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97867/0-17000430414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97867/0-17000430415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97867/0-17000430415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按要求计算,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一张学籍卡的厚度大约是1( )。
A. 毫米B. 厘米C. 分米D. 米
【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张学籍卡的厚度应用“毫米”作单位,是1毫米,据此解答。
【详解】一张学籍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 下面这些图形中( )是四边形。
A. B. C. D.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四边形的特征解答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得:
A.是圆形,不符合题意。
B.是立方体,不符合题意。
C.是五边形,不符合题意。
D.是四边形,符合题意。
这些图形中( D )是四边形。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的分类与识别,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四边形的特征解答。
3. 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
A. B. C. D.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根据分数的意义对四个选项中的图形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图中三角形被分成3份,阴影部分有1份,但不是平均分成,所以影部分不能用表示。
B.把这些圆的个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其中1份涂阴影, 表示。
C.把这些圆的个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其中1份涂阴影,表示。
D.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阴影,表示。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问题的能力,注意分数意义中“平均分”这一要素。
4. 同学们进行队列表演,每行站6人,站了6行。改变队形后,每行站4人,这些同学可以站几行?用算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6×4÷6B. 6×6÷4C. (6+6)÷4D. 6×6×4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每行站的人数乘所站的行数,计算出参加队列表演的人数,再用参加队列表演的人数除以每行站的人数,即可计算出这些同学可以站几行。
【详解】6×6÷4
=36÷4
=9(行)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人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5. 下面四个图形,周长最长的是( )。
A. AB. BC. CD. D
【5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周长的定义知道,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将小方格的边长看作1厘米,数出图形的周长,比较即可。
【详解】A:周长18厘米
B:周长14厘米
C:周长14厘米
D:周长16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熟悉周长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四位同学分别画图表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6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梨有一份,苹果有三份,照此逐条分析即可。
【详解】A.梨有一份,一份是两个,那么苹果应该有三份,每一份也是两个,A选项正确。
B.梨有一份,一份是三个,那么苹果应该有三份,每一份也是三个,B选项正确。
C.梨有一份,苹果应该有三份,C选项正确。
D.梨有一份,苹果应该有三份,而图中苹果画了四份,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熟悉倍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一张长方形的纸,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用这张长方形的纸剪出一个正方形(如图)。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6B. 20C. 24D. 32
【7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长方形里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详解】正方形边长是6厘米,周长6×4=24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画出图、标出各段长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亮亮家到书店有1560米,到学校有2000米。面包房到学校有1210米,书店到面包房的距离是( )米。
A. 350B. 440C. 770D. 790
【8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亮亮家到书店有1560米,到学校有2000米;运用2000减去1560得到的是书店到学校的路程,又知道面包房到学校有1210米,面包房到学校的路程减去书店到学校的路程,即可得到书店到面包房的距离。
【详解】1210-(2000-1560)
=1210-440
=770(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减法的意义的应用,关键考查了学生分析看图的能力。
二、填空(共12分)。
9. 4000米=( )千米 1分30秒=( )秒
【9题答案】
【答案】 ①. 4 ②. 90
【解析】
【分析】1000米=1千米,4000米里面有4个1000米,是4千米。
把1分30秒换算为秒,先把1分换算为秒,然后加上30秒。
1分30秒=60秒+30秒=90秒
【详解】4000米=(4)千米 1分30秒=(90)秒
【点睛】熟悉常用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 ) ( )
【10题答案】
【答案】 ①. < ②. >
【解析】
【分析】分子相同时,就比较分母,分母越小,则这个分数就越大;当分母相同时,就比较分子,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此题依此比较即可。
【详解】5>2,即<;
7>5,即>。
【点睛】熟练掌握同分子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佳佳朗诵一遍古诗《山行》大约用20( )。
(2)一只大象约重5( )。
【11题答案】
【答案】 ① 秒 ②. 吨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
计量朗诵一遍古诗《山行》大约用时,结合数据20可知:应用“秒”做单位。
计量大象的体重,结合数据5可知:应用“吨”做单位。
【详解】(1)佳佳朗诵一遍古诗《山行》大约用20(秒)。
(2)一只大象约重5(吨)。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2. 下表是某小学5位同学的信息,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12题答案】
【答案】201802302
【解析】
【分析】通过分析前4位同学的学号,发现学号的前4位是入学年份,第5位和第6位是班级,当班级是一位数时,需要在前面补0,第7位和第8位是班级排序,第9位是性别:男是1,女是2;据此可推断出张兰的学号。
【详解】张兰是2018年入学,班级是2,补0写成02,班级排序是30,性别是女,最后一位是2。学号:201802302。
【点睛】准确理解学号各部分所表达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2021年12月9日下午3: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下午4:25结束。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这节课上了( )分钟。
【13题答案】
【答案】45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课堂结束的时间减去课堂开始的时间即可,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4时25分-3时40分=45分钟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20211202”是个回文数,从左向右读、从右向左读都一样。把一个数变为回文数的方法是:先写出一个数,再将它反序写,然后把这两个数相加,看结果是不是回文数。如果不是回文数,就重复之前的步骤,直到变成回文数。
例如:87
87→78,87+78=165
165→561,165+561=726
726→627,726+627=1353
1353→3531,1353+3531=4884,这样就得到4884这个回文数了。
请你按上面的方法把164变成一个回文数,这个回文数是( )。
【14题答案】
【答案】2662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把一个数变为回文数的方法,先将164反序写出为461。将这两个数相加得625。625不是回文数,继续重复以上步骤。先将625反序写出为526。将这两个数相加得1151。1151不是回文数,继续重复以上步骤。先将1151反序写出为1511。将这两个数相加得2662。2662是一个回文数。
【详解】按上面的方法把164变成一个回文数,这个回文数是2662。
164→461,164+461=625
625→526,625+526=1151
1151→1511,1151+1511=2662
这样就得到2662这个回文数了。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把一个数变为回文数的方法,根据这个方法解答即可。
三、按要求计算(共24分)。
15. 竖式计算(第(2)(4)题要验算)。
(1)216×4= (2)529+448=
(3)403×5= (4)704-237=
【15题答案】
【答案】864;977
2015;467
【解析】
【分析】两位、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或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完个位乘十位、再乘百位),每次乘得结果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进上来的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借走的一。
【详解】(1)216×4=864 (2)529+448=977
验算:
(3)403×5=2015 (4)704-237=467
验算:
16. 脱式计算。
(1)64+78×5 (2)(166-85)÷9
【16题答案】
【答案】454;9
【解析】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按照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计算。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1)64+78×5
=64+390
=454
(2)(166-85)÷9
=81÷9
=9
四、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共4分)。
17. 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
【17题答案】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画一个四条边长度都等于3厘米,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即可。
【详解】
【点睛】熟悉正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画一个周长是10厘米的长方形。现在已经画好一条边,请接着画完这个长方形。
【18题答案】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先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分别确定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详解】长+宽=长方形周长÷2,长+宽=10÷2=5厘米,即:长+宽=5厘米。
图中已经画好了一条边是2厘米,那么另外一条边只能是3厘米,即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画图如下:
【点睛】求出长加宽的和,是画出长方形的关键。
五、解决问题(共34分)。
19. 北京中信大厦又名“中国尊”,高528米。中央电视塔是中国第三高塔,比“中国尊”矮113米。中央电视塔高多少米?
【19题答案】
【答案】415米
【解析】
【详解】略
20. 我国古代就有“站七坐五盘三半”之说。例如:“站七”就是以头长为一个单位,人的身高一般为七个单位(见下图)。李叔叔头长25厘米,他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20题答案】
【答案】175厘米
【解析】
【分析】“站七”就是以头长为一个单位,人的身高一般为七个单位,李叔叔头长25厘米,他的身高就有7个25厘米,计算出即可。
【详解】25×7=175(厘米)
答:他身高是175厘米。
【点睛】正确理解题中“站七”的含义是解答此句的关键。
21. 把5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30毫米。如果把15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度是多少毫米?
【21题答案】
【答案】90毫米
【解析】
【分析】用5本书摞起来的高度除以5,求出平均每本书的高度。再乘15,求出15本书摞起来的高度。
【详解】30÷5×15
=6×15
=90(毫米)
答:高度是90毫米。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
22. 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王刚和李平打算购买一些冬奥纪念品送给家人和朋友。周日他们一起来到纪念品专柜,看到下面这些商品:
(1)王刚买了3件商品,分别是1个保温杯和2个钥匙扣。他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2)王刚把买的3件商品放进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里,并系上一条丝带(如下图)。丝带的打结处需要70厘米,这条丝带一共长多少厘米?
(3)李平也买了3件商品,花了200多元。你觉得他可能买了什么,各买了几个?把你思考过程写在下面(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思考过程:
答:李平买的商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线上写出商品的名称及个数)
【22题答案】
【答案】(1)320元;(2)230厘米;(3)思考过程:见详解;毛绒公仔,3个
【解析】
【分析】(1)把买一个保温杯花的钱和买两个钥匙扣花的钱相加,就是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2)通过观察图可知:这条丝带的长,就是丝带一圈的长度加打结处的长度。一圈的长度就是求长是50厘米,宽是30厘米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3)买了3件商品,花了200多元,就是花的钱数是大于200元,小于300元。通过乘法口诀表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可知每件商品大约在70元到90元。试算一下,78×3=234,符合要求(答案不唯一)。
【详解】(1)188+66×2
=188+132
=320(元)
答:他一共花了320元钱。
(2)(50+30)×2+70
=80×2+70
=160+70
=230(厘米)
答:这条丝带一共长230厘米。
(3)思考过程:买了3件商品,花了200多元,就是花的钱数是大于200元,小于300元。通过乘法口诀表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可知每件商品大约在70元到90元。试算一下,78×3=234,符合要求。
答:李平买的商品是:毛绒公仔,3个。
【点睛】在求丝带一圈的长时,准确判断出是哪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 体育老师买来20个篮球,把其中的分给了低年级,分给了中年级。
你认为马力说的对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你的思考过程,并写出结论。
【23题答案】
【答案】思考过程见详解;不对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先将20个篮球平均分成4份,低年级分了其中的1份,中年级分了其中的3份,因此用篮球的总个数除以平均分的份数计算出平均每份的个数,再根据分的份数分别计算出低年级、高年级分的个数即可判断。
【详解】思考过程:先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低年级、高年级分的个数
每份的个数:20÷4=5(个)
低年级分个数:5×1=5(个)
高年级分的个数:5×3=15(个)
结论:马力说的不对。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简单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 同学们用同样的木条制作两种不同形状的相框。
怎样安排能恰好用完25根木条?请把方案填写在下表中,并答题。
答:能恰好用完25根木条的方案是_______。
【24题答案】
【答案】表格见详解过程;方案②和方案⑦
【解析】
【分析】按一定顺序,将四边形的个数依次减少,五边形的个数酌情增加,保证木条的总根数小于或等于25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填表如下:
答:能恰好用完25根木条的是方案②和方案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姓名
入学年份
年级
班级
班级排序
性别
学号
王刚
2018
四
3
20
男
201803201
李丽
2019
三
12
05
女
201912052
赵亮
2017
五
15
19
男
201715191
李新
2016
六
5
08
女
201605082
张兰
2018
三
2
30
女
思考过程
结论
马力说的_______。(横线上填写“对”或“不对”)
方案
(4根)
(5根)
木条根数
①
6个
0个
4×6=24(根)
②
方案
(4根)
(5根)
木条根数
①
6个
0个
4×6=24(根)
②
5个
1个
4×5+5=25(根)
③
4个
1个
4×4+5=21(根)
④
3个
2个
3×4+2×5=22(根)
⑤
2个
3个
2×4+3×5=23(根)
⑥
1个
4个
1×4+4×5=24(根)
⑦
0个
5个
5×5=25(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计算,画图,解答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6页,答题时间为60分钟,老师不读题、不讲题,书写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7,据此解答, 四个好朋友一起练跳绳, 5平方米=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计算,解答下面各题,周日休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