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
A.2dm B.2km C.20mm D.2m
2.(2分)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或木块的边长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2分)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正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交会对接。我们说景海鹏是静止的( )
A.天舟六号 B.天和核心舱
C.神舟十五号 D.神舟十六号
4.(2分)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需借助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宇航员声音的音调低
B.宇航员声音的响度小
C.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5.(2分)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6.(2分)现在大多数汽车都有超声波倒车雷达,如图所示,打开倒车雷达,避免倒车时与障碍物相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会发出“嘀嘀”的警报声,是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
B.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声源的振动
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
7.(2分)民间艺术“碗乐”,当演奏员用筷子敲击装有不同质量水的碗时,能发出不同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量
8.(2分)下列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原理相同的是( )
A.日晷上针的影子
B.皮影戏中的皮影
C.鸟巢在水中的倒影
D.筷子水面处弯折
9.(2分)古诗文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下列能反映岸上人看到水中游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0.(2分)小光同学举着一块写有“上”字的牌子站在一竖立的大平面镜前,这时他本人通过平面镜看到牌子上的“上”字呈现的情景应该是( )
A. B. C. D.
11.(2分)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削冰向日取火”,即用冰磨成一种冰镜,这种冰镜应为(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玻璃板
12.(2分)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运动
D.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3.(2分)下列做法中不能使音调发生改变的是( )
A.调节弦乐器上弦的松紧
B.在音乐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
C.用力敲大鼓
D.吹笛时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
14.(2分)某队伍接到命令后出发某地抗灾,途中得知有新任务,要求通讯兵告知,队伍移动速度为5千米每时,通讯兵由队尾移动至队头再返回的过程中,则传令兵的速度为( )
A.18km/h B.20km/h C.24km/h D.25km/h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2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16.(2分)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cm。
17.(2分)如图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反射后照亮路面。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 反射;晚上灯亮,人走近路灯时 。
18.(2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如图所示,为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9.(2分)平静湖面水深10m,上空20m处一只鸟正水平飞行,它离湖水中的像的距离为 m,鸟在向下俯冲捕食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0.(2分)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太阳的“像” 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2分)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22.(2分)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F为焦点)。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4分。
23.(4分)(1)如图甲所示,晚上奇奇在家学习,隔壁的邻居看电视声音太大,并说明每种方法各采用了哪种措施?
(2)如图乙所示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宇航员之间能不能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为什么?
五、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4.(6分)如图是小龙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小龙在实验前安装纸板时,应注意纸板要与平面镜 。
(2)实验时,小龙让激光贴着纸板入射的目的是 。
(3)图甲中,小龙实验时显示的入射角的大小为 。
(4)如图乙,小龙将纸板B沿K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上观察到现象: ,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5)对比图丙和图甲,你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6)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龙应该采取的方法:多次改变 的大小进行实验。
25.(7分)小福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刻度尺等。
(1)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蜡烛A的像与蜡烛A 。
(3)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它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像(选填“虚”或“实”);
(5)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会观察到蜡烛A的像 (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6)实验中,有的同学发现无论怎样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的白纸上移动,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
26.(7分)小辉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α
0°
30°
45°
60°
反射角γ
0°
30°
45°
60°
折射角β
0°
22°
32°
41°
(1)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 入射角(前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水中以32°入射角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 ;
(3)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当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4)小辉同学在实验时,当他沿AO方向射入一束光,F光屏上没有反射光和折射光 。
27.(5分)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
(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2)用嘴对着瓶口吹时,由于 振动发出声音,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3)如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填“高”或“低”)。
28.(5分)在“科学提高跑步成绩”小课题中,项目组在学校400m的环形跑道,设定A、B、C、D等距离的四个标记点
位置点
经过各点时间
A点起跑
0分0秒
B点
0分23秒
C点
0分41秒
D点
1分06秒
A点
1分20秒
(1)实验中测量速度的原理是 。
(2)为保证计时的正确,以下方案合适的是 。
方案一:ABCD每点个设置一个计时员,听发令声开始计时
方案二:ABCD每点个设置一个计时员,看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方案三:操场中央设置一个计时员,看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3)分析第一圈经过B、C、D、A各点时间分析,该同学第一圈速率(速度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
(4)要分析该同学体力分配是否均匀,可以选择DA段的时间和 的时间做对比。
(5)分析AB段和BC段的时间或BC段与 段的时间可以对长跑中直道和弯道哪一部分进行系统训练。
六、计算题(共3小题)
29.(6分)司机开车时看到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1)交通标志牌上的“60”和“3km”分别表示的意义。
(2)汽车是否超速。
(3)根据交通规则,该车到达南平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30.(8分)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s内,其速度v与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前10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求:
(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31.(8分)我国被誉为“基建狂魔”,于17年在济南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八车道隧道群如图所示,全长21.59公里,他在进入下一个隧道之前,发现前方有一辆大货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同向行驶。为保证错车安全,经过0.5s后大货车司机第一次听到来自后方的声音,又经过2s大货车司机听到第二次来自前方的声音,为简化计算声速取300m/s,两座隧道山之间的距离为1040m
(1)大货车司机第一次听到来自后方的声音时,笛声传播了多少m?
(2)小恒鸣笛时与前方大货车的距离为多少m?
(3)小恒鸣笛时距前方隧道口多少m?
(4)从小恒鸣笛开始,到大货车司机听到第三次来自后方的声音,过了多少s?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
A.2dm B.2km C.20mm D.2m
【分析】结合对生活中物体长度的估计,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九年级同学的身高约1.7m,小树的高度略大于身高。
故选:D。
【点评】常识性了解常见物体的长度,可解答此题。
2.(2分)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或木块的边长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要与被测物体重合或平行,不能倾斜;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解答】解:A、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或其它整刻度线量起;
B、操作方法正确;
C、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重合或平行,故C错误;
D、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是一道基础题。
3.(2分)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正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交会对接。我们说景海鹏是静止的( )
A.天舟六号 B.天和核心舱
C.神舟十五号 D.神舟十六号
【分析】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是运动的。
【解答】解:神舟十六号飞船与景海鹏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说景海鹏是静止的,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问题,属于基础题。
4.(2分)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需借助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宇航员声音的音调低
B.宇航员声音的响度小
C.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直接用语言交流,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2分)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不合题意。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符合题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不合题意。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结合实例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要注意其运用,属声学基础题。
6.(2分)现在大多数汽车都有超声波倒车雷达,如图所示,打开倒车雷达,避免倒车时与障碍物相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会发出“嘀嘀”的警报声,是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
B.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声源的振动
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
【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超声波和声音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解答】解:A、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B、超声波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和声音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
7.(2分)民间艺术“碗乐”,当演奏员用筷子敲击装有不同质量水的碗时,能发出不同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量
【分析】①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②振动物体的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质量越小,体积越小,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
碗和水的质量不同,质量越大,频率越小;质量越小,频率越大。所以碗的大小不同,音调不同。
故选:A。
【点评】(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
(2)掌握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质量小,体积小的物体易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8.(2分)下列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原理相同的是( )
A.日晷上针的影子
B.皮影戏中的皮影
C.鸟巢在水中的倒影
D.筷子水面处弯折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发生的折射现象。
A.日晷上针的影子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皮影戏中的皮影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鸟巢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水面处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D。
【点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光有关的现象,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并用所学光学知识去解释观察到的光学现象,这能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2分)古诗文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下列能反映岸上人看到水中游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的,并且折射光路是可逆的。要搞清看水中的“鱼”,是因为看到了由水中鱼反射的光。
【解答】解:首先知道人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而A,表示的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其次是,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符合要求的是D选项。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比较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10.(2分)小光同学举着一块写有“上”字的牌子站在一竖立的大平面镜前,这时他本人通过平面镜看到牌子上的“上”字呈现的情景应该是( )
A. B. C. D.
【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他本人通过平面镜看到牌子上的“上”字呈现的情景应该是B中情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难度不大。
11.(2分)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削冰向日取火”,即用冰磨成一种冰镜,这种冰镜应为(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玻璃板
【分析】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由题知,太阳光能透过冰镜;
利用该透镜可以取火是因为它可以使光线会聚,而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性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2.(2分)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运动
D.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由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是不变的,甲一直在10.0m处不动,处于静止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路程逐渐的变大,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做匀速运动。
【解答】解:
(1)甲的图象是一条过10.0m的射线,随着时间的变化,所以甲处于静止状态,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正确;
(2)甲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2m/s。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分析图象先要明确图象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再根据图象的特点结合物理知识分析。
13.(2分)下列做法中不能使音调发生改变的是( )
A.调节弦乐器上弦的松紧
B.在音乐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
C.用力敲大鼓
D.吹笛时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
【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弦乐器振动的频率和弦的长短、粗细、以及松紧程度有关,弦越细、越短、张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2)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振动快慢不同;
(3)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笛子口琴等管乐器产生的声音是由内部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
【解答】解:A、弦乐器振动的频率和弦的长短、以及松紧程度有关,能使音调发生改变;
B、由于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振动快慢就不同,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敲击大鼓,从而会增大响度,故C符合题意;
D、吹笛子发出的声音,笛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改变了里面空气柱的长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易错点。
14.(2分)某队伍接到命令后出发某地抗灾,途中得知有新任务,要求通讯兵告知,队伍移动速度为5千米每时,通讯兵由队尾移动至队头再返回的过程中,则传令兵的速度为( )
A.18km/h B.20km/h C.24km/h D.25km/h
【分析】设传令兵的速度为v,传令兵由队尾移动至队头所用时间t1=;
再返回的过程中所用时间t2=,两时间之和为30分钟,据此列出方程,把相关数值代入求解即可。
【解答】解:队伍长s队伍=6km,传令兵由队尾移动至队头所用时间t1=,
再传令兵返回的过程中所用时间t4=,
共用时30分钟,即t1+t2=h,
则+=h,
代入数据有:+=h,
解得v=25km/h或﹣1km/h,但﹣1km/h应舍去。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在于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2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 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转换法 (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理实验中常遇到一些微小物理量的测量。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需要采用合适的转换方法,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解答】解: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更容易直观观察。
故答案为:振动;转换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和转换法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6.(2分)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3.30 cm。
【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
铅笔左侧与7.00cm对齐,右侧与5.30cm对齐。
故答案为:1mm;4.30。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7.(2分)如图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反射后照亮路面。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 漫 反射;晚上灯亮,人走近路灯时 短 。
【分析】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反射板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板表面上,发生漫反射;
“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人走近路灯时。
故答案为:漫;短。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镜面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8.(2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如图所示,为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 加速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 运动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分析】(1)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不断增大,说明物体进行加速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进行匀速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不断减小,说明物体进行减速运动;
(2)在判断物体的运动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1)由图知,小车在相等时间内,说明小车在做加速运动;
(2)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汽车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加速;运动。
【点评】本题是从图上搜寻信息进行解题,从图上可以获得时间、路程、运动状态等。
19.(2分)平静湖面水深10m,上空20m处一只鸟正水平飞行,它离湖水中的像的距离为 40 m,鸟在向下俯冲捕食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当鸟距湖面的距离为20m时,鸟所成像距离水面也是20m;
在小鸟向下俯冲靠近水面的过程中,小鸟与水面的距离变小,与小鸟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40;不变。
【点评】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像变大,实际上像的大小不变,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感觉像在变大,是一种错觉。
20.(2分)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太阳的“像” 直线传播 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浅 (选填“深”或“浅”)。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
(2)水中的鱼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
【解答】解:(1)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
(2)水中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几种常见的光现象,对于光的折射现象,不论是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还是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虚像”都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2分)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解答】解: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所以反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2.(2分)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F为焦点)。
【分析】在作凸透镜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来作图。
【解答】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作出两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点评】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4分。
23.(4分)(1)如图甲所示,晚上奇奇在家学习,隔壁的邻居看电视声音太大,并说明每种方法各采用了哪种措施?
(2)如图乙所示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宇航员之间能不能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为什么?
【分析】(1)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答:(1)邻居观看电视音量太大,找到这位邻居,减弱其发声;
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加强隔音,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还有最简单的就是带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2)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点评】本题是考查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声音的传播。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五、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4.(6分)如图是小龙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小龙在实验前安装纸板时,应注意纸板要与平面镜 垂直 。
(2)实验时,小龙让激光贴着纸板入射的目的是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
(3)图甲中,小龙实验时显示的入射角的大小为 47° 。
(4)如图乙,小龙将纸板B沿K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上观察到现象: 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 ,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5)对比图丙和图甲,你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6)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龙应该采取的方法:多次改变 入射角 的大小进行实验。
【分析】(1)实验过程中纸板要与平面镜垂直;如果不垂直,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2)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的路径;
(3)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判断纸板向后折时是否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5)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6)为了得到普遍结论,应该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
【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时如果不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则无法看见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3)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由图甲可知;
(4)将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光路是可逆的;
(6)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进行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1)垂直;(2)显示光的传播路径;(4)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5)可逆。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25.(7分)小福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刻度尺等。
(1)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最好在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蜡烛A的像与蜡烛A 大小相等 。
(3)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它所成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虚 像(选填“虚”或“实”);
(5)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会观察到蜡烛A的像 不动 (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6)实验中,有的同学发现无论怎样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的白纸上移动,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
【分析】(1)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
(2)根据平面镜成虚像的性质分析在哪侧观察;当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确定镜前蜡烛像的位置,便于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同时为了比较物像大小;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4)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的大小是相等的;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实像能用光屏接到,用光屏呈接来辨别是实像还是虚像;
(5)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的大小始终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6)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解答】解:(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
(2)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将蜡烛A逐渐向薄玻璃板靠近时;
(4)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因为光屏只能承接实像,而平面镜成虚像;
(5)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由于玻璃板所处的平面没有变化,且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6)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像会偏上或偏下,则原因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故答案为:(1)较暗;(2)大小相等;(4)虚;(6)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理解此实验的各个细节,理解等效替代法在实验中的应用,领会实验结论,可解答此题。
26.(7分)小辉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α
0°
30°
45°
60°
反射角γ
0°
30°
45°
60°
折射角β
0°
22°
32°
41°
(1)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前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水中以32°入射角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 45° ;
(3)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当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不可能 (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4)小辉同学在实验时,当他沿AO方向射入一束光,F光屏上没有反射光和折射光 F光屏绕直径NOM向前或者向后折转了一定角度 。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2)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根据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分析;
(4)光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答】解:
(1)由表中数据(或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从表格中数据可得,当空气中的入射角为45°时。由光路可逆得,若入射角为32°;
(3)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4)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所以只要F光屏与E光屏在同一平面内。而题中F光屏上没有反射光和折射光,原因是F光屏绕直径NOM向前或者向后折转了一定角度。
故答案为:(1)等于;小于;(2)45°;(4)F光屏绕直径NOM向前或者向后折转了一定角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实验,第(2)小题中,我们并没有学过根据入射角定量计算折射角,而是运用光路可逆的原理,从题目给的表格中找到答案。
27.(5分)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
(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7 个瓶子;
(2)用嘴对着瓶口吹时,由于 瓶内空气柱 振动发出声音,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1 个瓶子;
(3)如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快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高 (填“高”或“低”)。
【分析】(1)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包括瓶内的水);
(2)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解:(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越低;
因此,图示中从左到右的音调是逐渐降低的。
(2)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
则第1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
(3)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因此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故答案为:(1)7;(2)瓶内空气柱;3;高。
【点评】本题确定振动物体是关键,然后根据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判断频率,再判断音调是解决本题的宗旨。
28.(5分)在“科学提高跑步成绩”小课题中,项目组在学校400m的环形跑道,设定A、B、C、D等距离的四个标记点
位置点
经过各点时间
A点起跑
0分0秒
B点
0分23秒
C点
0分41秒
D点
1分06秒
A点
1分20秒
(1)实验中测量速度的原理是 v= 。
(2)为保证计时的正确,以下方案合适的是 方案二 。
方案一:ABCD每点个设置一个计时员,听发令声开始计时
方案二:ABCD每点个设置一个计时员,看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方案三:操场中央设置一个计时员,看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3)分析第一圈经过B、C、D、A各点时间分析,该同学第一圈速率(速度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是 。
(4)要分析该同学体力分配是否均匀,可以选择DA段的时间和 BC 的时间做对比。
(5)分析AB段和BC段的时间或BC段与 CD 段的时间可以对长跑中直道和弯道哪一部分进行系统训练。
【分析】(1)测量速度的实验中,是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v=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的;
(2)为了对各环节速度进行测量,应在ABCD每点个设置一个计时员;在空气中,声速远小于光速;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4)要分析该同学体力分配是否均匀,需要对相同的路况所用时间进行对比;
(5)要对长跑中直道和弯道哪一部分进行系统训练,可以分析从弯道进入直道或从直道进入弯道的时间。
【解答】解:(1)测量速度的实验中,是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量速度的原理是v=;
(2)为了对各环节速度进行测量,应在ABCD每点个设置一个计时员,声速远小于光速,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圈经过B、C、D,即在相等的路程内,说明该同学第一圈速率发生变化;
(4)要分析该同学体力分配是否均匀,需要对相同的路况所用时间进行对比,因此可以选择DA段的时间和BC段的时间做对比;
(5)要对长跑中直道和弯道哪一部分进行系统训练,可以分析从弯道进入直道或从直道进入弯道的时间。
故答案为:(1)v=;(2)方案二;(4)BC。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在实际中的应用,要认真分析,学会用物理知识去解答。
六、计算题(共3小题)
29.(6分)司机开车时看到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1)交通标志牌上的“60”和“3km”分别表示的意义。
(2)汽车是否超速。
(3)根据交通规则,该车到达南平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1)根据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分析解答;
(2)从汽车速度计上读出此时汽车速度,然后与限速为60km/h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3)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速度,由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该车到达南平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解答】解:(1)60表示:此段路程中最高行驶速度是60km/h或者是限速为60km/h;
3km表示:此位置距南平3km;
(2)汽车速度计上显示v车=80km/h,从标志牌知:v=60km/h;
(3)若v车=60km/h,s=7km得,该车到达南平需要的最少时间:
t===0.05h。
答:(1)60表示:此段路程中最高行驶速度是60km/h或者是限速为60km/h;7km表示:此位置距南平3km;
(2)汽车超速;
(3)根据交通规则,该车到达南平至少需要0.05h的时间。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里程表、限速表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30.(8分)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s内,其速度v与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前10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求:
(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分析】(1)已知前10s轿车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轿车前10s的平均速度;
(2)在v﹣t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速度不变,由图可知轿车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和所用时间,利用v=可求出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根据题意求出轿车在整个过程的总路程,已知总时间,利用v=可求出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已知前10s轿车通过的路程为100m,则前10s轿车的平均速度为:;
(2)由图可知,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v2=20m/s,行驶时间为t2=45s﹣10s=35s,则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为:s3=v2t2=20m/s×35s=700m;
(3)由题知轿车在整个过程的总路程为s=s3+s2=100m+700m=800m,总时间t=45s,
则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答:(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为700m;
(3)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7.7m/s。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理解运动图像的含义,并从图像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1.(8分)我国被誉为“基建狂魔”,于17年在济南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八车道隧道群如图所示,全长21.59公里,他在进入下一个隧道之前,发现前方有一辆大货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同向行驶。为保证错车安全,经过0.5s后大货车司机第一次听到来自后方的声音,又经过2s大货车司机听到第二次来自前方的声音,为简化计算声速取300m/s,两座隧道山之间的距离为1040m
(1)大货车司机第一次听到来自后方的声音时,笛声传播了多少m?
(2)小恒鸣笛时与前方大货车的距离为多少m?
(3)小恒鸣笛时距前方隧道口多少m?
(4)从小恒鸣笛开始,到大货车司机听到第三次来自后方的声音,过了多少s?
【分析】(1)根据s=vt计算声音在0.5s内通过的距离;
(2)根据s=vt计算货车在0.5s内通过的距离,声音和货车在0.5s内通过的距离 之差就是小恒鸣笛时与前方大货车的距离;
(3)根据s=vt计算声音和货车在2s内通过的距离,2s内声音通过的距离与大货车通过距离之和,等于第一次听到声音时大货车与前方隧道口距离的2倍,由此计算小恒鸣笛时与前方隧道口的距离;
(4)假设大货车司机听到第三次来自后方的声音为t3,则声音在t3内通过的距离减去小恒鸣笛时与后方隧道口的距离之差,等于小恒鸣笛时与后方隧道口的距离加小恒鸣笛时与前方大货车的距离加在t3内大货车通过的距离,由此即可计算t3。
【解答】解:(1)0.5s内声音通过的距离为s声2=v声t1=300m/s×0.3s=150m,
0.5s内大货车通过的距离为s货5=v货t1=10m/s×0.4s=5m,
(2)小恒鸣笛时与前方大货车的距离为
s1=s声2﹣s货1=150m﹣5m=145m;
(2)大货车在4s内通过的距离为s货2=v货t2=10m/s×7s=20m,
2s内声音通过的距离为s声2=v声t5=300m/s×2s=600m,
2s内声音通过的距离与大货车通过距离之和,等于第一次听到声音时大货车与前方隧道口距离的6倍
s2===310m,
小恒鸣笛时距前方隧道口s7=s2+s声1=310m+150m=460m;
(3)小恒鸣笛时,距离后方隧道口的距离为
s3=s隧道﹣s3=1040m﹣460m=580m,
设从小恒鸣笛开始,到大货车司机听到第三次来自后方的声音经过的时间为t3,则在时间t6内,声音通过的距离为s声3=v声t3=300m/s×t6,
大货车通过的距离为s货3=v货t3=10m/s×t4,
由于声音在t3内通过的距离减去小恒鸣笛时与后方隧道口的距离之差,等于小恒鸣笛时与后方隧道口的距离加小恒鸣笛时与前方大货车的距离加在t3内大货车通过的距离,
即s声4﹣s4=s4+s6+s货3,
则300m/s×t3﹣580m=580m+145m+10m/s×t5
解得:t3=4.4s。
答:(1)大货车司机第一次听到来自后方的声音时,笛声传播了150m;
(2)小恒鸣笛时与前方大货车的距离为145m;
(3)小恒鸣笛时距前方隧道口450m;
(4)从小恒鸣笛开始,到大货车司机听到第三次来自后方的声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较大。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质检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质检试卷,共8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湖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湖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