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002521/0-17001441261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002521/0-17001441262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背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背景】
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要素是“保护环境”,阅读训练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围绕单元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四篇课文,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号召人们要爱护环境、珍爱地球家园。习作围绕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话题,要求“学写倡议书”,与单元主题相呼应,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和对环保必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恰当地于别人沟通交流,学会用富有说服力的材料、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争取别人的支持。
基于上述分析,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通过设置单元核心任务——制作“保护地球家园”宣传手册,整合学习内容,将单元学习组建为环环相扣,依序推进的五大板块,最终达成“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增强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浪淘沙》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也是刘禹锡九首《浪淘沙》中的第一首,描述了蜿蜒曲折、泥沙滚滚的黄河从遥远的天边咆哮而来的壮阔景象。这万里黄河的磅礴气势触发了诗人的豪情和联想,使他想到了天上的银河,想到了宁静温馨的牛郎织女家。
如何将意蕴丰厚的古诗词与系统的单元主题相融合,一直是老师们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浪淘沙》中壮阔的景色与神奇的想象是刘禹锡诗豪风格的展现,更是其在逆境下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的心声的表达。因此,着眼于“保护环境”的大主题,我设计了“阅览山河 致敬诗人”这一颁奖活动的大情境,驱动学生从壮美的山河给予人精神力量以及刘禹锡诗豪风格两大主线展开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对诗豪之豪情豪气豪风的体悟。
【学情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诗歌的学习方法,在心理特征上展示出较强的自主性,较积极的探究意识,但往往由于知识面不够宽阔,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存在片面性,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背景知识导致其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此外,学生对中华大地上壮美山河对民族繁衍发展的关联性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盲区。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整合“交流平台”中古诗词学习方法,并以任务型情境为背景,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运用学法,自主探究,加深对黄河的壮美与诗人内心情志的理解,建构起对《浪淘沙》及刘禹锡诗豪风格的观点,为单元核心任务做学习准备。
【教学目标】
1. 运用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诗句含义,感受黄河波澜壮阔之美,诗人浪漫想象之奇,能在语言实践中以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说出自己对刘禹锡诗豪风格的观点。
2.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深入诗歌情境,体会诗豪刘禹锡的百折不挠、乐观豁达,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
3. 感受壮美山河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感受《浪淘沙》景色壮阔,想想神奇的特点,体会诗豪刘禹锡百折不挠,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
2. 难点:能感受壮美山河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在语言实践中以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说出自己对刘禹锡诗豪风格的观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颁奖”情境,引初读古诗
1. 设置“阅览山河 致敬诗人”颁奖活动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2.阅读“交流平台”,明确学法,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设计意图:体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特点,设置“诗豪奖”颁奖活动,引出课堂学习主题,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扫清学习障碍。】
学习方法
活动二:阅黄河之壮阔,探“诗豪”之风格
1.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理解诗意。
(1)运用学习方法,理解诗意,交流诗句描绘的画面。
(2)结合评价量表,对小组成员的分享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学习诗句描绘的画面,一生生互评促进学法运用,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想象的浪漫神奇,初步感受诗豪之风格。】
活动三:阅黄河之曲折,探“诗豪”之情志
结合关键词“九曲”,深入体会黄河的蜿蜒曲折,感受刘禹锡借景抒情的写法活动三:阅黄河之曲折,探“诗豪”之情志
1. 结合关键词“九曲”,深入体会黄河的蜿蜒曲折,感受刘禹锡借景抒情的写法。
2.结合背景资料,小组合作研讨,感悟“诗豪”百折不挠,坚定不移的情志。
【设计意图:以疑导学,设置矛盾处,引导学生凭借诗句及有关背景资料,展开想象,深入情境,发展思维,进行领悟、体味、再创造,生成个性化阅读与感知,体会刘禹锡在逆境中的坚守与奋斗,触摸诗豪之情志。】
活动四:阅迁谪之异同,探“诗豪”之境界
1. 对比阅读其他贬谪时,感受刘禹锡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
2.感受景物给予诗人的精神力量,朗诵《浪淘沙》。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其他贬谪诗,丰富学习语境,延伸学生的文化审美体验,感受刘禹锡开拓贬谪诗豁达乐观的新诗风,加深对诗豪之境界的认识。】
活动五:融会贯通,致敬“诗豪”之精神
课堂小结:完成主题任务:给刘禹锡写颁奖词。
举行颁奖活动,学生分享作品,致敬“诗豪”。
【设计意图:在完成系列任务学习后,学生对诗豪的体会更加深入,此处通过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结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实现精神成长,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审美创造能力。】
【作业设计】
1. 基础性作业:阅读刘禹锡《浪淘沙》组诗,绘制创作路线图,深入感受诗豪风格。
2. 拓展性作业:阅读《刘禹锡传》,品味“诗豪”的豪迈人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 古诗三首浪淘沙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 古诗三首浪淘沙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设计,教学准备,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