆T细胞,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__能加速这一过程;最终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巧妙配合下清除流感病毒。
(3)已知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原核细胞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消灭病原体的作用。当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这种现象是人体免疫失调中_______________。
(4)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和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_______.
20.(14分)正常情况下,植物根系形成层中的干细胞(S细胞)向外侧分裂形成韧皮部细胞,向内侧分裂形成木质部细胞。为探究植物激素在该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1)赤霉素(GA)和生长素等激素作为_______________分子,影响细胞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调节根系发育的作用。
(2)科研人员用野生型和赤霉素合成缺陷型拟南芥进行图1所示实验。
图1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②依据结果推测,赤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S细胞的分化方向受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科研人员检测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生长素的分布,得到图2所示结果。
图2
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赤霉素可上调生长素转运蛋白(PIN1)的表达水平,进而改变生长素的分布。请根据下表实验设计方案,补充完整相关内容。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①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17
IU/L
0~45
②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③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0~23.0
④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⑤
甘油三酯
TG
217
mg/dL
50~200
⑥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检测指标
对照组
①_______________
清水
PINI的表达水平、生长素的分布情况
实验组1
野生型
②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2
PINI缺陷型
GA溶液
预期结果
③_______________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联考
高二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C 2.D 3.B 4.B 5.C 6.C 7.B 8.C 9.C 10.B 11.D 12.A 13.B 14.C 15.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6.(1)②④⑤ BCD (2)避免进食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
(3)(成分的)动态平衡 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7.(1)脑和脊髓(1分)单向的(1分)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抑制性:肌肉的运动与乙酰胆碱有关,帕金森患者的多巴胺分泌减少,对乙酰胆碱分泌细胞的抑制性减弱,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使机体出现震颤
(3)帕金森小鼠 实验组的多巴胺含量高于对照组
18.(1)交感神经(1分) 传出(1分) 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胰高血糖素
(3)减慢(1分) 减慢(1分)
19.(1)有机物代谢(有机物氧化分解)
(2)细胞外液(内环境) (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1分) 细胞因子(1分)
(3)不能 过敏反应 (4)D63
20.(1)信息
(2)①(施加)外源赤霉素、拟南芥的类型(或内源赤霉素)
②促进S细胞分化为木质部细胞
(3)赤霉素促进生长素从木质部侧向韧皮部侧转移
(4)①野生型(1分)
②GA溶液(1分)
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的PIN1的表达水平上升,生长素分布更靠近韧皮部一侧(2分);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4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