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A.2sB.8sC.1minD.0.1h
2.(3分)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会越来越小,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汽化B.熔化C.液化D.凝华
3.(3分)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4.(3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湿手被吹干B.冰袋中的冰变成水
C.樟脑丸消失D.口中呼出的“白气”
5.(3分)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re、mi、s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6.(3分)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兰州驶向西宁,若兰州距西宁245k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5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m/s
C.该汽车12600s可以从兰州到达西宁
D.该汽车2.5h可以从兰州到达西宁
7.(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C.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利用音色能区分钢琴和笛子发出的声音
8.(3分)甲、乙、丙三只小兔分别以4m/s、180m/min、18km/h的速度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出发进行百米赛跑,它们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先到达终点B.乙先到达终点
C.丙先到达终点D.它们同时到达终点
9.(3分)如图所示,小试管和大烧杯中都装有一定量的水,它们的底部没有接触,此时( )
A.小试管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小试管的水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沸腾
C.小试管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D.大烧杯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10.(3分)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经过压缩机时发生汽化
B.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1.(2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 。
12.(2分)如图所示,一列火车迎面驶来,以 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以火车司机为参照物,火车是 的。
13.(2分)小超经常被家门口播放的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了加强。
14.(2分)现代科学家已成功研制一种叫做“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可听声”),从而预报海上风暴,这种声音的频率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15.(2分)在农业生产中,喷灌和滴灌优于渠道灌溉是因为喷灌和滴灌可减少 ,减慢水分的 ,同时也可避免水的大量渗漏,从而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
16.(2分)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下同);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
17.(2分)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20℃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 (选填“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
18.(2分)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 m/s;甲同学骑行的速度比乙同学骑行的速度要 (选填“大”或“小”)。
三.识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9.(1分)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 ℃。
20.(2分)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 ,所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cm。
21.(1分)如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22.(4分)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3.(8分)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他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记录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s1和全程s2及所用时间t1、t2。
(1)本实验的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2)小强调节木块的位置,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小强测得t1=2s,t2=3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v1和v2。请你判断v1 v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6分)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也弹开 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 有关;
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
25.(12分)为了“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
表1:
(1)如图甲所示,同学们根据实验要求,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
(2)实验前期,每隔3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当温度升高到88℃时,则该时刻的温度是 ℃,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分析表2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表2:
(3)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 。由此可以验证表1中猜想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4)实验结束后,发现本次实验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时间请你为他们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五.计算与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简答部分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部分要有主要公式及数值代入过程,计算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6.(4分)秋天早晨乘车时,汽车风挡玻璃的内侧上出现了水雾,影响司机视线,让车外空气流过车内,车窗上的水雾很快消失了。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水雾形成的原因和很快消失的原因。
27.(8分)小辉同学的家离学校1.8km,他早上上学出门时看了一下手表,刚好8点。步行通过120m的小区路段到达小区大门时再看一下手表
(1)小辉通过小区路段的平均速度。
(2)小辉要在8:20前到达学校,接下来的路段,小辉应该保持这个速度,或适当慢一些也行,请通过计算说明。
28.(8分)火车在进入隧道前一般都要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
(1)从司机鸣笛至2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火车运行了多远?
(2)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50m短跑比赛。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
A.2sB.8sC.1minD.0.1h
【分析】知道路程,估测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时间。
【解答】解:一般中学生步行速度为1m/s,短跑时速度约是步行速度的6倍即5m/s可得所用时间t=,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时间的估测。
2.(3分)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会越来越小,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汽化B.熔化C.液化D.凝华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解答】解: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会越来越小,是因为冰吸收饮料的热量变成了水。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同时还需要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
3.(3分)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
故选:B。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4.(3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湿手被吹干B.冰袋中的冰变成水
C.樟脑丸消失D.口中呼出的“白气”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
其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解:A.湿手被吹干是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冰袋中的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消失是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类型及其吸放热情况的判断,是中考热学基本题型的考查,掌握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5.(3分)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re、mi、s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音调越高、re、sl。
故选:B。
【点评】掌握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6.(3分)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兰州驶向西宁,若兰州距西宁245k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5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m/s
C.该汽车12600s可以从兰州到达西宁
D.该汽车2.5h可以从兰州到达西宁
【分析】(1)速度计的读数要先确定其单位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进行读数;
(2)路程和速度已知,利用速度公式可得到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AB.图中速度计的单位为km/h,20km/h内有10小格,指针位置在60km/h后面5小格m/s≈19.4m/s;
CD.该汽车从兰州到达西宁需要的时间t==7.5h=3.6×3600s=12600s、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计的读数和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7.(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C.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利用音色能区分钢琴和笛子发出的声音
【分析】(1)人耳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只能听到20~20000Hz之间的声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解答】解:A、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故有时物体振动我们听不到声音;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
C、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减弱噪声的方式、声音的特性等,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8.(3分)甲、乙、丙三只小兔分别以4m/s、180m/min、18km/h的速度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出发进行百米赛跑,它们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先到达终点B.乙先到达终点
C.丙先到达终点D.它们同时到达终点
【分析】进行单位换算,统一单位后比较速度的大小,然后判断哪只兔子先到达终点。
【解答】解:根据题意,v甲=4m/s,v乙=180m/min=3m/s,v丙=18km/h=4m/s,则v丙>v甲>v乙,
所以丙的速度最大,所以丙先到达终点,C正确。
故选:C。
【点评】进行单位换算,统一速度单位,是解题的关键。
9.(3分)如图所示,小试管和大烧杯中都装有一定量的水,它们的底部没有接触,此时( )
A.小试管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小试管的水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沸腾
C.小试管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D.大烧杯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分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
(2)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靠从大烧杯中吸热升温。
【解答】解:大烧杯中的水吸热,达到沸点,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
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但不能吸收热量,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液体的沸腾条件和热传递的条件,要把握住沸腾条件是温度不但达到沸点,而且还能不断吸热,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存在温度差异。
10.(3分)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经过压缩机时发生汽化
B.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分析】根据CO2经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时的物态变化分析。
【解答】解:A、CO2经过压缩机时,仍为气态,故A错误;
B、CO2经过冷凝器时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了液化现象;
C、由图可知2经过膨胀阀后一部分变为气态CO2,则此过程中发生了汽化现象,故C错误;
D、CO2经过蒸发器时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态变化的辨析,关键是根据图中信息辨析物态变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1.(2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 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
【分析】①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②摄氏单位是这样规定的: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1份代表1度,读作1摄氏度。
③“﹣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
【解答】解: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6摄氏度)。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负4.7摄氏度(或零下5.7摄氏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读法。是一道基础题目。
12.(2分)如图所示,一列火车迎面驶来,以 铁轨 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以火车司机为参照物,火车是 静止 的。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解:一列火车迎面驶来,火车和铁轨之间有位置的变化,火车是运动的;
火车与火车司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火车司机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铁轨;静止。
【点评】本题考查参了照物的概念以及对运动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13.(2分)小超经常被家门口播放的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噪声 (选填“噪声”或“乐音”)。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回声 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了加强。
【分析】(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均为噪声;
(2)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
【解答】解:广场舞的音乐声妨碍了小超的正常休息,属于噪声,这是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了加强。
故答案为:噪声;回声。
【点评】此题考查了噪声、回声等声现象,难度不大,属基础题。
14.(2分)现代科学家已成功研制一种叫做“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 次声波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可听声”),从而预报海上风暴,这种声音的频率 低于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分析】发生地震、风暴等会发出次声波,次声波的频率小,波长长,故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
人的听觉范围为20﹣20000Hz。
【解答】解:海上风暴发出的是次声波,所以海上警报器接收的是次声波,人耳不能听到。
故答案为:次声波;低于。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次声波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知道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和特点应用。
15.(2分)在农业生产中,喷灌和滴灌优于渠道灌溉是因为喷灌和滴灌可减少 与空气接触的面积 ,减慢水分的 蒸发 ,同时也可避免水的大量渗漏,从而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喷灌和滴管,可以减小水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同时也避免了水分的大量渗漏。
故答案为: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蒸发。
【点评】本题是通过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属于基础题目。
16.(2分)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信息 (选填“信息”或“能量”,下同);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能量 。
【分析】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通过声获得一些消息,属于声传递信息,通过声引起其它物体的运动,属于声传递能量。
【解答】解: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通过声音得到一些信息;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属于声学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
17.(2分)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20℃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 二氧化碳气体 (选填“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
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凝华;二氧化碳气体。
【点评】了解各个物态变化的概念,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与辨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2分)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 4 m/s;甲同学骑行的速度比乙同学骑行的速度要 大 (选填“大”或“小”)。
【分析】根据s﹣t图象中的数据结合公式v=计算甲的速度;
由图可知,当甲、乙用的时间相等时,甲通过的路程较大,根据v=比较甲、乙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的速度v甲===4m/s;
由图可知,当甲,甲通过的路程较大可知。
故答案为:4;大。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s﹣t图象中的数据计算速度,并且能够根据图象中的信息,比较速度的大小,属于基础题,要求掌握。
三.识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9.(1分)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 39.5 ℃。
【分析】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量程为35~42℃,据此读数。
【解答】解: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故答案为:39.3。
【点评】此题考查了体温计的读数方法,属于基础知识。
20.(2分)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 1mm ,所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3.00 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5cm=1mm;物体左侧与4.00cm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00cm﹣4.00cm=3.00cm。
故答案为:6mm;3.00。
【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21.(1分)如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②⑤ (填序号)。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
【解答】解:①图中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液体中,故①错误;
②图中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且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浸在被测液体中;
③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③错误;
④⑤⑥中读数时视线⑤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⑤正确。
故答案为:②⑤。
【点评】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如何做才能让玻璃泡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并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2.(4分)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80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的熔化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BC段)吸收热量,则该物质为晶体,即该物质的熔点是80℃;
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晶体;80;固液共存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的实验,难度适中。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3.(8分)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他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记录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s1和全程s2及所用时间t1、t2。
(1)本实验的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停表 。
(2)小强调节木块的位置,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便于测量时间 。
(3)小强测得t1=2s,t2=3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v1和v2。请你判断v1 小于 v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
(2)①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③小车下半段的路程等于全程减去上半段路程,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等于通过全程的时间减去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平均速度的导出式。
【解答】解:(1)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根据 ,本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计时方便。
(3)设全程的路程是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
所以v6<v2。
故答案为:(1);停表;(3)小于。
【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关键是知道实验原理和方法,会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 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24.(6分)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也弹开 振动 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 振幅 有关;
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频率 有关。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时,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越大,据此得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解:(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与乒乓球接触时;
(2)当敲击音叉的力增大时,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越大,说明了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响度越大;
(3)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音叉振动的更快,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故答案为:①振动;②振幅。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是一道基础题。
25.(12分)为了“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
表1:
(1)如图甲所示,同学们根据实验要求,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
(2)实验前期,每隔3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当温度升高到88℃时,则该时刻的温度是 89 ℃,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分析表2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2 ℃;
表2:
(3)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 体积增大,最后破裂 。由此可以验证表1中猜想正确的是 乙 (选填“甲”或“乙”);
(4)实验结束后,发现本次实验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时间请你为他们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减少水的质量 。
【分析】(1)实验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所以安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温度计读数,注意要先认清其分度值;
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最后破裂;
知道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
【解答】解:(1)实验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所以安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8min后水吸热,说明水已经沸腾;
(3)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最后破裂;
水沸腾过程中的是吸热但温度不变,故由此可以验证表8中猜想正确的是乙;
(4)根据公式Q=cmΔt,吸收一定的热量,可以从质量,所以可填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89;(3)体积增大;乙;(4)减少水的质量。
【点评】此题是观察水的沸腾,要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所以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同时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要知道水在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在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五.计算与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简答部分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部分要有主要公式及数值代入过程,计算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6.(4分)秋天早晨乘车时,汽车风挡玻璃的内侧上出现了水雾,影响司机视线,让车外空气流过车内,车窗上的水雾很快消失了。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水雾形成的原因和很快消失的原因。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
【解答】答:(1)水雾形成的原因是:冬天汽车玻璃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车玻璃,出现水雾。
(2)水雾很快消失的原因是:将车窗玻璃都打开一些,让车外空气流过车内,玻璃上的水蒸发加快。
【点评】明确液化的概念、理解影响蒸发的因素,可解答此题。
27.(8分)小辉同学的家离学校1.8km,他早上上学出门时看了一下手表,刚好8点。步行通过120m的小区路段到达小区大门时再看一下手表
(1)小辉通过小区路段的平均速度。
(2)小辉要在8:20前到达学校,接下来的路段,小辉应该保持这个速度,或适当慢一些也行,请通过计算说明。
【分析】(1)已知小区路段的长度和通过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其平均速度;
(2)根据时间要求,可求出从家到学校的总时间,知道自己通过小区路段用时,可求出剩下路段的用时;求出剩下路段的平均速度,与(1)的平均速度相比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小辉通过小区路段的平均速度为:v1===1.2m/s;
(2)从家到学校的总时间为:t=5:20﹣8:00=20min=1200s,剩下路段用时为:t2=t﹣t8=1200s﹣100s=1100s,
剩下路段的长度为:s2=s﹣s1=2.8×103m﹣120m=1680m,通过剩下路段的速度应为:v5==≈4.53m/s,V2>V1,
通过以上计算得,小辉要在4:20前到达学校,小辉应走快一些。
答:(1)小辉通过小区路段的平均速度为1.2m/s;
(2)通过计算得,小辉要在3:20前到达学校,小辉应走快一些。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基础性题目。
28.(8分)火车在进入隧道前一般都要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
(1)从司机鸣笛至2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火车运行了多远?
(2)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分析】(1)根据1m/s=3.6km/h进行单位换算;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可求出2s内火车行驶的距离;
(2)设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隧道口为s,2s内火车运动的距离为s1,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2;则有2s=s2﹣s1,据此求出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距离s。
【解答】解:(1)火车的车速;
火车运动的距离:s1=v车t=20m/s×2s=40m;
(2)4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2=v声音t=340m/s×2s=680m;
设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s,则有5s=s2﹣s1,
则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的距离:
。
答:(1)从司机鸣笛至8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火车共运行了40m;
(2)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320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找出火车行驶路程和声音传播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猜想
沸腾前
沸腾时
甲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乙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温度℃
24
43
60
72
86
90
92
92
92
猜想
沸腾前
沸腾时
甲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乙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温度℃
24
43
60
72
86
90
92
92
92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物理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物理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20分,阅读题共27分,名句名篇默写共14分,文言文阅读共20分,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作文共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