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002025/0-17001279321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002025/0-17001279321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002025/0-17001279322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考生须知:
1.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 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 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研究人员在宁波韭山列岛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凤头燕鸥的踪影,当时估计全球数量不足50只。下列保护中华凤头燕鸥的措施,最为有效的是
A.建立中华凤头燕鸥人工繁育中心
B.建立中华凤头燕鸥自然保护区
C.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D.建立中华凤头燕鸥基因库
2.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 目前已列管456种麻醉药品、精神药物以及芬太尼、合成大麻素两个整类物质,成为列管毒品最多、管制最严的国家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剂不是毒品,在体育比赛中可适量使用
B.我国公民不得私自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料植物
C.每个公民都应洁身自好,坚持“毒品绝不能碰”的准则
D.毒品可造成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使人心理和生理双重“上瘾”
3.长春碱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的药物,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聚合,使纺锤丝不能形成,导致分裂细胞停在有丝分裂中期。下列结构的形成可被长春碱直接抑制的是
A.纺锤体 B.核糖体 C.染色体 D.溶酶体
4.阿糖胞苷、5-FU 和柔红霉素是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理分别如下:阿糖胞苷抑制DNA聚合酶活性;5-FU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柔红霉素能嵌入DNA,抑制DNA的解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糖胞苷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时,DNA双链无法解开
B.5-FU 处理后,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会受到抑制
C.柔红霉素处理后,肿瘤细胞的 RNA聚合酶无法进行转录
D.阿糖胞苷、5-FU 和柔红霉素对正常细胞无不利影响
5.某些内质网驻留蛋白,特别是高浓度存在的腔内蛋白,在内质网出芽过程中会被掺入到囊泡中并转运至高尔基体。这类蛋白质的羧基端通常带有KDEL 序列,高尔基体膜上存在KDEL受体,能识别这些蛋白质并将其运回内质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类蛋白质运回内质网的过程不消耗 ATP
B.胰岛素、抗体等蛋白质上存在 KDEL序列
C.在内质网中,KDEL 序列与KDEL受体特异性结合
D.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 受体缺失可能导致高尔基体积累内质网驻留蛋白
6.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圃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第6题表
关于兴趣小组的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在花圃中随机选取多个样点,分别用取样器取出土壤
B.取样时需拨开表层落叶,将取样器按入土中至取样器底部与土壤表面齐平
C.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趋热等特点进行采集,并用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
D.受有机质分布及运动受限程度等情况影响,土壤小动物多分布于浅层土壤处
7. PET是一种极难降解的塑料。科学家从某种细菌中发现能降解PET的酶——PET水解酶。PET水解酶可在65℃~70℃的温度范围内将PET水解成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纯化 PET水解酶的最佳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B. PET 水解酶为 PET 分子的活化提供了能量
C.温度高于70℃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D.在低温条件下保存 PET水解酶,是因为低温会改变其空间结构从而降低酶活性
8. O₂在维持生命活动方面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与O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中[H]与 O₂结合的场所是线粒体
B.储藏果蔬时往往需要降低 O₂含量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C.细胞呼吸产生CO₂的同时必定伴随O₂的消耗
D.光合作用中O₂产生的同时伴随着类囊体内 H⁺浓度的改变
9.人类对于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细菌培养技术等
B.赫尔希等人通过检测上清液、沉淀物和子代噬菌体中的放射性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和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均使用了蛋白酶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所有病毒的遗传都是RNA
10.某同学分别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和黑藻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吸水纸的作用是吸去盖玻片上多余溶液,防止污染物镜
B.紫色洋葱和黑藻叶肉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小
C.紫色洋葱和黑藻叶片均不需要染色就可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D.实验过程中,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都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11.假性过敏是机体内稳态部分失调的结果,在临床上的症状类似过敏反应,如皮肤在极度缺水时接触到大量水分,会出现红肿、刺痛等症状,但机体未发生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关于假性过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B.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就能诱发假性过敏
C.患者血浆中抗体浓度显著提高 D.此症状可通过注射疫苗进行预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12、13 题。
近年国家多次下达关于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其原因是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某兴趣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开展“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12.小组成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进行筛选,如图所示。挑取抑菌圈边缘的菌落进行扩增培养,然后分别涂布在含有多种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最后定量分析连续传代细菌群体中抑菌圈的半径变化。结果见下表:
注: “一”表示不加抗生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对该抗生素敏感,所以选择抑菌圈边缘的菌落进行扩增培养
B.随传代次数增加,抑菌圈明显缩小,表明大肠杆菌对相应抗生素的抗性不断加强
C.大肠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抗性能力有差异,且对四环素的抗性最强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3.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 pH应在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进行灭菌之后操作
B.“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接种至平板
C. L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该过程需要用到CO₂培养箱
D.大肠杆菌培养结束后,培养基应先高压蒸汽灭菌再丢弃
14.高温会引起莴苣种子发芽率降低、自由基积累等问题。赤霉素(GA₃)、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BA)对高温胁迫下莴苣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GA₃和6-BA具有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作用
B.高温胁迫可能严重损伤莴苣种子内的 DNA和蛋白质分子
C. GA₃和6-BA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D. GA₃和 6-BA对于种子萌发的作用均具有两重性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常出现高热症状,且通常需要72小时以上才能退烧。关于新冠患者高热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 B.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
C.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增强
16.白纹伊蚊是众多病毒传播的媒介。在冬季, 白纹伊蚊几乎“消失”,但在初春,积水处的白纹伊蚊卵会快速孵化为成虫,引起夏季白纹伊蚊数量大爆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投入特殊病原体使白纹伊蚊绝育,可解决其数量爆发式增长
B.影响白纹伊蚊卵孵化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C.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随季节交替呈现出规律性的消长
D.冬季白纹伊蚊几乎“消失”,此时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17.下图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的实验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处理常用无菌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
B.②融合前需先检测两种原生质体的活性和密度
C.②过程可用适宜浓度的聚乙二醇进行诱导
D.③选择时要将植株种在正常盐度的环境中
18.遗传性肾炎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某家系中一男性患者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后,生出一个患该病的男孩。关于该男孩的患病原因,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后期Ⅱ,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可能移向了同一极
B.前期I,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中X染色体上含致病基因的片段接到 Y 染色体上
C.后期I,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可能移向同一极
D.精子形成过程中,致病基因所在的片段可能转移到了常染色体上
19. RDX是一种弹药使用后残留的危险污染物。研究人员将两个源于细菌的RDX 降解酶基因 XplA 和 XplB 插入柳枝稷草染色体中,如图所示,使柳枝稷草获得降解实弹射击场土壤中RDX的能力。若要通过PCR检测所获转基因柳枝稷草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的XplA 和 XplB 基因,应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A.引物 1+引物3 B.引物 1+引物4
C.引物2 +引物3 D .引物2+引物4
20.下图为2023年8月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的肠癌 DNA 甲基化调控的新机制,另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C能够促进TET2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ET 进入细胞核穿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
B.激活的β-catenin 蛋白能够促进TET2入核并催化抑癌基因甲基化
C. DNA甲基化引起表观遗传现象主要是通过影响遗传信息翻译过程实现
D.β-catenin 激活剂和维生素C 联用的抗肿瘤方案有望为肠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0分)红树林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洋潮间带,这种常绿热带雨林是一类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其中的红树植物能在海水中生长、繁殖,目前最北的人工栽培地点是浙江省宁波市。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在光照条件下,红树林泥滩中存在大量的厌氧菌能利用H₂S将CO₂转化为有机物,这些厌氧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保护红树林可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如定期投放鱼苗并适当增加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以提高生态系统的 ▲ 稳定性。
(2)在不考虑死亡和异养生物利用的情况下,采取适宜的方法测算红树林中所有植物的干重(g·m-2),此项数值称为生产者的 ▲ 。观测该指标在每隔一段时间的重复测算中是否相对稳定,可作为判断该群落是否演替到 ▲ 阶段的依据之一。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意义是 ▲ 。
(3)某红树林中的一种水鸟,以此区域的某些植物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该种水鸟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能量流动的环节,其中②是水鸟用于▲ 等生命活动;该能量流动过程图 ▲(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 ▲ 。
(4)红树林固碳功能强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耗”全球的部分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具有 ▲ 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 ▲ 价值。
22.(10分)Rubisc(R酶)具有双重酶活性,既可催化 CO₂和RuBP 反应生成C₃,也能在光照下催化 RuBP 与O₂反应最终生成CO₂(该过程称为光呼吸),CO₂和O₂竞争结合R酶(如图所示)。NaHSO₃能通过抑制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达到抑制光呼吸作用的目的。向小麦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₃溶液,相应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情况见下表。
第22题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小麦的叶绿素时,需在研钵中加入剪碎的叶片和无水乙醇,再加入 ▲ 。研磨是为了 ▲ ,使叶绿素游离并溶于乙醇中。
(2)结合图中信息,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
(3)在较强光照下,光呼吸加强,使得 C₅氧化分解加强,一部分碳以CO₂的形式散失,从而减少了 ▲ 的合成和积累。光呼吸过程中消耗了 ▲ ,造成能量的损耗,合成的乙醇酸积累导致叶绿体pH下降,使光合酶活性下降,但乙醇酸代谢过程中会生成甘氨酸和丝氨酸,据此分析光呼吸的积极意义是 ▲ 。
(4)结合图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NaHSO₃浓度的增加,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是 ▲ 。
23.(10分)某家系甲病(A/a)和乙病(B/b)的系谱图如图1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已知甲病的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会形成不同长度的片段,对部分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检测测定其是否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结果如图2所示。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1600。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 ▲ (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判断依据是 ▲ 。
(2)根据图2分析, ▲ 的条带为甲病的致病基因酶切后的产物,甲病的正常基因突变为致病基因,属于基因内碱基对的 ▲ 而导致的基因突变。
(3)若Ⅲ-1 的电泳结果只有1403kb 和207kb的条带, ▲ (填“能”或“不能”)确定其性别?理由是 ▲ 。
(4)若Ⅱ-1与人群中正常女性婚配,所生的女儿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 ▲ 。
24.(14分)异源器官移植是替代受损或衰竭器官的有效方法。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通过将红色荧光标记的人多功能干细胞(iPSCs)注射到猪胚胎中,成功借助猪胚胎培育出人源性肾脏,如图1所示。该研究首先通过敲除猪胚胎细胞中与肾脏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P和基因M,获得肾脏缺陷型猪胚胎,为后续iPSCs的生长和分化提供了必要的胚胎互补环境;其次,向iPSCs转入促增殖基因和抗凋亡基因,并诱导两者高水平表达,如图2所示,大大增强iPSCs在猪胚胎中的存活率。
回答下列问题:
(1) 改造人类多功能干细胞:
①图2中质粒上有促增殖基因、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和 ▲ 基因(答出两种即可)等。
②获得转基因iPSCs细胞后,需将其培养在含 ▲ 的培养液中,从而实现抗凋亡蛋白与促增殖蛋白的过量表达。为检验诱导表达效果,提取培养后细胞的蛋白质,利用蛋白质的带电特性,通过 ▲ 将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开,再用带标记的 ▲ 进行检测。
(2)构建双基因敲除的猪胚胎:
①设法获得敲除基因P 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后,将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通过 ▲进行诱导融合和激活,获得重组细胞。
②向重组细胞注射碱基编辑器CBE,CBE可将基因M特定序列中的碱基C脱去氨基转变为U,在 DNA 复制后,使碱基对 C-G 被 A-T 替换,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转变为终止密码子(UAA),这将导致 ▲ ,从而达到敲除基因D的目的。
③双基因敲除后的重组细胞通过胚胎体外培养至 ▲ 后转移至代孕母体内继续发育,最终获得缺失肾脏的猪胚胎。
(3) 嵌合体胚胎的培养与检测:
将转基因iPSCs注入双基因敲除的猪早期胚胎中获得嵌合体胚胎,将嵌合胚胎移植至代孕猪体内,在胚胎发育的第28天终止妊娠而不是待其发育为成体猪时再终止生命的原因是 ▲ 。对胚胎进行解剖观察,观察胚胎中 ▲ 的分布可知人iPSCs参与形成嵌合体胚胎的哪些组织器官。
结果发现,人细胞绝大部分位于肾脏,而胚胎的其余部分则基本由猪细胞组成,形成该结果的机理是 ▲ 。
25.(16分)学习和记忆是神经元联系建立及加强的过程。科学家发现在人脑的海马体中的兴奋性通路上给予高频率的适宜刺激,能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幅度增大,且这种增强效应会维持几小时甚至数周,这种突触传递的增强称作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注:通道I内有 Mg²⁺堵塞,只有细胞膜去极化后,)Mg²⁺才被移除。
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LTP 的分子机制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 (物质)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 结合。Na⁺通过通道II内流引起突触后膜 ▲ ,实现 ▲ 的信号转变,导致通道I内的镁离子被移除,Ca²⁺内流,促进胞内形成Ca²⁺/CaM结合体,激活一系列酶。这些酶的作用有:①促进 ▲ 产生通道II;②促进已合成的通道Ⅱ ▲ ;③活化细胞膜上的通道Ⅱ。
(2)从“安静突触”的角度分析,LTP 对人类的意义是 ▲
(3)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有研究者提出越鞠甘麦大枣汤可通过提高海马体突触后膜通道I、通道II的表达量来增强LTP,从而缓解抑郁症症状。为验证这一观点,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实验材料:抑郁症小鼠、越鞠甘麦大枣汤、生理盐水、刺激电极等
①完善实验思路
②若乙组的抑郁症表现较甲组明显缓解,请用柱形图形式预测其他检测指标的结果。
③除药物治疗外,下列各项中对治疗抑郁症有积极意义的是哪几项? ▲
(A.适量运动 B.保障睡眠 C.向专业人士咨询 D.断绝社交)
宁波市 2023 学年第一学期选考适应性考试
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除说明外,每空一分)
21.(10分)(1)生产者 抵抗力 (2)生物量 顶极群落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生长、发育、繁殖等 不完整 还缺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以及未利用的能量)
(4) 全球性 间接
22.(10分)(1) 碳酸钙和二氧化硅(2分) 破坏膜结构/破坏细胞和叶绿体
(2) 消耗氧气, 产生CO₂(2 分)
(3) 光合产物(糖类) ATP 和NADPH 补充细胞所需的部分氨基酸
(4)NaHSO₃抑制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抑制光呼吸,有利于Rubisc 酶更好地催化CO₂和 RuBP反应;同时随着NaHSO₃浓度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光反应。(2分)
23.(10分)(1)显性 II-2 同时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为杂合子,且表现为患病,所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2分) (2)1670kb 增添 (3)不能 II-2 的基因型 X^Xⁿ,II-3的基因型是 XᵃY,若 III-1 正常,其电泳结果只有1403kb和207kb的条带,则可能为男性(X²Y),也可能为女性(XᵃXᵃ)(2分) (4) 1/82(2分)
24.(14分)(1)逆转录酶基因、抗凋亡基因、转录激活蛋白 A的基因、与目的基因整合至人类基因组有关的酶的基因、介导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相关的蛋白的基因等(合理即可,写出两项,共 2分,写出一个得1分) 四环素 电泳 针对目标蛋白(或抗凋亡蛋白与促增殖蛋白)的抗体分子 (2)电刺激 翻译时序列合成提前终止(1分),表达产物的结构与功能异常(1分) 囊胚期或桑葚胚 (3)避免伦理问题(合理即可)(2分) 红色荧光 人细胞的竞争能力弱于猪细胞,因此其它部位人类细胞无法大量介入(1分);猪胚胎缺乏形成肾脏所需的关键基因,无法形成肾脏,形成空缺,此时人细胞进入,发育形成肾脏(1分)
25.(16分)(1)谷氨酸 通道Ⅰ和通道Ⅱ 去极化 化学-电 基因表达 转移至细胞膜上
(2) 使原先缺乏通道Ⅱ的突触后膜上通道Ⅱ增多,使其能对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反应,从而增加海马体神经元之间的联系(2分) (3) ①用等量的越鞠甘麦大枣汤灌胃
高频率 突触后膜
②以柱形图形式预测 LTP 和通道I、通道II表达量的检测结果(4分)
说明:图名(1分); 横、纵坐标等要素(1分); 乙组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幅度比甲组高(1分);乙组的通道Ⅰ、Ⅱ表达量比甲组高(1分),同组通道Ⅰ、Ⅱ表达量之间的高低不做要求
③ABC
动物名称
不同土壤深度的动物数量(个)
0~5cm
5~10cm
10~15cm
蚂蚁
3
队妇
6
1
马陆
4
待鉴定
1
2
种类数合计(类)
3
2
2
个体数合计(个)
11
4
2
抗生素类型
抑菌圈半径平均值(cm)
抑菌圈缩小百分比%
第一代筛选
第二代筛选
-
0.00
0.00
0%
青霉素
0.95
0.74
22%
四环素
1.31
0.70
46%
阿奇霉素
0.19
0.00
100%
NaHSO₃浓度
(mg·kg·¹)
0
50
100
150
200
250
叶绿素含量(千重%)
0.64
0.66
0.69
0.73
0.78
0.79
净光合速率
(mg·dm⁻²·h-¹)
8.58
9.01
11.52
12.70
12.70
12.28
组别
自变量处理
检测指标
抑郁症表现
LTP 变化
通道I、通道II表达量
甲
适量生理盐水灌胃
进行悬尾、强迫游泳测试,评估抑郁症行为表现
切取小鼠海马体切片,用刺激电极给予___▲_的适宜刺激,记录_▲_电位变化幅度
提取海马体的总蛋白,分别检测其中通道I、通道II的含量
乙
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C
D
C
C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D
A
D
D
A
A
D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8页。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